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之差異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之差異分析

本節將探究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國中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 教師組織承諾之差異情形;教師背景變項包含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擔任職務、

學校規模、學校所在地。本節以獨立樣本 t 考驗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其分析結 果若達顯著差異,則以 Scheff’e 法進行事後比較,以回應研究問題二:不同背景 變項之國中教師所知覺國中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是 否有差異?

壹、不同背景變項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量表知覺上的 差異情形

為了解台東縣國中教師在知覺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時,是否因為背景變項不 同,而產生不同知覺,乃根據受試者之個人變項為自變項,教師組織承諾各層面 及整體為依變項,分別進行 t 考驗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並回答研究問題二之(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校師,其所知覺的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是否有差異?。

一、 不同性別之教師,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量表得分上有 顯著差異

本項以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不同性別教師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量表得分的差 異情。由表 4-5 可看出,不同性別之教師,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量表整體得分上 有顯著差異,其 t 值為 3.84,達 .001 之顯著水準;各層面之得分達顯著差異,

茲將達顯著之層面分析結果如下:

(一)整體知覺差異:男性教師得分顯著高於女性教師,顯示台東縣男性教師在 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整體知覺高於女性教師。

(二)各層面差異:校長在「結構架構」、「人群資源架構」、「政治架構」及「象 徵架構」等各架構領導,其 F 值分別為 3.38( p<.01)、4.04( p<.001)、3.35

( p<.01)、4.16( p<.001),皆達顯著水準;得分上,男性教師得分皆顯著高 於女性教師,顯示台東縣男性教師於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各層面知覺顯著高於女性 教師。

表 4-5

不同性別教師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量表上得分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表

層面 性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結構架構 男 138 14.35 3.35

3.38**

女 222 13.09 3.49

人群資源架構

男 138 10.45 2.80

4.04***

女 222 9.14 3.09

政治架構 男 138 13.66 3.56

3.35**

女 222 12.37 3.55

象徵架構 男 138 13.96 3.59

4.16***

女 222 12.39 3.44

整體量表 男 138 49.10 11.87

3.84***

女 222 44.14 11.91

***p<.001 ** p<.01

二、 不同年齡之教師,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量表之各層面 及整體知覺上無顯著差異

由表 4-6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結果可看出,不同年齡之教師,在知覺校長多 元架構領導整體上之得分無顯著差異,其 F 值為 .629,未達 .05 之顯著水準;

各層面之得分亦未達顯著差異;顯示不同年齡之教師,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知覺 上並無顯著差異。

表 4-6

各層面之得分亦未達顯著差異;顯示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

四、 擔任不同職務之教師,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量表之各 層面及整體知覺上有顯著差異

由表 4-8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結果可看出,擔任不同職務之教師,在知覺校 長多元架構領導整體上之得分達顯著差異,其 F 值為 7.61,達 .001 之顯著水準;

各層面之得分達顯著差異,茲將達顯著之層面隨 Scheff’e 事後比較法作分析結果 如下:

(一)整體知覺差異:教師兼主任得分顯著高於教師兼導師、教師間組長及專任 教師等三組,顯示台東縣教師兼主任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整體知覺上較高。

(二)各層面差異:校長在「結構架構」、「人群資源架構」、「政治架構」及「象 徵架構」等各架構領導,其 F 值分別為 7.07、5.89、6.00、7.89,皆達顯著水準;

得分上,教師兼主任得分皆顯著高於教師兼導師、教師兼組長及專任教師等三 組,顯示台東縣教師兼主任對於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各層面保有較高的知覺。

表 4-8

各層面之得分達顯著差異,茲將達顯著之層面隨 Scheff’e 事後比較法作分析結果 如下:

(一)整體知覺差異:6 班以下顯著高於 13 班以上,顯示服務於台東縣學校規 模在 6 班以下之教師對於校長運用多元架構領導之整體知覺顯著高於 13 班以上 者。

(二)「結構架構領導」反應差異:其 F 值為 3.79,達 .05 之顯著水準;6 班以 下顯著高於 7-12 班及 13 班以上等二組。

(三)「政治架構領導」及「象徵架構領導」反應差異:其 F 值分別為 5.30 及 5.94,皆達 .01 之顯著水準;6 班以下顯著高於 13 班以上。

表 4-9

(一)整體知覺差異:台東市區顯著高於偏遠地區,特偏地區顯著高於台東市區 與偏遠地區等兩組,顯示任教於特偏地區之教師對於校長運用多元架構領導之整 體知覺顯著高於台東市區及偏遠地區等兩組。

(二)「結構架構領導」反應差異:其 F 值為 10.65,達 .001 之顯著水準;台東 市區顯著高於偏遠地區,特偏地區顯著高於台東市區與偏遠地區等兩組。

(二)「人群資源架構領導」反應差異:其 F 值為 8.15,達 .001 之顯著水準;

台東市區顯著高於偏遠地區,特偏地區顯著高於偏遠地區。

(三) 「政治架構領導」及「象徵架構領導」反應差異:其 F 值皆為 9.61,達 .001 之顯著水準;特偏地區顯著高於台東市區及偏遠地區等二組。

表 4-10

本研究結果與林明裡(2006)、陳玉玫(2012)、陳咏翎(2009)、朝倫愛登

(2007)、Fleming(2003)等人之研究結果相同:男性教師知覺國中校長多元架 構領導之情形顯著高於女性教師;但與國外相關文獻,如 Thompson(2005)及 Bolman 和 Deal(林天印譯,2006)的研究不同,推究可能因研究地區、研究對 象、抽樣樣本數不同而造成之差異。

