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理幸福感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心理幸福感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

壹、 心理幸福感之概念及相關理論

幸福感是所有人都希望擁有的,Diener(1984)定義主觀幸福感指的是個人對 於整體生活的認知性評價,其所帶來的正向情感能使個人的生活獲得滿足;而 Veenhoven(1994)認為幸福感指的是個人對其生活的喜歡程度;亦有學者同時從 認知與情緒兩層面來作考量,認為幸福感是指個體從認知與情緒兩方面對生活進 行評估之後所得到的結果,會有正向情緒的出現、負向情緒的消失,以及對於滿 足及成就的認知性評斷(Argyle, 2001; Duckworth et al., 2005)。由上述可知,幸福 感的內涵意味著個人對現實生活的主觀正向感受及認知評價,是一種高生活品質 的表現。

Corey 等人(2004)回顧關於幸福感的研究之後,從中發現在主觀幸福感以 降的兩種研究幸福感的主流。第一種被稱為情緒幸福感(emotional well-being),

是用來評估正向情緒的程度以及個人對生活整體的看法;第二種被稱為正向運作 (positive functioning),包含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以及社會幸福 感(social well-being)。如圖 2-4 所示:

圖 2-4 幸福感之研究主流示意圖 主觀幸福感

情緒幸福感

正向運作

心理幸福感

社會幸福感

在圖 2-4 中,社會幸福感的主要目標是去探討個體與他人及環境之間的關 係;心理幸福感和情緒幸福感則是把焦點放在個人的層次(Corey et al., 2004)。Ryff 與 Singer(1998)認為以往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僅侷限於人們的正向感受,但他們認 為而正向的感受並不等同於健康向上的生活,因此他們採用了「心理幸福感」這 一個新的術語,來和以往的主觀幸福感做一區別。

心理幸福感的元素來自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完善論(eudaimonia)觀 點,意指人類行為中可獲得的至善(summum bonum)乃是從終生朝向自我發展的 行為之中所獲得的幸福感受(Waterman, 1993)。也就是說,幸福不僅是獲得快樂,

應該還包含了透過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所達到的完美體驗(Ryff, 1995)。

Ryff(1989a)在結合九項心理學理論(Allport 的「成熟度」(maturity)、Buhler 的「基本生活傾向」(basic life tendencies)、Erikson 的「個人發展」(personal development)、Frankl 的「求意義的意志」(will to meaning)、Jahoda 的「精神健 康」(mental health)、Jung 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Maslow 的「自我實現」

(self actualization) 、 Neugarten 的 「 執 行 歷 程 的 人 格 」 (executive process of personality)、Rogers 的「充分發揮功能的人」(fully functioning person))之後,

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六大核心面向,分別是「自主性」(autonomy)、「與他人之 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環境掌控感」(environmental mastery)、

「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以及「自我接納」

(self-acceptance)。

由上述可知,Ryff(1989a)所提出的心理幸福感的概念乃是結合了數個人格、

發展和臨床心理學的概念。關於這六大核心面向的描述,研究者整理了相關文獻

(譚家瑜譯,2008;Argyle, 2001; Corey et al., 2004; Ryff & Singer, 2008)之後,

將其內涵分述如下:

一、自主性(autonomy)

反映出個體能在這個時常強迫服從和遵守的社會之中,找到個人自決或是獨 立的能力;使個體能夠去抗拒社會壓力或者某些行為,並且根據自己的內在標準

和價值去評估以及引導行為的發生。

二、與他人之正向關係 (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此面向包括了能與他人培養且擁有溫暖、信任,及親密關係的能力;個體會 關心別人的福利,並且有能力去同情、合作,以及妥協,瞭解人類施與受的關係。

在人際互動中藉由產生愉悅、提供協助及分享喜歡的活動而增進幸福感。.

三、環境掌控感(environmental mastery)

包括了管理日常事務、控制一系列複雜的活動、有效地利用週遭的機會,以 及選擇或製造個人所需的能力;意指當個體意識到個人需求和欲望,並感到有能 力採取行動時的掌握感。個體會覺得自己很能幹、可以管理複雜的環境、選擇或 製造適合個人的社群。

四、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

在幸福感的所有面向之中,此一面向在涵義上最接近亞里斯多德所提之 eudaimonia 概念。個體感覺到自己可以持續地發展,並有潛能去接受新經驗;個 體會不斷地精進現有才能、找出個人發展的機會並發揮潛能。這是一項動力性的 正向運作,牽涉到發展個人潛能的持續性過程。

五、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

個體的生活中有目標和方向感。生活目的高的人會看待日常生活時會覺得充 滿意義與方向,也因此對現在和過去的生活都覺得充滿意義。假設沒有確定的目 的便踏上人生旅程,那這趟旅程將不會有太多樂趣,而目的應當扮演的角色是讓 人毫無牽掛地享受當下。

六、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

自我接納指的是一種長期的自我評估,會涉及到覺察以及接納個人的長處及 缺點。自我接納的人對自己會具有正面態度,也會承認且接受自我的各方面,包 括不愉快的部分。

在提出心理幸福感的概念之後,Ryff(1989b)也提出了相關的測量,並且針對 每個面向的得分高低做了進一步的說明(Ryff & Singer, 2008),如表 2-3 所示:

表 2-3

心理幸福感各面向高低分組的意涵 心理幸福感向度

高(低)得分者

高(低)得分者所代表之意涵

自主性

高得分者:能夠自我決定而且是獨立的;能夠抵抗社會壓力以便用特定的方式 去思考及行動;能夠調節社會壓力以便用特定的方式去思考及行 動;從自身內在調整行動;以個人的標準來評估自己。

