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本位創新經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本位創新經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費人口結構產生改變時,創新的時刻已經到來(轉引自巫宗融譯,2000)。

換言之,在充滿挑戰和高度競爭的環境中,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面的 交錯影響下,使學校教育生態也受客觀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巨大的變化,一 種創新經營的機制將隨時代的趨勢來臨。

而近年來,隨著民主思潮、四一○教育改造聯盟提出教育改革聲浪的 衝擊,行政院教改會於 1996 年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論及教 育鬆綁、教師專業自主與家長參與教育措施,實為國內教育「學校本位管 理」精神之體現,希冀學校的人事、經費與課程等方面,能具備充分的自 主能力,以落實學校本位管理。

由於目前學校本位管理的理念已逐步推行,學校自主性增加,在各項 資源應用上更具彈性,較能妥善規劃符合學校須求的教育革新方案,充分 發揮學校教育的本質和功能,加上學校生態受客觀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巨大 變化,創新經營的機制將隨時代來臨。故結合學校本位與創新經營方式,

採取有效的學校本位創新經營策略與型態,將是使學校追求成長,持續永 續經營與發展特色的可行之道。

壹、學校本位創新經營的意義

根據本研究的定義,學校本位管理係指教育行政機關一改傳統「由上 而下」的決策方式,將作決定的權力下放給學校,以強調「由下而上」多 元參與、分享決策權力,由校長、教師、行政人員、學生、家長與社區人 士共同參與學校運作,而參與的範圍包括學校預算分配與運用、課程編排 與教學專業、人事任用及學校行政等事務,以落實學校自主管理,提昇教 學品質,達到學校教育目標,並要求學校負起績效責任。其目的在於:(一) 改變傳統權力結構,以學校為主體,使學校擁有足夠的自主權,彈性自主

決定學校的運作方式;(二)讓學校相關人員以其專業知識與經驗共同參與 校務自主決定的權力,並擴大學校與社區人士或家長的互動與決定權;(三) 學校能立即解決所發生的問題,透過在預算、人事、課程與教學及其他學 校相關事務中作出決定,以促進教學改善,為學生創造有效率的學習環 境,進而提升教育品質;(四)改善學校教育環境、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使 學生在學習表現上獲致進步。提高學業成就,具有「權力下放」、「強調 共同參與」、「重視教育品質與績效」等特徵。

而創新經營在本研究的定義為:領導者突破傳統經營方式,營造有利 於成員創造力發展的組織文化與環境,激發組織成員突破現狀、接受挑戰 的能力,透過成員間的參與對話和創意思想,在各方面進行創新轉化,以 新思維、新方法,追求組織績效,使組織得以永續經營與發展。

綜合前兩節與上述對於「學校本位管理」與「創新經營」的論述與 定義,本研究將學校本位創新經營(school-based innovative management ) 界定為:「學校自主實施的創新經營」。詳言之,即在行政運作、預算分 配與運用、人事管理、課程與教學專業等事務的自主發展基礎上,依據學 校的環境背景、經費、設備、人力資源等因素,透過學校全體成員、家長 及社區人士共同參與的過程,運用自行開發或引自外部的創新經營策略,

在行政管理、課程與教學、學生才能表現與校園活動、校園環境規劃、環 境資源與資訊科技應用等五方面進行創新發展,以發展學校本位特色,追 求學校永續經營。各層面的義意與內涵界定如下:

一、行政管理創新

學校的行政管理方式、資源運用、組織結構與工作流程等等,能依據 校內需求與透過學校成員的參與與接納,進行學校組織內的策略性創新,

建立學校運作的新機制,以提升行政管理成效。

二、課程與教學創新

教師結合學校本位特色,引進新的教學觀念、方法或工具進行課程編

排與教學工作,並透過同仁間的專業對話,進行課程的研發與創新教學之 研究工作。

三、學生才能表現與校園活動創新

學校計畫性的培育學生特殊才能,創造多元機會讓學生表現其才能,

以啟發學生多元智慧與肯定自我,並且結合當地特色,舉辦具創新與創意 的活動,展現學校特色。

四、校園環境規劃創新

學校自主運用創新藝術元素,進行創新之校園環境規劃或建築設計,

並且利用社區人力資源活化校園生命,建置有品質與特色的校園空間,提 升學習環境的美感。

五、環境資源與資訊科技應用創新

學校能善用地方環境資源與資訊科技資源,使學生能學習與瞭解當地 的環境特色,並且透過校內的資訊科技設備,進行網路創新教學資料庫的 建立與運用,並且開啟學校與外界的新式溝通管道。

貳、學校本位創新經營的重要性

綜合上述學校本位創新經營的意涵,可以歸納出六個重要理念,包含:

