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做」女人的難關:胖女性逛街購衣經驗中的肥胖污名與自我認同初探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做」女人的難關:胖女性逛街購衣經驗中的肥胖污名與自我認同初探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方念萱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做」女人的難關:胖女性逛街購衣經驗中的. ‧. sit. y. Nat. 肥胖污名與自我認同初探. n. er. io. Fat Women’s clothes shopping experiences: Fat al v Gender Stigma, Self-identity and Doing i n Ch engchi U. 研究生:郝天行 中華民國一○二年一月.

(2) 謝辭.  這篇拙作,獻給我的家族長輩── 我的阿嬤,妳是個天才。妳擅長傾聽、思想開放,從小讓我無懼地、暢快地 表達,養出我願意書寫訴說的習慣。謝謝妳教育我。. 政 治 大 義相繫最幸運。我會盡力朝向「自在」,這論文即是朝向自在的一環。 立. 我的爸爸,謝謝你忍苦養育我這女兒,給我自由。難得見面又如何,生命意. ‧ 國. 學. 我的姑姑,妳自由無拘、樂觀良善,妳的熱情與慷慨給我莫大啟發。妳是我 的朋友兼姊妹。. ‧. al. er. io. sit. y. Nat. . v. n. 一月底論文口試後,忙於梳整生活的流蘇,就這樣滿身線頭地穿過兩個多. Ch. 月。現在總算能好好寫謝辭了。. engchi. i n U. 通過寫這場論文──這場生產意義、建構自我的歷程,我著實有所成長。所 謂致謝,目的大抵是要好好去覺察這成長背後所交織的條件吧。所以,還是得先 說些自我中心的話,講講研究所以來,我感到自己最深刻的變化──典範轉移。 甫進研究所時,我把「知識」看成一種名詞,是運用理性邏輯而抵達的普遍 真理,我將應然先置,實然只是應然的渣滓;我把邏輯原則置於優位,經驗僅為 待過濾出充份必要條件的材料;我視普遍勝於例外,視架構勝於縫隙。這樣的我 一貧如洗,拓著家徒四壁的荒原,荒原中央獨棵巨木一蹴刺天,我仰頭以為那兒.

(3) 才是真實所在。而我只是燒盡百草的野鬼。 通過書寫論文的過程,現在我總算「復活成人」了。以前「是建構,非本質」 這些話我也會講,但我只嘴上說說。現在,我總算稍能體會──人文社會「知識」 , 是動詞、是真理的「過程」;所謂真理,並非存在一真理本身,而是往真理走去 的整場活動。真理交織在實然之中,是權力流動而生的東西。正因為這樣,我也 終於能返回我身處的世界──我不是附著軀殼的野鬼,我整個人就是開放向世 界、向他人的存有。 人文社會知識的對象、目的,乃是有意識有情感的主體,是生命的發展狀態. 政 治 大. 與其意義,而不僅為客觀對象的模態、導因。人文社會知識是知道生活的困境、. 立. 情緒的裂痕,知道裂痕中我們都流著相似的血。人文社會知識是一種修為的建. ‧ 國. 學. 議,讓學習者朝向自在,同時也能養出一種意願與野心,去付出能力理解他人, 去豐碩讓他人也得自在的條件。幸好,我們是可同理的動物,不是嗎?. ‧. y. Nat. 身為研究者,討論現象與理論,目的不是傲慢地顯現聰明才智,而是開展一. er. io. sit. 場關乎幸福的倫理活動──展現妳我之間的脆弱、恐慌、痛苦,細看妳我生命如 何往安穩靜好的平原流淌,偶爾怎麼乾涸、怎麼陷落。. n. al. Ch. engchi. i n U. v. 以前的我把知識看成展演聰明、抽象而獲得肯定的工具,結果讓自己成了知 識的客體。我焦慮著自己不知「為何要說」而落入低迷,這都是因為我誤把手段 當目的──論述的目的是為了生活的人,但我卻總著迷前者而忘卻後者──看不到 自己的生命困境、別人的生命困境,才會著迷於概念遊戲。那又怎麼是聰明呢? 而聰不聰明,又如何呢? 知識是生活、是藝術,是妳我痛哭後的迴音,是將迴音滲入胸懷的擁抱。我 的驕傲、僵化和封閉,讓我同理的能力發展遲緩,希望現在慢慢養,還來得及。 這麼說不是要否定過往,我想說的是──對我而言,寫這論文是反思自我、鍛鍊 同理心的過程,且找回了「理論」的意義──好險,差點成為一個順著劣根性走.

(4) 的人,高傲地以為越抽象越優越;也好險,我不是個反智的人,所以也不會為了 極端地跟以往的自己切割,因此刻意鄙棄反思與分析吧。 不知道接下來的自己會如何變化、是否能繼續往喜歡自己的方向流動?然倒 也無妨,至少目前這場轉變令我心安。這轉變能發生,是因為有諸多良善的他人 存在,我在其中受惠成長,也才有力氣好好生活,並繼續養著「想當更好的人」 的意願,希望也能多少實踐出對他人的良善。 這篇謝辭無法把所有參與我成長的人們都詳列出來,但只要妳曾聽我交心、 笑笑哭哭,妳便是我深深感謝的良善之人。以下,要好好向助我完成這論文的您 們致謝。. 政 治 大. 立. 謝謝我的指導老師方念萱老師。方老師是環抱群群孤島的暖洋,善於連結、. ‧ 國. 學. 安撫與同理,在我思想實踐中一片蠻荒野地裡,您耐心地養出盎然生機。這幾年,. ‧. 不管是論文的打造、精神的重整,真的都處處讓您勞心勞力!. sit. y. Nat. 謝謝柯裕棻老師與曾凡慈老師擔任我的口試委員。很幸運得到曾老師的建. al. er. io. 議,您的指教讓我驚醒,知道往後我得更舒展生命經驗縫隙裡各種能動性的熱. n. 度,才不致悲觀得四體僵硬。. Ch. engchi. i n U. v. 柯老師的課程總呼應我的興趣,從大學到研究所畢業,相當有緣地幾乎集滿 了柯老師的課。柯老師擔任口試委員時,給我的啟發就像在各堂課程中一般明 亮,您為我碩士學習歷程細細劃上的句點,是儀式得以完成的最後一聲呼喚。 謝謝從我大學至今,不斷鼓勵、陪伴我的吳筱玫老師。和筱玫老師一起工作、 談天,我更能理解到──原來古靈精怪、任勞任怨和雲淡風輕,彼此可和諧並生。 謝謝您用最細膩的方式,提醒我不要活得那麼用力。 進研究所後和孫式文老師有機會相熟起來,真是我莫大的福氣。跟著直爽果 斷然亦不失溫柔的孫老師工作,我這處事躊躇的傢伙,終能放下一些黏答答的執.

(5) 著。孫老師會明快地皺眉跟我說:「追求一個普遍形上學,也太霸道了吧?」隨 即看著我的包子臉哈哈大笑──此乃我典範轉移過程的止痛藥。 謝謝在我研究所期間落入低迷時,對我殷切關懷的蘇蘅老師。您總在百忙中 抽出時間細心關照學生,雪中送炭,真不知如何向您道出心中感激。謝謝臧國仁 老師,大學至今,您給我無數次鼓勵,要我放心地運用各種資源朝快樂前進,別 過度執著,我都會好好記得的。謝謝鍾蔚文老師,您在我最渴望學習時,於傳播 與文化學程課堂間遞出無數靈光;在我最低迷時,您則遞給我繽紛的畫冊。謝謝 您總努力地為我們悠遊各媒材間,希望帶給我們豐碩的意義。. 政 治 大. 謝謝女學會研討會中,對我論文粗淺初稿給予寶貴建議的李玉瑛老師、陳伯. 立. 偉老師。從花蓮返程途中,我在筆記本上整理您們的意見,鐵軌的聲響隱隱約約,. ‧ 國. 學. 像待嗷哺的靈光。. ‧. 我的 14 位論文受訪者,謝謝妳們誠摯地分享一部分的生命,供我理解、供. y. Nat. 我詮釋、給我啟發。也謝謝妳們願意閱讀我的論文成品,並不吝給予意見。論文. er. io. al. sit. 若是鐘響後的清晨,妳們則是街市裡最親切的笑聲。. v. n. 謝謝麵糰。是因為妳這優秀的學姐(批兔網友?哈),我才對新聞所產生憧. Ch. engchi. i n U. 憬。做夢也想不到,我能有幸過得這一年半的亮虹時光。從論文第一章還沒幾個 字時,妳就陪在我身邊,容忍我的焦慮、陰鬱,用最大的耐心細細磨平我的銳利。 現在論文完成,我們的關係雖進入不同的形式,但妳仍種下了豐富的意義。妳的 謝辭中,對自己寫道:「你遊歷時向來把事件連同歲令如枯葉堆般踩在腳下,那 些聲音有時令你著迷、有時扎傷你,有時助你入眠有時成為夢魘……但那就是風 景的聲音,不等同於沿途本身。而你,也不等於路的本身。」我記憶猶新。妳知 道嗎?枯葉化成草原,貓群幸福躺臥。 楊癸齡、謝孟釗、李紹良,研究所生涯中怎麼可以沒有妳們?我們的讀書會 就是戒酒小組,每個人倒苦吐酸,希望能戒掉各種偏執。而早在戒酒小組之前,.

