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課程編擬與規劃

本研究應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於改善偏差行為之一般教育及班級經營管 理中,藉由課程之行動研究,使研究者在此研究的歷程當中,能反省自我及批判 教育上傳統固有的意識與理念,最後得以透過分析與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實際 的教學現場及教學實施之歷程,可幫助我們了解教學過程中的困難及問題,並記 錄學生的學習反應與效果,以及教學者在實施過程的省思與成長。

本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課程教學理念及目標,第二部分為課程流程 與原則,第三部分為活動流程及動作說明。

一、 課程理念及目標

(一) 課程教學理念

改善偏差行為係以學童個體的覺察能力為基礎,培養學童能辨識情 緒及增加對他人之同理心,並且透過課程的實施,以及與他人的互動關 係,使其能適切表達自我內心情緒與感受,增進身體覺察能力,除了改 善其偏差行為之外,亦能有助於人際關係的提升,同時也提供了自我探 索、認識身體的機會。

(二) 課程目標

1. 能從呼吸、靜心與放鬆的活動當中,增進學生覺察身心狀態之能力,

學習自我放鬆及調整情緒的技巧,改善偏差行為。

2. 經由對自我身體覺察之活動,感受身體的情緒張力,增進學生對身體 結構的認識與體會,學習辨識及接納自我並改善偏差行為。

3. 透過身心之探索活動,協助學生體察個人情緒與感受,學習接納並轉 換外界的刺激,並藉由肢體活動表現,讓內在情緒能量得到適量的紓

41

42

三、 課程流程與原則

本課程依據身心動作教育之教學流程原則編排,列於下表 3-4-1。

表 3-4-1 教學流程與原則

教學流程 時間(分鐘) 目的、流程與動作(可選擇)

暖身活動 5-10 1. 目的:調整呼吸、舒緩情緒、靜心與放鬆。

2. 流程:呼吸及放鬆動。

3. 動作:圓背屈蹲、身體歸零、丹田呼吸、身體彩 繪、十字交叉按摩、媽咪的呼吸。

發展活動 20-25 1. 目的:從身體探索活動中,辨認、察覺人我動作、

表情、聲音等各種肢體與情緒表達的可能性,並 發展人際互動的能力,給予對方適當的回饋與鼓 勵。

2. 流程:以動態行的課程活動內容為主。

3. 動作:肌肉漸進放鬆、側彎伸展、雙臂螺旋伸展、

端運動、強力磁鐵、鏡子遊戲、情緒擦擦舞、動 物模仿秀、情緒演員、棍子遊戲、盲人體驗 整理活動 5-10 1. 目的:緩和靜心並透過分享活動瞭解活動目標。

2. 流程:放鬆靜心、團體討論分享。

3. 動作:圓背屈蹲、身體歸零、身體彩繪、十字交 叉按摩、丹田呼吸、媽咪的呼吸。

四、 課程活動內容分析

本課程之設計以呼吸及放鬆、身體自我覺察、動作探索及人際關係探索為主 軸,其他的課程活動為輔助,以達到課程設計之理念。茲將各主要課程活動內容 分析如下表 3-4-2:

43

44

45

五、 活動流程及動作說明

本研究編排課程內容以條列式文字說明流程及動作要領,提供實務研究 者教學之參考。

(一) 呼吸覺察與體驗

1. 說明各種呼吸的方式快速、緩慢、胸腔及腹腔等不同速率與部位的 呼吸方式,先自行操作再集體操作,然後體察這些呼吸方式對自己 的身體與情緒行為造成哪些改變。

2. 以胸腔及腹部呼吸的方式向手掌心吹氣,並以不同的速率及緩急吹 氣,讓學生感受不同部位呼吸的溫度,以及體驗不同速率呼吸的感 覺。如圖 3-4-2。

3. 體驗站立、坐下及俯臥等姿勢呼吸時的不同情況,並且分享彼此的 感受。如圖 3-4-3、圖 3-4-4、圖 3-4-5。

圖 3-4-2 不同速率及部位的呼吸 圖 3-4-3 呼吸覺察與體驗(一)

圖 3-4-4 呼吸覺察與體驗(二) 圖 3-4-5 呼吸覺察與體驗(三)

46 (二) Hu Breath

1. 平躺地板,靜心放鬆,注意力放在丹田及腹部的吸吐動作,呼氣時 發出「Hu」的聲音,吸氣則自然發生。如圖 3-4-6。

2. 提醒學生用手靠近嘴巴,較容易感受到,以趴的、蹲的及坐著的姿 勢練習不同呼吸部位的帶動。如圖 3-4-7、圖 3-4-8。

3. 兩人一組,一人做呼吸動作,另一人以手輕觸背部或腹部,體驗呼 吸脈動與身體波動。如圖 3-4-9。

圖 3-4-6 Hu Breath 體驗(一) 圖 3-4-7 Hu Breath 體驗(二)

