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學表徵

教學表徵為表徵的形式之一,本研究關注教師在不同概念上 所呈現之教學表徵。為解答研究問題,本節將介紹教學表徵定義 與特性,接著說明教學表徵的發展與影響因素,最後提出前人研 究之科學教師教學表徵類別,期許可以找出供詳實描述教師教學 表徵的方向。

一、教學表徵的定義與特性

表徵係指以東西或現象來代表心中之事物或事件,人們利用 不同表徵來進行溝通活動與心靈思考上的媒介。表徵的形式包含 外在表徵與內在表徵。外在表徵乃指以言語、文字、符號、圖片、

具體物、活動或實際情境等形式存在的表徵。透過外在表徵,我 們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達到與外界溝通的目的。內在表徵是 指存在個人心中或腦海裡,而他人無法直接觀察的心智表徵,個 體可以透過內在表徵進行想像、構思、推理等思考活動 (Hieberrt &

Carpenter, 1992)。

教學表徵 (instructional representations) 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 程中,為使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將個人學科知識轉型傳達、呈現

形說明、範例、示範、模擬、動手操作、家庭作業、教室活動及 不同形式的解說 (Shulman, 1986)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擔任 主動溝通的角色,其必須有效的使用表徵、建立豐富的表徵資料 庫,將自身已知的學科知識,適當的轉換成語言、符號、圖片、

具體事物或活動等訊息做為學生概念建構的來源 (黃永和,

1997) 。若以教學層面來討論教學表徵的性質,則有下列特性(林 曉雯, 1994; 黃永和, 1997; Grossman, 1989):

(一)教學表徵具有學科專一性:教師一定要透過學科專門知識,

來形成、選擇及評鑑教學表徵,並用學科專門知識,而非個 人的喜好,來判斷教學表徵是否使用恰當。因每一學科特性 非完全相同,所以教師在使用教學表徵時,也要展現出學科 專一性。

(二)表徵中教材內容及教學形式為不可分割的一體:教學表徵 同時包含了教材內容與形式的呈現,形式使得學生更理解內 容,而內容與形式都可能傳達一些教學設計中的訊息。

(三)教學表徵具可轉換性:教學內容雖然相同,但教師在考量 學生心智狀態、動機、時間、環境等因素下,會以不同的形 式呈現,且形式間可變化交替來使用。

(四)教學表徵的不完備性:每一種教學表徵都有其限制,即沒

有完美的教學表徵。教學表徵就像一把雙面劍,用它來幫助 學生學習的同時,也可能誤導其學習。所以教師在使用教學 表徵時,要時時提醒自身以此檢視教學,以促使教師掌握不 同教學表徵的限制而有所轉換。

(五)教學表徵的可能性:任何科學概念都可以用某些心智上的 方式,有效的教給任何發展階段的兒童。換言之,若教師將 學科內容轉換成適合學生的表徵模式,便能促使學生有效學 習,所以教學表徵在促進學習成效上具有極大的可能性。

二、教學表徵的發展與影響因素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必須使用有效的教學表徵來轉化知 識,然而教師如何形成並發展教學表徵?首先須了解教學表徵是 如何產生的?Grossman (1989) 以及 McDiarmid (1989) 等學者認 為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教師使用的教學表徵可能來自下列項目:

(一)課程教材:包括教科書、教師指引、電腦軟體、教具、幻 燈片、教學影帶以及其他教學用的補充材料等,這些材料本 身就是一種教學用的表徵。

(二)師資培育及在職進修課程:師資培育及在職進修課程,常 提供各學科的教學表徵策略,另一方面也協助培養職前及在

(三)學習經驗:教師本身的學習經驗,例如當初他的老師是如 何教光合作用的、學習動物分類時,教師曾做過哪個令他印 象深刻的活動、經過實際的體驗,這些特定內容之教學策略 的記憶也成為教師形成教學表徵的來源。

(四)創造:教師從自己對學科知識的了解、教學過程、學生回 應、教學情境脈絡的經驗與想像來創造自己的教學表徵,例 如設計實驗、製作學習單、設想問題與回應學生等,這些皆 可能是對表徵的修正或是原創性的發明。

(五) 其他:包括了同事間的經驗分享、學術性的教育研究報告、

教育性的期刊文章、教學觀摩所獲得的經驗等。

教師形成教學表徵後,仍會不斷的修正與創造,林曉雯 (1994) 研究一位具有多年教學經驗之國中生物教師的教學表徵中發現,

個案教師經常進行教學表徵的調整與創新。當個案教師認為自己 的教學表徵已完備時,不會引發表徵的修改與創新;而一旦發現 已有的教學表徵具有不周全之處,如:無法與過去的學習經驗、