(6) 我們就是彼此的諮商中心。楊鬼鬼,妳真的年紀比我小嗎?妳是我阿姊吧!妳幽 默可靠,有些許扭曲,但比我正經,於是擅長做我(加上謝孟釗)與世界的橋樑 (妳對我們翻白眼時,眼球白得毫不保留呀)。謝謝妳照顧我,此生我會到處找 無尾熊產品報答妳的。現代理性舵手謝孟釗,我喜歡跟妳高密度地聊天,有薛西 佛斯感也沒關係。我們彼此察看身上典範轉移的細微痕跡,像催生無數株千年 榕,希望我能一直幫妳鋤鋤雜草,賞樹到老。天空親大大(科科)李紹良,從我 們大三到現在,我看著你致力強化同理能力、學著進入生命深處探看並修補傷 口,也感到獲益良多,我認為你給自己建造著理想的陽剛氣質。往後也請多指教。. 政 治 大 建議,真開心菸酒生涯跟你成為好友。謝謝親愛的陳薇真,妳是批兔平台帶給我 立. 謝謝潘小批,即使胖女性經驗對你來說那樣陌生,你還是盡力地閱讀、給我. ‧ 國. 學. 的禮物,看妳日日書寫,反思妳自身的性別經驗、灌溉生活的細節,我總讀著讀 著也感到被安撫、被理解。謝謝妳仔細給我論文意見,妳是讓我理解現象學的啟. ‧. 蒙者。謝謝塔莎主動幫我仔細修改英文摘要,即使我的愛團早從 Goo Goo Dolls. sit. y. Nat. 轉為 Smashing Pumpkins,我仍極珍愛妳帶給我的咕娃海報。保持連繫吧。謝謝. al. er. io. 讀書會第二代成員 Ricky、邱彥彥、品葭,總耐心地聽我胡言亂語。謝謝前來參. v. n. 與我論文口試、給我小禮物打氣的朋友們,Ricky 是貼心的行政小天使,妳巧手. Ch. engchi. i n U. 做的小盒子跟婷婷的草莓白巧克力包裝盒,我珍惜地收在一塊兒。廖北,在這兒 我不多說你的 10 元血汗七七乳加了,改天再跟你與阿多諾天南地北聊,嘿嘿。 98 新聞所同學,幸好有社群網站,讓我得以跟日常難得碰面的你們保持連 結,謝謝你們這幾年的陪伴。謝謝同年畢業的芙蘿拉跟小尬幫我化解面對口試、 修改和無數行政瑣事的焦慮。 國中、高中、大學摯友們、黑底白字批兔幽洞中的你們、還有一起工作過的 好夥伴們,恕我就不用這篇謝辭一一列名道謝啦,但你們都佇在我心頭。你們各 個用不同的方式,陪伴我度過重重難關,我都記得。我會用接下來的生命時光與.

(7) 你們繼續同行,你們懂得的。:) 最後,我要跟自己說:美好的典範轉移,來自對生命經驗的誠實與反思。願 妳放輕鬆點,然繼續運轉誠實與反思的動能,做一個懂得同理的、真摯良善而心 胸開闊的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8) 摘要 我將逛街購衣經驗視為日常生活「做(doing)」性別的關鍵過程,並探討胖 女性在其中如何與肥胖污名對話。本文「胖女性」的定義為:曾有身體大小超過 多數衣物消費場所中的衣物尺寸,且在逛街購衣經驗中感知到肥胖污名,而有相 關負面感受如挫折不安感的女性認同者。通過收集網路言論、訪談 14 位胖女性 後,研究結果如下: 尚未進入購衣活動前,胖女性已在商圈環境中感受到胖身體的低階級;進入. 政 治 大. 購衣活動後,「體型」則成為支配胖女性活動空間與社交角色的關鍵因素。逛街. 立. 購衣過程中,胖女性應對肥胖污名所採取的戰術大致可分為融入、旁觀、衝撞三. ‧ 國. 學. 種類型。胖女性反思逛街購衣經驗時,會通過將自己的身體正常化,以及從主體 位置出發和時尚論述對話等方式來開展能動性、接納自己的身體。. ‧. y. Nat. 逛街購衣情境交織胖女性在不同時空情境扮演的女性角色(如做為女職員、. er. io. sit. 女兒、女友),可看出胖女性和瘦(正常)女性「做」女人的歷程具有相當大的 差異──胖女性「做」女人的緊張挫折感幾乎全面滲透在日常生活各領域中。但. al. n. v i n 任何一個情境中的環節鬆動,就可能給胖女性反思、行動的空間。胖身體能正當 Ch engchi U 化自己的資源太過稀少,購衣管道、購衣空間、衣物選擇的多元化;大眾媒體時 尚論述中女性多元典範的建立,是此情境中提供賦能的重要條件。 若要反轉肥胖污名,建議日後研究必須小心回到主體所在情境定義「胖」,. 不要直覺地沿用 BMI 等主流論述,才可覺察「胖」的多元意義;胖女性購衣經 驗中「做」性別的過程,顯現出「體型」已成為個體性別建制過程的重要支配因 素。本文以某些女性的經驗為例,但這種狀況發生在各種性別認同者身上,「體 型」急需被建制為台灣性別運動的重要主題。.

(9) ABSTRACT I view clothes shopping experiences as key processes of “doing gender” in everyday life, in which fat women often struggle with fat stigmas. The main issues to b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us the following: 1) How do fat women cope with fat stigmas during these processes? 2) What ar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fat women’s self-identities, gender-doing and their clothes shopping experiences? In this context, a "fat woman" is defined as: A woman (who identifies herself as a woman) always gets. 政 治 大. negative feelings through clothes shopping experiences due to her outsized body. 立. size(s).. ‧ 國. 學. Research data are collected from forum discussions and 14 interviewee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Before encountering clothes shopping situations, fat women are. ‧. already devaluating their fat bodies in shopping space, e.g. on streets. Once fat. y. Nat. sit. women enter clothes shopping processes, their "body sizes" become the key factor. n. al. er. io. that limits fat women’s activity within certain places and the social roles they play.. i n U. v.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coping tactics: integrating, onlooking and resisting. Fat. Ch. engchi. women show their reflexivity on clothes shopping experiences through normalizing their bodies, negotiating with fashion discourses from the position of subjects, and accepting their bodies in the way they are. Clothes shopping experiences interweave different daily encounters in fat women’s everyday life, in which they play various kinds of “gendered roles” such as female employee, daughter or girlfriend. Summing from the above, I notices that the different gender doing experiences between “thin (normal) women” and “fat women” usually make the latter more frustrated in most daily encounters. In clothes shopping context, resources for justifying fat bodies are needed. As to the empowerment of fat.

(10) women, diversity of shopping channels, places and clothes are as important as establishing different fashion discourses, e.g. fat female fashion icons. To reverse fat stigmas, I suggest that we avoid defining “fat” intuitively by medical discourses (e.g. BMI) but by situating fat bodies as subjects, thus we will not be subject to dominated fat discourses and thereby limit the rich meanings of fat bodies. Fat women’s clothes shopping experiences show that “ body sizes” 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individuals in doing one’s gender. In Taiwan,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us to raise the awareness of “body size issue” and further address it as a gender issue..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1) 全文目錄 第壹章、現象初探 ................................................................................................... 1 第貳章、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 9 第一節、自我認同與肥胖污名 ......................................................................................................... 9 1. 自我認同:從情境中反思行動而生的「我」 ......................................................................... 9 2. 「污名」概念與肥胖污名...................................................................................................... 13 第二節、定義「胖女性」............................................................................................................... 19. 政 治 大 1. 性別是「做」出來的 ............................................................................................................. 23 立 2. 消費者的能動性..................................................................................................................... 26. 第三節、性別、衣物消費與逛街購衣情境 .................................................................................... 22. ‧ 國. 學. 3. 衣物消費與「做」女人 ......................................................................................................... 31 消費衣物做為建構自我的實踐 ..................................................................................... 32. (2). 在逛街情境中「做」女人............................................................................................. 35. ‧. (1). 4. 逛街購衣情境中的邊緣身體.................................................................................................. 38. y. Nat. er. io. sit. 第四節、研究意義與研究問題 ....................................................................................................... 41. 第參章、資料蒐集方法 ..........................................................................................44. al. n. v i n Ch 第肆章、研究結果 ..................................................................................................53 engchi U. 第一節、差異浮現:逛街購衣脈絡中的肥胖污名 ......................................................................... 53 1.. 走入商圈環境:顯現胖身體的低階級 .............................................................................. 54. 2.. 進入衣物店面: 「體型差異」做為支配購衣活動的重要脈絡 .......................................... 60 (1). 購衣活動空間的支配 .................................................................................................... 60. a.. 「一般尺碼」與「中大尺碼」的等級與空間分化 ....................................................... 60. b.. 與店員的互動................................................................................................................ 71. (2). 社交角色的支配............................................................................................................ 75 戰術:融入、旁觀、衝撞 ................................................................................................. 78. 3.. 第二節、 「做」女人:逛街購衣脈絡中肥胖污名經驗的反思與行動 ............................................ 80 逛街購衣經驗與胖女性的身體.......................................................................................... 81. 1. (1). 正常的女人:把身體正當化的論述 ............................................................................. 81 I.

