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Copied!
1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游森期 博士. 大學生完美主義、心流傾向 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研究生:籃文彬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

(2) 誌謝 正因為苦,正因為自己甘願通過那樣的苦,至少在那過程中,我 們才能找到一些自己正活著的確實感觸。生活的品質,並不在於成績、 數字和名次等固定的東西上,而是流動地包含在行為本身中,我們也 可以找到這種認識 (順利的話)。 (村上春樹,2007:<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能夠在兩年內順利完成論文,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但我想還是不要用「要 感謝的人實在太多,所以就謝天吧」這種一筆帶過的敷衍話語,我覺得那跟「要 改的缺點實在太多,所以就改天吧」是差不多的意思。在研究生的身份之外,身 為一個小說家與正向心理學及敘事治療取向的愛好者,我想,還是盡可能好好地 細數一下屬於我的這一路走來的幸福吧,集合這眾多的小確幸之後,屬於我的世 界的建構因子想必是會充滿溫暖光彩的。 先從終點開始講。論文能夠順利完成,最要感謝的人無疑是我的指導教授 游森期老師,從您「正向心理學研究」的課堂上,我確定了我的研究主題;統計 方面的指導與提點,更是讓我能夠免於迷失在數字、符號、語法,與報表的迷霧 之中;我們的研究團隊總是充滿著輕鬆愉快的氣氛,實在讓我很難想像什麼是「研 究生與指導教授之間的不合」這種江湖傳言,當然,就像每天還能看到太陽好好 地從地平線升起一樣,這是好事。 感謝撥冗擔任論文口委的韓楷檉老師和李仁豪老師,對於論文需要改進與 補充之處,感謝您們的不吝指教,如果這本碩士論文在哪些部分有了更好的品質, 無疑是您們的提點所致,非常感謝您們。 能在大學畢業、服完兵役,以及工作兩年之後,又回到學校來念書、繼續 朝夢想前進,不能不提到大學同學雪姬、娃娃、Serina,看到妳們朝自己的夢想 前進、築夢踏實,聽妳們說著那故事中的喜怒哀樂,確實讓我下定決心,不能讓.

(3) 生命就那樣無所謂地虛耗下去。能夠往自己的夢想邁進,品嚐那其中獨特的美麗 與哀愁,真的,就像在胸口插著一把匕首那樣,痛、並且快著!非常浪漫。 在研究所的求學過程中,感謝王櫻芬老師,您的課是一種挑戰,一種讓人 明知不可能完美,卻又想勉力一試的挑戰;您在學業上的要求、研究上的嚴謹、 專業上的風範,在我心中形成一種模範、一種遭遇兩難或是傾斜時能夠有所依憑 的根本。感謝許皓宜老師,感謝您在諮商專業上的指導,每次上您的課總是讓人 獲益良多;在您身上,我看見了身為一個人的彈性、輕鬆、幽默,您總是看見每 個學生的優勢,毫不吝嗇地加以讚賞與提醒,所以,我終於能將自己的自我認同 從一個「出過小說的人」轉變為「小說家」。 在求學過程中,實際接觸了個案,也接受了近二十次的個人諮商。感謝我 的專業督導與兩位諮商心理師,讓我對於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整理、更多的理解, 讓我對諮商的專業生涯從一開始的疑惑與不安進展到目前的確定與踏實,未來會 如何尚未可知,但人生的確就是不斷的解構與建構吧。諮商與寫作,目前的我會 持續並行,至於未來會有什麼變化,拭目以待。 從一個愛自言自語、寫網誌的大學生,變成一個出版了自己的小說的小說 家,這一切往往還是像夢一樣讓我覺得不可思議。感謝村上春樹先生,感謝您在 29 歲那年躺在神宮球場的外野草皮上,因為聽見一聲清脆的擊球聲響,就決定 「來寫小說吧!」因為您覺得許多文藝雜誌上「這種東西也能刊登?開玩笑吧!」 所以決定自己動筆。您身為小說家已經超過 30 年了,我在大學時代從<挪威的森 林>開始,往前往後地讀遍您的每一本作品,從中獲得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我 也常像您提到了,會對很多事情冒出「喔?是嗎?」的疑惑,然後非得親眼看到、 親手摸到了,才能稍微安心確定下來,一般人大概叫這個做「獨立思考」吧,簡 單說的話。另外,您在 33 歲為了成為一個更強的小說家,而決定戒菸、開始長 跑,從那之後每年都參加全程的馬拉松比賽,這樣的毅力著實令我佩服!受到您 的影響,我從大學時代開始慢跑,但真的像您說的一樣「能繼續跑的理由很少, 不想跑的理由卻有一卡車那麼多。」近來的我也疏於練跑了,在這碩士論文提出.

(4) 之後,我還沒 30 歲,巧的正好是您決定開始寫小說的年紀,希望能夠追上您的 腳步,一直跑下去。現在市面上的小說千奇百怪,常常我也有「這種東西也能出 書?開玩笑吧!」的心聲(當然不能太大聲),於是不知道是哪一天(很遺憾沒有像 您在神宮球場那難忘又美妙的一瞬間),我動手寫小說了,竟然也出版了,或許 在誰的眼裡看起來也是「開玩笑吧!」的東西,但我完成了這樣的夢想,從此能 夠比較不臉紅地去評論別人的作品,也評論自己的作品。不知不覺地寫了這麼多, 對一個最不可能看見的人寫了這麼多,很有意思!總之感謝您,過去、現在,還 有未來。 小說也不是自己喊著要出版就出版的(自費出版例外),因此,感謝鮮歡出版 社、感謝我的責任編輯 Sylvia 小姐,謝謝您的青睞,讓我在被前一家退稿,又差 一點被你們家捨棄的情況之下,將我的小說從垃圾桶中撿起來拍一拍,說聲「可 以試試看喔!」村上春樹說他如果沒有因為第一部作品<聽風的歌>得到群像新 人賞的話,或許就不會成為小說家了。那麼對我來說,如果不是您慧眼獨具,我 大概也不會能有今天自稱為小說家的機會了。從前年的<分手橋的約會>到去年 的<愛上一個影子,好寂寞>,甚至與大陸的北京鳳凰壹力出版社合作簡體版的 出版事宜,這一切常常還像是太過清醒的夢或是太過模糊的現實一般讓我無法好 好掌握。總之,我希望今年也能繼續加油,與你們合作,出版第三本小說。 不論是身為一個研究生或是小說家,能夠在自己的理想道路上前進,都是 因為有父母的支持!謝謝你們的寬容與栽培,讓我能夠衣食無虞地做自己喜歡的 做的事。念研究所、出版小說,無論如何,但願沒有讓你們失望。也祝大哥大嫂 新婚愉快,謝謝你們將在今年秋天為家裡帶來一個新生命,「我要當叔叔了!」 這句話聽起來真不可思議,我還需要時間慢慢習慣。 感謝 Alicia,謝謝妳六年多以來的相伴,從中正大學到大林夜市、從學校到 球場、從嘉義到台中、從網誌到小說,兩千多個日子以來,如果沒有妳的話,實 在很難想像現在的我會是什麼樣子。妳說希望低調一點,那就這樣吧,以後還請 多多指教了。.

