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 關係。本章共分三節,分別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及名詞釋義做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Seligman(2002)於擔任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APA) 主席時,大力推廣正向心理學,他認為以往心理學界所做的努力大部份都是專注 在如何使人類脫離生命痛苦的狀態。而正向心理學是一門關於長處(strengths)、

幸福(well-being)以及最佳運作(optimal functioning)的科學研究;也就是說,今後 的心理學應超越原先侷限在受苦以及減輕痛苦的焦點上,轉而將重點擺在如何幫 助人們不只是變正常,甚至還要比正常更好(Duckworth, Steen, & Seligman, 2005;

Seligman, 2002)。這樣的看法正如同醫療模式中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預防勝於 治療」,而此心理保健的觀念被提升至學術的殿堂大聲疾呼已超過十年,成果卻 有限。例如,美國著名的調查機構蓋洛普在2010年針對全球124個國家做了一次 全面性的幸福感調查,受訪者必須針對當前的生活以及對於未來五年的期待來做 0到10的評分,分數愈高代表愈理想,調查結果將受訪者的反應分為「蒸蒸日上」

(thriving)、「勉強餬口」(struggling)和「非常痛苦」(suffering)三類。台灣僅 有32%的民眾認為自己的生活是「蒸蒸日上」的,雖然此數據已經高於全球平均 的21%,但是仍有60%的民眾認為自己的生活僅是「勉強餬口」、8%的民眾認為 自己的生活「非常痛苦」。也就是說,超過三分之二的台灣人並不滿意生活現狀

(蓋洛普2010幸福感調查,2011)。由此看來,正視台灣人民的幸福感實為必要!

在過去的研究中,顏映馨(1999)發現大學生的整體幸福感尚佳,巫雅菁(2001)

則指出大學生的幸福感程度不強,也比 20 歲以上民眾的整體幸福感低;近期的 研究雖然發現大學生具有中高程度的幸福感(陳郁茜,2009;楊明玉,2010;賴

建志,2005),但曾文志(2007b)認為國內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仍有很大的提升 空間,他們在追求幸福與開創美好的生活方面可能是知易行難的。

Diener、Oishi 與 Lucas(2009)指出,主觀幸福感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含了 高度的正向情緒、低度的負向情緒,以及高度的生活滿意度。邢占軍(2005)則 是認為,所謂的「幸福」指的是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主觀感受,它不僅和生活的客 觀條件相關,也體現了個人的需求與價值。回顧以往對幸福感的研究,可從中發 現兩種主流:一種是評估正向情緒的程度以及對生活整體的看法,也就是檢驗所 謂 的 情 緒 幸 福 感 (emotional well-being) ; 另 一 種 是 針 對 正 向 運 作 (positive functioning)的研究,其中包含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和社會幸福 感(social well-being),前者的焦點是放在個人的層次,後者則是關注個體與他人 以及環境之間的關係(Corey, Keyes, & Magyar-Moe, 2004; Ryan & Deci, 2001)。心 理幸福感之所以會被獨立提出,乃是因為研究幸福感的一些心理學者認為早期的 幸福感測量僅侷限在人們的正向感受方面,而他們認為正向的感受和健康向上的 生活並不相同。因此他們追本溯源,從西方哲學的完善論(eudaimonia)幸福感的 傳統出發,來重新詮釋幸福感,他們認為所謂的幸福除了獲得快樂之外,還要包 含發揮自身潛能以達到完美的體驗;因此,他們提出了「心理幸福感」來和以往 的主觀幸福感做一區別(Ryff, 1995; Ryff & Singer, 1998)。綜上所述,本研究欲以 探索大學生的心理幸福感為研究的首要切入點。

