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組織氣氛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第二節 學校組織氣氛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分析學校組織氣氛之理論,首先探討學校組織氣氛的意涵,其次探 討學校組織氣氛的層面與類型、蒐集學校組織氣氛的測量方法,及探討學校組織 氣氛相關實證研究。

壹、 學校組織氣氛的意涵

學校組織氣氛(school organizational climate)的概念由組織氣氛而來,組織 氣氛是描述整個組織主要的特徵,而非評估或情緒的反應(Hoy & Miskel, 2013)。

組織氣氛的概念自1930年度Lewin所提出的場地論而言,最先廣泛運用於一般企 業中,直到1950至1960年代才延伸應用於教育情境中,當中Halpin與Croft (1962) 指出組織氣氛係某個組織有別於其他組織的特殊風格,為最早將組織氣氛的概念 引注入教育情境中的學者,因此學校組織氣氛的理論發展有其時代性與功能性。

一、 學校組織氣氛的理論發展

「組織」最基本的意涵是將原本各自獨立的物體結合在一起,加以分工、規 劃,使其發揮更大的功能,或者是達成特目標。換言之,組織是可以說是結合同 一場域個體行動的有機體,讓這些個體透過這一有機體產生互動,達成某一特定 目標。組織是一種組合人類行動的系統,為一群人彼此間分工合作,產生交互行 為,為達成某一目標而形成的一種有機的結構,而此一有機的結構,乃由其內在 環境與外在環境所組成;亦即組織是將「人員」與「結構」作適度的安排,在與 大環境的互動中,達成團體的目標(吳璧如,2002)。其理論發展依照時間的演 進,大致上可分為下列四個時期:

(一) 1930-1940年代:

有關組織內在環境之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30年代Lewin的場地論(field theory),Lewin以場地力學的觀點以來,在描述人類行為與一般環境刺激的動態 關係,並提出心理氣氛(psychological atmosphere)的概念,並指出要瞭解人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行為,就必須考量這項行為發展時的個人及環境整個情境,而這項行為就是個人 與其環境交互而成的函數。其後,美國行為派大師Mayo等人於1927-1932年所主 持的「霍桑實驗」(Hawthorne study),卻於研究實驗過程中意外的發現了某種管 理的方式不僅可以誘發員工們對團體的歸屬感(affiliation),甚至可以提升其工 作能力(competence)、工作成就感與工作滿意度(satisfaction)等許多組織氣氛 的重要特徵。整體言之,這時期無明確的組織氣氛理論出現,卻出現相關概念,

可謂組織氣氛理論的萌芽期。

(二) 1940-1950年代:

動態平衡學派代表巴納德(Chester Barnard),相繼於1938、1948發表兩本行 政管理的鉅著,書中提出非正式組織的存在,強調個人慾望滿足及目標達成,以 及精神誘因或獎勵比物質有效等論點。Lewin(1951)及他的同僚在維爾登製造 公司(Weld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的實驗研究中,發現了社會價值觀與社 會規範,會直接影響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員工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其行為模式,

這項發現引導出組織氣氛的另一項重要特徵,此一時期可謂是組織氣氛理論發展 的濫觴。

(三) 1950-1960年代:

在1960年代「組織氣氛」一詞不但名稱確立,而且衍伸至教育界廣泛運用。

1962年,Halpin與Croft(1962)兩位學者在其所著的《學校組織氣氛》(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schools)一書中,首先將組織氣氛的概念引入教育情境。

除此之外,Halpin與Croft設計的「組織氣氛描述問卷」(organizational climate description questionaire,簡稱OCDQ)。以及Stern與Steinhoff(1963)編製的「組 織氣氛指數問卷」(organizational climate index,簡稱OCI),擴大運用至各種組 織團體中。組織氣氛理論透過各種問卷的設計,運用到教育體制後,揭櫫了學校 組織氣氛研究的蓬勃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四) 1960-1980年代:

此時期在美國的經濟不景氣環境下,以及業界追求卓越,講求績效聲中,讓 組織氣氛成為各領域競相研究的一門顯學。Hoy與Clover (1986)修訂Halpin與Crof 所提出的OCDQ為「修訂版組織氣氛描述問卷」(The revision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Description Questionaire,簡稱OCDQ-RE),擁有更佳的信效度,對學校 組織氣氛的研究更添裨益。

由上述的發展演進,可以看出組織氣氛理論隨著時代的需求與時俱進,同時 隨著測驗工具的發展與運用,對教育界產生極大的影響,教育領域相關研究如雨 後春筍般出現,進而提昇了教育成效。

二、 學校組織氣氛的定義與特性

所謂的組織氣氛是指成員對組織團體的知覺反應,這是個組織內部環境長期 形塑而成的特質與風格;而此特質或風格是由組織成員交互反應所構成的,組織 成員的一言一行接會受其影響;且此種氣氛亦能以組織特性的價值加以描述(秦 夢群,2006)。學校是一個非營利性質的正式組織,其屬性及特徵有別於一般企 業,每一個學校皆有其不同於其他組織的獨特風格。就學校而言,學校組織氣氛 乃是校長與教師,教師與教師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其可經由組織成員的知覺 加以測量出(Halpin & Croft,1962)。以學校為例,學校組織氣氛即是校長、行政 人員、教師及學生為了兼顧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及其個人需求傾向的滿足,彼此 交互作用時所產生的結果(黃昆輝,1992)。以下就國內外研究者對於學校組織 氣氛的定義,茲整理如表2-2-1:

Halpin &

Croft

1962 學校組織氣氛是學校所具備的獨特風格,它是經由校長領 導行為與教師行為交互影響後所形成的特色,並可經由組 織成員的知覺加以測量。

Sergiovanni

& Strarratt

1983 是指一個學校的持久性特徵,它會影響教師與學生的行 為,並能以此作為與其他學校的區別,同時也是師生對學 校的一種知覺感受。

Hoy &

Clover

1986 學校組織氣氛是學校環境中相當持久的特質,它是由校長 領導行為和教師行為交互影響所產生,進而能影響學校成 員的行為,並可經由整體教師的知覺加以描述。

Hoy &

Miskel

1987 學校組織氣氛會影響到學校內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及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綜合上述,學者因所持觀點不同而說法並不一致,但是各家對學校組織氣氛 之定義範圍大概可以歸納成下列五種特性:

(一) 互動性:學校組織氣氛的形成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其包括組織成 員(校長與教師、教師與教師)間的互動,及成員與環境交互反應的結果。

(二) 持久性:學校組織氣氛受各種內在環境(成員人格、領導方式、非正式組 織等)和外在環境(建築設備、社會環境)所影響,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所 形成,具有持久且難以改變的特性。

(三) 知覺性:學校組織氣氛雖然是無形、抽象的,非具體存在且難以觀察的,

但是能為組織成員所感受、體驗,且能用學校特性的價值加以衡量及描述。

(四) 獨特性:學校組織氣氛是各校不ㄧ的,會依該校的歷史背景、規模大小、

組織成員之特性而有所不同,每所學校均會表現出其獨特的氣氛。

(五) 總體性:學校組織氣氛是組織成員之行為互動反應的結果,其所包含的層 面是屬於學校整體性的。故學校組織氣氛的表現必須經由對學校整體的衡 量來獲知,無法從個人行為表現得知。

因此,本研究將學校組織氣氛定義為「學校組織氣氛是在學校環境中,經由 學校校長與教師交互影響下,對學校各層面的整體衡量,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穩 定且持久的風格與特質,此種風格與特質能為學校校長與教師所感受,並能透過 其知覺加以描述和測量」。

貳、 學校組織氣氛的層面與類型

多數學者對於組織氣氛內涵的探討,一般都先分析其所涵蓋的層面

(dimensions),然後根據成員對於各層面的知覺情形,歸納出不同的組織氣氛類 型(吳璧如,2002)。組織氣氛層面是研究組織氣氛的內涵架構的重要指標,也 是編製組織氣氛測量工具之重要依據。因此其提出層面在組織氣氛中具有下列作 用:可據以描述組織狀況;可將各層面與具體動機作用及動機行為進一步的加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關連;可藉以衡量組織狀況的改變(謝鳴鳳,2001)。因此,研究組織氣氛的首 要工作在於確立層面,藉由組織層面可瞭解組織氣氛的概念,可知層面對組織氣 氛的重要性。以下將各學者所提出的學校組織氣氛層面與類型分述如下:

一、 Halpin 與Croft 的學校組織氣氛層面與類型(OCDQ)

Halpin與Croft(1962)是最早將組織氣氛概念引入教育領域研究的學者。其 研究認為學校組織氣氛的形成,是由校長與教師行為、教師與教師行為間交互作 用發展而成。他們發展出「組織氣氛描述問卷」(Organizational Climate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簡稱OCDQ),內容含有64個題目的李克特式四點量表,針對美 國71所小學共1151位教師作為調查對象進行研究。經因素分析後找出八個影響衡 量學校組織氣氛的層面,其中四個層面描述校長行為,另外四個則描述教師行為。

茲分述如下:

(一) 校長行為層面:

1. 疏遠(aloofness):校長治校照章行事,一切事務皆要求公事公辦,刻板 無彈性,不願與教師做非正式、面對面的溝通,而且和教師保持相當的距 離。

2. 績效導向(production emphasis):校長為達組織目標,對教師採取主動且 嚴密的督導,其溝通方式多採用上對下的單向溝通,較不重視教師的回饋 訊息。

3. 以身作則(thrust):校長充滿治校熱忱,認真推動校務,並由自身做起,

樹立楷模以激勵教師。

4. 關懷(consideration):校長態度溫和友善,尊重並適時關懷教師,並主動 協助教師解決問題,並為教師爭取福利。

(二) 教師的行為:

1. 疏離(disengagement):教師彼此間及教師對學校間保持距離,教師間關 係不佳,相互攻訐批判,合作意願低落,且在教學事務上未盡全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2. 阻礙(hindrance):教師時常感到學校加諸於太多無關於教學事務上的工 作,以致影響教師的教學活動,造成教師身心負擔。

3. 工作精神(esprit):教師具有工作精神及活動,也能知覺到工作上的成就 感及專業的成長。

4. 親密(intimacy):教師兼保持友好的關係,感情融洽且相互信賴,但此種

4. 親密(intimacy):教師兼保持友好的關係,感情融洽且相互信賴,但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