生活經驗互相連結或不符合科學事實而造成學生誤解或不容易理 解時,教師就會形成修改教學表徵的需要,並進一步修改與創新 舊的教學表徵,見圖 2-1-1。形成新的表徵過程中,教師考量學生 是否會因此產生迷思概念、學生可能的先備概念、學科特質、學

生能力、實驗教具等因素,經由多次修正、創新以行程新的表徵 形式,呈現出一動態的循環發展歷程。除了教學的需要外,教師 教學表徵也會因課前的準備、學生的評量結果、上課時與學生的 互動、學生的反應、個案教師對自我的要求與反省而做調整,使 教學表徵越來越完善 (劉麗玲, 2000; 鍾瑞珍, 2001)。

多元表徵的來源,可豐富教師的表徵資料庫;教學的需要可 促使教師研發更趨完備的教學表徵。而教學任務的成敗關鍵在於 教師是否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將學科內容轉換成適當的教學表 徵,也就是教師透過學生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學科知識。若教師知 道教學表徵是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方法,卻忽略在使用的同時需 要成功的轉化學科知識,這樣的教學活動亦缺失去教學成效 (Ball, 1989) ,所以教師如何在合理的情境脈絡中表達出最適切的教學表

教學需要

尋找資料 產生構想

修改或創新教學表徵 影 響

促 成

圖 2-2-1:教學表徵的修改或創新歷程 (引自林曉雯, 1994, p78)

引 發

Shulman (1986) 等人認為影響教師發展適切教學表徵的知識基礎 如下:

(一)學科知識:教師對學科概念理解越深刻、越廣泛,則越能 選擇、創造與使用適當且多元的教學表徵。

(二)教學知識:教師能有目標、有原則、有計畫、有方法的使 用教學原則、方法與策略,才能引導出適當的學科教學表徵。

(三)學習者知識: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充分瞭解學習者的心智 狀態、先備知識、學習風格、動機以及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 之另有概念等,才能選擇適當的教學表徵。

(四)情境脈絡知識:包括所處班級、學校、社區、政治、文化 等大環境思潮,甚至是學生、學校、家長對教師的期許也是 影響教師呈現教學表徵的重要情境脈絡因素。

由此可知,教師從知識基礎出發,綜合課程內容、情境脈絡 進行一連串的交互作用,最終才能表現出有效的教學表徵。

三、敎學表徵與學習

教學表徵是教師傳達學科專門知識的工具,而學生接受後必須 能有效的學習,才可稱為良好的教學表徵。在 Ball (1988) 的研究 中,發現有效的教學表徵包含了以下四點:(一)要能正確且適當 的呈現學科實質內容與本質的訊息(二)易被學習者所理解(三)

要有助於學習(四)在教學情境脈絡中是合理的。這表示,除了 讓學生容易理解與吸收外,仍須幫助學生能清楚、具邏輯性與統 整性可表達出學科專門知識的教學表徵,才能視為有助益的教學 表徵 (鍾瑞珍, 2001)。然而學生是否能覺知教師的教學表徵?教學 表徵與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又是如何?林美淑 (2004) 從個案行動 研究中發現,研究者初始的學科教學原貌較凌亂且無組織架構,

但經歷了三次的教學改變後,學生能覺知教師教學表徵的改變與 多樣化,且感受到教師的學識是豐富。教師進行教學策略與表徵 的改變後,學生概念成績達顯著差異,答對率、理解程度也上升,

對自己學習能力的信心增加、並能運用所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劉麗玲 (1999) 綜合學生普遍感到喜歡並且認為有助學習的 教學表徵包括:故事、科學史、圖形說明、實物示範說明、類比、

隱喻、諧音、生活經驗舉例、實驗示範、動手操作等。但也發現,

學生對這些表徵的學習覺知雖趨於正向,但學生喜好的程度與在 學習上幫助的程度有較大的差別。換言之,令學生感到有趣的教 學表徵,並不一定就是最能幫助學生學習的教學表徵。那麼,何 種教學表徵較能協助學生學習呢?鍾瑞珍 (2001) 對國中教師教 學表徵與學生學習之關係的研究中得到此結論:會令學生印象深 刻的教學表徵,通常是與生活緊密關聯、有趣活潑的,例如:生

活事例的類比、動手操作、教師的示範說明;但問答引導、類比、

動手操作、生活事例、概念連結、圖表說明、隱喻、因果說明等 八類教學表徵,雖學生未感到全部都很活潑生動,但都認為其可 協助自己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總結而言,學生能覺知教師使用的教學表徵,並因教師教學 表徵的精進刺激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效

(林美淑, 2004) 。面對教學,教師的教學表徵不該只有一種,應具 備豐富且多元的教學表徵資料庫,除了引起學生對學科內容的興 趣外,也需因應學生的個別差異與教學情境的需求,並使用有效 的教學表徵幫助進行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黃永和, 1997) 。

四、科學教師常用的教學表徵

四、科學教師常用的教學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