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臺灣這十多年的大學校院整體變化,現今面臨著大學校院數量過多和國 內少子女化現象,已經很多臺灣大學幾年前就開始積極在招收研修生和招生 陸生來讀就讀學位,從上節所提及整個來臺的人數變化就可以發現都競爭已 經白熱化,因此如何增加陸生的信任、達到他們的期望和滿意度將可以成功、

永續的吸引學生來校學習,以下將針對滿意度意義、學習滿意度理論,最後 整理有關學習滿意度之層面及相關研究,茲分述如下:

壹、學習滿意度之意義

"滿意"(satisfaction)即意願得到滿足。從教育的觀點而言,Tough 指 出滿意(Satisfaction)是指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高興或積極的感覺與 態度是「滿意」;不高興或不積極的感覺與態度是「不滿意」(廖志昇,2003)。

Martin 於 1988 年將滿意定義為:「個人對獲得經驗的期望,與他所感受到該 經驗的實際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當所感受到的等於或超出其所期望的即為滿 意」。

滿意度則是一個含糊且抽象的名詞,其意義因目的、對象的不同而有所 差異,國內學者張春興(1989)對滿意度的解釋為個體動機(生理的或心理 的)促動下的行為,在達到所追求目標時產生的一種內在狀態,是個體慾望 實現的心理感受。Tough(1982)認為學習滿意度是一種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 態度,此感覺或態度的行程是因為學生喜歡該學習活動,或在學習過程中其 願望及需求獲得滿足, 表2-10為近年來國內外研究對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 究。

33

34

綜合上述,學習滿意度可以用來解釋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是否符合他他 原先所期待水準或需求。本研究「學習滿意度」係指陸生抵達屏教大進行研 修交換學習,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此感覺或態度表示陸生喜歡學習活 動,或在學習過程中,其願望和需求是否有產生愉悅感,此也用來解釋陸生 來臺參與學習的結果。

貳、學習滿意度之理論

為瞭解影響陸生學習滿意度之因素,以下為綜合國內外學者之文獻資 料,並以不同的理論模式來解釋學習滿意度,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

Maslow(1972)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由需求所引起,它把人類的需求 由低而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 需求共五個層次。分析Maslow 的需求理論有其一定的需求順序,而學生是 有個別差異的,對於需求理論的特定順序是可用來說明個人有何需求,但無 法適用於每一個人,因為每個個體期待滿足的需求不一樣,是造成學習滿意 度不同的因素 (Maslow,1972)。

二、雙因子理論(two-factor theory)

雙因數理論,也稱為激勵-保健理論,是 Herzberg,Mausner,Peterson 與 Capwell等人於1957年提出有關工作滿意之理論,認為個人和工作的關係及其 工作態度對工作的績效影響很大,個體工作動機受到工作內容與工作環境兩 個因素所影響。Herzberg認為當人們感覺工作特別愉快時,大多是與工作內 容和工作經驗有關; 當感到不滿意時, 則多與工作環境有關。此理論認為 人類的需求是二元性的,一個是動物性的需要,即生理需求;一個是人性的 需要,即心理的成長(引述自鄭采玉,2008)。

Domer等人(1983)將雙因數理論運用於學生學習滿意度上,發現影響學生 學習滿意度的激勵因數是學生本身內在的因素,例如學習成就感、教師與學 生的認同及本身的學習經驗等;而影響學生學習不滿意的外在保健因數主要 是外在的學習環境,例如學習環境、人際關係及機構的行政措施等(馬芳婷,

1989;林博文,1999)。

35

三、期望理論(Expcctancy Throtry)

差異理論為1964年由Vroom所提出,亦稱為「期望差異理論」,是心理 學上用來解釋工作滿意理論之一。期望理論是一種以個人期望為著眼點的動 機理論,認為個人採取某種行為是一種審慎理性的意識選擇過程。Vroom

(1964)認為個體對未來所採行的某種行為是有信念與預想,並預期這樣的 行為後能得到所期望的結果,且該結果對於個體具有其吸引力。

期望理論最早提出於解釋人的行為是否受到激勵(motivation),認為個 人採取某種行為,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1)期望(expectancy)-對採取 該行為所知覺 (perceived) 可能達成結果的預期強度;(2)價值或偏好值 (valence)-此一結果對於個人的吸引力大小(Vroom,1964)。激勵(motivation)

取 決 於 行 動 結 果 的 價 值 評 價 ( 即“ 效 價 ”valence ) 和 其 對 應 的 期 望 值

(expectancy)的乘積:其公式表示如下:

M = E× V

公式中可知,當 E 與 V 兩者的乘積愈大時,其激勵效果也會愈高。

此理論假設在學生在學習滿意度上從實際所得和預期所的得之間的差距進行 判斷。若兩者之間關係是。差距愈小,學生則感到愈滿意;差距愈大,則感 到愈不滿意。

四、場地論(Field Theory)

Lewin 以完形心理學的理念為基礎,發表場地論(field theory)。場地論 是用來解釋人的行為與周圍環境之間的交互關係。Lewin 認為人類的行為表 現是由整體環境中的各種可意識到的因素所決定,包括飢餓感、過往事件、

某個情境或者是某個人等,凡是所有在環境可意識到的因素,都會與個體產 生交互作用,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

根據 Lewin 的說法,人類的一切行為,無一不受別人的影響,同時,我 們個人的一切言行舉止,也隨時隨地都會影響別人,這個關係是互動的。簡 單來說,個體無時無刻不受到周圍整體環境與個人交互作用的影響,這些影 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其中個人因素包括了遺傳、能力、情緒、動機等

36

等,而環境因素則包括了社會的與自然的一切條件,當然也包括了人與人的 互動。此一交互作用可用以下等式表示

B= f(P+E)

B=behavior(行為)P=person(個體)E=environment(環境)F=function

(函數)等式中的 P+E 代表個體與環境所形成的物理與心理空間,也就是整 個的生活空間(life space)(張春興,1991)。

五、投入—產出理論

蓋浙生(1994)根據 Samuel Bowles 提出「教育投入與產出群因互動圖」,

如圖2-4所示。投入-產出(input-output theory)理論,以教育經濟學為角度來談學生 學習滿意度, 即為投入—產出理論。將學校視為一生產體系 (Productive System) 以教育的投入及產出 (Education input and output)來衡量學校教育的品質和效 益。也就是將教育或學校生產過 程的投入因素與產出間的關係設定為教育生產 函數,該生產函數主要探討各種影響學生 學習及成就的因素;在投入因素中,

學生時間、教師時間、及設備使用時間均影響學生 的學習及成就。

蓋浙生(1994)認為影響學校生產過程的投入因素,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三大 類:

1.學校環境:如學校教學的內涵、設備、師資素質,及學生上課時間的長短 等因素均包括在內。

2.家庭的環境與背景:如父母親的教育程度、職業、及所得收入等因素。

3.學生個人因素:如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能力等因素。

圖 2‑4 影響學校生產過程的投入因素

資料來源:引自蓋浙生(1994)。教育經濟學。臺北:三民。

37

表 2-11

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理論

理論名稱 代表學者 理論要點

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1970)

強調人類的所有行為是由需求引起的,而需求又有高低 層次之分。

雙因數理論 Herzberg(1957)

一是內在報償,即「激勵因數」;一是外在報償,即「保 健因數」。

差異理論 Domer(1983)

認為學生學習的滿意度取決於個人對學習的「期望水 準」與「實際所得的結果」間差距的大小。

投入—

產出理論 蓋浙生(1979) 將學校視為一生產體系,以教育的投入及產出來衡量學 校教育的品質和效益。

場地論 Lewin( 1936)

重視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認為行為反應不僅是單獨 受刺激所引起,且受當時整個情境所決定。

資料來源:引自陳秋麗(2005)。國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 成就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碩士班碩士論文。

由上述可知學生學習滿意度上會受到學生本身內在因素和外在因數的影 響,因此學校除了要提供學生良好的外在環境、學校之行政措施,另也要對 於學生本身學習成就感、師生互動等等都要加以瞭解和注意,以提高學生學 習滿意度。

叁、學習滿意度之構面

在國內外對學生之學習滿意度的層面與內容文獻中可發現,不同的學生 和教學方式,就有不同層面的探討,資料整理如表2-12和2-13。

38

Learning attitude、Learning motivation 及 Learning interest

Joran van Aart

(2011)

大學國際學

生 6

Academics、Personal &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ity & Culture、Cost &

Funding 、University services & facilities 及 Social life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9

40

課規劃和內容。

(2) 教學方面:教師教學方式和教材、教師評量規劃和符合授課大 綱。

3. 生活輔導:

(1) 導師輔導:導師輔導學生慶況、組織及辦理班級活動、提供學 校訊息及精神鼓勵。

(2) 師生互動:與教師交流、學生互動及溝通及上課氛圍。

(3) 學伴制度:與學伴互動、學伴制度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