(12) (2) 2.. 胖女性的美:胖身體與時尚論述的對話 ...................................................................... 85 逛街購衣經驗中「做女性角色」的胖女性....................................................................... 94. 第三節、小結:尋求賦能資源 ....................................................................................................... 97. 第伍章、總結與討論 ............................................................................................ 106 第一節、站在主體情境位置考察「胖」的意義........................................................................... 109 第二節、 「胖」與「做性別」 ....................................................................................................... 110. 參考文獻 ............................................................................................................... 114 附錄:訪談大綱 .................................................................................................... 11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13) 第壹章、現象初探 本論文研究問題的發想,乃從我自身經驗出發。逛街購衣是當代人們生活中 的重要活動,而對我來說,逛街購衣經驗大多時間充滿了挫折和焦慮。我是個從 小到大身形經歷過反覆胖瘦變化的女性,現在書寫論文的我,正處在目前人生最 胖時期。「胖」這件事情在各生活面向,帶給我大量的負面情緒,而當我回想這 些負面情緒經驗時,「逛街買衣物」則是浮現出來的一個重要情境。 胖的我遊走在滿是服飾店的街上,總感到緊張、焦慮,自卑感從背脊一路湧. 政 治 大 也不願買。當然,我還是會出門、會逛街,不管選文具啦、選雜貨啦,逛什麼都 立. 上,所以我胖的時期,包括現在,我總不喜上街買衣服,舊衣服反覆穿到破了,. ‧ 國. 學. 好,但選衣服就是讓我不自在。. 我雖不是一個對時尚流行特別感興趣的人,但這並不代表我不需要挑選順眼. ‧. 的衣物。有時候我得穿比較正式的衣物出席重要場合;有時候我只是想簡單地妝. y. Nat. sit. 點自己,讓自己心情愉快,而這都需要「買衣服」。我沒有時間、能力自己買布. n. al. er. io. 料剪裁所有衣物,上街選衣服則是對我來說頗為重要的挑選衣物管道,可是胖的. i n U. v. 我走在街上,所害怕的事物卻很多,諸如店員或路人的目光,怕他們笑,覺得胖. Ch. engchi. 子哪有資格打扮,反正怎麼打扮都好看不起來;怕他們覺得店裡沒有我的尺寸, 認為我到店裡挑選衣服不啻自取其辱。我也想享受自由試穿衣服的樂趣,然逛街 試穿時,往往花了不少時間,卻找也找不到自己穿得下的衣物,只好在挫折感中 敗興而返。這種敗興之感,還帶有一種令我疲倦的自卑、自厭的質地。自然而然, 我就開始避免逛街買衣服了;非買不可時,就到大尺碼衣物網路拍賣商家找。 這種焦慮如此日常、看來細微,畢竟這些事情減肥就解決了。是我自己不夠 努力,且穿衣服打扮不過是無聊的「芝麻小事」 ,不是嗎?但其實,這所謂的「芝 麻小事」有很強的集體性、社會性,許多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是紮紮實實地為. 1.

(14) 此困擾著。 全台最大 BBS 站台「批踢踢實業坊」(bbs://ptt.cc,以下簡稱 PTT)中,有 個專屬胖朋友的討論區「胖板(Fatworld)」,「胖板」提供胖朋友談論日常生活 種種與「胖」相關的話題。我在 2009 年發現這個板後,就常常去逛,發現裡頭 有不少關於「尺寸」的討論,這地方顯現了逛街買衣服議題於胖女性生活中的重 要性。 「胖板」具有相當的「人氣」 ,板上每日皆有不少新文章,運作很活絡。 「胖 板」開放給所有 PTT 使用者閱讀討論,除限定「身高減掉體重,小於或者等於. 政 治 大. 95」者才可以發自我介紹文外,其它相關討論並不限定參與條件,只是板上參與. 立. 討論者,大多還是 20 到 30 歲左右的年輕胖女性。來自年輕胖女性的衣物消費與. ‧ 國. 學. 穿搭話題,幾乎日日出現,總像下圖般佔滿板面:.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一:「胖板(Fatworld) 」2011 年 8 月擷取畫面(作者與標題部分的個人 ID 皆匿名處理) 。. 我們可從這文章標題看出板面氛圍,「買衣服」是胖女性日常生活中相當關 2.

(15) 注的議題、更是顯著的「難關」,板面上的胖女性們體型幾乎大於一般消費場所 的衣物尺寸,面臨在衣物消費場所中「被排除」的困境,而不斷在論壇中跟有同 樣煩惱者一道尋找解決方式。像圖一中「胖胖腳可穿的鞋」 、 「大 size 的西裝褲」、 「淘寶賣家算是中大碼嗎」等討論主題,都是時常在板面上出現的、與尺寸有關 的疑問。甚至,板面上還有一篇置底文1〈[公告] 蒐集各地區實體大尺碼店面〉, 讓大家交流全台大尺碼衣物專賣店。 形成胖女性上街選購衣物困境的脈絡,還不只「難找到穿得下的衣物尺寸」 , 胖女性逛街,還得和購衣場所情境所引發的諸多情緒「交戰」。板面上的胖女性. 政 治 大 題為〈[咕嘰] 好的櫃姐讓你上天堂~〉的文章,寫道 : 立. 們提到許多在購衣場所中令人不舒服的互動狀況,如一位胖女性板友 A 發了標 2. ‧ 國. 學. 正在竊喜的時候. y. 又讓我轟的一聲清醒了~~~在頂溪跟朋 邊運動邊逛街 經過某三個英文字的暗. io. sit. 想慢慢走回家. 暗的門市 想到之前有瞥過櫥窗內一件. n. al. Ch. er. 友見完面後. Nat. 誰知道. 也不會對我冷眼. ‧. 這次遇到的櫃姐都不錯 即使是一些辣妹服飾. 前短後長的黑色連身裙. n U engchi. 美 就走了進去... 進去不到十秒鐘. iv. 很. 連一件衣服都還沒摸到~~~櫃姐. 看著我對我講了一句話 "我們衣服都 one size 喔" 只好摸摸鼻子 默默地走了出去...(Wed Aug 10 23:50:08 2011). A 在之後與板友的討論中,又補充了兩段內容:. 1. 置底文是 PTT 的板主管理板面功能之一,PTT 板面安排是新文章在下,舊文章會不斷被推擠往 上,若要閱讀舊文,板友必須不斷按「Page up」回溯,而置底文設計則讓板主可把板友需要的 資訊安排在板面最下方,不被新訊息給洗掉,且可持續編輯更新。 2 本文板友發言引註、之後訪談引文,我會在想強調之處加上粗體。而板友們的錯字與表情符 號等,我則不會多做修改,皆按原文貼上,只註解說明。 3.

(16) 其實我也沒有覺得她多兇之類的啦~我的主要感覺是~我不能逛 街嗎???更何況今年很多衣服都很寬鬆耶~總有一兩件可穿吧~你再 怎麼樣也該等我翻了幾件~或是看我想試穿之類的~再這樣講吧~我 剛踏進門~什麼都還沒做,就講這句話~感覺就是不對!(2011, 08/11 16:59[推文]). 但又不代表是壞. 雖然跟一般社會病態的美比起來 我們是胖的 的!!! 幹麻遇到被歧視被嘲笑或有委屈時. 還要覺得是自己不夠好~. 政 治 大. 胖又沒有錯!我就很喜歡自己的樣子! (Thu Aug 11 22:32:22 2011[同. 立. 標題的回文內文]). ‧. ‧ 國. 學. A 的經驗中呈現出的是,她購買衣物感到愉快,是因為店員不會因為她的身. sit. y. Nat. 形可能與尺寸不合或認為衣物風格不適於她(辣妹服飾)就對她冷眼,她到頂溪. al. er. io. 站某門市的經驗,跟店員互動卻很不開心,因為店員看到她的身形,覺得跟衣物. n. 尺寸應不相合,就暗示她離開店面。. Ch. engchi. i n U. v. A 問道:「我不能逛街嗎?」時,我們可看出,她的經驗浮出了「被發現身 形尺寸不合衣物,逛街活動就立刻被他人(店員)阻止」的意義。對她而言,這 種種皆是(如她所說)「遇到被歧視被嘲笑還有委屈」的狀況,並使她吶喊「胖 又沒有錯!」。 於是到此,我們可從 A 的逛街經驗中,看出胖女性在逛街購衣場所中所面 臨的問題:除難找合身尺寸外,還會因為身形與尺寸的關係,感受到自己被他人 歧視、逛街活動容易遭到阻斷,並因此感到不適。另一位 B 女性則提到她逛街 瀏覽衣物時,因表現得比較猶豫,未立即決定下手購買,就被店員「責備」的經. 4.

