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學習者錯誤

ㄧ、錯誤分析

現在學者普遍認為母語的語言習慣的確會影響外語學習,這種現象稱為語 言轉移(language transfer)或者是語際影響(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母語 與 外 語 的 用 法 如 果 相 似 , 便 有 助 於 (facilitate )外語學習,形成正面轉移

(positive transfer),然而一旦母語與外語之間用法不同,學習者將母語習慣套 用在外語,便成為負面轉移(negative transfer),亦稱干擾(interference),這 也是學習者學習困難與外語錯誤發生的主因(Odlin, 1989)。對於語言轉移,

1950、60 年代的學者從行為觀點出發,認為學習外語就是養成新的習慣,過去 的習慣(母語)會妨礙外語習慣的養成,干擾是學習者錯誤最主要的來源,於 是致力於對比分析,企圖藉由比對兩個語言系統指出母語與外語之異同,用以 預測母語干擾及學習者錯誤(James, 1998)。

然而後來的研究發現,外語學習者有許多母語轉移無法解釋的錯誤。語言 結構相近不代表就沒有學習困難,語言結構相異也不必然導致錯誤,於是學者 轉而研究學習者錯誤,以深入瞭解第二語言的學習歷程(James, 1998)。在 1970 年代,Selinker 提出中介語(interlanguage)一詞來說明外語學習獨特的語 言特性(1972)。中介語指的是外語學習者所使用的語言,介於第一語言與第 二語言之間,自成一獨立的語法系統。學習者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會不斷與兩 邊的語言系統(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互動,隨著語言知識與學習經驗累積,

會逐漸往目標語(第二語言)的正確用法靠近,但終將止於某個階段,這個現 象 Selinker 稱為「固化」(fossilization)。中介語的發展牽涉五個主要的心理 語言過程(頁215):

1. 母語轉移(language transfer),亦即將母語的語意或規則直接套用在外 語。

2. 過度類化目標語的規則(overgeneralizaztion of TL rules),這會導致學 習者忽視例外規則或語言實際運用情形,因而產生錯誤,例如,無論是 否為規則變化,動詞的過去式與過去分詞一概加上-ed。

3. 訓練轉移(transfer of training),這是教材或教師呈現語言的方式所誘 發(induce)的錯誤。

4. 學習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language learning),例如利用諧音來幫 助記憶單字,這樣雖然可以減輕學習的負擔,但是也可能因此導致發音 不正確。

5. 溝通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language communication),亦即在溝通 情境中,學習者礙於語言能力不足,會用簡化但偏離目標語的形式表達。

Corder(1981)認為,Selinker 只提出中介語會修正、重組(restructure),

這樣的說法未免有些狹隘。始於母語、止於目標語,意味著目標語才是最終目 的,在這樣的前提下,母語永遠擺脫不了干擾之惡名。為此 Corder 主張揚棄從 母語到目標語這種線性發展的觀念,轉而強調中介語是一個「動態系統」

(dynamic system)(頁 87)。Corder 說明第二語言學習正如同母語習得,內 含語言重新創造(recreate)的過程,涵蓋豐富的層次和面向。在學習同一個第 二語言的過程中,即使是不同母語的學習者,也會依循相似的發展歷程,足見 中介語不是只有母語轉移的錯誤,也有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發展性錯誤

(developmental errors),因此必須改變過去單向的思維,方能真正捕捉學習者 語言發展的全貌。

Corder(1981)認為無論母語或外語,語言學習就是不斷「接受/拒斥」

假設(頁 73)。學習者會依據其學習經驗以及既有的語言知識(可能是母語、

中介語,或者兩者以外的其他語言)形成假設,並據此理解或應用外語,假設 正確便接受,假設錯誤便修正,如此不斷調整、整合、擴充語言知識。在驗證 假設的過程中,錯誤是自然且不可避免的現象,也是學習者語言發展的重要指 標,反映的是學習者語言發展的階段、遭遇的困難,以及所採取的學習策略。

Corder 認為學習者的錯誤有其規律性,因此具有研究基礎與價值,而錯誤不只 是要分類,還要加以分析,提出可能的解釋,針對錯誤原因提出教學上的建議。

唯有深入瞭解語言學習的過程,才能設計更合適的教材,從而提高教學品質與 學習成效(頁52)。

二、中英對比與翻譯錯誤

儘管對比分析與錯誤分析後來遭到許多批評(Brown, 2007),但是既然第 一語言對第二語言的影響已是「第二語言習得者共同認知與觀察到事實」(鍾 榮富,2009,頁 194),因此無論是語言學界或是翻譯學界,蒐集語料進行語 言對比或錯誤分析依然是十分普遍的做法。如此固然無法完全預測或涵蓋所有 學習者錯誤,但是可以藉此進一步瞭解外語學習行為,並可針對問題提出可能 的解釋及解決方案,深具研究與實務價值。教學翻譯以翻譯為教學手段,比較 兩個語言,用以增進學習者外語句法知識,因此一直與對比分析脫離不了關係。

湯廷池(1977)主張,中譯英整句式翻譯可以讓學習者注意並熟習中英文結構 上的異同,「曾經一度受人詬病的翻譯練習,從對比分析的觀點而言,倒是一 種很有價值的練習」(頁 38)。另外,學習者在語言轉換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

可以提供線索追溯錯誤的源頭,為外語教學提供實徵研究的基礎,對教學與評 量皆有重要啟示。

陳定安(1997)便言道:

「英漢語言對比,是翻譯理論的核心。因為英漢互譯的理論、方法與技巧 都是建立在英漢兩種語言異同對比的基礎上的。正因為有了“同”,才可 以互譯,正因為有了“異”,才產生了不同的方法與技巧。

……

在外語教學中,英漢對比的作用也是顯著的。如果教師對英漢語言對比有 所研究,成竹在胸,便能預料到學生可能出現的語病,採取適當教學,防 患於未然。即使學生做錯了,也能通過英漢適當比較,一語道破,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頁ii)

許多語言學家與翻譯學家已就中英句子層次之對比提出看法(陳定安,

1997,2010;陳俊光,2007;劉宓慶,1992)。學者指出中文結構在於「意合」

(parataxis),詞序隨語意發展自成邏輯,多用動詞,少用名詞,主語可由上 下文判斷,因此可以省略。中文的長句通常有一中心主旨,重複的主題無需一 再出現,重點在動詞,分句之間僅以逗號連接,句法關係看似鬆散,沒有明顯 的從屬關係。相較之下英文的語法結構在於「形合」(hypotaxis),主語和謂 語十分明確,也不可省略,字詞之間的關係有語法規範,少用動詞,多用名詞,

特別是抽象名詞和介系詞,常見動名詞片語、分詞片語、不定詞片語、介系詞 片語、同位語、名詞子句、形容詞子句或副詞子句等。即使是簡單句也可以層 遞形成複雜長句(陳定安,1997,2010)。因此中譯英時,最重要的就是「找 出英語主幹,並將動詞佔優勢的漢語,轉為名詞與介詞佔優勢的英語」(張嘉 倩,2009)。

陳定安(1997)指出中文的邏輯關係繫於詞序,說明先、結論後,因此主 要子句經常出現在句末;而英文一般都是先提出主要子句,從屬子句在後補充 說明。另外,中文的詞本身不具形態變化(格、數、時、詞類等等),英文則 是名詞有單複數,動詞有時態、時貌,這些都是翻譯時必須注意的細節。由此 可見,無論是英譯中還是中譯英,即使只是句子層次的語言轉換,也要充分掌 握轉換的機制和原則,適當地調整、修改,否則就會出現語法錯誤、表達不自 然,甚至邏輯不通的窘境。由於討論翻譯的專書都是針對專業翻譯,探討的層 次已達語用甚至是文化因素,且多為英譯中,因此研究者參考陳定安所著之兩 本翻譯專書《英漢比較與翻譯》和《英漢句型對比與翻譯》、柯平的《英漢與 漢英翻譯》,以及思果的《翻譯研究》、《翻譯新究》二書,結合自己多年的 高中英文教學經驗,整理出高中階段中譯英時容易發生的錯誤,共有八點,以 下逐點說明。

1. 冠詞/數量詞

英文沒有量詞如:「個」、「隻」,中文的「一個」或「一種」譯成英文 就是 a/an。另外中文的名詞沒有單複數變化,中文的單數名詞不一定要用「一 個」表示,而英文只要是單數普通名詞前面必加冠詞 a/an 或 the。因為中文沒 有冠詞a/an 和 the,ride a horse、play the piano、go to the library 等用法譯為中

文皆不需冠詞,但是要寫出正確的英文冠詞卻是不可或缺。可數名詞的複數形 中文雖有「們」,但是實際上「們」出現的機率極低,中文的副詞如:「都」、

「一致」、「再三」,形容詞如:「許多」、「一些」、「幾(次)」、「數

(位)」、「成千上萬」等,都表示複數名詞。

2. 代名詞

除非是要特別強調,否則代名詞在中文句子經常省略,因此中譯英時必須 主動判斷是否必須加上代名詞的主格、受格或是所有格。例如:「這件衣服很 漂亮,我很喜歡」,其中「喜歡」like 為一及物動詞,因此「我很喜歡」譯為 英文就必須加上it 作為受詞,寫成 I like it very much。

3. 被動語態

中文少用被動語態,經常使用主動來表達被動的概念,即使是被動語態也 不見得使用「被」字,「由」、「挨」、「遭」、「受」、「給」、「叫」、

「讓」、「為……所」、「加以……」用英文表達也都是被動。此外,被動語 態在英文中經常使用,有些句型甚至非得用被動語態不可,例如:「充滿」、

「受傷」、「遇害」、「獲准」、「當選」、「應邀」、「奉命」、「嚇得半 死」、「謠傳」、「據說」、「據報」、「可望」、「預計」、「一般認為」、

「感興趣」、「受到重視」、「印象深刻」、「有……特點」、「(書)出 版」、「(聖誕樹)佈置好了」等等。

4. 時態

英文的時態分明,必須以動詞的變化表示,而中文的時態由上下文語意表 示,助詞如:「在」、「著」、「過」、「了」;時間副詞如:「昨天」、

「下星期」;狀態副詞如:「一直」,皆可表示時間,因此翻譯時必須參照前 後文轉換為足以表意的時態。

5. 連接詞

中文由語序和語境決定時間順序與邏輯關係,可以不用連接詞來表示動詞 間的關係,而英文的獨立子句之間必須加上連接詞,邏輯、結構才算完整。英 文的連接詞分為對等連接詞和從屬連接詞,對等連接詞包括 and、but、or、so

中文由語序和語境決定時間順序與邏輯關係,可以不用連接詞來表示動詞 間的關係,而英文的獨立子句之間必須加上連接詞,邏輯、結構才算完整。英 文的連接詞分為對等連接詞和從屬連接詞,對等連接詞包括 and、but、or、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