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對教師教學表徵的覺知 .…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學生對教師教學表徵的覺知 .…

研究者蒐集個案教師的教學資料後,挑選較典型之過程性概念 與物質性概念,進行教師教學錄影剪輯,再交由學生觀看。學生觀看 完兩位教師同一單元之教學後,進行焦點團體訪談。本節分析學生焦 點團體訪談的資料,第一部份分析一般教學表徵與學生學習的關係,

第二部份為教師使用不同教學表徵與學生學習過程性概念的關係,第 三部份為教師使用不同教學表徵與學生學習物質性概念之關係。

一、學生對教師一般教學表徵的覺知

此部份選擇兩個過程性概念-「光合作用」(A971127 光合作用 1、B971030 光合作用 1)、「年輪的形成」(A971114 植物運輸 2、B971113 植物運輸 1)與兩個物質性概念-「腦部構造」(A971216 神經系統 3、

B971211 神經系統 1)、「花的構造」(A980227 植物的有性生殖、B980220 植物的有性生殖),作為焦點訪談的主題,以下的分析為此四個主題 教師教學表徵的討論。研究者發現,學生能覺知教師不同的教學表 徵,並且對教學表徵進行舉例與闡述對自身的影響。以下為學生覺知 教師使用之教學表徵與教師之教學表徵比較表。

從表 4-4-1 和 4-4-2 中可以發現,七年級學生對於教學行為的教 學表徵較敏感,大部分與研究者分析的結果吻合,但學生對口語表徵

較不敏感,除非是一再出現,如重複,或與生活相關的舉例,才比較

教學行為 口語表徵

學生覺知如下:

研究者:你覺得(補充背景)對你學習光合作用有什麼樣的幫助?

學生 1:沒有幫助。

研究者:為什麼沒有幫助呢?

學生 1:因為跟考試沒關係啊,如果把時間拿來複習比較好。

(甲焦 980413 光合作用)

學生 2:我覺得A老師花很多時間在講課本無關的東西,倒不如把這些時間拿來 複習,或是考同學,還比較有幫助。

研究者:你是說老師講的內容要對考試有幫助,比較好?

學生 2:對。(乙焦 980408 光合作用)

學生 3:知道了這只是我們學的一個架構,一小部分,所以要先把這些弄懂,所 以到大學以後,才會在上那個…光合作用的時候,才會比較容易進入課 程。(甲焦 980413 光合作用)

學生 4:我覺得他 (B 老師) 每一句都是重點,但他只講課本,沒有講到課外… 他 可以多做一些補充,就能力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再做更深的瞭解,然後 也可以讓能力比較沒有那麼好的同學,可以複習剛剛的,或是聽老師的 延伸。(乙焦 980415 腦部)

若是與課本內容較無關的背景知識補充,部分學生認為可以 更全盤的了解概念內含,但也有人認為是沒有助益,追問原因 時,學生表示因該內容與考試無關,並且希望教師可以利用這些 時間實施有助於考試的部份,如再複習。顯示後者判斷對學習有 無幫助的準則,是以對考試是否有利為依歸,因此利於考試的教 學表徵就會得到較多的關注與認同,而與考試無關的教學表徵則 易被忽略。

B教師講解內容僅侷限於課本內知識,高成就的學生認為家

中自修及可達到上課的程度,易生枯燥乏味之感。然而中、低等 成就的學生卻覺得教師簡單明瞭的講解,僅提到課本內容,免去 額外的龐雜補充,直接習得結論,反而比較容易懂。

學生H3:(B老師)內容都在課本上,那我只要看課本,就不要聽老師說就好啦…

然後那些程度比較好的同學,就像我一樣沒有達到比較好…就是激發他 的好奇心。可是我覺得A老師,他一下子就講到課外,我覺得他也應該 像B老師,先講一下課本的,由簡單到難的問題,這樣才可以慢慢深入 了解。

研究者:由淺入深?

學生 H3:對。可是B老師他卻沒有…B老師他卻只停留在簡單這個部分,我覺 得他也可以做一些深入的了解。(甲 H3 焦 980406 年輪的形成) 研究者:你比較聽得懂誰的說法?

學生 L5:我覺得是B老師耶…就是他會強調課本的一些重點。(乙 L5 焦 980408 光合作用)

(二)生活舉例:

無論是過程性或物質性概念,A教師皆舉出生活相關實例,

建立學生應用的基礎,並提出課程相關補充,增加深度與廣度,

並具體化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教師配合圖片、文字、

舉例等多元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由陌生的科學名詞到熟悉的生活 事件,對學生而言此方式與生活連結、協助清楚理解的教學方式。

學生 1:他有舉例,就是單性花是什麼,就是他有種的絲瓜跟木瓜…。

研究者:那對你有什麼幫助?