(17) 歷:. 男店員講了很白木3的話,他說「這件衣服難得你可以穿耶!!! 你的衣 服應該也不好買吧,衣服一定很少吧!! 你也難得碰到可以穿的,你還 在猶豫什麼呢?」 我本來不算回他話,他又繼續說 像你的身材阿,碰到可以穿的衣服 就應該買了 我想你家衣服一定很少 我又只回話說: 「我家衣服很多」. 政 治 大 說: 「我家很多日系的衣服都很好看」 ([咕嘰] 逛街心得/Tue May 31 立. 他就回: 「但一定都是不好看的吧,像我們家這種衣服一定沒有吧」我. 01:38:32 2011). ‧. ‧ 國. 學. B 講述這段經驗後,發表了她的感言:. er. io. sit. y. Nat. al. v. n. 為什麼現在還有人帶著異色眼光看著胖子?我雖然覺得我很胖,但是. Ch. engchi. i n U. 胖的蠻會打扮穿衣服 很多朋友都會問我要怎麼穿搭,要怎麼化妝 該 要丟臉的人是你們這群用異色眼光看的人吧?!雖然如此,可以給我 一個火箭砲讓我射殺他們嗎 XD ([咕嘰] 逛街心得/Tue May 31 01:38:32 2011). C 女性則提到當跟朋友一起逛街時,若被指出「胖子」身份,就會讓她感到 非常「沒面子」:. 3. 板友錯字,即「白目」。 5.

(18) 我永遠記得我才剛拿起一條短裙時...店員就用很不屑的口氣對我說 "小姐 沒有你的 SIZE". 朋友也在一旁...真是超囧的~~~我說"阿 我. 想請問..."(要問我姐的身高體重適合哪種 SIZE) "我們店裡沒有你能 穿的衣服"言下之意是叫我快滾的意思嗎.0...很囧的烙跑了. 之後好. 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出去逛街 QQ(當時網拍也不流行) [略]. 政 治 大 我會覺得這店員很白目欸= =([咕嘰] 大家逛街時最討厭遇到什麼狀 立 我自己就算了 最多氣持不好 不買拉倒 但若朋友在 老實說 我覺得. 況呢?/Sun Dec 5 03:22:12 2010). ‧. ‧ 國. 學. C 的文章中,則有人推文回應:. er. io. sit. y. Nat. al. v. n. 我都很怕店員過來找我,要是店裡沒有客人或人太少我根本就不敢進. Ch. engchi. i n U. 去逛,有些店如果不是朋友陪著我都會沒勇氣進去...(嘆)(2010/12/05 21:34). 其中同樣有 A 讓我們所看見的胖女性逛街難關,除此之外,我們還可從 B 的經驗看出,在她被店員推銷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胖子好像就應該要容忍並 且接受有限的選擇」 ,這對她來說是很不舒服的,且 B 還得花費精力、耗損情緒, 跟店員不停地展開攻防、自我迴護,說她的衣服並沒有這麼少、好看的衣服也很 多。C 的經驗也提到了類似的情境──不停辯解自己的褲襪便宜又好穿,對她而. 6.

(19) 言褲襪並沒有那麼難買。 B 對這段經驗發表的感想是「為什麼現在還有人帶著異色眼光看著胖子?我 雖然覺得我很胖,但是胖的蠻會打扮穿衣服」,看得出逛街選衣,對她而言是一 個尋找裝扮自我素材的過程,而這逛街選衣是與流行、裝扮無法脫節的。當她強 調很多朋友會問她要怎麼穿搭化妝,胖也可以很會打扮時,言下之意即主流價值 中,胖是不會打扮的、是「不流行的身體」,在逛街選衣場所中格格不入,且隨 時都會被他人給指出、「帶異色眼光」地羞辱。 我用了「羞辱」這詞,對一些胖女性來說並不過份。從 C 的經驗就能看到. 政 治 大. 了,她一直提到「朋友在場」的買衣物事件,像是當店員提示「沒有妳的 SIZE」、. 立. 「這件彈性很好可以拉超大喔」時,似乎都讓她意識到「我是個丟臉的胖女生」,. ‧ 國. 學. 而讓她覺得這是一種尷尬的受辱過程、是跟朋友在一起時不想被友人目睹的情 境。她甚至提到被店員注意到後,她曾好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出去逛街,遠離了消. ‧. er. io. sit. Nat. 胖女性板友推文共鳴道:「我都很怕店員過來找我」。. y. 費場所。我們也可看到,這不只是她一個人的經驗──她的文章後頭,也有其她. 看起來,逛街購衣場所對胖女性們來說,有著諸多矛盾。胖女性們明明需要. al. n. v i n 它,但一旦進入,又得隨時提防著被發現、被羞辱、被攻擊,上街簡直就像是上 Ch engchi U. 戰場。另有一些胖女性板友,則有著「不想跟瘦子(非胖子)一起逛街」的經驗, 於是出現胖女性結盟逛街的行動。像 D 發了一篇文章徵求板上胖女性一起逛街:. 我前天陪我同事去逛街,發現有一兩家有些版型做的蠻大的,可惜當 天逛街的人是瘦子~我整個不太敢去試穿,所以...想要再約人去逛一 次~( [揪團] 岡山逛街/Wed May 11 19:44:19 2011). 7.

(20) 這裡可看到「胖」是如何地展現了胖女性逛街時的社會關係──胖與瘦成為 選擇逛街夥伴的條件。以上 A、B、C、D 幾位胖女性的經驗,讓我們看到胖女 性上街購衣所面臨的難關,不只是「找不找得到合身衣物」這樣單純的問題而已, 還牽涉到胖女性走在購衣場所時對陌生人目光的焦慮、商品選擇稀少的被排擠 感;逛街同伴的選擇等脈絡。胖女性上街購物,一旦「現身」,好像就伴隨了各 種錯綜複雜的不適情境。 以上可見胖女性族群「逛街購衣」的經驗有其特殊性。幾個看似簡單,實而 難解的困惑漸漸在我心中茁壯:胖女性在出門逛街買衣服的活動中,時常遭遇哪. 政 治 大 論文的起點。下一章即說明我以什麼視角切入、思考,並提出我的研究問題。 立. 些困境?胖女性怎麼因應這些困境?這些困境有什麼樣的意義?這些疑惑是本.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8. i n U. v.

(21) 第貳章、文獻探討與研究問題 本章承續上章末的提問「胖女性在出門逛街買衣服的活動中,時常遭遇哪些 困境?胖女性怎麼因應這些困境?這些困境有什麼樣的意義?」,進一步闡述我 切入思索此問題的角度,並提出研究問題。. 第一節、自我認同與肥胖污名. 政 治 大 談「污名」概念與「肥胖污名」。 立. 本節先說明「自我認同」乃從個體從日常生活情境中反思、行動而生;接著. ‧ 國. 學. 1. 自我認同:從情境中反思行動而生的「我」. ‧. 本文中所談的「自我認同」,是個體對於「我是誰?什麼是『我』?」這個. y. Nat. sit. 問題的回應。人有反身性(reflexivity),有稱呼「我」以及思考「自我」意義的. n. al. er. io. 能力,而能生產對自我的種種論述,此即「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關乎自. i n U. v. 我的敘事; 「自我認同」乃「個體反身(反思)的認同」 ,由個體做為反思主體而. Ch. 生,以一串個體的敘事所呈現。. engchi. 「自我認同」總是透過自我和他人相遇(encounter)的互動情節才得浮現, 無法脫離社會情境而存。如 Jenkins(1996/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頁 6)所 說,所有認同都是「社會認同」,不論自我認同、個人認同(personal/individual identity)或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皆非本質恆定之物,而是社會建構所 生產,唯自我認同比個人認同、集體認同多了「以個體為主體」的反身條件,其 建構以個體歷時的生命經驗與反思為基礎:. 9.

(22) 個人既獨特又多變,但自我是徹底的社會建構:這顯現於原初與 後續的社會化過程,也見於個人在其一生中,定義及重新定義自身和 他人的持續社會互動過程…即認同化的內外辯證(internal-external dialectic of identification),這是一切個人和集體認同據以建構的過 程。(Jenkins, 1996/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 頁 29). 「自我認同」是動態的、乃從時空情境所生;「自我認同」奠基於個體生命 歷程中從各個時空情境所汲取的經驗,個體反思「我是誰」的思考過程,就是和. 政 治 大. 這些經驗互動的過程。只要個體還有意識,這反思過程就不會停止。. 立. 個體從情境經驗中反思、生產自我認同的主要動能,是個體對於自己與他人. ‧ 國. 學. 之間「類同」與「差異」的區辨,即胡紹嘉(2008)所言的「確認」和「歸屬」:. ‧ y. Nat. sit. …[認同]包含了確認(identification)或歸屬(belongingness). n. al. er. io. 兩個面向,「確認」是指各別的生命體經由辨識自己的特徵,從而. i n U. v. 知道自己與他人之不同,肯定自己的個體性;而「歸屬」則是指經. Ch. engchi. 由辨識自己與他人的共同之處,從而知道自己的同類何在,肯定自 己的群體性(張玉佩,2000: 76-77)。(胡紹嘉,2008,頁 10). 總而言之,自我認同建構的歷程,不論是「肯定」自己的個體性或群體性, 都牽涉了個體既希望展現獨特性,同時又希望被團體接納的雙重期待。Goffman (1963/曾凡慈譯,2010)把這種個人既擁有自身特質,又同時要回應公共期許 的雙重作用力量做為自我認同建構的運作脈絡,也就是「個體自我形象 (”self-image” or “image of self”)」和「社會公共形象(public image)」間的辯證 10.

