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式讓我們「直視」結構條件與個體的互動關係。

當然,這並不代表直視某些結構條件,就可以忽視其他肥胖污名論述,就如

「逛街購衣情境」也不是一個「可以忽略健康論述」的情境,健康論述還是會幽 微地出現。如美國街頭的台灣胖女性,明明在當時的情境中有衣服可買,也不覺 得自己身體突兀,強調「胖」的負面差異條件已經顯然減少了,照理來說,當下 的情境並沒有明顯的「肥胖污名」,但她們卻總是會說「我還是胖啊」,且這「還 是胖」並非正面詮釋為肉感、曲線明顯等意義,而是「不健康的胖身體」。因為 她們即使在購衣情境舒適得多,體型的「胖」在購衣情境已經不太被強調,可是 胖女性自己或他人,都還是會跳脫該情境,把健康醫療論述引進來定義「比較胖」

的體型。

所以,站在主體情境位置定義「胖」,為的是兼顧個體互動當下「胖」差異 浮現出來的條件,但同時也要注意情境條件中其它支配性的肥胖污名論述還是 在,只是比較「狡猾」、若隱若現。

本文對於其它肥胖污名論述如健康論述作用於逛街購衣情境的考察是不足 的,仍把肥胖污名的建構過度聚焦逛街購衣情境,而沒有把逛街購衣情境和其他 發生肥胖污名的情境連結起來,更整體地看胖女性生命經驗與逛街購衣活動的關 係。要兼顧這一點,或許得改變研究方法,如引入民族誌、生命敘說等取徑,加 強個體從小到大不同時空情境與特定情境的連結。

第二節、「胖」與「做性別」

既然性別是每日生活情境中通過互動而生產的「實做」,那麼個體的「性別」

就會受到情境中生產性別的條件影響,包括體型。就好像逛街購衣被認為是比較

「女性」的活動,是反思性別、做性別的重要情境,女性會通過這些活動來表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1

自己「女人的一面」,挑挑衣服啦、試穿一下感受自己的魅力啦,這些活動都是

「做」性別的一環。但是在這情境,胖女性做女人的過程就比「一般體型」女性 要來得「艱辛」,逛街購衣情境對胖女性來說這麼挫敗,是因為「衣服穿不下」

的意義不只是工具層面這麼簡單而已,還代表了「『做』女人的挫折」。

從胖女性選擇衣服的侷限、「風格」的侷限、和時尚論述對話的「吃力感」,

都可看出胖女性選擇衣物做自我、反身「做女人」時,其自我計畫執行過程總遭 遇重重難關。

逛街購衣情境只是胖女性和瘦(正常)女性做性別歷程有所差異的情境之 一,其它可能還包括如:胖女生瘦女生若一起遇到男生搭訕,胖女生會擔心自己 太胖而顯得比較退卻等情境。胖女性「做女性」的經驗與「一般體型」女性有莫 大的差異,我們必須以胖女性日常生活「做女人」的各個情境為基底,探討胖女 性做女人過程遭遇了什麼樣的結構條件支配。

胖女性做女人已經是「性別問題」,就好像男同志做男人一樣,因為不符合 社會「女性該如何」、「男性該如何的」性別論述,而可能造成個體在互動中「做」

性別的阻礙。如某些男同志對於「娘」的困擾,是因為「做不好社會所要求的霸 權陽剛性別形象」,於是被建構為一種污名身分;胖女性無法當一個纖瘦的女性,

這「無法」的痛苦,也是來自「做不好自己的性別形象」,亦落得污名。為了因 應這種痛苦,只好減肥、或者生產新的性別認同(如前述「給胖女性看的」Plus Model 雜誌)。

不只是本文所談的「胖女性」,「胖」早就深深影響了與各種性別認同者日常 生活各情境「做性別」的歷程,無論是逛街、和父母聊天、與伴侶的情慾關係、

跟路人四目交接的一瞬……就像蔡培元(2008)的異性戀男性經驗、林純德(2009)

談男同志中的因「體型」而生的「新興」性別認同「熊族」等,都從日常互動中 探索了體型和「做」性別的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未來學術研究或性別運動,可多從性別角度致力批判性的肥胖研究,探索多 元性別認同者身為「胖子」時「做性別」的情境、面臨的結構困境。「胖」受到 全面污名,「胖子」做性別的歷程也就廣泛受到阻礙,然同時也可能再誕生新的 性別認同(如「熊」),種種認同的生產,都是「胖子做性別」的獨特聲音,且能 呈現出台灣在地位置的差異,像是台灣胖女性就有時尚典範中文化認同的矛盾。

要看到這些生命經驗與差異,才知道個體遇到什麼困境、需要什麼資源。

另外,「胖子」是否要結盟、如何結盟,亦是認同政治角度可探討的議題。

美國 60 年代肥胖接納運動即已和酷兒(Queer)性別團體結盟提出政治訴求,設 定「肥胖」認同,建制社會議題並爭取資源(Cooper, 2008),和性別團體做認同 政治結盟是「胖」體型者可以爭取權益的其中一種方式。