低得分者:會在意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依賴他人的判斷去做重要的決策;順從 社會壓力然後以特定的方式去以思考及行動。

與他人之正向關係

高得分者:與他人擁有溫暖、滿意、可信賴的關係;關切他人的福祉;擁有強 烈的同理心、情感,以及親密;瞭解人際關係間的施與受。

低得分者:和他人之間只有很少的親近及信賴的關係;覺得很難變得溫暖、開 放,以及關心他人;在人際關係間感到孤立和挫折;不願意和他人 妥協以維持重要的關係。

環境掌控感

高得分者:在管理環境上擁有掌控以及有能力的感覺;能控制大批的外在事 務;對週遭的機會做有效的利用;能夠為個人的需要或是價值去選 擇或是創造合適的環境。

低得分者:在管理每天的事務上有困難;覺得無法去改變或是改善週遭的環 境;對週遭的機會沒有覺察;缺乏控制外在世界的感覺。

心理幸福感向度 高(低)得分者

高(低)得分者所代表之意涵

個人成長

高得分者:擁有持續成長的感覺;看待自己是成長且擴展的;對新經驗是開放 的;對於瞭解自己的潛能能有所感受;隨時間經過能在自己和行為 上看見改善;以反映出更為自我覺察及有效的方式在進行改變。

低得分者:有個人停滯的感覺;缺乏在時間經過之後會有改善或是擴展的感 覺;對生活感到無聊和無趣;覺得無法去發展新的態度或行為。

生活目的

高得分者:對生活有目標以及方向感:覺得過去和現在的生活有意義;維持著 賦予生活目標的信念;對生活擁有目標及意圖。

低得分者:對生活缺乏意義感;沒什麼目標或是意圖;缺乏方向感;在過去生 活中看不到目標;在賦予生活的意義方面沒有展望或是信念。

自我接納

高得分者:對自己擁有正向的態度;承認並接納自己好與不好的多重面向的特 質;對過去的生活感到正向。

低得分者:對自己覺得不滿意;對過去生活中所發生過的事情感到失望;對特 定的個人特質感到困擾;希望能變得和現在不一樣。

資料來源:翻譯自“Know thyself and become what you are: A eudaimonic approach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y C. D. Ryff, and B. H. Singer, 2008,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9(1), p.25-26. doi: 10.1007/s10902-006-9019-0

有別於一般測量只強調單方向的解釋,Ryff 與 Singer(2008)對於心理幸福感 的得分高低都做了詳細的詮釋,讓後續研究者能夠對於量表得分的高低有更全面 性的認識。

貳、 心理幸福感的測量工具

對於心理幸福感的測量,最早是由 Ryff(1989b)所提出的,在她所提出的心 理幸福感量表中,總計 120 題,每個面向各有 20 題。後續的研究者因為各自的 研究需要而提出了較為精簡的版本(Abbott et al., 2006),我國也有研究者(曾文 志,2007a;董智慧,1998;廖小雯,2009)進行此份量表的翻譯修訂或是沿用,

Ryff & Keyes (1995)

Clarke, Marshall, Ryff, &

Wheaton(2001)

18 4960 一階六因素模式有較佳的模式 適配度。

Kafka &

Kozma(2002)

120 277 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 15 個因 素,限制為六因素則無法對應 至 Ryff 先設的模型。

研究者(年代) 心理幸福感 量表的題數

研究樣本數 因素結構結果簡述

Van

Dierendonck(2004) 84

Chan(2005)

24 1259 六因素一階模式(CFI=.93);單 因素模式(CFI=.88);六因素的 二階模式(CFI=92)。

Springer &

Hauser(2006)

42

研究者(年代) 心理幸福感 量表的題數

研究樣本數 因素結構結果簡述

廖小雯(2009) 36 114 符合 Ryff 心理幸福感之六因素 架構。

翁若雲(2011) 32 579 符合 Ryff 心理幸福感之六因素 架構及二階心理幸福感模式。

由表 2-4 可知,心理幸福感量表自從發表以來,陸續出現過多種題數的版 本,國外學者嘗試利用統計技術以找出較佳的心理幸福感結構模式。而在台灣針 對大學生的研究方面,曾文志(2007a)因為研究的需要,只採用了「個人成長」

與「生活目的」兩個分量表;廖小雯(2009)雖然取得原作者 Ryff 的同意,以 84 題的版本進行預試,但樣本數僅有 91 份。根據邱皓政(2003)對於因素分析 的回顧,雖然各學者對於因素分析所需的樣本數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至少都超 過 100。因此,研究者認為廖小雯(2009)對於心理幸福感量表的預試過程較不 嚴謹,即使正式量表具有良好的模式適配度,但結果並不穩定;翁若雲(2011)

沿用其量表進行研究,再將題數刪減為 32 題,已非心理幸福感原量表的因素架 構,也不符 Ryff(1989b)當初量表題數均等的設定。有鑑於上述中文化量表不完 全符合本研究之需求,故研究者決定重新翻譯修訂 Ryff 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在 考量題目數量所造成的填答時間與效益之後,決定採用 Springer 與 Hauser(2006)、

Abbott 等人(2006)曾使用過的 42 題版本以為本研究工具之用。

參、 心理幸福感的相關研究及其與生活滿意度的相關性

Ryff 與 Singer(2008)指出,心理幸福感與教育程度之間有強烈的正向關聯,

也就是說教育程度愈高,心理幸福感也就愈高。而在性別差異方面,Ryff(1989b) 認為女性在「與他人之正向關係」及「個人成長」方面是高於男性的;翁若雲(2011)

也就是說教育程度愈高,心理幸福感也就愈高。而在性別差異方面,Ryff(1989b) 認為女性在「與他人之正向關係」及「個人成長」方面是高於男性的;翁若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