一、學校自主實施的精神;二、學校本位創新經營植基於行政、經費與預 算、人事、課程與教學自主發展基礎上;三、學校依據本身的環境,結合 地方資源特色;四、學校全體成員、家長及社區人士共同參與;五、運用 自行開發或引自外部的創新經營策略,以發展學校本位特色;六、追求學 校本位永續經營。其有別於傳統學校經營與管理方式,在創新中,既能延 續本土文化,又能使學校開展特色,達於永續經營,對於現今學校而言別 具意義與象徵性,由此可見學校本位創新經營的重要性,茲綜合歸納學者 的研究與資料,本研究提出學校本位創新經營的重要性如下:

一、符合知識經濟時代與學齡人口結構的改變趨勢

知識經濟時代,要有創新活動的組織才有旺盛的活力,換言之,知識 經濟時代的經營理念,必須突破一層不變的形式,因此,組織與組織之間 的競爭已非屬於同質性的效率上,而在於異質性的創新(吳明隆,2004)。

尤其在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高漲、學校生態從權力控制走向權力分享、專 業自主與開放系統的時代趨勢下,面對新世紀的教育變革,學校組織創新 與再造是大勢所趨(吳清山,1997),在不斷的挑戰中學校必須進行蛻變與 創新,才能因應相繼而來的挑戰(濮世緯,2003)。其次,近年來少子化趨 勢的影響,出生率降低、就學人口銳減,強化了教育市場的競爭,加上外 籍配偶子女所占比率快速激增,故面臨我國學齡人口結構少子化與異質化 之轉變,學校生態將面臨辦學危機之考驗(彭富源,2007),因此學校在經 營上,應以積極的態度採取有效與學校本位的經營策略進行變革與創新,

才能突破招生困境與各種難關。

二、發展精緻與優質教育的目標

教育環境面臨知識經濟的激盪,教育品質的要求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因此如何提昇學校品質與競爭力,進行學校經營與管理之創新思維,「優 質學校」與「精緻教育」理念之推動,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彭 富源,2007)。優質學校教育是一種紮根的教育,其具體作為在於提供孩 子適性發展、發揮潛能的環境,提供公平與正義的教育機會,培養具知性 與感性的國民,開闢一個純淨化的優質環境(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5),

彭富源進一步指出,校長具備創新經營能力、知識管理能力、反省實踐能 力與教育行銷能力,是引領學校邁向優質化的關鍵,因此學校創新經營特 別重要。

此外,精緻的概念源於美國 1980 年代的追求卓越運動,時至今日,

追求卓越的學校教育品質,仍是主要教育先進國家持續努力追求達成的目

標(張明輝,2004)。國內精緻教育之倡導包含卓越性、績效性、科技性與 創新性,學校進行創新經營絕非「為創新而創新」,而是「以創新達精緻」,

提昇學校競爭力,由於現今家長要求學校提供更有品質與精緻的教育,所 以在行政、課程與教學等方面,更要力求創新經營,以發展精緻化學校,

因此發展精緻教育與優質教育的目標突顯了學校本位創新經營的必要性 (吳清山,2004b)。

三、建立與發展有特色的學校

學校本位創新經營乃是要透過整體性的價值創新以達到學校永續經 營的目標。其中,學校的特色是吸引家長選擇或學生前來就讀的主要原因 之一,有些學校特色是基於悠久的歷史,有些學校是有獨特的建築,有些 學校是有優良的校風,有些學校與家長的或社區的互動良好產生好口碑,

有些學校發展結合社區特色的本位課程,然而由於社會進步快速,原有的 特色可能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消退(吳清山,2004b;陳今珍,2005),因此 必須在原有的價值基礎上,善用成員創新的點子和智慧,化為實際的行 動,才能確保學校固有特色歷久彌新,甚至再創造新的價值文化,形成學 校的新特色。

四、追求學校永續經營

馮清皇(2001)認為創新經營除了可以為組織解決面臨的困境與問題 外,並能透過組織競爭優勢的保存,使消費者滿意度提昇,隨時保存生存 競爭力,為組織的永續經營與發展,創造一個更寬廣的空間。換言之,學 校本位的創新經營能扮演維持學校競爭優勢與滿足家長與學生的需求。而 林明地(2004)認為創新的學校經營來自於外在環境的不斷變化、挑戰和壓 力,在政府教育政策趨勢、教改工作繁重、社會與家長對學校要求更高的 績效責任下,學校確實必須發揮創意的經營,以尋求生存。因此,校長必 須型塑學校本位創新經營的願景,不斷與行政人員、教師進行溝通與建立

共識,透過組織的創新文化營造,使成員能提高參與的意願,並營造學習 型學校,彼此分享知識與相互支持,以樹立學校特色,達到學校內部文化 改變與教師專業成長,進而提昇學校效能,臻於學校永續經營之目標。

共識,透過組織的創新文化營造,使成員能提高參與的意願,並營造學習 型學校,彼此分享知識與相互支持,以樹立學校特色,達到學校內部文化 改變與教師專業成長,進而提昇學校效能,臻於學校永續經營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