(二)假設 1-2:不同年齡之教師在國中校長多元架構領導知覺上有顯著差異,

未獲支持。

本研究結果與林明裡(2006)、陳咏翎(2009)、劉宜政(2009)等人之研究 結果不同。推究可能之因,可能與樣本屬性及研究工具不同所致,本研究對象為 國中教師,過去相關的研究中,皆以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並推論可能與年長教 師們的社經地位、人生閱歷豐富等因素有關(林明裡,2006;劉宜政,2009),

上述推論無法從本研究中被具體證實;在研究工具上,可能與問卷的題數及敘述 不同有關。

(三)假設 1-3: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在國中校長多元架構領導知覺上有顯著差 異,未獲支持。

本研究結果李佳穎(2010)、林明裡(2006)相同;但與陳咏翎(2009)、朝 倫愛登(2007)、顏學復(2012)、劉宜政(2009)、Fleming(2003),推論可能 是研究對象、研究地區及抽樣樣本數不同所造成之差異。

(四)假設 1-4:擔任不同職務之教師在國民中學校長多元架構領導知覺上有顯 著差異,獲得支持。

本研究與林明裡(2006)、陳咏翎(2009)、陳玉玫(2012)、許智程,(2011)、

劉宜政(2009)、顏學復(2012)之研究結果相同: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其知 覺校長多元架構領導顯著高於未兼任行政之教師,其中,兼職主任職務之教師,

其得分最為顯著(林明裡 2006;陳玉玫;2012;許智程,2011)。

林明裡(2006)認為,主任為校內二級主管,必須與校長密切配合,方能推 動校務,故對校長運用之領導架構較靈敏與正面評價。在此推論基礎上,研究者 認為在執行公務上,主任與校長接觸次數較頻繁、經常針對校務進行溝通,學校 行政決策的參與機會比一般教師多,使得主任對於校長運用架構領導保有高度知 覺。

(五)假設 1-5: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在國中校長任多元架構領導知覺上有顯著 差異,獲得支持。

本研究與江滿堂(2008)、李佳穎(2010)、陳玉玫(2012)、陳咏翎(2009)、

許智程(2011)、劉宜政(2009)等人之研究相同:服務於台東縣學校規模在「6 班以下」之教師對於校長運用多元架構領導之整體知覺高於其他 7-12 班、13 班 以上等兩組;其中,教師對於校長運用結構架構領導、政治架構領導及象徵架構 領導的知覺較高。

小型學校教師員額編制較少,彼此之間互相關懷扶持,並保有良好正向的團 體動力,有利促成溫馨和諧的學校組織文化,對學校效能的提昇有所助益(江滿 堂,2008);而規模小的學校教師人數也相對較少,教師和校長接觸的機會大致 上也會比中、大型學校頻繁,故在校長多元架構領導的知覺較為深刻 (林俊傑,

2010)。

研究者認為服務於「6 班以下」之校長,由於教師數越少,較能掌握學校事 務;相對的,教師較能知覺校長的結構架構領導;此外,「6 班以下」之學校,

其教師和校長接觸的機會較頻繁,教師間易取得共識,在教育資源與人力不足的 情況下,所有教師必須共同投入完成學校事務或傳統儀式,教師較能知覺校長的 政治架構及象徵架構領導。

而本研究與林明裡(2006)、陳玉玫(2012)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大型學校 教師對於校長多元架構領導的知覺較高,推究其原因,可能與研究地區、研究對 象與抽樣樣本數不同而造成差異。

(六)假設 1-6:不同學校所在地之教師在國中校長任多元架構領導知覺上有顯 著差異,獲得支持。

本研究與江滿堂(2008)、林明裡(2006)、林俊傑(2010)、陳咏翎(2009)、

許智程(2011)之研究結果一致:偏遠學校之教師較能知覺校長多元架構領導,

林明裡(2006)推究其因,可能因為偏遠及原住民學校的師生人數相對少於縣轄 市與一般鄉鎮,學校組織成員互動頻繁、關係密切,對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有較高 評價,以致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主要發現,任教於特偏地區之教師對於校長運用多元架構領導之整體 及部分的知覺顯著高於台東市區及偏遠地區之教師,其中,以校長結構架構領

導、政治架構領導及象徵架構領導之運用較為顯著;依據林明裡(2006)的推論,

研究者認為台東縣特偏學校之教師數,皆少於 25 位,教師數少,互動較為密切;

另外,特偏地區教師間及學生的競爭不若市區,加上地處偏遠,教師流動率高,

每年新進教師多為不黯學校組織運作的年輕或資淺之教師,對於校長領導的運作 有較高的評價,讓特偏地區之教師對於校長多元架構領導擁有較高的知覺。

貳、 不同背景變項在學校組織文化量表知覺上的差異 情形

為了解台東縣國中教師在知覺學校組織文化時,是否因為背景變項不同,而 產生不同知覺,乃根據受試者之個人變項為自變項,學校組織文化各層面及整體 為依變項,分別進行 t 考驗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並回答研究問題二之(二)不 同背景變項的國中校師,其所知覺的學校組織文化是否有差異?。

一、 不同性別之教師,在學校組織文化量表各層面及整體 知覺上有顯著差異

本項以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不同性別教師在學校組織文化量表得分的差異

本項以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不同性別教師在學校組織文化量表得分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