(5) 研究所的同學們,感謝你們。不論是學業上的或是生活玩樂上的,研究所 的日子因為有你們,變得相當精彩有趣。感謝小夫,如果沒有和你一起寫論文的 話,我應該很難在兩年內順利完成吧!不論是理論上的討論或是統計上的指導, 實在有太多感謝你的部分,你懂的。另外,說好一起感謝 Google 大神的,讓我 們搜尋到各式各樣的論文資料。希望每個研究所的夥伴們在論文的腳步上都能進 展順利,在專業的成長上也能日漸成熟。 最後,要感謝我自己!對於自己選擇的路,能夠發揮長跑的受苦精神,就 像感受著嘴巴的乾渴、肺部的壓縮、大腿的緊繃,與膝蓋的摩擦一樣,一步一步 承受下來。雖然從這之中獲得的成就可能不比別人多,有時候甚至看起來像個笨 蛋似的在原地打轉,但是沒關係,在這過程中,我終於能夠漸漸體會到身為一個 研究生、長跑者、小說家……身為一個活生生的人類,所能擁有的孤傲與任性, 並從那任性之中,獲得一種難以對外人以筆墨訴說的快感。 但願我能將 Carl Rogers 所提的 Becoming a person 牢記於心,到死之前,這 不是終極目標,而是一輩子的進行式;也別忘了時時提醒自己,別把人生活成了 彈珠玩具。. 「你能從彈珠玩具機器獲得的東西幾乎等於零。只不過是換算成 數值的自尊而已。而因此失去的東西卻數也數不清……彈珠玩具機不 會帶你走上任何地方。只有「再來一次」(replay)的燈又亮起來而已。 replay、replay、replay……簡直讓你覺得彈珠遊戲本身就好像以萬劫不 復為目的似的。」 (村上春樹,1980:<1973 年的彈珠玩具>). 深流 2012.06 於台中的字裡行間.

(6) 大學生完美主義、心流傾向 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研究者 以臺灣地區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便利取樣法施行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共 計813人。研究工具包含「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心流傾向量表」,以及「心 理幸福感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結 構方程模式進行統計分析檢定。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ㄧ、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心流傾向量表,及心理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二、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的差異分析: (一)就完美主義而言,男生在「過度在意評價」的得分顯著高於女生, 而「正向努力」方面則是沒有顯著差異。 (二)心流傾向的總分方面並沒有出現顯著的性別差異。 (三)女生在心理幸福感的總分上顯著高於男生。 三、大學生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式: (一)完美主義中的「過度在意評價」對心理幸福感有負向的直接效果, 同時也透過心流傾向的中介作用而對心理幸福感產生負向的間接效果。。 (二)完美主義中的「正向努力」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的直接效果,同時 也透過心流傾向的中介作用而對心理幸福感產生正向的間接效果。 (三)心流傾向對心理幸福感具有正向的直接效果。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大學生、學校教育、諮商輔 導,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關鍵字:完美主義、心流傾向、心理幸福感、結構方程模式. I.

(7) Analyz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Perfectionism, Flow Disposi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erfectionism, flow disposi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articipants consisted of 813 college students from Taiwan. The instruments appli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MPS), the Dispositional Flow Scale (DFS), an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PWB). The research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 way MANOVA, one-way ANOVA,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he main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Dispositional Flow Scal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showed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2. Concerning gender difference among the MPS, the DFS, and thePWB: (1) As to perfectionism, male college students’ scores on “maladaptive evaluation concer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on “positive striving”. (2) As to flow disposition, there were no gend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3) As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college students. 3.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ere as follows: (1)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maladaptive evaluation concern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s significant, and flow disposition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adaptive evaluation concern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2)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positive striving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s II.

(8) significant, and flow disposition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striv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3)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flow disposition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s significan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are recommended.. Keyword: perfectionism, flow dispositi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II.

(9)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錄 ............................................................................................................................IV 表次 ............................................................................................................................VI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完美主義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 .................................................... 7 第二節 心流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 .......................................................... 17 第三節 心理幸福感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 .............................................. 30 第四節 完美主義、心流、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2 第一節 研究變項與架構 .................................................................................. 42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43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43 第四節 研究對象 .............................................................................................. 44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45 第六節 研究程序 .............................................................................................. 63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64 IV.

(1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9 第一節 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心流傾向量表與心理幸福感量表之信效度分 析 .......................................................................................................... 69 第二節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於多向度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差 異分析 .................................................................................................. 79 第三節 大學生之多向度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式 分析 ...................................................................................................... 8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9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9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94. 參考文獻 ................................................................................................................... 99 一、中文部分 ...................................................................................................... 99 二、英文部分 .................................................................................................... 104. 附錄一. 量表使用同意書 ................................................................................ 113. V.

(11) 表次 表 2-1 外文完美主義測量工具一覽表..……………………………………...…….10 表 2-2 中文之大學生完美主義測量工具一覽表……………………..……………12 表 2-3 心理幸福感各面向高低分組的意涵………………………..………………33 表 2-4 國內外心理幸福感量表題數一覽表……………………………………..…35 表 3-1 正式施測之有效問卷來源分佈情形……………………………………..…45 表 3-2 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題項分配表…………………..………………………46 表 3-3 心流傾向預試量表題項分配表…………………………………….……….48 表 3-4 心流傾向預試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51 表 3-5 心流傾向預試量表刪題前後之對照表……………………………………..52 表 3-6 心流傾向預試量表修訂後之題目與信度分析…………………………..…53 表 3-7 心理幸福感預試量表題項分配表………………………………………..…55 表 3-8 心理幸福感預試量表刪題前後之題項對照表…………………………..…59 表 3-9 心理幸福感正式量表題項分配表………………………………………..…62 表 4-1 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70 表 4-2 心流傾向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73 表 4-3 心理幸福感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76 表 4-4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完美主義之兩種層面上的現況……………………..79 表 4-5 不同性別大學生多向度完美主義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0 表 4-6 不同性別大學生多向度完美主義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1 表 4-7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心流傾向及心理幸福感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82 表 4-8 觀察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偏態與峰度一覽表…………………………84 表 4-9 修正後研究模式之參數估計一覽表………………..………………………88 表 4-10 修正後研究模式之內在適配度摘要表……………………………………90 表 4-11 結構方程模式各項效果分解說明…………………………………………91. VI.

(12) 圖次 圖 2-1 心流狀態的原始圖示…..……………………………………………………22 圖 2-2 心流狀態與其他心理狀態比較之四象限圖示……..………………………23 圖 2-3 心流狀態與其他心理狀態比較之八頻道圖示………..……………………24 圖 2-4 幸福感之研究主流示意圖………………………………..…………………30 圖 2-5 研究假設概念模式…..………………………………………………………41 圖 3-1 大學生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初始假設模式圖.…..….…..42 圖 3-2 心流傾向量表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50 圖 3-3 心理幸福感量表預試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56 圖 3-4 具二階因素之修正後 40 題心理幸福感模式…………………………….…57 圖 3-5 考量反向題之方法效應的修正後心理幸福感模式………………….….…58 圖 3-6 心理幸福感量表修正後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61 圖 3-7 大學生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正式研究模式圖……….….67 圖 4-1 多向度完美主義正式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72 圖 4-2 心流傾向正式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75 圖 4-3 心理幸福感正式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圖………………………………..78 圖 4-4 正式研究模式之結構方程模式路徑分析圖………………………………..86 圖 4-5 修正後研究模式之結構方程模式路徑分析圖…………………………..…87. VII.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 關係。本章共分三節,分別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及名詞釋義做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Seligman(2002)於擔任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APA) 主席時,大力推廣正向心理學,他認為以往心理學界所做的努力大部份都是專注 在如何使人類脫離生命痛苦的狀態。而正向心理學是一門關於長處(strengths)、 幸福(well-being)以及最佳運作(optimal functioning)的科學研究;也就是說,今後 的心理學應超越原先侷限在受苦以及減輕痛苦的焦點上,轉而將重點擺在如何幫 助人們不只是變正常,甚至還要比正常更好(Duckworth, Steen, & Seligman, 2005; Seligman, 2002)。這樣的看法正如同醫療模式中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預防勝於 治療」,而此心理保健的觀念被提升至學術的殿堂大聲疾呼已超過十年,成果卻 有限。例如,美國著名的調查機構蓋洛普在2010年針對全球124個國家做了一次 全面性的幸福感調查,受訪者必須針對當前的生活以及對於未來五年的期待來做 0到10的評分,分數愈高代表愈理想,調查結果將受訪者的反應分為「蒸蒸日上」 (thriving) 、 「勉強餬口」 (struggling)和「非常痛苦」 (suffering)三類。台灣僅 有32%的民眾認為自己的生活是「蒸蒸日上」的,雖然此數據已經高於全球平均 的21%,但是仍有60%的民眾認為自己的生活僅是「勉強餬口」、8%的民眾認為 自己的生活「非常痛苦」。也就是說,超過三分之二的台灣人並不滿意生活現狀 (蓋洛普2010幸福感調查,2011) 。由此看來,正視台灣人民的幸福感實為必要! 在過去的研究中,顏映馨(1999)發現大學生的整體幸福感尚佳,巫雅菁(2001) 則指出大學生的幸福感程度不強,也比 20 歲以上民眾的整體幸福感低;近期的 研究雖然發現大學生具有中高程度的幸福感(陳郁茜,2009;楊明玉,2010;賴. 1.

