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翻譯與外語學習

一、翻譯於外語教學之定位

(一)專業翻譯與教學翻譯

專業翻譯在轉換語言以傳達訊息(Newmark, 1988),如果是為了增進外語 能力而翻譯,則稱為「教學翻譯」(academic/pedagogical translation)(Delisle,

1988)。

專業翻譯除了文字本身,譯者還要對原著進行文本分析,分析的範圍包含 語言本身以及語言背後的種種考量,例如:文章主題、原作者態度以及文本表 現出來的立場或目的等等,譯者必須判斷譯文是否做到原文想要達到的效果。

另外,文體、語言風格、目標讀者屬性,這些都是翻譯時所要考量的因素,唯 有審慎思考過這些語言本身和語言以外的各種因素,選擇適當的翻譯策略,才 有可能產生好的譯文(Newmark, 1988)。相較於專業翻譯,教學翻譯是一種教 學手段,目的在讓學生透過翻譯練習掌握英語語法、詞彙,這樣的翻譯重點不 在傳達訊息,因此不需要考慮讀者與溝通情境(Delisle, 1988)。

專業翻譯與教學翻譯另外還有幾點不同,Newmark(1988)曾就專業譯者 的條件提出一些看法(頁3):

1. 專業翻譯學的是如何將外語譯入母語,文字要用得好、用得自然,最好 就是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

2. 譯者的外語閱讀及理解能力應該要有大學程度。

3. 需要翻譯的文章通常會涉及某個專業領域,因此要學翻譯也得具備該領 域的專業知識。

4. 譯者語感要非常敏銳,語言使用要恰當又有彈性,寫作必須做到「純熟、

清 楚 、 精 簡 又 活 潑 」 ( dexterously, clearly, economically and resourcefully)。

綜上所述,理想的翻譯應該是由外語譯入母語,好的譯者擁有的不只是語 言能力而已,專業知識、轉換技巧、寫作能力以及能否兼顧修辭、訊息、風格 等,這些都決定譯文的價值。唯有譯入母語,譯者才有足夠的資源掌握語言文 化的種種面向。從專業翻譯的角度來看,高中生其實資源極度不足,語言敏感 度、領域知識、轉換/修辭技巧的能力都談不上。因此,高中翻譯的定位主要 是希望學生能夠依照中文提示的詞彙與句型寫出正確的英文句子,而不要求語 言轉換或是修辭的能力(解志強,2003)。換言之,在高中階段翻譯是教授字 彙與文法的工具,而透過讓學生練習翻譯教師也能瞭解學生的語言能力及學習 需求,因此重點在檢測學生是否具備「英文寫作的能力」(解志強,2003,頁 57),而非原文訊息的傳遞,亦不考慮文本的功能和目的。

大考翻譯試題的設計也是環繞在英文字彙與句型上,強調的是學生能夠將 中文轉換成對應的英文,對於正確性的要求大於語言流暢,但是這不等於逐字 翻 譯 或 是 機 械 式 練 習 。Newmark ( 1988 ) 曾 就 逐 字 翻 譯 ( word-for-word translation)、一對一翻譯(one-to-one translation)以及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

加以說明:逐字翻譯指的是保留原文語序僅做字對字的轉換;一對一翻譯就要 考慮搭配字詞的使用是否恰當,舉中文與英文為例,就是「滿足需求」和 meet demand 之間必須轉換正確;直譯則是必須進一步考慮文法是否正確,例如「需 求」的英文是否需要加上冠詞或是使用複數名詞等等。如此看來,直譯不僅是

「翻譯的基礎步驟」(Newmark,1988,頁 70),也是高中生做翻譯試題至少 要達到的程度。

(二)反對與贊成教學翻譯的理由

十九世紀盛行的文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其標準的教 學方式是要學生背誦單字、熟練文法,並且利用所學的單字和文法規則將句子 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這種以文法為教學內容、翻譯為教學手段的 傳統由來已久,甚至到今日尚未完全消失(Brown, 2007; Cook, 2010)。然而二 十世紀以降,「翻譯」二字幾乎不見容於外語教學的各種理論。翻譯不利於外

語學習這樣的看法始於十九世紀末外語教學界興起的「改革運動」(Reform Movement)。當時大力鼓吹要透過大量的口語互動讓學生自然地使用語言,而 翻譯一方面背負著過去文法翻譯法的包袱——學生只知如何用文法規則將不同 詞性的單字組合成毫無意義的句子,再加上翻譯勢必使用母語,於是連帶被視 為是有害於外語學習而遭到排斥(Cook, 2010)。

在1950、60 年代聽說教學法引領潮流的時空背景之下,Lado(1964)便提 出:學習第二語言要從聽和說開始再逐漸發展到讀和寫,讀和寫只是「部分的 語言能力」(partial skills),只能紙上談兵,能夠聽和說才算是擁有「完整的 語言能力」(total skills)(頁 43-44)。從聽和說到讀和寫相對容易;從讀和 寫到能夠聽和說便會覺得困難重重。翻譯無助於提升聽、說、讀、寫能力的原 因是:(1)不同語言之間字彙很少可以直接對應,如果學習者誤以為字彙可以 直接對應,便會導致語意或語用錯誤,抑或逐字翻譯寫出不符句法的句子。(2)

