•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本研究為了解整個研究之脈絡,根據第一章所擬定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採取 行動研究法,運用質性研究方法進行主題式教案設計與實施教學、半結構式訪談 作為研究策略。研究過程中遇到和研究假設相佐之處,將會不斷蒐集相關文獻及 資料進行驗證,直到歸納出研究問題之癥結所在並找出相應對策。本研究擬定之 架構圖 3-1:

17

18

二、 研究流程

根據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並分析探討,本研究擬定之流程如 圖 3-2-1 所示:

圖 3- 2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製成

研 究 動 機

研 究 目 的

蒐 集 社 區 資 源

編製苦茶油主題課程

教學

觀察

評鑑

修正

資 料 分 析

撰 寫 論 文 文

獻 探 討

蒐 集 研 究 資 料

19

本研究的各項工作步驟及研究流程圖 3-2 詳述如下:

(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研究者與工作場域中發展研究的動機,並決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經過初 步相關文獻資料的分析,決定研究方法。

(二) 文獻探討

研究過程中將蒐集與主題及研究目的之相關文獻,包含:學術論文、期刊、

圖書、政府出版品、國內相關專業書籍、報章雜誌、網路電子資料等,加以整理 分析後,進行文獻探討,以作為本研究理論依據。

(三) 蒐集社區資源

拜訪研究場域鄰近社區從事苦茶油產業的居民及家長,進行苦茶園實地探勘,

參訪社區壓榨苦茶油運作等,藉以了解在地苦茶油產業於社區之種植歷程與現狀,

並蒐集課程設計可運用的資源。

(四) 編製苦茶油主題課程

研究者將根據主題相關資源、學生能力與興趣進行主題課程融入綜合活動領 域之教案設計,共計進行 5 大主題,主題內有 17 個活動,課程實施自民國 105 年 9 月至 106 年 5 月為止。由研究者自行撰寫教案,將其教案透過具有課程設計專長 之校長、教師審閱,提出建議與改善策略,再由教學者進行編修、實施教學。

(五) 進行主題式教學

教學者利用每週三節綜合活動課程進行教學,透過「苦茶油主題課程」融入 綜合活動課程單元,結合學生過去所學語文領域、社會領域、自然生活與科技領 域、藝術與人文領域、資訊教育、環境教育、食農教育、家政教育議題等知能,

以達成主題課程之學習目標。

20

(六) 實施教學後訪談

教師於主題課程教學後,利用訪談大綱個別對學生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以了 解學生在主題課程之學習心得與收穫。訪談內容包含學生於實施主題式教學後對 於地方苦茶油產業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 境行動技能、環境行動經驗五大面向的學習成效。

(七) 資料蒐集

研究者於課程實施後,將研究現場所蒐集的資料,如:課堂程實施後所產出 的學習單、學生作品、學習札記、教學省思札記等,有系統的加以適當的編碼、

分類與建檔,整理並歸納出相關的脈絡與架構,再據此詮釋。

(八) 資料編碼

研究者於課程實施後,將研究現場所蒐集的資料,有系統的加以適當的編碼、

分類與建檔,整理並歸納出相關的脈絡與架構,再據此詮釋。

本研究之學生學習檔案與訪談編碼方式,是按照個案班級內座號為先後次序,

分別以 S1、S2、S3,如 S1 為該班級中 1 號同學、S2 為班級中 2 號同學、S3 為班 級中 3 號同學,依此類推。而教學者教學札記則以日期作為排序,如教札 1050901,

即為民國 105 年 9 月 1 日。

(九) 分析教學與學習資料

按本研究之目的分析學生學習單、學生作品、學習札記、教學札記、訪談紀 錄等資料,最後依據描述分析提出結論。

(十) 撰寫論文

資料完整分析後,開始撰寫論文,以完成研究。

21

第二節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