(14) 建志,2005) ,但曾文志(2007b)認為國內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仍有很大的提升 空間,他們在追求幸福與開創美好的生活方面可能是知易行難的。 Diener、Oishi 與 Lucas(2009)指出,主觀幸福感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含了 高度的正向情緒、低度的負向情緒,以及高度的生活滿意度。邢占軍(2005)則 是認為,所謂的「幸福」指的是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主觀感受,它不僅和生活的客 觀條件相關,也體現了個人的需求與價值。回顧以往對幸福感的研究,可從中發 現兩種主流:一種是評估正向情緒的程度以及對生活整體的看法,也就是檢驗所 謂 的 情 緒 幸 福 感 (emotional well-being) ; 另 一 種 是 針 對 正 向 運 作 (positive functioning)的研究,其中包含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和社會幸福 感(social well-being),前者的焦點是放在個人的層次,後者則是關注個體與他人 以及環境之間的關係(Corey, Keyes, & Magyar-Moe, 2004; Ryan & Deci, 2001)。心 理幸福感之所以會被獨立提出,乃是因為研究幸福感的一些心理學者認為早期的 幸福感測量僅侷限在人們的正向感受方面,而他們認為正向的感受和健康向上的 生活並不相同。因此他們追本溯源,從西方哲學的完善論(eudaimonia)幸福感的 傳統出發,來重新詮釋幸福感,他們認為所謂的幸福除了獲得快樂之外,還要包 含發揮自身潛能以達到完美的體驗;因此,他們提出了「心理幸福感」來和以往 的主觀幸福感做一區別(Ryff, 1995; Ryff & Singer, 1998)。綜上所述,本研究欲以 探索大學生的心理幸福感為研究的首要切入點。 若是以個人的層面來做考量,Csikszentmihalyi(1990)認為幸福取決於我們對 外界事物的闡釋;學會掌控心靈的人,方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只有當一個人 能夠不計好壞、全心投入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從生活經驗中創造樂趣時,才能 真正提升生活品質、感到幸福。由此可知,不同個體的意識內涵決定了各異其趣 的幸福感受。Argyle(2001)回顧過去的研究之後亦指出,有些研究者認為個人特 質是幸福快樂的相關因素。在眾多個人特質中,Chang(2006)提及,完美主義在 過去二十年來已經逐漸成為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都非常關注的個人特質,他即曾 以完美主義此一特質來探討其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 2.

(15) Chang(2006)提及,過去關於完美主義的研究多集中在完美主義與負面心理 症狀之間的關係,也連帶產生了相當多的介入措施;但仍不甚清楚的是,完美主 義是否也能預測正向的心理運作功能。他曾採用 Hewitt 與 Fleet(1991)對完美主 義的分類,以大學生為對象,探討完美主義、壓力,以及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完美主義中的「社會期許導向」與心理幸福感的六種面向皆有負向關聯, 而壓力在完美主義與心理幸福感之間造成了負向的中介作用。在早期,心理學家 普遍認為完美主義是一種精神官能症;近年來,心理學家逐漸從更複雜的角度來 看待完美主義,結果發現,完美主義不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它也會驅使我們更 加努力、設定更高的個人標準,以達成卓越的表現。因此,今日的心理學家會將 完美主義區分為正向的(懂得變通、健康的)和負向的(不知變通、神經過敏) 類型(齊若蘭譯,2009)。簡而言之,關於完美主義的理論已從單一面向擴展為 多重面向,雖然可以在概念上簡單劃分為正向的完美主義以及負向的完美主義, 但其與不同變項之間的實徵研究仍有努力的空間。 除了完美主義可能會對心理幸福感造成影響之外,Csikszentmihalyi(1990)認 為若一個人能全心投入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從中創造樂趣,那麼便能提升生活 品質、感到幸福。當人們所從事活動之所需技能與自身的層次相符合時,會使人 沉浸其中、無視其他事物的存在,這是一種具有莫大喜悅的經驗,這種結合了外 在挑戰與自身技能的心理狀態被稱為「心流」(flow)(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一個人若能充分掌握意識,經常處於心流狀態之中,將有助於提升主觀 感受,生活滿意度也勢必會提高 (Csikszentmihalyi, 1990, 1997)。 根據調查發現,心流是一種相當主觀的經驗,而且人們經驗到心流的能力是 不同的(Jackson, Kimiecik, Ford, & Marsh, 1998)。Csikszentmihalyi(1997)以「自發 性的人格」(autotelic personality)一詞來說明個體經驗心流的特質傾向,有此特質 傾向的人從事活動是出於自身的目的,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回饋;這樣的人不太需 要物質報酬的滿足,他們能在生活的各種情境中體會到心流,進而比較容易享受 生活。本研究因此想探討個體所具備之心流傾向的高低會對心理幸福感造成什麼 3.

(16) 樣的影響。 Csikszentmihalyi(1990)曾提及造成個體進入心流狀態的障礙包含了「過份自 覺」,這樣的人時時刻刻都在警覺他人的眼光、擔心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太 過僵化的注意力使他們無法專注在活動本身,因此很難進入心流狀態。此描述與 Frost、Marten、Lahart 與 Rosenblate(1990)所提出之完美主義六種向度之中的「過 度在乎錯誤」、「對行動的懷疑」、「父母批評」以及「父母期望」,在概念上 有很大的雷同之處;但是 Silverman(1999)則認為,當完美主義者在完成他們自己 所設定之高標準的過程中,可能會體驗到心流經驗。因此,研究者欲在本研究中 針對上述兩種說法做進一步的探討。 Chang(2006)在其壓力中介的模式研究中指出,完美主義本身並不會導致個 體的心理幸福感提升或下降,而是由於透過完美主義所產生的壓力才造成影響。 因此,本研究選擇以 Frost 等人(1990)對完美主義的分類及闡述,探討其對心 理幸福感的影響,並探討若是透過心流傾向的中介作用,對於心理幸福感的影響 會有何不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前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分列如下: 壹、檢驗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心流傾向量表與心理幸福感量表的心理計量特 性。 貳、瞭解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現況。 參、瞭解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其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的差異情形。 肆、瞭解大學生完美主義、心流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結構關係。. 4.

(1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瞭解本研究將要探討的主要變項,本節將分別針對大學生、完美主義、心 流傾向,以及心理幸福感等名詞進行詮釋。. 壹、大學生 本研究中所稱之大學生,係指目前就讀於台灣地區大專院校的一至四年級在 學學生。. 貳、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是一種個人特質,具此特質的人會對自己的表現設定過高的個人 標準,並且傾向對自己的行為做出過度嚴苛的評價(Frost et al., 1990)。 本研究將採用陳正嘉、柯慧貞、林旻沛、周鉦翔與陳廣圻(2011)修訂之中 文版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進行施測,在此量表得分愈高者,代表其完美主義的程 度愈高。. 參、心流傾向 心流是一種挑戰與技巧之間達到微妙平衡的狀態,也就是個體以其最佳的長 處及天賦去面對剛好可應付的(just-doable)挑戰時的經驗;在此狀態之下,個體 會因為完全專注於手邊的工作,而導致一種暫時感覺不到自己的思考和感受的空 白狀態(Duckworth et al., 2005;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本研究欲以研究者自編的心流傾向量表來作為研究工具之一,在此量表得分 愈高者,代表其心流傾向愈高。. 肆、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是由六項正向心理功能所組成,其所含括的廣度包括:正面地評 估自己以及自己過去的生活、持續地成長和發展,擁有對生活的目的及意義的信. 5.

