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探討學習適應的研究非常多,研究者探討與研究相關之文獻,本 節擬從學習的定義、適應的定義、學習適應的意義及內涵、學習適應相關研究、學習適 應的測量加以探討,藉此釐清本研究的方向,協助本研究之進行,茲敘述於下。

一、學習的定義

Kimble (1967) 將學習定義為,經由不斷的練習而產生的結果,進而使行為模式或 內在潛能上發生持久性的改變,對於此項定義的條件:學習乃是改變行為或是獲得新的 行為,然而學習本身不具有價值意義,不保證經由學習可獲致合乎期望的適應。

學習是行為經由練習而造成的改變,然而透過練習並不保證可以達到學習的目標及 效果,時而有效時而盲目。學習的持久性則會受到人、事、物及個別差異與經驗的不同 而有所差別。學習是無法直接觀察,學習的改變存在於內在行為潛能,不一定會公開「表 現」於實際行為中 (朱敬先,1986) 。張春興 (1995) 認為將學習定義為個體經由練習 或累積經驗後,導致其行為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或結果。因此,個體行為改變的歷 程 (學習中) 與行為改變的結果 (學習到) 皆可視為學習。此外,學習亦指個人具備的 專業知識與獨到見解。

人從出生就開始學習,人生不外乎就是在經歷學習之過程,個體經由學習後,將改 變其行為,而行為改變包含個體內隱與外顯的層面,學習的內涵包括認知、情意、態度 與技能 (王彩鳳,2004) ,進而發展出合適的行為方式以利生存,並為了適應環境的變 化、變遷,使其必須不斷的學習新的技能、興趣和知識,永無停歇。個體為了適應環境 的需求,而產生學習行為,經由學習而改變既有的行為,且學習到新的行為,為了能夠 真正的適應環境,學習必須是持續性的乃至於終身 (何星輝,2003;楊淑媖,2001) 。 而黃萬益 (1975) 表示,學習即為一種適應的過程,個體為了滿足內在的需求以適應環 境,並克服種種困難的歷程。

歸納上述學者之看法,學習是個體持續不斷的行為歷程,經長時間的練習使內在、

外在的行為產生改變,另外,經由學習的過程個體將獲得認知、態度、情意、知識、技 能、興趣等,然而,學習會受到內、外在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學習成效的不同。

二、適應的定義

「適應」一詞源自於生物學,Lazarus (1991) 指出,達爾文在 1859 年率先提出了生 物「進化論」,他強調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生物法則,生物為了生存,必須適度修正 個人需求,調整外在行為等,以順應個體所處的客觀環境。因此,黃萬益 (1975) 認為 適應為個體與環境建立關係,使其在社會生活中滿足基本的需求,然而,社會環境在生 物法則下有其統合的必要性,因此會對社會成員施予壓力。張春興 (1996) 認為皮亞傑 所謂的適應是個體因受限於環境而主動改變認知結構,使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持續維持 平衡狀態的歷程。簡單來說就是個體與社會環境奮鬥之歷程 (簡茂發,1986) 。適應也 可從兩方面說明,其一是個體為提升與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的關係,所引發的各種反應;

其二是個體為了平衡內外之需求,主動將自己的想法或概念改變 (黃鳳君,2010) 。 研究者對適應一詞的定義,其觀點不同,詮釋方式也有所差異。過去研究將適應分 為靜態與動態兩種。以靜態觀點來探討,適應為個體和環境處於平衡的狀態,較重視結 果部份;以動態觀點來分析,適應則是個體與環境取得協調的整體歷程 (王姿文,2003;

王彩鳳,2004;簡茂發,1986) 。Maslow 於 1954 年採動態的觀點,強調適應是個體與 環境所建立的美滿關係,當個人與環境間處於和諧狀態,有著良好的關係時,稱之為適 應 (引自張春興,1996) 。張春興 (1996) 表示,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也採動態觀點,

以同化及調適兩種歷程來說明人類適應的過程。同化指將舊有的認知結構納入新的經驗 中,發展成新的結構;調適則是個體主動更改及變動自身原有的結構,以順應環境的要

求與需求。因此,王姿文 (2003) 提出,適應可歸納成四大意義:1.兼具動態及靜態;

2.個體與環境互動的歷程;3.個體與環境互動中所採取的因應行為;4.達成並維持個體與 環境和諧的狀態關係。而王彩鳳 (2004) 則更完整的指出適應的三大要項:1.動態與靜 態的歷程;2.個體與環境互動過程中,強調主動採取因應行為,解決問題,以謀求個體 生理、心理及社會需求之滿足,並與環境維持和諧狀態;3.適應的目標在於發展個體身 心的潛能,以達成自我實現的理想。顯示,國內研究者認同適應既為靜態亦為動態。

國內研究者大多將適應視為個體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並著重個體與環境互動方式及 適應的歷程。張春興、林清山 (1989) 認為適應指個體對自己、他人與環境事物的反應,

包括主動與被動的因應行為。林進財 (1992) 認為適應是與環境所產生的動態歷程,個 體採取的改變及因應的措施,以滿足內在需求及順應外在環境。何星輝 (2003) 認為適 應指個體在環境中,為配合環境而做自我的調整,使自己與環境達到相互和諧的狀態,

