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庭作業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四小節,內容分別為家庭作業、教師的回饋、客製化概念、以及上 述文獻探討給予本研究的啟示。

第一節 家庭作業

一、 家庭作業的定義

關於家庭作業的定義方式有很多,研究者閱讀相關文獻資料後將家庭作業或 稱家庭作業的定義整理如表 2- 1,表中列出各研究者的觀點。

表 2- 1 家庭作業定義

作者 年 定義

方炳林 1969 作業是教師要學生學習的工作,無論在課外、課內、

課前或課後,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要學生所從 事的工作和課業,都是作業。

楊景堯 1979 學校內老師所規定學童利用上課以外時間完成的功 課。

李祖壽 1980 學生自己為了完成學習,或教師為了促使學生學習,

所有在教師安排之下的各種活動。

胡鍊輝 1983 老師規定學生利用上課以外的時間完成的作業。

林寶山 1988 由學校教師要求學生在上課時間之外所要完成的課 外作業。

黃政傑 1997 作業是課程的一部分,是老師希望學生在課內、課外 的學習,最後能做一個總結與統整。

方茹惠 1999 回家功課是學校教學的延伸,可以讓孩子們有機會在 家以自己的速度進行練習,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有 機會培養責任感和進一步承擔責任。

10

&Turner

1991 狹義:是學生在家中完成的任務,且教師對此任務的

Sullivan 和 Sequeira (1996)認為家庭作業的目的在於延續學校的功課,並對 學生的學習產生幫助。依照目的來區分,可將家庭作業分為練習型家庭作業 (Practice assignment)、預習型家庭作業(Preparation assignment)及延伸應用型家庭 作業(Extension assignment)(Doyler & Barber, 1990 ; Laconte, 1981)。此外 , Cooper (1994)在以上三種作業外,又加入了統整型家庭作業(Intergrative

homework),並將以上這四種類型的作業歸類為提升學生學習的家庭作業,而常

11

是教學活動重要的一部分,想要發揮教學功能,必須有效的處理學生的家庭作業 (吳清山,1989:108)。以下列出家庭作業的特性,讓教師能設計出有意義的家 庭作業,幫助學生的學習更進一步。方炳林(1969:327~329)提出了以下十點作 業的特性:

1. 作業的課程性:作業是課程的一部分,透過作業,才能達成教育的目的。

2. 作業的完整性:從作業中,學生學習到知識、習慣、技能和態度、理想、欣 賞等完整的學習。

3. 作業的貫徹性:作業是從學習開始前的預習,到學習後的繼續活動,是連貫 的工作。

4. 作業的激勵性:作業應引起學生的需要且具有挑戰性和激勵性。

5. 作業的指導性:有效的學習是必須透過教師適當的指導。

6. 作業的活動性:從作業中學生親身經歷,增加了學習中的責任和活動機會。

7. 作業的啟發性:作業的範圍包含各種的學習,啟發學生的智慧和思想,更能 啟發學生研究和學習的興趣。

8. 作業的適應性:作業在難度、份量和性質上都能適應學生的差異,以激勵學 生的學習。

9. 作業的評鑑性:作業能評估學習者的學習成果。

10. 作業的診斷性:從作業中分析學生的學習,診斷其有無困難、困難的所在或 困難的原因,以為補救教學的依據。

四、 家庭作業的功能與其爭議性

數年前,中國大陸的教育部曾提出學童減負十條規定,希望減輕孩子負擔,

其中第四條為不留作業,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界討論,究竟作業要不要留?但民 眾紛紛表示太沒彈性,畢竟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學習的方式與速度也不盡相同,

12

最後修改為减少作業,一至三年级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四至六年级每天書面家庭 作業總量控制在 1 小时之内;也就是說家庭作業確有其必要性,但要注意量的多 寡。梁雲霞(2000)也認為:在我們目前的學校教育中,家庭作業具有實質性的 教學任務,任何的教學改變都不能迴避這些實際的現象。

王彩緞(2009)研究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童多認為家庭作業具有可以「預習」、

「複習」、「對學習的內容更加熟練」、「成績會更好」、「可以拓展知識」等正向功 能,同時國小高年級學童也往往容易對家庭作業「產生厭惡心理」,覺得家庭作 業「厭煩和無聊」、「占用其他活動時間」等,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應能認知到家 庭作業對於學習的幫助,卻面對教師日復一日的家庭作業安排不免心生厭倦。

Harris Cooper 瀏覽有關家庭作業的學術研究報告,發現家庭作業有幫助成績 進步的效果,年齡越大的學生其影響效果越大,而小學生則幾乎無效果(引自黃 素月,1990,第 8 頁)。另外,根據 Hong 和 Lee (2000)的研究顯示,家庭作業對 學習成效的影響大於遺傳或智能方面。由此可知,家庭作業爭議性已久,以下將 其正、負面功能分別列出。

(一) 正面功能

在目前國中小的教學中,教師經常會派發下課後,學生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的作業,然而關於家庭作業爭議不斷,且國內外皆然,仔細觀察這些論點可發現 整體而言,家庭作業的正面功能可分為四點來闡述:

1. 學業成就

Cooper (1994)提出可以增加理解與知識記憶的能力,以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 力,並且可以擁有較佳的批判思考、概念形成與資訊處理的能力。家庭作業可發 展學生的創造力(高廣孚,1988;陳龍安,1988; Farrow, 1999)。

13

2. 學習技能

張春興(1994)學生需要練習以學習,並從中獲得有效的回饋,讓學生矯正 錯誤,例如:國字的練習;家庭作業可以擴展學生知識或建立技能(高廣孚,1988;

黃政傑,1997;Farrow, 1999)。

3. 學習態度

家庭作業可以培養學生的紀律、責任心與獨立的能力(王秀園譯,1998;

Bryan, 1997; Farrow, 1999;Kines, 1998;Warton, 1998) 。

4. 親師生關係

家庭作業可以成為學校與學生家庭間聯繫的橋樑(方炳林,1969;王秀園譯,

1998;林寶山,1988;Corno, 2000)。

(二)負面功能

有些研究對家庭作業持完全的反對態度,認為如果先撇開家庭作業對學業成 就的影響不談,這些研究認為給學生做家庭作業只是浪費學生的時間(Kralevec &

Buell, 2000;Jensen, 2000),大多數的學生因為要寫家庭作業,而使得他們缺乏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時間、從事戶外活動的時間減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因此 而不夠…等,因此認為家庭作業是一項相對無意義的活動。

觀察現今教育現場的狀況並查閱與家庭作業相關的文獻顯示,目前多數的家 庭作業已流於練習、背誦和抄寫,這樣反覆把在課堂上學習過的內容做重複練習 的作業,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採取消極應付的態度,抄作業或是亂寫作業的 情形開始變得屢見不鮮(李祖壽,1980;陳榮華,1984;謝水南、顏國樑,1996)。

另外,當教師指派作業的份量過多,將使學生感到身心疲憊,可能造成學生

14

心生畏懼,反而降低學生的學習動機(李祖壽, 1980; 林寶山, 1988; 陳東 陞, 1984;謝水南、顏國樑,1996;Cooper, 1994)。更有研究認為與其提供孩 子大量的家庭作業,還不如讓學生提早入學、或是建立課後輔導機制,讓教師直 接給孩子指導會對學生的學習成就更有益處(Miller, 2000)。

Chen 和 Stevenson (1989)指出關於學生花費在家庭作業時間多寡與學業成就 的關係,長久以來一直是是各研究關注的重點,但是沒有任何一個研究指出這兩 個變項之間有絕對的關係,因為做作業的時間長短關係到老師給予的作業份量、

學生的用功程度以及學生自己的能力都是影響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可以發現 不同的文化對家庭作業的觀點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若此區的家長與孩童如果 越重視學業成就,則孩童往往對於家庭作業的完成度會提升,且家長的支持配合 度也會越高。但不論關於家庭作業的爭議如何,可以了解到的是如果家庭作業可 以讓學生感到對學業有幫助,那麼學生是會願意花時間去寫、去做的。

五、 家庭作業與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Instruction Objective) 是指教師為達成教學任務,學習者為實現學 習目的,所必須瞭解的方向和指標(蔡世明,2003)。真正有意義的家庭作業,可 以是切實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工具(方炳林,1969)。家庭作業是教師安排學生 在課餘時間所進行的學習活動,承接了教學內容,也應承接自教學目標,徐嘉怡

(2001)。教學目標影響教師課堂中教學的內容,也影響教師給予學生家庭作業 的內容與範圍。簡單的說,家庭作業是學校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延伸的教學活動。

六、 家庭作業與教學活動的關係

教學者在教學前訂定教學目標,接著教學者為達成教學目標而設計教學活動,

然後為延續教學活動而設計家庭作業,因此這三者的關係相當密切,下面將透過

15

表 2- 2 列示出教學活動與家庭作業兩者最主要的異同。

表 2- 2 教學活動與家庭作業的異同

相同處 相異處

(1)教師是主要規劃者 實施環境

(2)教學目標是規劃的依據 監控者

(3)過程中的回饋與監控 實施時間

資料來源: 整理自“國小教師教學創意與家庭作業安排創意之相關研究”。鄭依琳,2003,

碩士論文,頁 40-43。

七、 家庭作業的回饋與鷹架理論

Wood, Bruner & Ross (1976)提出鷹架的概念,認為「鷹架」是指當孩童停留 在某一認知層次時,成人提供有系統的引導及關鍵性指示,讓兒童能超越原有的 認知層次。在教室情境中,教師的角色乃是提供學生支持,就如同建築物的鷹架 一樣,當學生的能力增加後,就逐漸將「鷹架」移開,讓學習的責任慢慢轉移到 學習者的身上。此方式有賴於孩童與教師配合,教師須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想法,

因此並不是一個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習方式。

實際上,鷹架理論的原始概念為 Vygotsky 所提出的近側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Vygotsky 認為人的能力並非僵化或靜止不成長的,

在適當的範圍內,一個個體在「更有能力的他人」之協助下,就能表現出更高層 次的能力。近側發展區(ZPD)為介於個體獨自解決問題所呈現出的實際發展程度,

在適當的範圍內,一個個體在「更有能力的他人」之協助下,就能表現出更高層 次的能力。近側發展區(ZPD)為介於個體獨自解決問題所呈現出的實際發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