(23) 關係(Jenkins, 1996/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 認同是高夫曼著作裡另一個重要主題。個體會在互動秩序裡協調 自己的認同。個體在情境化(框架)的例行活動裡發揮互動能力,呈 現出一個他人能夠接受的自我形象。用我的話說,這是相對於公共形 象認同化辯證的內在態勢。至於外在態勢則是他人對這種呈現的接 受:他們可能接受或拒絕。自我認同產生於自我形象與公共形象之間 的關係。(Jenkins, 1996/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 頁 101-102).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人的一生中,尤其是脫離了孤獨一人的私領域之時,總會遇到無數自我形象 與公共形象交互協調的情境,個體自我認同的調整建構,不管是「認異」或「認. ‧. 同」,在個體產生「認定」的歷程裡,朝向「認定」的重要建構動能,就常常來. sit. y. Nat. 自個體在自身「自我形象」和社會「公共形象」論述之間取得定位的過程。「自. n. al. er. io. 我形象」定義如下:. Ch. engchi. i n U. v. 自我形象包括對個體角色特質(the individual's character)的態度 (attitudes) 、認識(perceptions)和感受(feelings) ,及在情境(situation) 中何謂適當的行為(這也可能是個體所規劃的一部分) 。 (Schenk and Holman, 1980, THE CONCEPT OF SELF section, para. 1). 「自我形象」可解釋為情境中「個體對自身」所呈現出來的個人屬性 (attributes)之感知,如個體對自身外表、姿態、言談中所表述的價值觀的理解。 所謂公共形象,則綜合了他人在情境中對個體屬性無意識或有意識的「應然面」 11.

(24) 要求,與「實然面」之解讀與評價。 自我形象和公共形象相輔相生,個體多少能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認知、覺察自 我與他人相遇時,他人對自己有什麼公共形象要求與解讀,進而調整自我形象。 如職場面試情境中,一個應試者說話響亮大聲,顯現出搶眼的自信,他對自身的 自我形象解讀可能是「我的形象就是果敢而有信心」,並認為展演這個面向是對 他有利的;但面試主管可能在應然面上喜歡謙虛木訥、溫吞和緩的人,實然面上 便將「說話響亮」的表現視為與「木訥」的特質衝突,於是這位應試者就被解讀 成一個「過於強勢、難以相處的人」。但假如這位應試者知道面試主管的喜好,. 政 治 大 的一面」 ,從此也可能在類似的情境「學乖」 ,不敢把自己果敢大膽的一面過度呈 立 很可能為了得到工作,而想辦法刻意壓低自己說話的音量,盡量展演自己「溫柔. ‧ 國. 學. 現出來。. 此即所謂自我形象和公共形象對話的例子。這面試情境僅是一個人的生命片. ‧. 段,類似的自我形象調節工作,在個人的一生不斷上演,每日生活只要個體和他. y. Nat. sit. 人接觸,不論公私領域,都必會遭遇到參照著公共形象調節自我形象的情境。這. n. al. er. io. 「調節」不是「沒頭沒腦地迎合」,而牽涉了諸種關乎「我是誰、我該怎麼做」. i n U. v. 的思考與行動,自我認同也就是在這種歷經辯證的狀態落成──因而自我認同是. Ch. 社會的、互動的、動態可塑的。. engchi. 自我形象和公共形象的對話,可能只是短時間內的表演,但這種表演經歷練 習後,會建構一個人的生活經驗、習性,成為個體反身思考自我意義時的重要參 照,對個人自我認同意義的建構有莫大影響。也就是說,人們總會參考他人意見 認識自我、建構自我,內化(internalisation)作用於焉而生:. 人們習得了他們被貼上標籤的認同,這是權威所加諸的認同有 效建構或侵害個人經驗的能力。這牽涉了誰的情境定義才算數(粗 12.

(25) 糙的說,是權力)的問題。 (Jenkins, 1996/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 頁 32). 這種「被貼標籤」的「內化」作用,即和「污名(stigma)」概念有關。. 2. 「污名」概念與肥胖污名 個體有可能時常接收到他人(社會)給予的負面評價,但短時間內沒有力量. 政 治 大 之間有著個人「無力彌補的落差」時,其「自我認同」就會受損(spoiled) ,也 立. 翻轉這種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看法。當個體了解到自我形象與公共形象(社會要求). ‧ 國. 學. 就是發現自己不符合公共形象要求、期待,而對自我不滿的狀態。前述舉的例子 像是面試情境中的音量調節,還在個體能夠調整的範圍,但個體身上若有明顯「不. ‧. 被社會接納」的特質,這不被接納的特質短時間內又無法去除,甚至永遠無法去. sit. y. Nat. 除,它就成了污名(stigma)的標記。. n. al. er. io. ,就是個人自我形象、公共形象間常被視為具負面意涵的落差, 所謂「污名」. i n U. v. 「污名」就是當這種「落差」被發現時,所帶給個體的恥辱(Goffman, 1963/曾. Ch. engchi. 凡慈譯,2010;Jenkins, 1996/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 。如幾乎所有社會情境 都要求個體公共形象是體態「穠纖合度」的,體態肥胖者的「胖」就與這種要求 有落差。若我們觀察他人時,只因為他某種屬性,就覺得他整個人因此顯得比較 「糟糕」,污名即發生;如 Goffman(1963/曾凡慈譯,2010)所言:. 原本應該在一般社會交往中很容易被接納的個人,只因為具備一 項突兀的特質,而使他遇到的人對他產生厭惡,破壞了他的其餘屬性 所該得到的對待。…具有一項不好的差異,讓他不符合人們的預期。 13.

(26) (Goffman, 1963/曾凡慈譯,2010,頁 5-6). 需注意的是,我們得避免把污名標記當成一種「本存」於個體身上的、意義 無可翻轉的烙痕。「污名」並不是一種「本存的屬性」,而於「關係中存在」 (relationship, not attributes)(Goffman, 1963/曾凡慈譯,2010,頁 3)。即污名 並不是一種恆在地存於受污名者身上的「不好的本質」,而是社會情境中個體遭 逢的論述,如「胖」不是一種「本質上不好的特質」 ,它被指出來、被關切注意, 並有了「胖」的稱呼,有了「病態、醜」的評價,都是在深植現代醫學論述、消. 政 治 大. 費社會性感論述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才得發生,像是一個胖妻子可能被公婆嫌棄:. 立. 「妳太胖不健康,又醜又生不出健康的孩子。」但換了一種文化,「胖」可能意. ‧ 國. 學. 義就不同了,甚至不見得會成為一種被「指認」出來並「命名為胖」的特質。. ‧. 污名情境對受污名者有長期影響,會內化建置受污名者的自我認同,此即污. n. al. er. io. sit. y. Nat. 名的政治意涵──別人會依據我們的形象評價我們,同時建構我們的認同:. i n U. v. 其他人不單只是察知我們的認同,他們還積極地加以建構。而且. Ch. engchi. 建構的方式不僅是命名或分類,還包括他們回應和對待我們的方式。 在個人認同化的辯證裡,外在態勢可能影響極為深遠。 (Jenkins, 1996 /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頁 105). 如肥胖的少女從小到大在不同的情境中因為「胖」而得到負面的對待,像是 從小到大逛街時,年輕女性纖瘦的公共形象,與她的自我形象多次出現衝突,她 可能會注意起自己「太胖」這件事情,而覺得「我不要當個胖女生,我不是個胖 子」就走入減肥的規劃;但也有可能調整自己,慢慢認為「我就是一個胖女生, 14.

(27) 我要很愛自己」,且這對自我的看法,也會再影響她呈現自我形象的方式,如: 還沒瘦身時覺得自己胖,就穿非常寬鬆的衣服遮掩身材,並表現出不在意打扮的 樣子,以免別人注意到她,或避免有人認為她長得胖還要打扮是「東施效顰」, 因而嘲笑她。於是久之也被他人認為大抵是一個不愛打扮的、不重視外表的人, 她的外顯形象也就會不斷在她生命歷程中回頭影響她對自己的看法,例如讓她思 考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愛打扮、不重外表。不管她在人生階段中,如何看待自己「是 不是」一個胖女生、是一個「怎樣的胖女生」、是不是一個愛打扮的人,這「我 是」 、 「我不是」 ,以及對自己所採取的認知、看法, 「胖」會是自我認同建構的核. 政 治 大 、建構「自我認同」 也就是說,「污名」經驗會成為受污名者反思「我是誰」 立. 心主題之一。. ‧ 國. 學. 的重要主題──像是剛所舉的例子,一個「胖子」的自我認同,往往容易圍繞著 肥胖污名建構。. ‧. 蔡培元(2008)的碩士論文就用「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為標題,把「身為. y. Nat. sit. 胖子」做為他自我認同敘事的主題,將他從小到大自我的建構圍繞「胖」這件事. n. al. er. io. 情發展,呈現出一個被指認為胖的個體,其生命歷程是如何地得和胖污名對話, 翻轉自己胖的意義、建構自信。. Ch. engchi. i n U. v. 綜上,探究「污名」最終的目的,乃是從個體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主體位置 出發,查看個體如何遭逢各種細細交纏編織在生活裡的社會論述壓力,又怎麼與 之對話。這樣的視角既可以兼顧邊緣者的主體發聲,又可以探索與之連結的社會 結構。 前述我時常用「肥胖污名」舉例,即欲指出一個現象:「肥胖污名」已是當 代相當顯著的污名類型。 「肥胖污名」有二個重要特徵,首先,肥胖污名代表「個 體的失敗」;再者,「肥胖污名」已經幾乎滲透日常生活的每個領域。「胖」的污 名和現代理性化社會強調個體責任,鼓吹自我節制的論述有關: 15.