如今台灣「胖子們」的性別實踐早已受全球化政經體制所影響,出現全世界

「胖子」幾乎都遭遇的各種結構困境(如苗條暴政),但台灣性別運動中「體型」

問題比較少從認同政治角度出發。也就是說,台灣目前尚未有比較明顯的、以「胖」

體型為主體結盟提出政治訴求的組織。「胖子認同」的結盟基礎為何,也是認同 政治的重要提問。是依附於既有的性別認同範疇(如「胖跨性別」、「胖女同志」), 還是以「胖」為主(如「胖子」、「厚片人」)?又要怎麼避免把身份、體型的流 動性鎖死,例如「胖子」一瘦下來,好像就無法成為運動成員。一個人的性別、

體型都會流動,結盟是要增加讓人們擁抱流動性的結構資源,變胖變瘦都自在,

而不是要創造新牆,把身份的定義越縮越小。

例如,是不是用「結構困境」連結彼此,不會落入用性別身份或體型身份劃 界的問題?如用「我們在大多情境中都遭受肥胖污名」做為結盟的基礎,從相似 的結構困境、情感困境來定義團體(我們是某種結構困境的受害者)、包留經驗 的多樣性(我們如何受害),這種定義方式是否能強調結構困境,聚焦政治訴求,

而彼此經驗、位置的不同,也可以呈現出不同個體面對結構困境的差異,不會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入光指導生產端而犧牲個人的狀況。像是胖女性需要的實體店面要怎麼設,全尺 碼嗎?還是仍和一般店面分開?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又或者,這樣的定義方 式,內部是否可以基於彼此面臨的結構困境不同,再凝聚出新的議題、夥伴,像 是青少年胖女性、壯年胖女性等,也歡迎各種性別認同的胖體型者進入,分享各 自位置所遇到的肥胖污名結構問題,使同樣面對當代「胖」污名,但性別實踐有 所差異的各種認同者進入,「胖」體型與性別認同政治結盟才有可能壯大。當然,

這只是最後我提出的想像,沒有定論。

這篇研究在「胖」與「做性別」方面,只探看了生命經驗相似性較高的一群 人,受訪者幾乎是年輕異性戀認同者,需要不同認同、處境者的經驗,例如體型 較胖,無法購買童裝的孩童;對自己衣著有特定風格要求卻找不到尺寸者;高壯 而買不到女裝的 MtF(male to female)跨性者;身形超過「大尺碼」尺寸,在逛 街購衣情境中更「邊緣」的受訪者……我們仍需要不同的聲音,擴充我們對於逛 街購衣情境支配結構的認識。

最後,除本文所談的胖女性行動版本外,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的行動方式。

如是否有人採取比較激進的「顯胖」美學?就好像 Klein(1996/蔡佩君譯,2002)

《後現代瘦身主義(Eat Fat)》一書的「路數」──不再把胖看成是需要「修飾」

的身體特質,而積極將「胖」在不同時空的意義正向化,像是把「胖」看成和情 人共處時豐饒、溫暖、性感的身體;威風的身體等。

性別運動、性別研究數十年來的耕耘,讓個體開始慢慢有條件擁抱性別認同 的流動。而「批判性肥胖研究」的建制,則志在讓個體擁抱體型的流動性,使差 異體型在肥胖污名全面滲透日常生活的今日,得以找到生存的空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4

參考文獻

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台北:群學。(原書 Corrigan, P. [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UK: Sage.)

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社會認同》,台北:巨流。(原書 Jenkins R. [1996]. Social

Identity. London, UK: Routledge.)

王宣蘋(2008)。《瘦不了的苦:網路媒體美貌迷思建構及大尺碼女裝購買者認知 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定照譯(2007)。《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商周。(原書 Young, I. M. [2005]. 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李玉瑛(2006)。〈Shopping、血拼、瞎拼:逛街購物研究的初探〉,《臺灣社會學 刊》,37:207-236。

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原書 Highmore, B. [2002].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UK: Routledge.)

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原書 Woodward, K.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UK: Sage.)

林晉寬、徐筱芸、葉香妤(2010)。〈客製化服裝技術之發展軌跡〉。《中華管理評 論國際學報》,13(4):1-24。

林純德(2009)。〈成為一隻「熊」:台灣男同志「熊族」的認同型塑與性/性別

/身體展演〉,《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6:57-117。

胡紹嘉(2008)。《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身體探究》。台北:秀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張錦華(2002)。《女為悅己者「瘦」?──媒介效果與主體研究》。台北:正中書 局。

陳明珠(2003)。〈媒體再現與認同政治〉,《中國傳媒報告》,2(4):88-94。

陳明珠(2006)。《身體傳播──一個女性身體論述的研究實踐》。台北:五南。

陳冠廷譯(2003)。《血拼經驗》,台北:弘智。(原書 Falk, P. & Campbell, C. ed.

[1997]. The Shopping Experience. London, UK: Sage.)

曾凡慈譯(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台北:群學。(原書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Englewood Cliffs , NJ: Prentice-Hall.)

甯應斌(主編)(2004)。《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甯應斌、何春蕤(2012)。《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

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黃詠梅(2003 年 12 月 15 日)。〈塑身運動、厭食症到胖妹驕傲的思考:一個女 性主體與女性身體的提問〉,《文化研究月報》。取自

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34/journal_park285.htm

趙旭東、方文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文化。(原書 Giddens,

趙旭東、方文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文化。(原書 Gidd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