(18) 念、擁有具品質的人際關係、有效地管理自己及周遭環境的能力,以及自主的能 力(Ryff & Keyes, 1995)。 本研究欲以研究者編譯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來作為研究工具之一,在此量表得 分愈高者,代表其心理幸福感程度愈高。. 6.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欲探討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與研究發現,作為研究結果與討論之依據。 全章共分三節,將針對完美主義、心流傾向,以及心理幸福感分別說明。. 第一節. 完美主義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 壹、完美主義之概念及相關理論 完美主義是一個對一般人來說並不陌生的詞彙,在第十一版的 Merriam Webster 網路版字典中,將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定義為一種「視任何事物有一 點缺失便無法接受的性格」;而我國教育部的網路版重修國語辭典修訂本當中, 將完美主義定義為一種「對己、對人皆要求完美而無缺點的態度」。由此不難發 現「完美主義」所意涵的極高標準。 在字典定義之外,美國學者 Asher Pacht 因為在完美主義研究上的成就,讓 他在 1983 年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APA)所頒發的傑出專業貢獻獎(盧俊宏、曾 慧桓、趙文其、黃瀅靜,1999)。時至今日,完美主義的議題日漸受到重視。綜 觀中外學者對於完美主義的看法,可以發現有些人視其為一種負向的個人特質。 像是張春興(2006)定義完美主義為一種在工作表現上對己或對人所要求的嚴苛 態度,持有這種態度的人被稱為完美主義者,他們對任何事都要求達到毫無瑕疵 的地步;因此可能不按現實情境考慮,易有缺乏彈性或餘地的缺點。高曉芳、王 曉博與李晉(2008)則視完美主義是一種批判性自我評估傾向的人格特質,完美 主義者會力求盡善盡美地完成任務。由上述可知,完美主義者會對他們自己或他 人設定一個標準,然而這些標準不是無法達到,就是必須花費很大的努力才能達 成(黃政昌、黃智卿、陳昱君、張一璇譯,2008);因此,完美主義者為了追求 卓越所付出的時間、任務的延遲、焦慮、沮喪等等,種種成本的加總可能高於所 得到的利益。是故,洪福源與胡秀媛(2005)認為極端的完美主義其實是一種不 7.

(20) 健康的個人特質。 另一方面,追求完美也被視為是一種正向特質,像是 Broadley 在提及自我 實現的傾向時, 「達成完美」即是其中一種人們會致力的方向;Adler 亦提及人們 生來就有追求完美、獲得勝任感以克服自卑感、無助感的天性(修慧蘭等人譯, 2009)。高曉芳等人(2008)除了將完美主義看成是一種人格特質之外,更進一 步提及,完美主義並非是一種全有或全無的特質,而是幾乎每個人都有完美主義 的傾向,但是因為每個人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完美主義對每個人生活各層面的 影響也不一樣。 西方對於完美主義的研究,一開始是集中在單一、負向層面上,但是自從 Hamacheck於1978年將完美主義分為正常的完美主義(normal perfectionism)以及 神經質的完美主義(neuroutic perfectionism)兩種不同類型之後,後續研究者對完 美主義的觀點就已不再著眼於單一、負向的那一面,學者們開始注意到完美主義 也有正向的一面,於是在探討完美主義上出現了新方向(Stoeber & Otto, 2006)。 Hewitt與Flett(1991)對完美主義做了廣泛的考量之後,將完美主義區分為三 種類型:「自我導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具有高度抱負、對自己設定嚴格的標準、 有強烈避免失敗的動機,在努力達到完美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嚴厲的自我評價以及 自我苛責的行為;「他人導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則是對他人的表現設定高標準, 也以嚴格的標準去審視,在人際互動中容易對他人產生敵意、責備、不信任,進 而造成人際問題;「社會規範型」的完美主義者則會為了獲得讚賞、取悅他人以 及避免遭人拒絕,而認為自身必須盡力去符合重要他人對自己的高度期望。 Frost等人(1990)為了區分出不健康的完美主義者以及高度有能力或成功者, 提出了六種面向的完美主義概念,並編製了相關的量表。以下分別說明這六種面 向的內涵: 一、過度在乎錯誤(concern over mistakes, CM) 此面向指的是對錯誤的負向反應,是一種將錯誤視為失敗的個人特質,並 且害怕於失敗後會失去他人對自己的尊重;有此傾向的人認為不犯錯是極其重要 8.

(21) 的,並將犯錯與失敗之間劃上等號。 二、對行動的懷疑(doubts about actions, DA) 此面向指的是個體會以高標準去懷疑自己的行動、不斷地關注自己是否哪 裡做錯。這樣的人會一再地檢查或重複某個動作,他們會花較長的時間才把工作 完成,並且會有永遠都無法正確無誤地完成任務的誇張感受。 三、父母批評(parental criticism, PC) 在個體成長過程中,若是在犯錯時感受到父母的過度責備與批評,可能會 導致完美主義。父母對孩子的批評與期許是無法分開的,若父母對孩子有不切實 際的期許,當標準未被達成時,他們便可能過度地批評孩子。 四、父母期望(parental expectations, PE) 某些人力求完美是因為他們從他人處感到壓力,而父母便常是這些外在壓 力源之一,也就是父母親賦予孩子的高度期望。 五、個人標準(personal standards, PS) 這是對自己的表現設定高期待與高標準的傾向,並且會以個人的實際表現 去做出後續的評價,同時也相信如果沒有達到這標準,就是一個次等的人。 六、組織性(organization, O) 強調凡事一絲不苟的傾向,可能會過度挑剔整潔、整齊或組織性好壞的問 題。雖然良好的組織性概念對於日常生活是有幫助的,但是過度擔心組織則可能 會因為花費太多時間在這方面,導致耽誤了其他的事情。 Forst、Heimberg、Holt、Mattia與Neubauer(1993)針對上述的六向度完美主 義在實證上進行驗證,進一步區分出兩個次層因素,分別為「過度在意評價」 (maladaptive evaluation concerns)以及「正向努力(positive striving)」。而「過度在 意評價」是包含了「過度在乎錯誤」、「對行動的懷疑」、「父母批評」,以及「父 母期望」 ; 「正向努力」則是包含了「個人標準」及「組織性」 。Forst等人(1993) 也發現「過度在意評價」與貝克憂鬱量表之間的得分呈現正相關,而「正向努力」 則與貝克憂鬱量表之間的得分沒有顯著相關。由此可知,不論在概念上或是實證 9.

(22) 上,Frost等人(1990)提出的六種面向的完美主義概念確實能將不健康的完美主 義者與高度有能力者做一區分。 探討完美主義與相關議題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已經愈來愈多。完美主義雖是導 致心理障礙的原因之一,但是,個體其實同時兼具有完美主義正向與負向的特質, 不同的特質會導致不同的影響,並非完美主義的所有面向都會導致心理障礙(來 水木、楊宏飛,2007;Stoeber & Otto, 2006)。陳正嘉等人(2011)指出,近年 來對完美主義的研究多以多向度完美主義的概念為主,希望藉此能夠較為詳細地 瞭解個體的完美主義內涵。因此本研究亦欲以多向度的方式來探討完美主義此一 特質。. 貳、完美主義的測量工具 洪福源與胡秀媛(2005)提到,對於完美主義的探討,1980 年代著重的是 單一層面概念之測量,到了 1990 年代則轉變為多面向概念的測量。過去的實徵 研究中,學者利用統計的方式試圖建構出完美主義的構念,也發展出不同的量表 (劉淑慧等人譯,2009) 。有關於國外在測量完美主義所發展出的測量工具方面, 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外文完美主義測量工具一覽表 量表名稱. 作者(年代). 層面. Burns Perfectionism. Burns(1980). 主要聚焦於個人標準與在意錯誤兩 面向,共 10 題。. Scale(BPS) Multidimensional. Frost et al.,. 在意錯誤、個人標準、父母期待、父. Perfectionism. (1990). 母批評、對行動的懷疑,與組織性共 六個層面 35 題,各分量表 Cronbach α. Scale(MPS-F). 係數介於.77 到.93 之間。. 10. (續下頁).

