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完美主義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完美主義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

壹、 完美主義之概念及相關理論

完美主義是一個對一般人來說並不陌生的詞彙,在第十一版的 Merriam Webster 網路版字典中,將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定義為一種「視任何事物有一 點缺失便無法接受的性格」;而我國教育部的網路版重修國語辭典修訂本當中,

將完美主義定義為一種「對己、對人皆要求完美而無缺點的態度」。由此不難發 現「完美主義」所意涵的極高標準。

在字典定義之外,美國學者 Asher Pacht 因為在完美主義研究上的成就,讓 他在 1983 年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APA)所頒發的傑出專業貢獻獎(盧俊宏、曾 慧桓、趙文其、黃瀅靜,1999)。時至今日,完美主義的議題日漸受到重視。綜 觀中外學者對於完美主義的看法,可以發現有些人視其為一種負向的個人特質。

像是張春興(2006)定義完美主義為一種在工作表現上對己或對人所要求的嚴苛 態度,持有這種態度的人被稱為完美主義者,他們對任何事都要求達到毫無瑕疵 的地步;因此可能不按現實情境考慮,易有缺乏彈性或餘地的缺點。高曉芳、王 曉博與李晉(2008)則視完美主義是一種批判性自我評估傾向的人格特質,完美 主義者會力求盡善盡美地完成任務。由上述可知,完美主義者會對他們自己或他 人設定一個標準,然而這些標準不是無法達到,就是必須花費很大的努力才能達 成(黃政昌、黃智卿、陳昱君、張一璇譯,2008);因此,完美主義者為了追求 卓越所付出的時間、任務的延遲、焦慮、沮喪等等,種種成本的加總可能高於所 得到的利益。是故,洪福源與胡秀媛(2005)認為極端的完美主義其實是一種不

健康的個人特質。

另一方面,追求完美也被視為是一種正向特質,像是 Broadley 在提及自我 實現的傾向時,「達成完美」即是其中一種人們會致力的方向;Adler 亦提及人們 生來就有追求完美、獲得勝任感以克服自卑感、無助感的天性(修慧蘭等人譯,

2009)。高曉芳等人(2008)除了將完美主義看成是一種人格特質之外,更進一 步提及,完美主義並非是一種全有或全無的特質,而是幾乎每個人都有完美主義 的傾向,但是因為每個人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完美主義對每個人生活各層面的 影響也不一樣。

西方對於完美主義的研究,一開始是集中在單一、負向層面上,但是自從 Hamacheck於1978年將完美主義分為正常的完美主義(normal perfectionism)以及 神經質的完美主義(neuroutic perfectionism)兩種不同類型之後,後續研究者對完 美主義的觀點就已不再著眼於單一、負向的那一面,學者們開始注意到完美主義 也有正向的一面,於是在探討完美主義上出現了新方向(Stoeber & Otto, 2006)。

Hewitt與Flett(1991)對完美主義做了廣泛的考量之後,將完美主義區分為三 種類型:「自我導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具有高度抱負、對自己設定嚴格的標準、

有強烈避免失敗的動機,在努力達到完美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嚴厲的自我評價以及 自我苛責的行為;「他人導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則是對他人的表現設定高標準,

也以嚴格的標準去審視,在人際互動中容易對他人產生敵意、責備、不信任,進 而造成人際問題;「社會規範型」的完美主義者則會為了獲得讚賞、取悅他人以 及避免遭人拒絕,而認為自身必須盡力去符合重要他人對自己的高度期望。

Frost等人(1990)為了區分出不健康的完美主義者以及高度有能力或成功者,

提出了六種面向的完美主義概念,並編製了相關的量表。以下分別說明這六種面 向的內涵:

一、過度在乎錯誤(concern over mistakes, CM)

此面向指的是對錯誤的負向反應,是一種將錯誤視為失敗的個人特質,並 且害怕於失敗後會失去他人對自己的尊重;有此傾向的人認為不犯錯是極其重要

的,並將犯錯與失敗之間劃上等號。

二、對行動的懷疑(doubts about actions, DA)

此面向指的是個體會以高標準去懷疑自己的行動、不斷地關注自己是否哪 裡做錯。這樣的人會一再地檢查或重複某個動作,他們會花較長的時間才把工作 完成,並且會有永遠都無法正確無誤地完成任務的誇張感受。

三、父母批評(parental criticism, PC)

在個體成長過程中,若是在犯錯時感受到父母的過度責備與批評,可能會 導致完美主義。父母對孩子的批評與期許是無法分開的,若父母對孩子有不切實 際的期許,當標準未被達成時,他們便可能過度地批評孩子。

四、父母期望(parental expectations, PE)

某些人力求完美是因為他們從他人處感到壓力,而父母便常是這些外在壓 力源之一,也就是父母親賦予孩子的高度期望。

五、個人標準(personal standards, PS)

這是對自己的表現設定高期待與高標準的傾向,並且會以個人的實際表現 去做出後續的評價,同時也相信如果沒有達到這標準,就是一個次等的人。

六、組織性(organization, O)

強調凡事一絲不苟的傾向,可能會過度挑剔整潔、整齊或組織性好壞的問 題。雖然良好的組織性概念對於日常生活是有幫助的,但是過度擔心組織則可能 會因為花費太多時間在這方面,導致耽誤了其他的事情。

Forst、Heimberg、Holt、Mattia與Neubauer(1993)針對上述的六向度完美主 義在實證上進行驗證,進一步區分出兩個次層因素,分別為「過度在意評價」