(28) 壞身體(bad body)是肥胖的、鬆弛的、無人照顧的,它證明了 某種懶惰且不遵守紀律的「自我」 。相反地,好身體(good body)是 皮膚光滑的、纖瘦的及肌肉緊實的。擁有這樣的身體,也就是反映出 在你身體週遭,以及你自己本身所擁有的那些特性──你是品德完善 的,並且擁有「處於最佳狀態」的體格。(Woodward, 1997/林文琪 譯,2006,頁 214). 政 治 大 現代社會中,「風險管控」是個體追求安全感與人生進步、建構自我的重要 立. 考量(Giddens, 1991/趙旭東、方文譯,2005) , 「肥胖」則代表了不健康、有風. ‧ 國. 學. 險的身體,呈現出個體對自身進步的懶散與鬆懈;鬆垮肥軟的身體呈現出個體不. ‧. 負責任、不照顧自己身體的失敗跡象(Woodward,1997/林文琪譯,2006)。. sit. y. Nat. 「胖」的負面意義除了來自現代醫學中健康論述強勢的反覆建構外,也滲入. al. er. io. 性感、流行論述之中,「胖」不只「病態」,還代表了「不性感」甚至「醜陋」。. v. n. 現今全球化、大眾影像流竄的消費社會中,日常生活裡人們建構自我所參照的大. Ch. engchi. i n U. 眾媒體影像,都由「穠纖合度的身體」來代言。人們對於良好公共形象的要求, 皆和穠纖合度的身體形象連結,懶散不負責、不性感、醜,讓「肥胖污名」也幾 乎融入了日常生活各個領域,如坊間的減肥書除了要人「更健康」,鼓吹的還有 「更美麗」、「更有自信更成功」,除醫療場域之外,肥胖污名也成為進入感情市 場、追求自我成就的「阻礙」。 即使肥胖的身體在高度現代化社會遭到如此強勢的貶抑,但胖身體不會因此 消失不見,世界上永遠存在著被主流論述邊緣化的身體(陳明珠,2006)。肥胖 污名的反覆建構不只無法「消滅」所有的肥胖者,反讓短時間內難以減重、基於 各種條件而無法減重,或者不願意減重的肥胖者,都遭受污名之苦。就算從醫學 16.

(29) 健康論述脈絡來看,這些壓力根本也難讓肥胖者走向「健康之路」,反徒增生活 情緒壓力! 所以「去肥胖污名」的社會實踐,就是很重要的議題。Goffman(1963/曾 凡慈譯,2010)對污名建構的洞見,就在於他把污名建構的起點放在「受污名者」 與「正常人」共處的社會情境,並提出受污名者生命處境的主要特質經常是「接 受」(acceptance)的問題(頁 10)。也就是說,受污名者會意識到其他人如何看 待自己的缺陷,了解互動結構,並發展出一套和主流論述協商的行動方式,而可 「裝沒事」地矇混過關(passing)或掩飾(covering),讓自己趨向正常人(見. 政 治 大. Goffman, 1963/曾凡慈譯,2010,第二章),以能被接納。. 立. 即使 Goffman 筆下的人可能行動顯得過於理性算計,事實上人們的污名管理. ‧ 國. 學. 有時可能是無意識的行動狀態,但 Goffman 的洞見仍有助我們瞭解到,「污名」 是受污名者與相對於他的「正常人」共處時才得發生,且受污名者深知什麼情境. ‧. 對他來說是「危險」的,因而能發展出自己的因應方式如污名訊息控制、緊張等. y. Nat. sit. 情緒管理,也就是污名處理(Stigma management) 。查看受污名者感覺到污名的. n. al. er. io. 情境,可看到污名如何發生、個體如何應對。考察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就能探查 這些情境:. Ch. engchi. i n U. v. 自我認同的觀念則允許我們思考個人對污名的感覺與對它的管 理,也讓我們特別注意到他在這些方面獲致的各種建議。(Goffman, 1963/曾凡慈譯,2010,頁 126). 這就像是蔡培元(2008)建構自我認同時,和肥胖污名大量對話,通過反思 日常與朋友、愛人共處等日常生活情境,討論自己身為胖子的心情,與自身「胖. 17.

(30) 子」身份的建構歷程、自己對胖污名的應對實踐。其中最可貴的是,蔡培元(2008) 呈現出一個人自我反思的能動性,通過反思,足以轉化「肥胖」在自身生命經驗 中的意義。 雖然「被接受」的欲望強烈,但不代表所有受污名者一輩子都一味地只用負 面觀點看待自己的污名身份,以及往主流靠攏(如肥胖者減重),個體有重新詮 釋污名標記意義的能動性。「自我認同」敘事,除了能讓我們窺看個人日常生活 的污名建構情境與其管理行動外,還能讓我們看見個體怎麼轉換污名的意義,個 體能運用什麼資源、方式為自己賦能(empower)。. 政 治 大. 也就是說「個體建構自我認同敘事」,是探索污名建構與查看受污名者能動. 立. 性的源頭,而探查內容則要從受污名對「污名發生的日常生活情境」之敘事為始。. ‧ 國. 學. Goffman(1963/曾凡慈譯,2010)認為受污名的個體會對自己污名特別敏感, 所以在訊息控制的技巧上,受污名者就會避免這些情境,生活也就受到某些限. ‧. n. er. io. al. sit. Nat. 活領域中反覆遭遇的重要情境,探討個體的污名處境:. y. 制。我們可以從受污名者的「重要日常生活軌道」(頁 108-109),也就是日常生. Ch. engchi. i n U. v. 日常生活軌道(daily round)是重要的概念,例如他來回的工作 場所、居住地點、購物地區,以及參與休閒活動的地方,它將個人連 結到數個社會情境。如果個人作為明貶者,我們可尋找他在追求社會 接受時面臨的例行性限制。(Goffman, 1963/曾凡慈譯,2010,頁 108-109). Goffman(1963/曾凡慈譯,2010)把「肥胖」這類體型受污名者歸類為明 貶者(discredited) ,也就是在大多面對面的情境中,只要肥胖者一出現在我們面. 18.

(31) 前,其「肥胖」污名特質就昭昭可見,而引發受污名者與「正常人」之間的緊張 關係(頁 51) 。相較於「有偷過東西」這種可能「閉口不說」就能隱藏起來的污 名特質,「肥胖」是藏不住的,只要人們面對面站在一起,肥胖者就知道自己的 「胖」乃是「光明正大」地彰顯在眾人眼前的,這種「自知之明」則讓肥胖者在 日常生活中總是對眾人目光裡的自己形象提心吊膽,也就有許多「例行性限制」 , 如不願意在人多的地方現身。考察肥胖者在日常生活中在那些情境受到肥胖污名 的限制,就有助於掌握肥胖污名建構的根源。 對「肥胖污名與日常生活」主題有所關注之研究已不少,大多集中在「職場」 、. 政 治 大 購衣場所」中;如第一章所述,逛街購衣情境乃胖女性與肥胖污名對話的一個重 立 「醫療」、「教育」等面向(Puhl and Heuer, 2009),本文則把情境聚焦到「逛街. ‧. ‧ 國. 學. 要日常生活領域。. 第二節、定義「胖女性」. sit. y. Nat. al. er. io. 本文「胖女性」4的定義方式,乃受到 Colls(2006)的文章啟發。Colls(2006). v. n. 寫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超過尺碼/排除在外:身體之「胖」和英國女性逛街購衣. Ch. engchi. i n U. 情緒經驗(Outsize/Outside: Bodily bignesses and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s of British women shopping for clothes)〉 ,她以女性逛街情境為例來回應: 「我們要怎 麼定義『胖的身體(big body)』」?她通過回應這個問題,說明身體意義建構總 是交織著個體的複雜處境與情緒,總是流動不休。若用外在定義範限身體的處 境,可能有本質化的危險,忽略了個體差異。 Colls(2006)使用了一個詞「各種胖或大的特質(bignesses)」 (p. 529) ,以 說明胖身體在當代社會論述中,是多麼難以定義的對象。她摘要了當代關於「胖」 4. 到底要稱呼「胖」女性還是「大體型」女性,或是還有其它稱呼方式,我下筆前著實苦惱了一 番。因我自己對「胖女性」這種說法,並沒有特別覺得刺耳不適,就還是直接以此詞稱呼本文中 的反思行動者們。 19.