(23) 量表名稱. 作者(年代). 層面. Multidimensional. Hewitt &. 自我導向(對個人設定高標準)、他. Perfectionism. Flett(1991). 人導向(對他人的期待)、社會規範 (對他人標準與期待之覺察)等三個. Scale(MPS-H). 取向共 45 題,Cronbach α 係數分別 為.88,.74 與.81。 The Positive and. Terry-Short,. 包含正向特質 18 題與負向特質 22. Negative. Owens, Slade, &. 題,共 40 題,Cronbach α 係數分別. Perfectionism Sacle. Dewey(1995). 為.85 和.86。. The Almost-Perfect. Slaney, Mobley,. 修改自 Johnson 與 Slaney(1996)編製. Scale. Trippi, Ashby, &. 之 The Almost-Perfect Scale (APS),. Revised(APS-R). Johnson(1996). 包含高標準、秩序、矛盾等三個面向 共 23 題,Cronbach α 係數範圍為.73 到.91。. Adaptive/Maladaptive Rice &. 修 改 自. Perfectionism. Adaptive/Maladaptive. Preusser(2002). Preusser(1997) 編 製 之 Perfectionism. Scale(AMPS),包含對錯誤的敏感、. Scale(AMPS). 有條件的自尊、強迫、讚賞的需求四 個面向共 27 題,Cronbach α 係數範 圍為.73 到.91。 資料來源:陳奐妤(2011)。國中資優生完美主義類型、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頁17),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由表 2-1 可知,國外針對完美主義的測量所發展出來的工具大致可分為單向 度(Burns, 1980)、雙向度(Terry-Short et al., 1995),以及多向度(Frost et al., 1990;. 11.

(24) Hewitt & Flett, 1991; Rice et al., 2002; Slaney et al., 1996)數種形式。而國內學者在 完美主義的測量上,依研究目的之所需,翻譯修訂外文量表者有之,自行參閱文 獻之後新編者亦有之。為呼應本研究之目標族群,研究者將適用於大學生之完美 主義量表整理如表 2-2:. 表 2-2 中文之大學生完美主義測量工具一覽表 量表名稱. 作者(年代). 量表內容. 中文版多層面完美主 盧俊宏等人. 翻 譯 修 訂 Frost 等 人 ( 1990 ) 的. 義量表. MPS-F,六大面向分別為在乎失誤、. (1999). 個人標準、父母期望、父母責難、懷 疑行動,以及組織。量表共 35 題, 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 係數介於.70 到.91 之間。 完美主義傾向量表. 董力華(2003). 為一自編量表,分為高標準、高秩序 性、自我欣賞、過度在意、拖延,以 及不易滿意共六個面向,共計 60 題, 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 係數介於.71 到.79 之間。. 完美主義量表. 楊美華(2005). 為一自編量表,分為自我要求型適應 性完美主義、自我要求型適應不良完 美主義、社會要求型適應性完美主 義、社會要求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 要求他人型適應性完美主義,以及要 求他人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共六個. 12. (續下頁).

(25) 量表名稱. 作者(年代). 量表內容 面 向 , 合 計 30 題 , 各 分 量 表 之 Cronbach α 係數介於.78 到.80 之間。. 中文版幾近完美量表 Wang, Slaney, &. 翻譯修訂 Slaney、Rice、Mobley、. 修訂版. Trippi 與 Ashby(2001)的幾近完美主. Rice(2007). 義 量 表 修 訂 版 (APS-R) , 分 為 高 標 準、次序,以及矛盾,共三個面向, 共計 23 題,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 係數介於.85 到.92 之間。 完美主義量表. 蒙光俊(2009). 為一自編量表,分為自我導向、他人 導向,以及規範導向共三個面向,共 計 22 題,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 係 數介於.79 到.87 之間。. 中文版多向度完美主 陳正嘉等人. 翻 譯 修 訂 Frost 等 人 ( 1990 ) 的. 義量表. MPS-F,六大面向分別為過度在乎錯. (2011). 誤、對行動的懷疑、父母批評、父母 期望、個人標準,以及組織性;進一 步可分為過度在意評價以及正向努 力兩次層因素。量表共 35 題,各分 量表之 Cronbach α 係數介於.73 到.90 之間。. 由表 2-2 可知,Frost 等人(1990)的 MPS-F 分別被盧俊宏等人(1999)以 及陳正嘉等人(2011)翻譯修訂過。陳正嘉等人(2011)指出了盧俊宏等人(1999) 在 MPS-F 之中文化以及信效度驗證方面的一些限制,包括了樣本代表性不足;. 13.

(26) 僅有全量表與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的信度分析,卻未深入進行效度分析;僅使用 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式來探討因素結構之關係,未進行嚴謹的建構效度分析;未 進行效標關聯效度的驗證;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的信效度分析的結果不同。因此, 陳正嘉等人(2011)重新翻譯、修訂了該量表,在六向度建構及二次層因素建構 的適配度指標皆為良好,並具有良好之信度與效標關聯效度。可知此一修訂頗為 嚴謹,使此量表堪為研究工具之用;因此研究者在與原作者聯繫並取得同意之後, 將使用陳正嘉等人(2011)的中文版多向度完美主義量表作為本研究工具之一。. 參、完美主義的相關研究 由前述可知,有些研究者視完美主義為一個單獨的概念,有些研究者則將其 視為聯合的集合概念。總結而論,大致可以歸納出幾項特徵:完美主義的高標準 非常難以達到,或甚至不可能達到;完美主義的過高標準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完美主義通常伴隨著像是焦慮或憂鬱的其他問題(黃政昌等人譯,2008) 。另一 方面,近年來的心理學家也開始探討完美主義在哪些情況之下並非全然負面,而 是在有些時候也會帶來好處,像是因為更高的個人標準而驅使我們更加努力(齊 若蘭譯,2009)。 Burns(1980)描述完美主義者常以自己的成果和成就來作為衡量自己價值的 唯一標準,這種想要讓事情完美無瑕的想法會讓他們的行為變得不正常。Frost 與Marten(1990)指出,比起非完美主義者來說,完美主義者會更著眼於結果的評 估上,他們所報告的負向情感也比較高、更傾向於認為他們原本應該要做得更好。 Hewitt與Flett(1991)的研究則是發現,自我導向、他人導向,以及社會規範等三 種導向的完美主義皆與自我批評的人格特質有顯著的正相關;自我導向和社會規 範型更是分別與症狀檢核表(SCL-90)的九個分量表(身體化症狀、強迫性行為、 人際間敏感、憂鬱、焦慮、敵意、畏懼性焦慮、妄想性意念、精神病性)皆有顯 著的正相關;在情緒測量方面,自我導向型完美主義和罪惡感與自我失望之間有 顯著的正相關;自我導向和社會規範和憤怒之間有顯著正相關。Wang等人(2007). 14.

