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在描述研究背景、重要性、目的與研究問題。首先介紹研 究背景與重要性、研究目的與問題,進而說明本研究涉及之名詞釋 義,最後討論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進行科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師除須備 有正確廣泛的學科知識內涵,更必須將所知配合教學知識,運用適合 的教學表徵,將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生所能了解的形式,使學生能統 整、完整、清楚習得一系列的知識內容。生物學給人的印象常是生物 現象與事實片段的組合,但就生物學的知識而言,其具有整合

(intergration)、龐大 (vastness) 、範圍不明確 (fuzzy edges) 、獨一無 二 (uniqueness) 、擁有多重次領域 (subdomains) 等不易了解特性,

讓教師在教學上面對更大的挑戰 (Fisher, 2000) 。Fisher (2000) 指 出,生物概念可以分成兩大部分:物質 ( matter ) 概念和過程

( process ) 概念。物質性的概念因是分別獨立的概念,對學生而言較 容易接受;過程性的知識因牽涉交互作用且有時間因素,學生學習較

習的混亂 ( Chi, 1994 ) 。Barak 等人 (1999) 發現,教師必須覺察到 生物概念不同的屬性類別,在教學時應強調概念本質的特性,才能讓 學生掌握概念的完整性。

教師在教學初期經常困擾於不知如何統整學科知識與教學知 識,讓學生可以適切理解。並且初任教師在概念組織上較為僵化,未 注重教學策略與中心概念之間的連結,造成教學的窄化 (張賴妙理,

1998) 。其在教學過程中以思考教學內容為先,再來是知覺自己的教 學與學生反應,最後才是對語言的關注 (張鳳珠, 1996) ,這讓初任教 師在詮釋生物不同屬性的概念上,越顯困難。大部份的初任教師是在 摸索過程中,靠嘗試錯誤來修正自己的教學,但 Berliner (1986) 認 為藉由觀摩紀錄資深教師的實際教學表現,可做為其他教師的範例,

供教師作為參考與修正、減少獨自摸索的時間。 Grossman ( 1995 ) 也 指出教師會在教學與反省中發展他們的專業知識,因此除了大學時期 學科知識與教學訓練外,進入校園中,資深教師的實務教學經驗對初 任教師的專業發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回顧國內相關概念本質與教學的研究,大多以量化研究加強本 體概念的教學法與學生概念改變的關係。針對教師的部份,僅高惠瑾 ( 2005) 以質量並進的方式,觀察一理化科效能教師的教學表徵與學 生學習成效關係,尚無針對生物科初任或資深教師在不同本質概念教

學方式之研究,並缺乏以觀察法深入探討二者使用教學表徵的策略與 呈現差異。故此,促使本研究針對資深生物教師與初任生物教師,在 不同本質概念上所呈現的教學表徵加以比較,並透過質性研究的方 式,省思初任與資深教師對不同屬性的知識,在教學處理上有何不 同?進而了解學生是否能覺知其差異與看法。希望藉此研究結果協助 初任教師提升教學技巧、選取適合的教學表徵表達不同本質概念並減 少獨自摸索的時間,以達嘉惠學生的目標。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比較一位資深國中生物教師與一位初任國中生物教 師,在介紹不同屬性概念所使用的教學表徵。藉由觀察二位教師在其 中過程性以及物質性概念上的教學行為與口語表徵,並加以比較分 析。期望能以資深教師運用教學表徵的實例,提供初任生物教師做參 考。

二、研究問題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將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整理出下列三項:

(一) 比較資深與初任教師在「過程性概念」之整體教學表徵差

異為何?

(二) 比較資深與初任教師在「物質性概念」之整體教學表徵差 異為何?

(三) 學生對資深與初任教師在不同屬性概念使用教學表徵的 覺知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資深教師 (experienced teacher):

Berliner (1988) 將教育專業的發展分為五階段:初任(任 教第一年)、資深初任(任教 2 至 3 年)、有能力的教師(第 3 至第 4 年)、幹練的教師(5 年經驗)及專家教師(5 年以上)

(引自郭慧菊, 2003),教師任教至五年以上就邁入精熟階 段,故本研究的資深教師定義為進入國民中學任教 5 年以上 的教師。本研究之個案教師已任教國中生物達十年,並擔任 自然科國教輔導團團員二年的教師,符合資深教師之定義。

二、初任教師 (novice teacher):

依據 Berliner (1988) 的界定,本研究之初任教師定義為進

入國民中學正式任教第一年的教師。本研究中的個案教師於 教學實習結束後,隨即進入研究國中擔任生物代課教師,正 式教學年資為 0 至 1 年,符合初任教師之定義。

三、教學表徵 (instructional representations):

Shulman (1986) 所定義的教學表徵是指教師為達教學的 目的,以最佳的型態、類比、圖解、示範、解釋及家庭作業 等,轉換自己的學科內容知識以傳達給學習者的呈現方式。

本研究參考文獻中的表徵分類架構,並將教學表徵細分為教 學行為與口語表徵兩大部份進行研究的觀察分析。

六、物質性概念 (matter concept):

Fisher (2000) 依據 Chi (1992) 知識本體論的看法,提出生 物概念可以分為物質性與過程性概念。物質性概念著重在了 解構造的功能、組成、其組成物質的特性、屬性、狀態等。

例如: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Barak, 1999) 。本研究依現行國中 生物上、下冊 (康軒, 2008) 包含的生物知識內容,參照文 獻以及教師實際授課內容,挑選出物質性概念主題。

七、過程性概念 (process concept):

Fisher (2000) 依據 Chi (1992) 知識本體論的看法,認為過 程性概念主要在闡釋交互作用的關係,具有時間特性、順序 性,包含輸入物、輸出物,受質、狀態或構造上的改變以及 功能等,且通常有特定的進行條件,此種概念較複雜也較為 統整。例如:光合作用 (Barak, 1999) 。過程性概念因與受質、

輸入物、輸出物以及構造間交互作用有關,故也包含部份物 質性的概念在其中。本研究依現行國中生物上、下冊 (康軒,

2008) 包含的生物知識內容,參照文獻以及教師實際授課內 容,挑選出過程性概念主題。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因限於人力、物力及時間等因素考量,因此會產生以下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每位教師皆有自己的教學風格與表徵方式,

不宜做過度的推論、詮釋所有生物教師的教學。

二、本研究學校之規模龐大,處於台北都會區,故學生的家庭背景、

學習程度皆有學區特性的限制,未考慮城鄉差距,不宜做過度的 推論到所有學生的狀況。

三、本研究僅從七年級生物課本擷取部分的學習主題作為探討的概 念,所以不宜做過度推論、詮釋所有國中生物教材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