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五節,分別對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進行說明,

並解釋所使用之專有名詞,說明本研究之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在教學現場中的教師,常常面臨的一項困擾就是他們需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 內把教科書中所提及的所有概念教給學生,並且確保學生對這些概念的了解與熟 悉。但是在教學課堂中,每一位學生的程度與學習的速度並不相同,再加上時間 上的壓力,使得教師在課堂中只能盡量以大部分學生能理解的方式來教學,這時 候教師除了想盡辦法善用課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之外,課堂結束後,給予學生有 意義的家庭作業,是相當重要的。在收回的家庭作業中,若教師能給予每一位學 生適當的回饋,將能夠彌補教師在課堂中,無法一對一指導的缺失,而學生也能 在這樣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想法,並利用教師給予的回饋檢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 確。

根據研究者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非常注重答案的正確性,而對於選擇此答 案背後的原因與想法卻不很在意,教師常常在課本習題或是家庭作業上看到的就 僅僅只是答案而已,沒有計算過程,甚至當教師詢問學生計算過程或想法時,得 到的回應經常是忘了、無法清楚解釋答案怎麼來的或是回應反正答案對就好了;

然而,實際上,任何一個答案或概念的形成都一定有其背後的認知或想法,不可 能憑空出現,這樣忽略想法只重視答案的情形,顯示學生忽略思考、檢視自己想 法的重要性。這讓研究者不禁反思,在現今補習班林立、填鴨教育盛行的狀況下,

2

學生究竟是在閱讀完題目後,形成想法,才想到答案,還是直接先選出答案,才 思考可能的想法呢?

長久以來,台灣的國中生已習慣於選擇題型式的家庭作業與選擇題形式的評 量方式,這種類型的題目,常常是由題庫中擷取出來而且一字不改,當這樣的題 目成為學生每日要面對的作業與評量,題目、答案已被學生背誦下來,那麼這些 評量與作業對學生的幫助是極其小的。然而究其根本,在國中三年的學習過程中,

讓學生的概念在每次家庭作業中有所進步,在每次的評量中有所修正,積沙成塔,

對學生學習的益處是值得老師們努力的;是以使用具有形成性功能的工具來協助 學生提升學習效果變得相當重要。

綜觀國際上各種跨國比較的評量與競賽,想要真正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想法、

概念與國家的教育效能,多數會採取問答題的形式;例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每三年舉辦一次 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 PISA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科學試題就包含四種題型,分別為選擇題、多重是非題、封閉式 問答題以及開放式問答題。然而反觀國內國中生的日常考試中,目前所採用的題 型仍為選擇題,而若將考題形式換成簡答、開放式問答時,成績常常不盡理想。

根據台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應試指南中摘錄,台灣學生在問答題常犯的錯誤:

不清楚題目的用意或不懂題目在問什麼、沒有仔細閱讀題目、不熟悉利用科學論 證或以科學證據來支持自己論點的作答方式、主觀的陳述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忘 記或忽略題目中的資訊、不習慣提出解釋、或忽略作答要求。如若題目要求回答 是或否之外,需寫出理由;則學生往往只圈選是否,卻沒有解釋理由。這些常犯 錯誤,讓研究者意識到若想要提升學生的相關能力,除了選擇題做為作業與評量 的題型以外,能讓學生表露出自己想法的問答題也是必要項目之一。

3

另外,無論是作業或評量,選擇題的弊端之一,是較難以了解學生正確選擇 或錯誤選擇所擁有的概念,會讓人質疑學生答對的正確性是來自於正確的理解、

剛好猜對、抑或是有些錯誤概念但不影響作答,礙於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教師常 忽略學生的另有、錯誤想法是需要教師指導、回饋的。然而,要在短暫的課堂時 間中讓學生釐清自己的想法,接著馬上向老師提出問題也是較困難的,因此學生 課後的家庭作業對學生是否有意義、是否確實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相當重要;如 何透過家庭作業建立起一個課後的溝通管道,讓學生能夠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釐清 自己的觀念,並不斷進步呢?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開放式家庭作業配合教師的適當回饋,將能引導學生 對科學概念做更深入的思考,相信對正在學習中的學生是相當有幫助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