學生 2:讓我更了解,可以在生活上實用、應用。(980414 花的構造1)

學生 3:貼近生活當然就是(有幫助),哪一天真的在生活中遇到的時候,就是馬

因果關係都會很清楚。…就是等到你生活中真的遇到的時候,你總是對 這件事情,就會感覺很熟悉。(甲焦 980406 小腦構造 1)

鐘瑞珍 (2001) 也指出,學生普遍認為利用生活上的例子來 學生物是最有幫助的。因為透過生活上的事例可以了解原理,較 容易學習,也可知道生物學知識不僅出現在課本中,而可以應用 到生活上。

(三)筆記形式:

兩位教師的筆記風格,在前已有描述,對於學生來說又是如 何呢?學生對此的覺知較為分歧,一方面認為A教師詳細豐富的 筆記內容,可以提供細節、擴充學習內涵並在複習時不易遺忘教 師的重點,且對於專心度不佳的同學,可以循筆記內容回到課程 內容當中。一方面認為B教師慣用簡短的筆記,以包含課內範圍 又加上條理分明,複習時容易記憶重點,方便準備考試。研究者 在訪談時發現,高成就學生趨向同意第一種說法,而低成就學生 趨向同意第二種說法。可能是因為高成就學生學習效率較高,可 以跟上A教師筆記的速度,並加以吸收;而低成就學生容易接收 較簡短、比較式的筆記內容,去除了龐雜的枝節,概念反而較清 晰易懂。

研究者:哪一個老師的筆記你比較能吸收?

學生 H1:A老師,因為他的筆記很詳盡,回家以後還可以看,複習的話比較清

楚。

記得,因為他一直重複重複,然後你一直重複,你一直聽你一直看,所 以你就記起來了。所以我覺得,我覺得…

研究者:你覺得他重複幫助你記憶?

學生H3:對,幫助記憶。(甲焦980406小腦構造1)

謝裕昇 (2007) 研究發現,不同程度學生對教師使用重複 解釋的理解時,指出高學習成就學生對重複解釋覺得不耐煩與 沒有必要,若教師使用不同解說模式,較有興趣,與本研究雷 同。而謝裕昇指出低學習成就學生對教師重複解說有兩種期 望,一是教師能用較慢的速度再講一遍,加上舉例說明;二是 以其他方式重新解釋一次。本研究則認為可加深印象、增加理 解的緩衝時間,與第一種期望較為相近。

二、學生覺知教師於「過程性概念」上使用不同教學表徵之看法

「光合作用」與「年輪的形成」二個單元,因內容屬性為過程性 概念、教授時間較長且兩位教師進行教學時採用多元表徵,故採取這 兩個單元作為學生觀看之教學影片主題。以下綜合學生覺知此兩個過 程性概念之教學表徵之看法。

(一)開頭方式:

二位個案教師之起頭方式差別甚大:A教師以提問鋪陳起 頭;B教師直接以破題方式起頭。A教師皆是以詢問學生生活 經驗、先備知識等相關問題,引入此兩個過程性概念的內容。

從提問、學生回答至引入主題,可以透過這段開頭的時間集中

(二)圖表說明-繪圖:

A教師透過黑板繪製過程的發生順序(即動態板書),讓同 學動手跟著繪畫,經由詳細的圖解,有助於知識的學習與記憶。

訪談時,學生特別指出教師講解與板書、繪圖的順序,直接影 響其學習概念的效果。例如A教師在年輪的形成時先講解再寫 下板書,再立刻接上圖解,一氣呵成,使其不會中斷對事件過 程的接收,而可完整學習。這也顯示學生十分依賴教師的筆記、

圖解及講解進行學習。利用圖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但學生 亦表示,如此的筆記方式會花費相當多的時間。

學生 1:…A老師,就直接以畫圖的方式呈現,就一步一步慢慢下來,然後從那 個什麼木質部再慢慢走下來的時候,然後我們就可以比較了解是什麼。(甲 焦 980406 年輪 1)

學生1:就是A老師,他畫的圖比較詳細,圖也比較多,而且清楚,他也會強調 重點,讓同學寫下重點。然後,因為他是先講解,再寫下重點,學生的上 課理解度比較高,然後他講解…

研究者:所以你覺得先講再寫,比較…?

學生1:比較好,因為要先理解再寫,要不然你先寫完,然後…可能就不想聽了,

然後他講解完木質部,就再畫圖,讓學生立刻接上,就不會突然中斷,然 後整理的詳細。

學生2:就是畫很仔細。然後就是花很多時間。

研究者:那你覺得花很多時間這件事情,你有什麼看法?

學生 2:就會有點浪費時間,可以去講解的。(乙焦 980415 年輪的形成)

(三)示範說明:

在年輪的形成課程中,A 教師找同學進行角色扮演上台示

範,學生一致認為透過A教師用身體示範,可以清楚了解形成 層新增細胞的過程,將平面的知識立體化,並且使得印象深刻。

表示同學也許能了解教師口頭解釋的現象,但對實際的生長過 程並不能完全掌握,仍需要透過動態的示範,具體化年輪形成 的概念。另外,請同學扮演加上誇張的動作可以促進愉悅的教 士氣氛與提振學習的效果,透過親身示範而非紙上談兵,學生 可以加深印象、矯正錯誤觀念並且容易吸收瞭解教師所傳達的 真正意思,比閱讀課本更加生動,也易學以致用。

學生 1:示範…矯正我的錯誤。原本我以為是越裡面越新,然後可是…他後來 用那個同學示範之後,我才發現越外面是越新的(木質部)。

研究者:那畫的跟同學上來有什麼不同?

學生 2:畫的話,同學可能就還是有點不太懂,就是那個方向。然後如果用人

學生 2:畫的話,同學可能就還是有點不太懂,就是那個方向。然後如果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