(32) 的各種論述,包括醫學健康論述、美感道德論述和政治論述,Colls(2006)認 為在醫學健康論述中,胖身體被視為「不符合醫學健康標準,潛在有病」的身體, 只要不符合如 BMI 之標準,就是胖;美感道德論述則歸結出胖身體「總具有的 某些特質」,像是懶惰、不流行等;在政治面向,Colls(2006)舉英國「接納肥 胖者運動(fat acceptance)」的論述,認為這類論述有時會把「不論多胖都別減 重,要接納自己身體」的主張抓得太緊,而和「想要減重」的人有所對立,忽略 了不同個體在減重或不減重之間的情感矛盾、行動過程與差異性(以上見 p. 531)。Colls(2006)點出,這些論述往往是用「胖代表什麼」來定義胖身體:. 立. 政 治 大. 很明顯地,在簡述了各種「胖身體(big bodies)」被建構(produced). ‧ 國. 學. 的論述之後,可看到有各種對於「胖(bigness)」可能為何的論述, 且這些論述都有一種傾向,即聚焦於「胖代表什麼(what bigness. ‧. ‘represents’)」 ,即從醫學、道德和政治脈絡出發,而非「胖身體的感. y. Nat. n. al. er. io. sit. 受為何(rather than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big)」 。 (Colls, 2006, p. 532). Ch. engchi. i n U. v. Colls(2006)認為把胖身體的定義方式從「胖代表什麼」轉向「個體如何 感受自己的(胖)身體」有其必要性,因為「用胖代表什麼」的論述定義身體, 太容易做出二元對立的身體分類,如「胖身體」相對於「瘦身體」 、 「政治正確的 身體」相對於「政治不正確的身體」。但是,一個個體可能在不同時空同時擁有 各種意義的身體。 另外,在「代表論」的談論框架下, 「胖身體」也成為一種如 Shildrick(1997, p. 168;轉引自 Colls, 2006, p. 531)所談的「本質化的主體(full subjectivity)」, 即這些論述對於理解胖身體並非無意義,但它背後的主體是想像的群體,而不是 具有差異性的、真實生活著的主體們(subjectivities) 。看不到具有差異性的、真 20.

(33) 實生活的個體,則看不到身體的流動性、看不到「胖身體」怎麼生活、怎樣地受 困,又怎樣地具有能動性:. 對身體的胖大(bodily bignesses)提供經驗性的說法(empirical account),可避免用「胖身體代表什麼」去截然劃分胖身體的意義, 而能轉去察看胖身體被經驗、感覺和協商的各種方式。 (Colls, 2006, p. 533). 政 治 大 個體感覺到自己身體的「胖」並思考「自己的胖」的時刻,往往發生、交織 立. ‧ 國. 學. 在生活空間中,所以 Colls(2006)就把女性容易覺得自己身體「胖」的情境之 一「逛街購衣場所」當成考察女性胖身體的田野,並描述其中女性如何通過衣物. ‧. 尺碼等環境條件改變對自己身體的情緒,像是她一位多年好友在大尺碼商場覺得. sit. y. Nat. 自己的身體找得到適合尺碼,甚至在其中是「小號的」,因而「感到自己的身體. n. al. er. io. 正常(normal)」 (p. 538)。. i n U. v. 我希望探索、分類購衣場所中的污名情境、胖女性在這經驗中浮出的自我認. Ch. engchi. 同建構主題。Colls(2006)研究展現出購衣情境中女性對自己身體感覺的流動, 對我的研究有以下的關鍵啟發: 首先,「胖」的定義是情境的,任何定義都有它的特殊脈絡,如醫學論述定 義胖時,有醫學論述的健康脈絡。我要探討的主題脈絡是「在衣物消費空間中因 肥胖污名而覺得不自在的胖女性」的處境、行動;若採用醫學健康論述等對「胖」 的定義,無法真正呼應我的研究脈絡,因為在我的情境中, 「身體超過衣物尺碼」 才是女性感覺到肥胖污名的必要條件,而不見得是「BMI 多少」。 再者,污名不是一個凌空而來貼在身體上的固定標籤。污名存在於主體的感 21.

(34) 知、建構過程;重視胖女性個體對自己身體的感知,較不會落入用外在標準範限 胖身體的定義,可避免強化、再生產「胖就是如何」的論述,亦不會犧牲個體對 自己身體的胖「如何論述」的聲音、能動性怎麼發生的過程。 所以,當我在本研究中談「胖女性」時,就不是指可被定義出「胖女性身體 形貌」的特定群體,例如身高體重相減多少、BMI 如何、體脂率多高這種醫學 論述定義,也不盡然所有大體型女性在逛街購衣場所都有污名經驗。本文只是暫 用「胖女性」這詞彙去稱呼本論文中所討論的對象「遭受肥胖污名的女性」,我 指的是「曾」有身體大小超過多數衣物消費場所中的衣物尺寸,且在逛街購衣經. 政 治 大. 驗中感知到肥胖污名,而有相關負面感受如挫折不安感的女性認同者。. 立. 強調「曾」,是因為這種不安感是我研究中胖女性的集體經驗,但個體的身. ‧ 國. 學. 體形象可流動、胖瘦會改變,且對污名情境的感受與行動會隨個體的脈絡不同而 建構、變化;曾經買衣服買得挫折不安者,現在可能經過了調適,而不見得一樣. ‧. 帶著挫折不安的情緒回應相似的購衣情境。所以我用這樣的定義方式,希望既能. y. Nat. sit. 定義、又能開放,即一方面保留我欲考察的群體經驗,一方面強調這種群體經驗. er. io. 的時空性、個體差異性,開啟它在不同受訪者身上發生的意義變化。. al. n. v i n Ch 穿不下一般店面衣物的女性,多半也符合其它情境中的「胖」論述,如健康 engchi U. 論述中的 BMI、腰圍比例等。所以對這定義中的女性而言,她的「胖」通常不. 只發生在逛街購衣情境裡,且逛街購衣情境中的「胖」可能還會讓她連結到自己 其它情境中被定義為胖的經驗,而感到自己是一個「實實在在」 、 「時時刻刻」的 胖子。. 第三節、性別、衣物消費與逛街購衣情境 本文把「逛街購衣情境」視為胖女性與肥胖污名對話、建構自我認同的情境, 「做性別」則是逛街購衣情境中建構自我認同的核心經驗。我在這節中,先說明 22.

(35) 我的「性別」觀點,再討論衣物消費與「做」女人的連結,以及胖女性與逛街購 衣的關係。. 1. 性別是「做」出來的 這裡的「性別」指個體反思而生的「性別認同」 。所謂「性別是『做(doing)』 出來的」,指「性別」乃自我認同核心經驗,是從情境中反思、行動而生。個體 「性別」的建構,乃從小到大在各個情境中,與社會關於性別的諸種論述協商的 歷程。Connell(2002/劉泗翰譯,2004)清楚地定義了「性別」:.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社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處理身體,並且讓生理差異在其中扮演 要角。對性別的社會過程來說,沒有固定的「生理基礎」(biological. ‧. base),而是一個讓身體進入社會過程的場域,我們的社會行為就在. sit. y. Nat. 這個場域中處理生殖差異。我把這個場域稱之為「生殖場域」。如此. al. er. io. 一來,性別一詞的定義就可以免於「差異」的窠臼陷阱。性別是一種. v. n. 社會關係的結構,以生殖場域為中心:是受這個結構所支配的實踐行. Ch. engchi. i n U. 為,把身體的生殖差異納入社會過程。(Connell, 2002/劉泗翰譯, 2004,頁 24). 亦即,社會關於性別的論述,特別強調生殖論述中的「性(sex)」定義,也 就是基於人類「兩性生殖行為」而分出的「男性」與「女性」;生殖論述無法代 表個體的性別認同,但它是個體性別養成過程中協商、參照的關鍵論述。 在生殖論述中檢驗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身體,我們的確可以說他出生時「在生 殖論述脈絡下」是「男性」或「女性」 ,但這種分類卻無法定義這嬰兒的性別「本 23.

(36) 質」 ,無法說明這個嬰兒未來會如何地成為「男人」或「女人」 ,或「其他性別」。 一個人的「性別」無法用生殖論述「代表」 ,就算從生理構造檢驗一個人的身體, 也無法完整地解釋「男」、「女」差異,如 Connell(2002/劉泗翰譯,2004,頁 69-78)詳細探討了「性(sex)差異」概念,指出學術社群其實過度迷戀「找差 異」 ,卻忽略研究數據在在指出「生理上的性相似」 ;我們找不到生殖論述做為「性 別本質」的理由。 然而「生殖論述」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卻有重大的、指導性別認同生產的 作用,我們一出生就以身體構造為起點被分類為「男」或「女」,並在被分類為. 政 治 大 的論述,這些論述內化成為我們建構性別認同時協商、反思的主題。 立. 「男」或「女」的同時遭遇關於「做為一個男性該如何」 、 「做為一個女性該如何」. ‧ 國. 學. 嬰兒出生時被宣稱「為男或為女」,這種宣稱的作用不是就此「定義」這個 嬰兒的「性別認同」;此宣稱扮演的角色,是嬰兒一出生就被定義男或女,於是. ‧. er. io. sit. Nat. 藍色或粉紅色;傾向把他養壯、還是希望她纖瘦。. y. 週遭的人們也就把他「視為」男或女,並進一步建構他的性別認同,像是給他穿. 當然,嬰兒越長越大,對於加諸自己的性別論述也會產生反思,並與之協商. al. n. v i n ──大多人都會經歷這樣的協商──各人對於「做為一個男性該如何」 、 「做為一個 Ch engchi U. 女性該如何」的回應不見得相同,所以「性別認同」也就產生各種差異。只是在. 大多人建構「性別認同」的生命歷程中,仍得和生殖論述所定義出的「男」 、 「女」 類別協商,不論是脫離「生殖」中心的性實踐如「女」同志、「男」同志、改變 出生性別的「跨」性別實踐、直接質疑「男、女」類別如疑性者(questioning)…… 各種「差異」的產生都免不了要和生殖論述立下的「男」、「女」範疇對話。 「性別」可以說是一個人被歸類、主動歸類、或拒絕被歸類為某既存性別範 疇(如「男」 、 「女」 )時,隨之產生的諸種反思與行動的結果。一個女生做為「女 生」或一個疑性者做為「疑性者」,從來就不是僅僅靜態地「被歸類為女生」或 24.