(27) 以幾近完美量表(APS-R)作為研究工具的結果發現,完美主義的「高標準」面向 與個人取向以及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皆有正向關聯;「次序」面向與個人取向的 成就動機有正向關聯;「矛盾」面向則是與焦慮狀態、焦慮特質、社會取向的成 就動機,以及憂鬱有正向關聯,與自尊則是負相關。上述發現與Pacht(1984)所描 述的負面完美主義者的行為模式頗為一致,他認為完美主義者會因為追求不可能 存在的完美狀態而導致生活的混亂並產生心理問題。 研究者整理了其他近年來針對完美主義以及相關議題所進行的研究,簡單劃 分成「個人層面的影響」與「人際層面的影響」,歸納如下: 一、個人層面的影響 個人的完美主義特質和父母的教養風格之間具有關聯性。研究指出,父母的 期望、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皆與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傾向有正相關(方新、錢銘怡、 羅珊紅、訾非,2009;楊雪艷、吳真、齊冰,2008)。而董力華(2003)針對大 學生進行的研究發現,父母的專制威權管教方式和負向完美主義有相關,而開明 權威的管教方式則和正向完美主義有相關。夏淑蓉(2005)則發現大專運動員在 設定高個人標準方面,和教練的要求以及父母的施壓都有相關。 Parker(1997)的研究發現,與非完美主義者以及機能不良的完美主義者相較 之下,健康的完美主義者之自尊最高。董力華(2003)也提到大學生的正向完美 主義與自尊之間有正相關,負向的完美主義則與自尊之間呈現負相關,而負向完 美主義的傾向如果愈高,也愈會有非理性思考的可能性。高曉芳等人(2008)也 提及類似的觀點,他們發現適應良好的完美主義會對自尊產生積極影響,而適應 不良的完美主義則會對自尊產生消極影響。 雖然大學生的正向完美主義和負向完美主義都和成就動機之間呈現正相關 (董力華,2003),但楊雪艷等人(2008)進一步指出完美主義與個人設定高標 準之間具有關聯性,而完美主義特質愈高的人,同時也愈可能嚴肅看待追求成功 與避免失敗,他們會很擔心錯誤,而且不斷對行動產生疑慮。夏淑蓉(2005)也 提及愈是會設定高標準的大專運動員,愈有關注失誤的傾向。 15.

(28) 總結來說,完美主義的產生和自我以及他人的要求都有關聯,這樣的特質會 對個體產生顯著的影響,不論是在自尊、成就動機、設定自我高標準、擔心錯誤、 對行動產生疑慮方面皆然。而個體不可能脫離群體而生活,個人特質和他人、社 會環境之間也必然會產生相互影響。 二、人際層面的影響 董力華(2003)指出負向完美主義者在身心適應方面的表現比較差,懂得欣 賞自己的正向完美主義者較不會有身心適應的問題。而袁立新與張積家(2007) 的研究發現,完美主義和人際問題以及孤獨感有顯著的關聯性,在這之中,人際 問題是完美主義和孤獨感之間的中介變項;比起掩蓋自己的不完美或是害怕暴露 不完美,呈現自己的完美形象有利於減少人際問題以及降低孤獨感。 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如果面對愈高的父母要求,以及自己愈容易擔心出 錯,對身心健康都會有不良的影響(方新等人,2009) 。高曉芳等人(2008)更 是提及了完美主義與自殺意念之間的顯著相關性。 由前述可知,完美主義包含了多種內涵,並且進一步在個人或是人際的範疇 上,都影響了個體的表現狀態以及行為結果。 陳正嘉等人(2011)回顧了關於 MPS-H 以及 MPS-F 兩種多向度完美主義量 表的實證性比較之後,發現 MPS-H 的每個向度都包含了一個以上的 MPS-F 的向 度;也就是說,相較於 MPS-H,MPS-F 的向度分類更為異質、更能詳細地說明 完美主義的內涵。另外,MPS-F 更進一步歸納出完美主義中「正向努力」以及 「過度在意評價」這兩種正負向的構念(Frost et al., 1993)。 由上述可知,MPS-F 不僅具有多向度完美主義的概念,亦能有效歸納區分 出正負向的構念。因此,本研究欲以 Frost 等人(1990)建構的完美主義構念為 出發點,探討多面向完美主義會為個體帶來什麼影響。 完美主義的性別差異紛陳不一,像是 Spangler 與 Burns(1999)的研究發現, 男女性的完美主義傾向沒有顯著的差異。籃文彬與韓楷檉(2011)的研究也發現, 不論在完美主義的總分或是分量表的比較上,皆無性別差異。但是蒙光俊(2009) 16.

(29) 指出,男大學生在「自我導向」以及「規範導向」類型的完美主義程度上高於女 大學生,陳昱君(2009)則是發現女性在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層面比男性來 得高。在以 MPS-F 測量工具所進行的研究中,盧俊宏等人(1990)以及陳正嘉 等人(2011)皆指出男大學生在完美主義的總得分高於女大學生。但是盧俊宏等 人(1990)的研究對象僅以兩所大專院校的學生為受試樣本,陳正嘉等人(2011) 的研究對象則皆是南部地區的大專院校生,而且兩者皆無針對次層因素的正負向 構念去進行比較。因此,研究者將擴大樣本的收集地域,並針對次層因素的正負 向構念去做性別的比較。. 第二節. 心流之理論內涵與其研究發現. 壹、心流之概念及相關理論 心 流 指 的 是 一 種 完 全 沉 浸 在 當 下 時 刻 的 主 觀 經 驗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根據Nakamura與Csikszentmihalyi(2009)的回顧,心流的 概念最早是由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所提出的。他認為當人們在從事與自身之 技能層次相符合的興趣活動時,會完全沉浸其中,並且無視於其他事物的存在, 這種經驗本身會給行為者帶來莫大的喜悅,使人願意付出龐大的代價去從事;他 將這種結合了外在挑戰與自身技能的心理狀態稱之為「心流」。而那些經常令人 感受到心流出現的活動,便被稱為心流活動(flow activities)(Csikszentmihalyi, 1997)。 當人們所從事的活動本身目標明確、具有立即的回饋,並且活動之挑戰性與 己身能力旗鼓相當時,行為者便會在不覺間逐漸集中注意力,進入心無旁鶩的狀 態(Csikszentmihalyi, 1997)。在心流概念被提出的早期,許多不同領域的興趣愛 好者接受了訪談,包括了不同文化、現代化程度、社會階級、年齡與性別的數百 位藝術家、運動員、音樂家、棋藝高手、外科醫生等等,在提到從事那些對他們. 17.

(30) 來說具有挑戰性並且感興趣的心流活動時,儘管活動各不相同,但是感受卻都極 為類似,像是「好像漂浮起來」或是「有一股洪流帶領著我」,這顯示出在心流 經驗的一致性似乎是放諸世界各地皆準的(張定綺譯,1993;Asakawa, 2004;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而Csikszentmihalyi(1990)後來進一步說明了心流的概念,並且對於心流經驗 的重要性提出了令人注目的論述。關於心流的關鍵定義乃是挑戰與技巧之間達到 微妙平衡的狀態,也就是個體以其最佳的長處及天賦去面對剛好可應付的 (just-doable)挑戰時的經驗;在此狀態之下,個體的思考和感覺會暫時消失,這 種空白狀態可能是因為所有的心理資源都被分配到對於手邊工作的專注之上,導 致個體暫時感覺不到自己的思考和感受(Duckworth et al., 2005;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Csikszentmihalyi將這種經驗稱之為最佳經驗(optimal experience),所以在後來的論述中,他是將心流與最佳經驗這兩個術語交替使用 的(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個體在體驗了心流經驗之後,自我會經歷兩種心理過程:「獨特化」 (differentiation)與「整合」(integration)。 「獨特化」指的是個體特殊性(distinctiveness) 的增加,也就是區隔自己與他人,往獨特的方向發展;整合(intergration)代表的 則是交流(communication)以及結合(cohesiveness)的成長。個體藉由尋求新挑戰而 形成「獨特化」,接著以提升技巧符合挑戰來達成「整合」,這兩種心理過程的 最佳發展將促使個體變得更加複雜,同時也形成個人的成長(Csikszentmihalyi, 1990; Jackson & Eklund, 2004)。 心流的經驗會給人們帶來樂趣,雖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流來源,但在描述 從事那些行為所帶來的滿足感時,卻是相當類似的,其中包含了九大面向(洪蘭 譯,2009)。一般人在回想心流經驗時,都至少會提到這些面向中的任何一種, 或是全部都提到;這些面向給行為者帶來一種深刻的愉悅感,僅是體驗到心流的 存在便足以令人感到非常滿足(Csikszentmihalyi, 1990)。研究者整理了關於心流 九大面向的相關文獻(洪蘭譯,2009;Csikszentmihalyi, 1990, 1997; Jackson & 18.

