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文「胖女性」4的定義方式,乃受到 Colls(2006)的文章啟發。Colls(2006)

寫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超過尺碼/排除在外:身體之「胖」和英國女性逛街購衣 情緒經驗(Outsize/Outside: Bodily bignesses and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s of British women shopping for clothes)〉,她以女性逛街情境為例來回應:「我們要怎 麼定義『胖的身體(big body)』」?她通過回應這個問題,說明身體意義建構總 是交織著個體的複雜處境與情緒,總是流動不休。若用外在定義範限身體的處 境,可能有本質化的危險,忽略了個體差異。

Colls(2006)使用了一個詞「各種胖或大的特質(bignesses)」(p. 529),以 說明胖身體在當代社會論述中,是多麼難以定義的對象。她摘要了當代關於「胖」

4 到底要稱呼「胖」女性還是「大體型」女性,或是還有其它稱呼方式,我下筆前著實苦惱了一

番。因我自己對「胖女性」這種說法,並沒有特別覺得刺耳不適,就還是直接以此詞稱呼本文中 的反思行動者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的各種論述,包括醫學健康論述、美感道德論述和政治論述,Colls(2006)認 為在醫學健康論述中,胖身體被視為「不符合醫學健康標準,潛在有病」的身體,

只要不符合如 BMI 之標準,就是胖;美感道德論述則歸結出胖身體「總具有的 某些特質」,像是懶惰、不流行等;在政治面向,Colls(2006)舉英國「接納肥 胖者運動(fat acceptance)」的論述,認為這類論述有時會把「不論多胖都別減 重,要接納自己身體」的主張抓得太緊,而和「想要減重」的人有所對立,忽略 了不同個體在減重或不減重之間的情感矛盾、行動過程與差異性(以上見 p.

531)。Colls(2006)點出,這些論述往往是用「胖代表什麼」來定義胖身體:

很明顯地,在簡述了各種「胖身體(big bodies)」被建構(produced)

的論述之後,可看到有各種對於「胖(bigness)」可能為何的論述,

且這些論述都有一種傾向,即聚焦於「胖代表什麼(what bigness

‘represents’)」,即從醫學、道德和政治脈絡出發,而非「胖身體的感 受為何(rather than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big)」。(Colls, 2006, p. 532)

Colls(2006)認為把胖身體的定義方式從「胖代表什麼」轉向「個體如何 感受自己的(胖)身體」有其必要性,因為「用胖代表什麼」的論述定義身體,

太容易做出二元對立的身體分類,如「胖身體」相對於「瘦身體」、「政治正確的 身體」相對於「政治不正確的身體」。但是,一個個體可能在不同時空同時擁有 各種意義的身體。

另外,在「代表論」的談論框架下,「胖身體」也成為一種如 Shildrick(1997, p. 168;轉引自 Colls, 2006, p. 531)所談的「本質化的主體(full subjectivity)」, 即這些論述對於理解胖身體並非無意義,但它背後的主體是想像的群體,而不是 具有差異性的、真實生活著的主體們(subjectivities)。看不到具有差異性的、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實生活的個體,則看不到身體的流動性、看不到「胖身體」怎麼生活、怎樣地受 困,又怎樣地具有能動性:

對身體的胖大(bodily bignesses)提供經驗性的說法(empirical account),可避免用「胖身體代表什麼」去截然劃分胖身體的意義,

而能轉去察看胖身體被經驗、感覺和協商的各種方式。(Colls, 2006, p.

533)

個體感覺到自己身體的「胖」並思考「自己的胖」的時刻,往往發生、交織 在生活空間中,所以 Colls(2006)就把女性容易覺得自己身體「胖」的情境之 一「逛街購衣場所」當成考察女性胖身體的田野,並描述其中女性如何通過衣物 尺碼等環境條件改變對自己身體的情緒,像是她一位多年好友在大尺碼商場覺得 自己的身體找得到適合尺碼,甚至在其中是「小號的」,因而「感到自己的身體 正常(normal)」(p. 538)。

我希望探索、分類購衣場所中的污名情境、胖女性在這經驗中浮出的自我認 同建構主題。Colls(2006)研究展現出購衣情境中女性對自己身體感覺的流動,

對我的研究有以下的關鍵啟發:

首先,「胖」的定義是情境的,任何定義都有它的特殊脈絡,如醫學論述定 義胖時,有醫學論述的健康脈絡。我要探討的主題脈絡是「在衣物消費空間中因 肥胖污名而覺得不自在的胖女性」的處境、行動;若採用醫學健康論述等對「胖」

的定義,無法真正呼應我的研究脈絡,因為在我的情境中,「身體超過衣物尺碼」

才是女性感覺到肥胖污名的必要條件,而不見得是「BMI 多少」。

再者,污名不是一個凌空而來貼在身體上的固定標籤。污名存在於主體的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知、建構過程;重視胖女性個體對自己身體的感知,較不會落入用外在標準範限 胖身體的定義,可避免強化、再生產「胖就是如何」的論述,亦不會犧牲個體對 自己身體的胖「如何論述」的聲音、能動性怎麼發生的過程。

所以,當我在本研究中談「胖女性」時,就不是指可被定義出「胖女性身體 形貌」的特定群體,例如身高體重相減多少、BMI 如何、體脂率多高這種醫學 論述定義,也不盡然所有大體型女性在逛街購衣場所都有污名經驗。本文只是暫 用「胖女性」這詞彙去稱呼本論文中所討論的對象「遭受肥胖污名的女性」,我 指的是「曾」有身體大小超過多數衣物消費場所中的衣物尺寸,且在逛街購衣經 驗中感知到肥胖污名,而有相關負面感受如挫折不安感的女性認同者。

強調「曾」,是因為這種不安感是我研究中胖女性的集體經驗,但個體的身 體形象可流動、胖瘦會改變,且對污名情境的感受與行動會隨個體的脈絡不同而 建構、變化;曾經買衣服買得挫折不安者,現在可能經過了調適,而不見得一樣 帶著挫折不安的情緒回應相似的購衣情境。所以我用這樣的定義方式,希望既能 定義、又能開放,即一方面保留我欲考察的群體經驗,一方面強調這種群體經驗 的時空性、個體差異性,開啟它在不同受訪者身上發生的意義變化。

穿不下一般店面衣物的女性,多半也符合其它情境中的「胖」論述,如健康 論述中的 BMI、腰圍比例等。所以對這定義中的女性而言,她的「胖」通常不 只發生在逛街購衣情境裡,且逛街購衣情境中的「胖」可能還會讓她連結到自己 其它情境中被定義為胖的經驗,而感到自己是一個「實實在在」、「時時刻刻」的 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