以尋求更良好的表現與發展機會。劉慧冠 (2003) 認為適應是個體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透過兩者的互動,達到和諧平衡的狀態。林德齊 (2008) 認為適應是一種動態過程,是 個體為解決問題、排除壓力與環境間交互作用的動態過程與狀態。黃鳳君 (2010) 認為 適應是個體改變原本的行為模式,順應環境要求而產生的歷程。此外,研究者會依其主 題,發展出其內涵及強調之重點。對於學生而言,適應大致可分為外在因素及內在因素 兩大類,外在的因素是指學生適應同儕團體、師生關係,與客觀的學業成績指標等 (黃 韻如,2004;張菁芬,2006) ,以學生所處的實體環境主。內在因素則指個人調適其學 習動機、態度、習慣、興趣、方法及身心適應等 (張景媛,1988;黃立婷,2005) ,以 學生所處的抽象環境為主。

歸納上述學者之看法,適應為個體與環境的互動,藉由動態與靜態之歷程,改變外 顯行為模式、調適內在心理狀態,發揮個人最佳表現與環境間達成和諧之狀態。

三、學習適應的意義及內涵

個體自出生後,即開始經歷一連串學習的過程,不論是哭鬧至牙牙學語或是爬行到 學會行走,人們都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習到適合環境之行為。國內學者對學習適應之探討 繁多,透過文獻的整理大致可以分為學習歷程的期望與結果,以及學習歷程的行為與調 適兩方面探討。

(一) 學習歷程的期望與結果

學習適應著重於學生能達到學習的成效與結果。吳正勝 (1981) 認為學習適應為學 生在學習生活中與其環境的交互關係,因此學生除了培養良好的學習表現,也需要圓融 的人際關係,即學生在學業成就與人際關係方面,皆要有令人滿意的表現。林進財 (1992) 認為學生與學習環境的交互作用下,所建立的因應策略與行為,有助於增進學生的學習 能力、滿足感及自我實現,並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因此學習適應是具有多元性的目標。

吳婉如 (2004) 認為學習適應為影響學業成就之因素,學習環境會影響行為適應與情緒 發展,而學生的學習適應亦能反應在學業成績的優劣。此外,學習適應也被視為適應環 境所採取的因應策略,王彩鳳 (2004) 認為學習適應是學生在面對學習情境中的人、事、

物,所採取的因應行為,其運用各種策略、資源、技巧與方法,以適應學習環境中之變 化,與學習環境達成和諧的狀態,以滿足自我需求,並達成實現理想。

(二) 學習歷程的行為與調適

學習適應為強調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調適,李坤崇、邱美華 (1991) 認為學習適應 係指個體在教育情境中,與環境所產生的交互作用及調適狀態,其強調學習者在學習歷 程中與環境互動狀態是否和諧 。李坤崇 (1992) 認為學習適應指個人於學習過程中,和 環境互動所形成的調適,其調適狀態良好亦即適應良好。何星輝 (2003) 指出個人在學 習過程中,所採取的方式或策略,設法與環境取得和諧狀態,當學習面臨困境時,可調整 需求,採取同化及調適的方式,並善用環境中各種資源,忍受挫折,尋求解決之道,以提 高學習適應能力,有效克服困難,增進學習效果。王姿文 (2003) 指出學習適應是指學生 和學習環境互動的歷程,其結果能直接、間接地影響行為發展,因此學習環境對於學生 學習適應是重要且具有影響性的。黃鳳君 (2010) 認為透過學校教育,除了吸收知識外,

需要學習待人處事的基本態度,更不容忽視人際關係上的微調處理及適當互動。

四、學習適應相關研究

(一) 學生為主題的學習適應相關研究

學習適應研究多針對特殊性的學習者進行探討,多數研究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學習

適應的情況,以獨立樣本 t 檢定或是單因子變異數比較人口背景變項與學習適應間的差 異,再以皮爾森積差相關探討變項間的相關性,最後以多元逐步迴歸分析學習適應的預 測力。其中有兩篇文獻採用質性訪談法進行研究。如下表 2-22 所示。

表 2-22 學生為主題的學習適應相關研究資料處理方法一覽表

(二) 體育班為主題的學習適應相關研究

體育班學生在學習適應議題一直為臺灣運動環境中的重要議題,然而過去往往受到 忽視,近幾年,體育班學習適應相關研究陸續增多。體育班學生扮演著雙重角色,容易 導致學習適應上的問題。因此,國內學者皆不遺餘力地,從各種觀點、角度及方法探討 體育班學生在學習適應上的問題,並針對各項缺失進行政策、制度及教育單位等面向的 檢討,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改進教學之參考。然而主題、目的、對象等的不同,

體育班學生在學習適應議題一直為臺灣運動環境中的重要議題,然而過去往往受到 忽視,近幾年,體育班學習適應相關研究陸續增多。體育班學生扮演著雙重角色,容易 導致學習適應上的問題。因此,國內學者皆不遺餘力地,從各種觀點、角度及方法探討 體育班學生在學習適應上的問題,並針對各項缺失進行政策、制度及教育單位等面向的 檢討,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改進教學之參考。然而主題、目的、對象等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