(31) Eklund, 2004;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將其內涵分述如下: 一、 挑戰-技巧的平衡(challenge-skill balance): 「挑戰」指的是一個行動的機會或是目標,而「技巧」指的是我們所擁有去 處理所欲目標的能力。重要的是,對於挑戰與技巧的認定是個體主觀的知覺,未 必是實際的狀況。 「挑戰-技巧的平衡」意指我們所知覺到的挑戰以及技巧趨於平 衡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中,個體所具備的技巧會逐漸提升,而為了繼續經驗心 流,個體便會逐步投入更具挑戰的情境之中(Csikszentmihalyi, 1990; Jackson & Eklund, 2004;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二、 知行合一(action-awareness merging): 在心流經驗中,個體會因為全神貫注而產生一種協調一致的知覺,彷彿自 己是行動中的一部分似的;在此狀況下,一切的動作都不假思索,幾乎完全自動 自發,個體的知覺甚至會消失,呈現人與行動完全合一的狀態。只要注意力稍一 鬆 懈 ,此一體驗就可能消失無 蹤(Csikszentmihalyi, 1990; Jackson & Eklund, 2004)。 三、 清晰的目標(clear goals): 設定目標能幫助個體進入心流狀態。當個體自有一套清晰的目標,且對此 目標所需要採取之手段能有相對應的準備時,便很容易進入心流。在此狀態中, 個體會描述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什麼,因為目標提供了行動的基礎。這 意 味 著 目 標 是 心 流 經 驗 的 組 成 成 份 之 一 (Csikszentmihalyi, 1997; Jackson & Eklund, 2004)。 四、 立即的回饋(unambiguous feedback): 立即的回饋和清晰的目標是伴隨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個體在目標明確之 外,還能同時得到即時的回饋。回饋的來源可以是來自內在(例,運動員知覺自 己的表現)或外在(例,來自競爭者或是旁觀者),這讓個體可以判斷自己的表 現情形如何。而且只要回饋是跟我們投入精神能量所追求的目標有合理的關聯, 那麼回饋並非一定都要是正向的,而且回饋的內涵也是因人而異。重要的是,獲 19.

(32) 得回饋能在個人的意識中創造秩序,進而強化自我結構(Csikszentmihalyi, 1990, 1997; Jackson & Eklund, 2004)。 五、 專注於手邊的工作(concentration on the task at hand): 這是一項最常被提出來的特徵之一。在心流狀態時,個體會對當下時刻有 強烈且集中的專注力,此時的心靈不會容納其他不相干的訊息。這樣的時刻會為 個體提供很多的滿足感,並且導致個體複雜性的成長。有趣的是,即使這樣的完 全專注是一種相當激烈的狀態,但這卻是自發性的。也就是說,當處在心流狀態 時,個體並不需要特別費力,便能使心靈專注在手邊的工作上(Csikszentmihalyi, 1990; Jackson & Eklund, 2004;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六、 掌控感(sense of control): 意指一個人能掌控自己行動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並非實際狀況,而是一種 擁有控制之可能性的主觀感受,使得個體知道如何去對接下來發生的任何事情做 出回應。這種被賦能的感覺能使個體免於擔心失敗的恐懼感,而能接下手邊的挑 戰。掌控感就像挑戰-技巧的關係一樣,是一種微妙的平衡;完全掌控的感受會 將個體從心流的狀態中移至感到放鬆或是無聊的狀態(Csikszentmihalyi, 1990; Jackson & Eklund, 2004;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七、 失去自我意識(loss of self-consciousness): 當一個人不再注意到其他人對他的想法及評論時,便是所謂的失去自我意 識。這並非是說個體的自我隨之消失,此時自我意識依然存在,只不過是暫時感 覺不到自我而已。這樣的經驗能夠帶來自我超越,產生一種自我疆界向外推展的 感覺,使個體變得比過去更加複雜。在心流經驗中,個體會感受到完美的可能性, 此時便不需要意識和情緒來校正當下的飛行軌道(洪蘭譯,2009;Csikszentmihalyi, 1990; Jackson & Eklund, 2004)。 八、 時間感的扭曲(transformation of time): 心流活動所要求的獨特節奏常會推翻客觀的時間記錄。也就是說,處在心流 的深入狀態中會扭轉我們對時間的一般性知覺。多半的人會覺得時間過得比平常 20.

(33) 快,因為在心流時,沒有東西會進到我們的意識之中來,所以我們可能會驚訝地 發現到已經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然而,舞蹈家或是運動選手的強烈專注是類似 於把世界上的所有時間拿來執行一個反覆的動作,導致一種知覺到時間變慢的感 受(Csikszentmihalyi, 1990; Jackson & Eklund, 2004)。 九、 自發性的經驗(autotelic experience): Autotelic 這個詞是由 Csikszentmihalyi(1990)自創的,來自兩個希臘字: auto=self(自我),以及 telos=goal(目標)。這個詞被用以描述心流帶給個人 的內在報酬的經驗,意指個體並不是為了未來的外在報酬而做某件事,而是為了 自發性、內在的目的而去從事的,也就是說做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饋。這種 經驗讓人感到享受,並且會讓人想要一再地體驗。自發性的經驗也是其他八個心 流面向的最終結果。然而,很多活動對人們來說並非是本來就那麼有趣,很多情 況是,我們可能在開始時會做一些並非是心甘情願的努力,一旦個人的技巧與面 對的挑戰之間開始互動,個人得到回饋之後,接著便會開始產生值得的感覺。 除了文字的敘述之外,亦有學者以圖示的方式來表達心流經驗產生時,與其 他活動經驗的差異。如圖2-1,心流是一種主觀的挑戰與技巧交織而成的經驗狀 態,這是一種脆弱的動力平衡狀態,如果挑戰超越了技巧,個體會變得警戒而焦 慮;如果是技巧凌駕在挑戰之上,那麼個體會感到放鬆而無聊。個體主觀感受到 的焦慮或是厭倦會促使他去調整技巧以及/或是挑戰的水準,以求重返心流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21.

(34) 行動機會 (挑戰). 焦慮. 心流 無聊. 行動能力(技巧) 圖2-1 心流狀態的原始圖示 翻譯自“ Flow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 by J. Nakamura, and M. Csikszentmihalyi, 2009,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196.. 而圖 2-2 進一步呈現出心流狀態與其他心理經驗之間的比較,與圖 2-1 相較 之下,相同之處在於當挑戰超過技巧時的焦慮,以及當技巧超越挑戰時的放鬆與 接連而來的無聊;相異之處在於當挑戰及技巧的需求都缺乏的時候,會給個體帶 來冷漠的狀態。理解這些不同心理狀態之間的差異是為發展心流量表的重要考量 基礎(Jackson & Eklund, 2004)。. 22.

(35) 高 挑戰 心流. 焦慮. 高. 低 技巧 冷漠. 放鬆-無聊. 低 圖2-2 心流狀態與其他心理狀態比較之四象限圖示 翻譯自“ Introduction to the Flow construct,” by S. A. Jackson, and R. C. Eklund, 2004, The flow scales manual, p.4.. 關於心流狀態與其他心理經驗的比較,目前最詳細的莫過於將挑戰與技巧 交 錯 而 成 的 經 驗 區 分 成 為 八 種 體 驗 的 「 頻 道 (channels) 」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如圖2-3,與圖2-2相較,八頻道的圖示將「放鬆」與「無 聊」區分開來;另外還多出了「擔心」、「激發」,以及「掌控」的狀態。當個 體處於「激發」狀態時,會變得心神專一、主動投入,若是能將技巧加以提升, 便能進入心流狀態;若是處於「掌控」的狀態,個體雖能獲得快樂滿足的感受, 但會缺乏全心投入的感覺,若能提高挑戰的難度,便能夠進入心流狀態 (Csikszentmihalyi, 1997)。. 23.