(maladaptive evaluation concerns)以及「正向努力(positive striving)」。而「過度在 意評價」是包含了「過度在乎錯誤」、「對行動的懷疑」、「父母批評」,以及「父 母期望」;「正向努力」則是包含了「個人標準」及「組織性」。Forst等人(1993)

也發現「過度在意評價」與貝克憂鬱量表之間的得分呈現正相關,而「正向努力」

則與貝克憂鬱量表之間的得分沒有顯著相關。由此可知,不論在概念上或是實證

上,Frost等人(1990)提出的六種面向的完美主義概念確實能將不健康的完美主 義者與高度有能力者做一區分。

探討完美主義與相關議題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已經愈來愈多。完美主義雖是導 致心理障礙的原因之一,但是,個體其實同時兼具有完美主義正向與負向的特質,

不同的特質會導致不同的影響,並非完美主義的所有面向都會導致心理障礙(來 水木、楊宏飛,2007;Stoeber & Otto, 2006)。陳正嘉等人(2011)指出,近年 來對完美主義的研究多以多向度完美主義的概念為主,希望藉此能夠較為詳細地 瞭解個體的完美主義內涵。因此本研究亦欲以多向度的方式來探討完美主義此一 特質。

貳、 完美主義的測量工具

洪福源與胡秀媛(2005)提到,對於完美主義的探討,1980 年代著重的是 單一層面概念之測量,到了 1990 年代則轉變為多面向概念的測量。過去的實徵

Burns Perfectionism Scale(BPS)

Burns(1980) 主要聚焦於個人標準與在意錯誤兩 面向,共 10 題。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MPS-F)

Frost et al.,

量表名稱 作者(年代) 層面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MPS-H)

Hewitt &

Flett(1991)

自我導向(對個人設定高標準)、他 人導向(對他人的期待)、社會規範

(對他人標準與期待之覺察)等三個 取向共 45 題,Cronbach α 係數分別 為.88,.74 與.81。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Sacle

Terry-Short, Owens, Slade, &

Dewey(1995)

包含正向特質 18 題與負向特質 22 題,共 40 題,Cronbach α 係數分別 為.85 和.86。

The Almost-Perfect Scale

Revised(APS-R)

Slaney, Mobley, Trippi, Ashby, &

Johnson(1996)

修改自 Johnson 與 Slaney(1996)編製 之 The Almost-Perfect Scale (APS),

包含高標準、秩序、矛盾等三個面向 共 23 題,Cronbach α 係數範圍為.73 到.91。

Adaptive/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Scale(AMPS)

Rice &

Preusser(2002)

修 改 自 Preusser(1997) 編 製 之 Adaptive/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Scale(AMPS),包含對錯誤的敏感、 度(Burns, 1980)、雙向度(Terry-Short et al., 1995),以及多向度(Frost et al., 1990;

Hewitt & Flett, 1991; Rice et al., 2002; Slaney et al., 1996)數種形式。而國內學者在

量表名稱 作者(年代) 量表內容

面 向 , 合 計 30 題 , 各 分 量 表 之 Cronbach α 係數介於.78 到.80 之間。

中文版幾近完美量表 修訂版

Wang, Slaney, &

Rice(2007)

翻譯修訂 Slaney、Rice、Mobley、

Trippi 與 Ashby(2001)的幾近完美主 義 量 表 修 訂 版 (APS-R) , 分 為 高 標

由表 2-2 可知,Frost 等人(1990)的 MPS-F 分別被盧俊宏等人(1999)以 及陳正嘉等人(2011)翻譯修訂過。陳正嘉等人(2011)指出了盧俊宏等人(1999)

在 MPS-F 之中文化以及信效度驗證方面的一些限制,包括了樣本代表性不足;

僅有全量表與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的信度分析,卻未深入進行效度分析;僅使用 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式來探討因素結構之關係,未進行嚴謹的建構效度分析;未 進行效標關聯效度的驗證;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的信效度分析的結果不同。因此,

陳正嘉等人(2011)重新翻譯、修訂了該量表,在六向度建構及二次層因素建構 的適配度指標皆為良好,並具有良好之信度與效標關聯效度。可知此一修訂頗為 嚴謹,使此量表堪為研究工具之用;因此研究者在與原作者聯繫並取得同意之後,

將使用陳正嘉等人(2011)的中文版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作為本研究工具之一。

參、 完美主義的相關研究

由前述可知,有些研究者視完美主義為一個單獨的概念,有些研究者則將其 視為聯合的集合概念。總結而論,大致可以歸納出幾項特徵:完美主義的高標準 非常難以達到,或甚至不可能達到;完美主義的過高標準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完美主義通常伴隨著像是焦慮或憂鬱的其他問題(黃政昌等人譯,2008)。另一 方面,近年來的心理學家也開始探討完美主義在哪些情況之下並非全然負面,而 是在有些時候也會帶來好處,像是因為更高的個人標準而驅使我們更加努力(齊 若蘭譯,2009)。

Burns(1980)描述完美主義者常以自己的成果和成就來作為衡量自己價值的 唯一標準,這種想要讓事情完美無瑕的想法會讓他們的行為變得不正常。Frost 與Marten(1990)指出,比起非完美主義者來說,完美主義者會更著眼於結果的評 估上,他們所報告的負向情感也比較高、更傾向於認為他們原本應該要做得更好。

Hewitt與Flett(1991)的研究則是發現,自我導向、他人導向,以及社會規範等三 種導向的完美主義皆與自我批評的人格特質有顯著的正相關;自我導向和社會規

Hewitt與Flett(1991)的研究則是發現,自我導向、他人導向,以及社會規範等三 種導向的完美主義皆與自我批評的人格特質有顯著的正相關;自我導向和社會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