(37) 靜態地「宣稱自己無法被歸類」 ,而是動態地從一串個人生活中連結「我是誰」、 「我想要什麼」、「我正在怎麼做、該怎麼做」等種種反思主題所生的實踐。 就像我自己因為從小總被歸類為「女生」 ,我就開始認定「我是一個女生」, 並在生活中注意「女生應該要如何」。我對於自己「性別認同」的建構就從「做 為一個女生」開展──當我發現大家都直接把「女生」身份預設為「異性戀女性」 時,因為我自己是個可和男生交往、也可和女生交往的人,我就開始思考「我是 不是一個雙性戀女生」 ,並一度對外宣稱我是「雙性戀」 。後來我感到自己對「雙 性戀女」這個稱呼也沒有那麼強烈的認同感,所以我現在又不認為自己該被稱為. 政 治 大 亮的,我覺得自己太胖、不夠好看,就產生一種「我不要當女生」的叛逆感,而 立 「雙性戀」了。我青春期時覺得社會好像都認為「女生」就該是瘦瘦的、漂漂亮. ‧ 國. 學. 故意讓自己動作顯得很「man」 ,似乎如此就不用迎合眾人對我的「期盼」 ,可是 長大後,我又希望當一個「有資格被喜歡的瘦女生」,於是開始試著減肥,也曾. ‧. 經瘦下來過,那時我覺得自己特別有「女人味」,特別是個「貨真價實的女生」. sit. y. Nat. (當然現在又不見得這麼想了)。. n. al. er. io. 以上我自身性別認同流動的經驗,其實在每個人身上都可看見──個體會反. i n U. v. 思自己被歸類的性別形象跟社會所要求的「性別形象」是相符、還是有所落差,. Ch. engchi. 因而對自己「是怎樣的性別」產生更豐富的認識,並產生建構性別認同的行動── 這就是所謂的「做」性別。 West and Zimmerman(1987)以 Goffman 觀點出發,指出「性別」應該被視 為一種日常生活情境中通過互動情境不斷表演、生產的認同範疇:. [Goffman 的觀點中]性別(gender)是根據文化中陰柔與陽剛特 質而寫好的社會腳本的一種演出,[個體通過互動]對著已經涵養了這 種呈現規範的觀眾表演。要讓這隱喻持續,則有已經排程了的表演, 25.

(38) 準備在各特殊地點呈現。(West and Zimmerman, 1987, p. 130). 「做性別」的根本,是個體在日常生活互動情境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展現自 己性別的方式──個體的「性別」 ,是通過個體在情境中的行動所體現出來的。誠 如第一節談「自我認同」與「污名」概念時所述,個體在互動中建構自我認同(也 就是「做」認同)的方式雖受社會結構、主流論述支配,但個體也具有一定程度 的能動性,性別的建構亦然──個體面臨自己與主流性別腳本的落差時,可能產 生不同的應對方式,而得表現出多元性別可能。. 立. 2. 消費者的能動性. 政 治 大. ‧ 國. 學. 逛街購衣情境是「衣物消費活動」的一環。當代社會的衣物裝扮實踐,脫離. ‧. 不了購買、消費衣物的活動,大眾媒體論述會滲透、構連、召喚個體通過消費商. sit. y. Nat. 品而展開打造自我認同的行動(陳明珠,2003)。. n. al. er. io. 個體與衣物消費之間,構連了個體對「伴隨著大眾媒體論述所出現的衣物商. i n U. v. 品」之意義詮釋行動;個體衣物消費有賴對衣物符號的解讀使用,而當今衣物符. Ch. engchi. 號意義的生產,主要來自每日生活中伴隨媒體影像流竄所生的流行時尚論述。如 大眾媒體總在指導女性該如何展現身體,影響了女性建構自我的方式(張錦華, 2002),這些指導包括主流陰柔氣質的展現應該怎樣?什麼身體適合穿衣打扮? 什麼風格值得女性追求?等,時尚論述針對這種種問題,給了我們許多類型的「答 案」,像是「要瘦、要苗條」、「當個纖瘦狂野豹紋女才自信」、「超萌小蘿莉最可 愛」 、 「性感都會 OL 時尚又專業」種種。女性選擇自己的風格、選擇自己陰柔氣 質建構的方式時,多少都會受到這些意見影響。 使用者研究的脈絡提供了我們檢視「消費者能動性」的不同典範。根據. 26.

(39) Barnard(2002/鄭靜宜譯,2004)所定義,「消費」就是「使用者選擇商品時伴 隨的一系列意義解讀」,這意義解讀,有「消極」和「積極」兩種觀點:. 需要(Need)(天賦的)或是慾求(desire)(文化的)和後來得 到與使用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的日用品。一個人所消費的和想要消 費的是從文化產生出來的。或許被臆測是「被動的」,其中消費者只 是參與在已經存在的意義當中,或被認為是「積極的」,其中消費者 產生新的和替代的意義。(Barnard, 2002/鄭靜宜譯,2004, 頁 246).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使用者研究對消費者的角色,存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消費者被生產 端宰制(如 Marx, 2000;Adrono, 2002) ,如女性是被衣物消費論述,包括大眾媒. ‧. 體中女性身體再現、衣物風格等論述所宰制的對象;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消費者個. sit. y. Nat. 體有展現個體差異性的能力(如 de Certeau, 1993)。也就是說,對於「女人應該. al. er. io. 有怎樣的身體?」 、 「怎麼穿衣服?」這類問題,此觀點認為女性個體有能力生活. v. n. 在這些論述中,進而重組這些論述,並生產出「自己的答案」。第一種觀點容易. Ch. engchi. i n U. 陷入忽略個體差異使用經驗的危險;第二種觀點則容易忽略生產端的批判。究竟 該如何思考人和商品的關係? 我認為首先得先肯定商品的意義不是本存的,而是建構的。從十九世紀 Marx (2000)的批判到廿世紀 Baudrillard(2000)對其解構,人對商品的需求,就已 不再聚焦「真實」或「虛假」的實用層面(Marx, 2000),而變成意義象徵問題 (Baudrillard, 2000)──商品沒有本存的實用意義,商品意義乃是建構而生。既 然是意義象徵問題,就牽涉到人與意義之間的解讀關係了。做為消費者,人究竟 是被意義宰制?還是其實有詮釋意義的動能?這便成為探討人與商品關係的核 心提問。 27.

(40) 使用者對於商品符號意義的解讀,消極、鉅觀觀點如大眾媒體由上到下全盤 宰制的說法(Adrono, 2002) ,暗示了生產端生產的商品意義,對消費者全盤宰制, 但這隱含了一種媒體皮下注射效果的觀點。 de Certeau(1993)便從日常生活實踐視角與之對話,從微觀角度切入,認 為消費者處在相對積極的位置,能夠詮釋商品意義,和商品承載的論述協商(de Certeau, 1993;Highmore, 2002/周群英譯,2005)。他扭轉歷來「生產與消費」 的論述,認為消費也是一種生產。延續符號價值的討論,生產指的若是「生產意 義」,那麼意義並不是在商品推出後、於消費者「接收到商品訊息的當下」就停. 政 治 大. 滯了;「消費」也是會繼續生產意義的實踐:. 立. ‧ 國. 學. 事實上,理性化、擴張、集中、景觀化且嘈雜的生產,還面臨了. ‧. 另外一種完全不同類型生產的抗衡,我們可以稱之為「消費」…[消. y. Nat. 費的生產]不是呈現在產品上,而呈現在使用的技藝裡,使用的則是. those imposed on it)。(de Certeau, 1993, p. 31).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被強行施加、賦予的事物(not in its own products….in an art of using. i n U. v. de Certeau(1993, pp. 32-33, pp.34-39)打破生產/消費、結構/實踐的二元 對立關係。他提出「策略」 (strategy)與「戰術」 (tactics)的概念,並用「語言 (langue)」和「言語(parole)」的關係說明──即語言雖然提供了一套結構,但 是沒有言語者(說話者) ,意義就無從「發生」 ;強者提出策略,但弱者卻有戰術, 策略是抽象的,不論什麼樣的社會結構原則、不論什麼樣的意識形態,它的「發 生」──具體地呈現出來,具體地「被實踐」,一定在一個「呈現著」的人,「實 踐著」的人身上。即「意義的實現是個體的詮釋」,說明意義的權力乃在個體身 上。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家長表示欣賞子女的作品及創作 過程,並認同藝術發展對子女成

Given a shift κ, if we want to compute the eigenvalue λ of A which is closest to κ, then we need to compute the eigenvalue δ of (11) such that |δ| is the smallest value of all of

❖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connect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to their daily lives and apply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language learnt. 15

● develop teachers’ ability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connect their learning in English lessons (e.g. reading strategies and knowledge of topics) to their experiences

To nurture in students positive values and attitudes and enhance their literacy skills development through appreciation of and interaction with literary texts in the junior

 The teacher explains to learners their duties: to present their ideas and findings on the questions on their role sheet, and lead the other group members to discuss the

understanding of what students know, understand, and can do with their knowledge as a result of their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he process culminates when assessment results are

 Diversified parent education programmes for parents of NCS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2020/21 school year to help them support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encourage the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