(36) 高. 挑戰. 激發 焦慮. 心流. 擔心. 掌控. 冷漠. 放鬆 無聊. 低. 技巧. 高. 圖2-3 心流狀態與其他心理狀態比較之八頻道圖示 翻譯自“ Flow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 by J. Nakamura, and M. Csikszentmihalyi, 2009,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201.. 根據Csikszentmihalyi(1990)的說法,不管是因為先天遺傳因素或是後天學習 的影響,人們經驗到心流的能力是不同的。Nakamura與Csikszentmihalyi(2009)也 提到,雖然經驗心流似乎是一種普遍的能力,但人們在回報心流的頻率上卻有大 的差異。 個體經驗到心流的能力各有不同便是本研究欲著重的重點之一,也就是所 謂的「心流傾向」。特質傾向和暫時性的狀態不同,它代表的是一種持久性的特 徵,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表現,使個體在不同的情境及時間點上,仍能保有 行為的一致性;一般來說,特質在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內建(built-in)在個體之中 的,它是個體產生各種暫時性狀態的原因(Mattews, Deary & Whiteman, 2003)。. 24.

(37) Csikszentmihalyi(1997)是以「自發性的人格」一詞來說明個體經驗心流的特 質傾向,有此特質傾向的人從事活動是出於自身的目的,而非是為了達到一些後 來的目標,因此他們不太需要物質報酬的滿足。這種人在生活的各種情境中,甚 至是獨處時,皆能體會到心流。擁有這種特質傾向的人對生活具有好奇心、興趣、 堅持,以及低度的自我中心,導致他們所為之事是因內在酬賞所激發,這使個體 能進入心流並停留在其中(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具有自發性的人格的人所做的事情比較困難繁複、對自己的感覺比較好。這 樣的人似乎精力無窮、對週遭之事十分關心,願意不計回報地投注更多心力;他 們比較不在意自己,因此能擁有更多的精力去體驗人生、將多餘的精力投注在瑣 碎平凡的事物上,而獲得突破性的進展。是故,創意洋溢的人通常也具有自發性 的人格(Csikszentmihalyi, 1997)。 Jackson 與 Eklund(2004)曾發展出「心流傾向量表」,用以測量自發性的人 格。「心流傾向」即為本研究的焦點之一,研究者將探討其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 關係,並探討其作為完美主義此一特質與心理幸福感的中介變項,會有什麼樣的 效應。. 貳、心流的測量方式 關於心流的測量已有多種方式(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介紹如 下: 一、訪談(interview) 心流的概念源於當活動順利進行時的感覺,屬於一種質性的因素 (Csikszentmihalyi, 2000) 。 最 早 的 研 究 資 料 收 集 是 以 訪 談 紀 錄 和 問 卷 為 主 (Csikszentmihalyi, 1990),半結構式晤談的優勢在於它提供了一個在實際生活的 脈絡之中,關於心流經驗的整體、主位的解釋。它是最先被用來描述心流經驗的 面 向 及 動 力 的 關 鍵 工 具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 Kimiecik 與 Harris(1996)曾用此方法來研究運動中的心流經驗,Neumann(2006)則是用來探討. 25.

(38) 在研究型大學中工作之教授的學術經驗。 二、問卷(questionnaire)、量表(scale) 以心流問卷或量表進行資料的收集,是呈現給受試者數頁關於心流狀態的描 述,並且詢問他們是否曾有那樣的經驗?頻率如何?從事什麼樣的活動 (Csikszentmihalyi & Csikszentmihalyi, 1988) ? 另 外 , 像 是 Csikszentmihalyi 與 LeFevre(1989)則是以受試者在問卷中之特定題項得分高或低於平均,來檢視不同 受試者的自發性人格,也就是關於表現心流的特質傾向。綜上可知,這樣的測量 方 式 可 以 讓 研 究 者 得 知 不 同 脈 絡 之 間 或 是 個 人 之 間 的 差 異 (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由於 Jackson 與 Marsh(1996)以及 Jackson 與 Eklund(2002, 2004)在心理計量方 面所做的努力,他們發展出了兩種各有 36 題的心流量表,分別為「心流傾向量 表」(dispositional flow scale, DFS-2)與「心流狀態量表」(flow state scale, FSS-2)。 DFS-2 是要求受試者在平時去針對某一項活動來進行填答,而 FSS-2 則是在活動 剛進行結束的時候來進行填答,因此,兩者的差異在於填答問卷的時間點不同。 後續的心流量表發展者則是試圖設計出較為精簡的版本(Jackson, Martin, & Eklund, 2008),或是針對特定的活動去設計心流問卷,像是 Bakker(2008)即針對 「工作」去發展心流問卷。 回顧國內針對心流的研究所編製的量表,曾有休閒心流經驗量表(郭肇元, 2003)、閱讀心流量表(蘇慧堅、鍾燕宜,2004)、太極拳心流體驗量表(邱思 慈、黃芳銘、陳冠中、張家銘,2010);後兩者皆是將受試者限定在特定的活動 之中以進行問卷的填答,而郭肇元(2003)的休閒心流經驗量表是讓受試者自行 設想一項休閒活動再進行填答。Csikszentmihalyi(1997)認為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 活動中體驗到心流,對本研究來說,研究者想探討的是個體經驗到心流的特質傾 向,而 Jackson 與 Eklund(2004)的心流傾向量表(DFS-2)正是用以評估個體能夠經 驗到心流的傾向,在問卷中,受試者必須根據一項特定的活動來填答問卷,此活 動可由研究者指定,也可由受試者自己指定。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考量到每個人 26.

(39) 的心流活動可能不同,因此研究者將參考 Jackson 與 Eklund(2004)的方式,自編 一份心流傾向問卷,並讓受試者自行指定心流活動,再根據此一活動來做問卷的 填答。 三、經驗取樣法(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 ESM) 經驗取樣法是在測量心流方面最廣被使用的方法,而且它並不會因為依賴回 顧式評估而有所限制(Csikszentmihalyi & Larson, 1987)。 利用問卷所進行的回顧式自陳報告,容易因為記憶偏誤而產生測量上的不精 確。相對於此,為了瞭解心理健康的動態變化,Csikszentmihalyi(1990)發展了「經 驗取樣法」此一特殊的測量方式來評估心流的主觀經驗。進行此項測量時,受試 者被要求配帶一具電子呼叫器,每當呼叫器一響,受試者就要去填寫問卷以描述 他們被呼叫時的感覺或心情(Csikszentmihalyi, 1990; Duckworth et al., 2005)。 Csikszentmihalyi與Larson (1987)在回顧中提及,經驗取樣法是一種企圖去呈 現心理過程之變化的有效工具,它可以被用來獲得許多面向的實徵數據,像是在 日常活動以及社會互動之中有關於各種心理狀態的頻率和強度的清晰樣貌;此種 測量方法不僅具有短期及長期的信度,從它與其他測量方式(生理測量、心理測 驗、行為指標)的相關之中亦可說明其效度的存在,而針對不同母群體的研究也 證實了經驗取樣法可以在許多議題範圍內被有效地運用。經驗取樣法雖然有許多 優點,但是由於其收集資料的方式,必將導致心流經驗的中斷,而且這項技術是 相當精緻而且耗時的(Nakamura & Csikszentmihalyi, 2009)。 根據前述的介紹以及考量研究者的能力限制,本研究將參考Jackson與 Eklund(2004)的做法,採用自編量表的方式來測量大學生的心流傾向。. 參、心流的相關研究 心流的概念在許多領域中被研究,包含了運動、休閒、玩樂、藝術、工作、 教育,以及電腦和網路使用(Csikszentmihalyi, 1997)。實務工作者也針對其脈絡 來強調正向經驗的重要性,像是 Bryce 與 Haworth(2002)發現到工作場合的心流.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結構方程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簡稱 SEM) 在管理、教育與心理等社會 科學領域可以說是當代最盛行的統計方法典範,尤其是心理測驗領域,SEM 可以說 是主流技術,在

Regarding Flow Experiences as the effect of medi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on volunteer firemen, taking volunteer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discover that the personal and family factors, organizational climate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