圖 3-4-8 Hu Breath 體驗(三) 圖 3-4-9 Hu Breath 體驗(四)

47 (三) 呼吸三度空間(軟球)

1. 說明軟球的作用,藉由軟球來進行操作,使學生容易感受到呼吸時 胸腔之身體空間的擴張與變化。

2. 將球抱在胸前或夾在腋下等部位,體驗呼吸時胸腔及肋骨擴張的感 受與球的變化。如圖 3-4-10、3-4-11。

3. 兩人一組,背對背夾球,兩人同時進行深呼吸,再由一人進行呼吸,

另一人觀察與體驗,然後交換。如圖 3-4-12、圖 3-4-13。

圖 3-4-10 三度空間呼吸(一) 圖 3-4-11 三度空間呼吸(二)

圖 3-4-12 三度空間呼吸(三) 圖 3-4-13 三度空間呼吸(四)

48 (四) 吹球遊戲

1. 準備桌球及呼拉圈,將學生分組進行吹氣遊戲,將桌球吹動並沿呼 拉圈外圍繞一圈。如圖 3-4-14、圖 3-4-15。

2. 讓學生吹動桌球至教師指定地點,再返回原來位置。如圖 3-4-16、

圖 3-4-17。

3. 遊戲後休息,請學生分享遊戲時,呼吸的感覺難易度在哪裡。

圖 3-4-14 吹球遊戲(一) 圖 3-4-15 吹球遊戲(二)

圖 3-4-16 吹球遊戲(三) 圖 3-4-17 吹球遊戲(四)

49 (五) 丹田呼吸

1. 讓每一位學生平躺或坐下,將手輕放於丹田處進行呼吸練習。如圖 3-4-18、圖 3-4-19、圖 3-4-20、圖 3-4-21。

2. 引導學生想像肚臍到脊椎方向有一條直線,呼氣時,線縮短向脊椎 靠近,吸氣時,放鬆這條線,恥骨下方的肌肉群亦同時放鬆腹部自 然就膨脹起來。

3. 讓學生默數呼吸,將意念專注在呼吸上。

4. 平時上課前可用一分鐘進行丹田呼吸來調整自己情緒及精神。

圖 3-4-18 丹田呼吸(一) 圖 3-4-19 丹田呼吸(二)

圖 3-4-20 丹田呼吸(三) 圖 3-4-21 丹田呼吸(四)

50 (六) 媽咪的呼吸

1. 一個接一個交叉平躺,頭部枕於在對方的腹部上,感受他人與自己 的呼吸。如圖 3-4-22、圖 3-4-23。

2. 問學生有怎樣的察覺,大家的呼吸是否有隨著別人的呼吸而改變。

3. 可以嘗試用「Hu Breath」來呼吸,感受彼此強烈的震動。

圖 3-4-22 媽咪的呼吸(一) 圖 3-4-23 媽咪的呼吸(二)

51 (七) 圓背屈蹲

1. 採自然呼吸,雙腳與肩同寬站立,兩手自然垂放,感覺和地板的接 觸,將專注力放於身體上。

2. 順著地心引力,依序逐漸下彎,下彎至個人可負擔之角度,呈圓背 站立狀態,雙手與頭部自然垂放,雙腳微屈放鬆站立。如圖 3-4-24。

3. 慢慢屈膝蹲下,雙手環抱雙腿,數次深呼吸至背部,感受身體的鬆 緊。

4. 抬起臀部,慢慢起身到圓背伸展的姿態,從髖關節、脊椎、頸部、

頭部一次反方向回站立姿態。

5. 吸氣並高舉雙手,再吐氣慢慢放下,完成動作,讓學練習數次。如 圖 3-4-25。

圖 3-4-24 圓背屈蹲(一) 圖 3-4-25 圓背屈蹲(二)

52 (八) 身體歸零

1.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在慢慢側身躺下,仰臥地板上。如圖 3-4-26。

2. 靜心、呼吸細長,將專注力放在身體,體會呼吸的當下。如圖 3-4-27。

圖 3-4-26 身體歸零(一) 圖 3-4-27 身體歸零(二)