翻譯能力獨立於聽、說、讀、寫能力之外,是一種複雜的技能,無助於聽、說、

讀、寫能力的培養,雙語人士(bilinguals)可以自在使用兩種語言,不需借助 翻譯,可見培養第二語言能力不必透過翻譯。

因為翻譯必須在兩個語言之間轉換,因此翻譯作為教學活動或測驗工具經 常遭受批評之處就是母語干擾。Dulay、Burt 和 Krashen(1982)指出,實證研 究結果顯示:不同語言背景的第二語言學習者所犯的錯誤有許多相似之處,另 外,第二外語學習者在使用第二語言時不必然會借用母語語法,因此母語不一 定會造成干擾錯誤。但重點是,一旦學習者訴諸母語語法解決外語問題,錯誤 便會產生,而翻譯操弄外語字彙和句法,以母語引導(elicit)學生說出或寫出 外語,學習者不由自主便會訴諸母語語法,徒增干擾錯誤。另外,Dulay 等人 指出外語學習者語言能力不足,加上翻譯測驗有時間壓力,於是他們借用母語 句法填入外語單字,再修改詞形、更動詞序,這樣的學習方式不自然,學習效 果無法長久,因此沒有使用的必要。

事實上對翻譯的負面看法至今不曾消失。Malmkjær(1998)、Newson

(1998)、House(2009)和 Zojer(2009)歸納前人反對使用教學翻譯的理由 如下:

1. 翻譯妨礙學生自由表達。

2. 翻譯無助於口語能力的培養。

3. 翻譯會干擾外語學習的自然歷程。

4. 翻譯容易導致母語干擾,誘發錯誤。

5. 翻譯剝奪學習者直接使用外語的機會。

6. 翻譯會損害母語以及外語的正確及流暢度。

7. 翻譯會誤導學習者以為字義可以一對一對應。

8. 透過翻譯來認識字義不等於可以正確使用單字。

9. 翻譯過度強調字彙和文法,反而忽略所欲傳達的訊息。

10. 翻譯考試的回沖效應可能使外語教學走上文法翻譯的回頭路。

11. 翻譯的句子缺乏上下文,不具溝通功能,無助於溝通能力的培養。

12. 翻譯時學習者必須分神思考翻譯問題,不僅缺乏效率,而且無法專注於 外語。

13. 看得懂不見得翻得出來,因此翻譯不適合用來作為閱讀理解能力的評量 工具。

14. 翻譯試題充斥著艱深的字彙和文法規則,遠超過學生所能負荷,不僅缺 乏系統,缺乏成效,也帶給學習者莫大的挫折感。

15. 翻譯是一種獨立於聽、說、讀、寫能力之外的專業技能,必須具備優秀 的外語能力方能從事,要提升聽、說、讀、寫能力不能透過翻譯。

綜上所述,反對在外語教學使用翻譯練習的學者認為,兩種語言之間必定 存在差異,不能直接轉換,使用翻譯會誤導學生以為語言可以一對一轉換,導 致母語和外語錯誤的對應,不僅會因此產生不合語法的語言,也無助於社會文 化訊息的傳遞(Gatenby, 1952)。Lado(1979)讓未經翻譯訓練的大學生邊看 著外語(西班牙語)文章邊翻譯為母語(英語),結果發現母語的表現會受到 外語的影響變得比較不自然,文法、字彙、拼字甚至是標點符號的錯誤比例都 提高。另外,Kobayashi 和 Rinnert(1992)指出儘管翻譯在外語寫作不失為一 種有效的補償策略,但是學習者的寫作表現以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逐字翻譯

會讓學習者誤以為母語的語篇規範以及文化態度可以直接移植到外語寫作,因 此學習者還是應該培養以外語直接創作的能力。

然而從認知觀點來看,外語學習者的認知發展已趨成熟,學習者會不斷將 知識加以整理、儲存、應用,在這過程中,用母語解釋、印證外語來加強記憶,

或者是用以補足外語知識之不足,這些都是必然的學習策略(Cook, 2010; Ellis, 1985; House, 2009; Hummel; 1995, Swan, 1985; Widdowson, 2003)。O’Malley 和 Chamot(1990)發現在所有的認知策略中,初學者最常利用複誦和翻譯來學習 外語,程度較好的學習者雖然發展出更多認知策略,但還是不免使用複誦和翻 譯來幫助自己聯想單字。Stern(1992)認為學習新的語言無法與母語和學習者 過去的經驗完全切割,由於學習者外語與母語的程度有落差,訴諸母語以解決 語言或是溝通問題是可以理解的,而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學習者對語言或文 化既有的想法會不斷遭到挑戰而逐漸調整。

學生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不免使用翻譯來幫助理解、記憶詞彙(Chamot &

Küpper, 1989; Liao, 2006; Prince, 1996)。無論從心理學或語言學的角度,以母 語建構的知識系統作為跳板來理解外語實屬必然,在不濫用的前提下,應該發 展適當的教學技巧幫助學習者從依賴母語過渡到能夠直接使用外語(Dagut, 1986; Hammerly, 1994; Stern, 1992)。學習者在未能完全掌握第二語言規則的情 況下,可能轉而依賴母語,因此產生來自母語的干擾,而教學時如果可以顯化 不同語言相異之處,便可控制母語干擾,避免錯誤發生(Spada & Lightbown, 1999)。翻譯可以用來比較兩種語言的異同,幫助學生釐清語意、解決問題、

增加外語的敏感度,同時提升語言能力(Atkinson, 1987; Baynham, 1983; Titford, 1983;柯平,1994;董昭輝,1982)。

再者外語畢竟不同於第二語言,外語不是一個社會的主流語言,缺乏日常

再者外語畢竟不同於第二語言,外語不是一個社會的主流語言,缺乏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