若是以個人的層面來做考量,Csikszentmihalyi(1990)認為幸福取決於我們對 外界事物的闡釋;學會掌控心靈的人,方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只有當一個人 能夠不計好壞、全心投入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從生活經驗中創造樂趣時,才能 真正提升生活品質、感到幸福。由此可知,不同個體的意識內涵決定了各異其趣 的幸福感受。Argyle(2001)回顧過去的研究之後亦指出,有些研究者認為個人特 質是幸福快樂的相關因素。在眾多個人特質中,Chang(2006)提及,完美主義在 過去二十年來已經逐漸成為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都非常關注的個人特質,他即曾 以完美主義此一特質來探討其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

Chang(2006)提及,過去關於完美主義的研究多集中在完美主義與負面心理 症狀之間的關係,也連帶產生了相當多的介入措施;但仍不甚清楚的是,完美主 義是否也能預測正向的心理運作功能。他曾採用 Hewitt 與 Fleet(1991)對完美主 義的分類,以大學生為對象,探討完美主義、壓力,以及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完美主義中的「社會期許導向」與心理幸福感的六種面向皆有負向關聯,

而壓力在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之間造成了負向的中介作用。在早期,心理學家 普遍認為完美主義是一種精神官能症;近年來,心理學家逐漸從更複雜的角度來 看待完美主義,結果發現,完美主義不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它也會驅使我們更 加努力、設定更高的個人標準,以達成卓越的表現。因此,今日的心理學家會將 完美主義區分為正向的(懂得變通、健康的)和負向的(不知變通、神經過敏)

類型(齊若蘭譯,2009)。簡而言之,關於完美主義的理論已從單一面向擴展為 多重面向,雖然可以在概念上簡單劃分為正向的完美主義以及負向的完美主義,

但其與不同變項之間的實徵研究仍有努力的空間。

除了完美主義可能會對心理幸福感造成影響之外,Csikszentmihalyi(1990)認 為若一個人能全心投入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從中創造樂趣,那麼便能提升生活 品質、感到幸福。當人們所從事活動之所需技能與自身的層次相符合時,會使人 沉浸其中、無視其他事物的存在,這是一種具有莫大喜悅的經驗,這種結合了外 在挑戰與自身技能的心理狀態被稱為「心流」(flow)(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一個人若能充分掌握意識,經常處於心流狀態之中,將有助於提升主觀 感受,生活滿意度也勢必會提高 (Csikszentmihalyi, 1990, 1997)。

根據調查發現,心流是一種相當主觀的經驗,而且人們經驗到心流的能力是 不同的(Jackson, Kimiecik, Ford, & Marsh, 1998)。Csikszentmihalyi(1997)以「自發 性的人格」(autotelic personality)一詞來說明個體經驗心流的特質傾向,有此特質 傾向的人從事活動是出於自身的目的,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回饋;這樣的人不太需 要物質報酬的滿足,他們能在生活的各種情境中體會到心流,進而比較容易享受 生活。本研究因此想探討個體所具備之心流傾向的高低會對心理幸福感造成什麼

樣的影響。

Csikszentmihalyi(1990)曾提及造成個體進入心流狀態的障礙包含了「過份自 覺」,這樣的人時時刻刻都在警覺他人的眼光、擔心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太 過僵化的注意力使他們無法專注在活動本身,因此很難進入心流狀態。此描述與 Frost、Marten、Lahart 與 Rosenblate(1990)所提出之完美主義六種向度之中的「過 度在乎錯誤」、「對行動的懷疑」、「父母批評」以及「父母期望」,在概念上 有很大的雷同之處;但是 Silverman(1999)則認為,當完美主義者在完成他們自己 所設定之高標準的過程中,可能會體驗到心流經驗。因此,研究者欲在本研究中 針對上述兩種說法做進一步的探討。

Chang(2006)在其壓力中介的模式研究中指出,完美主義本身並不會導致個 體的心理幸福感提升或下降,而是由於透過完美主義所產生的壓力才造成影響。

因此,本研究選擇以 Frost 等人(1990)對完美主義的分類及闡述,探討其對心 理幸福感的影響,並探討若是透過心流傾向的中介作用,對於心理幸福感的影響 會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