(九) 肌肉漸進放鬆

1. 注意力集中於雙手,拳頭先握緊再逐漸加壓握緊,握到最緊的時候,

體會呼吸、身體及表情,接著再逐漸放鬆。如圖 3-4-28。

2. 坐下或躺下,利用身體的不同部位練習。如腳掌、臉部或肩膀等。

如圖 3-4-29、圖 3-4-30、圖 3-4-31。

圖 3-4-28 手部肌肉漸進放鬆 圖 3-4-29 肩部肌肉漸進放鬆(一)

圖 3-4-30 肩部肌肉漸進放鬆(二) 圖 3-4-31 臉部肌肉漸進放鬆

53 (十) 側彎伸展

1. 兩腳跨坐於椅子上,兩手枕在腦後,身體慢慢向左側彎,臉朝正前 方,讓身體的右側獲得充分的伸展;想像右手肘與右腳間有一條線,

並配合呼吸讓身體放鬆,感受左右兩側身體的鬆緊。如圖 3-4-32、

圖 3-4-33。

2. 身體不動,頭往上轉向右手肘維持數秒,在往下轉向左手肘維持數 秒,感受肩頸的鬆緊。如圖 3-4-34、圖 3-4-35。

3. 身體慢慢回正,感受身體的左右兩邊有何不同,讓學生把感覺說出 來,之後再換右邊側彎操作。

圖 3-4-32 側彎伸展(一) 圖 3-4-33 側彎伸展(二)

圖 3-4-34 側彎伸展(三) 圖 3-4-35 側彎伸展(四)

54 (十一) 雙臂螺旋伸展

1. 兩腳端坐於椅子,採自然呼吸,左手為為上舉 30~45 度左右,右手 自然垂放。身體上半身緩緩向右後方,兩腳可自然稍作移動,臉部 往左後方望去;左手臂讓身體帶動自然彎曲到背後。如圖 3-4-36。

2. 左手臂以反方向螺旋方式往外伸展,帶動身體緩緩轉回來,肩膀放 鬆,讓自己的身體及手臂以螺旋的方式獲得充分伸展。如圖 3-4-37。

圖 3-4-36 雙臂螺旋伸展(一) 圖 3-4-37 雙臂螺旋伸展(二)

(十二) 近端運動

1. 俯臥屈膝抱頭,兩腳張開如青蛙狀,用雙手拖住頭部,重心慢慢重 尾椎推送到頭頂,讓整個脊椎做最大的伸展,來回前後左右做不同 方向與角度的伸展。如圖 3-4-38。

2. 固定四肢末梢,膝蓋慢慢離地,以軀幹帶動脊椎和任一個關節,做 任何螺旋或圓弧的動作。再把手與腳固定的距離拉開,加大運動範 圍。如圖 3-4-39。

圖 3-5-38 近端運動(一) 圖 3-5-39 近端運動(二)

55 (十三) 身體彩繪

1. 躺在地上,想像自己是一張立體圖畫紙,而地板上有著自己喜歡的 顏料,任意的在地板上轉動自己的身體,將所有的重量都交給地板,

讓身體塗滿喜歡的顏料。如圖 3-4-40、圖 3-4-41。

2. 提醒學生運用想像結合身體的感覺,盡量全部的地方都塗均勻。

圖 3-4-40 身體彩繪(一) 圖 3-4-41 身體彩繪(二)

(十四) 強力磁鐵

1. 指導學生以膝蓋與下巴像強力磁鐵吸在一起。如圖 3-4-42。

2. 嘗試以其他部位像強力磁鐵吸在一起。

3. 可再進階由兩人一組,彼此的相同或不同的部位像強力磁鐵般吸附 在一起。如圖 3-4-43。

4. 分享彼此互動的感想與交流。

圖 3-4-42 強力磁鐵(一) 圖 3-4-43 強力磁鐵(二)

56 (十五) 鏡子遊戲

1. 老師先行示範各種情緒表情及動作,學生跟著老師做模仿的動作,

兩人一組,一人做動作而另一人跟隨。有如照鏡子般。如圖 3-4-44、

圖 3-4-45。

2. 需交換角色進行動作。

圖 3-4-44 鏡子遊戲(一) 圖 3-4-45 鏡子遊戲(二)

(十六) 情緒擦擦舞

1. 播放音樂並讓學生跟隨,可以模擬擦玻璃的動作,再指示以喜、怒、

哀、樂等不同的情緒做動作。如圖 3-4-46。

2. 先以手來做動作,再改成肩膀、臀部、背部、膝蓋、臉部或大腿…

等等身體部位進行動作。如圖 3-4-47。

3. 兩人一組進行活動,但要注意不可碰觸到對方。

4. 提醒學生在不同的情緒會有不同的力量呈現,對方感受也會不同。

圖 3-4-46 情緒擦擦舞(一) 圖 3-4-47 情緒擦擦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