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照顧背後的性別意涵

第三章 家庭照顧者性別角色之探討

第二節 家庭照顧背後的性別意涵

在非正式照顧體系中,家庭照顧(配偶與子女)是提供高齡者支持照護核心,

女性在家庭權力結構相較處於弱勢位置。可能為了照顧工作不得不放棄工作,或 是在職照顧者為照顧失能者需要減少工作或轉換工作。

一、被情感綁架的女性

在家庭照護的現場,經常出現太太應該照顧生病的先生,媳婦應該照顧公婆,

女兒應該照顧父母的情景。有些婦女內化擔任照顧者責任與角色,也很認命,「如 果我不做,誰來做?」「除了我還能有誰?」,語氣中充滿無奈。

「我先生生病後我都專心照顧先生,兒子他們一家人也有家庭要顧,所以 我盡可能不要麻煩他們。」(A4)

「我的媽媽因為疼惜我捨不得這麼辛苦,對我先生有恨意,因為他倒下讓 我的女兒很辛苦,所以對我先生會埋怨,因為這件事讓我多次跟我的媽媽 有不開心。」(A3)

當家中其他成員將女性定位為經濟依賴者和照顧者,且照顧工作容易被認為 是無技術性、無需訓練,即使內心雖有抗拒,也只能承攬照顧重擔。

「我兩個弟弟是一直希望我不要再管我阿公了,他們的意思是說我們應該 是顧好自家。。。我跟他們說沒有辦法,我們沒有辦法去排除外公的原因 是因為媽媽是他的女兒,她是老大,她其實有責任,我們三個小孩一定要 有一個人出來扛,因為你不扛的話,改天親戚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永遠是 最輸面,永遠會被罵,我只能出面,如果今天我媽媽不在了,我還是要代 替她,但是因為我媽媽還在,就變成說她的責任也還在,雖然她是嫁出的 女兒,確實是有要養我阿公的義務。」(A8)

女性照顧者是目前長期照護的寫照,家庭照顧者服務的專業人員觀察到高齡 妻子成為失能配偶的照顧者非常普遍。這群女性基於對先生、孩子和家庭的愛與 責任,很多時候也不容易放下照顧重擔,也有所謂宿命觀,視照顧工作屬早已注 定,當然對於照顧也有自己的看法及自我的要求,自我認同緊扣著「照顧者」身 份,缺乏自我照顧內在與覺知自我情緒。

「女性照顧者都有自己的照顧方式SOP,無論是照顧或生活方式,當外 界資源進入時,若無法依照女性照顧者的照顧技巧反而會加重自己的壓力,

固著的點不容鬆動,甚至不願意使用資源,寧願自己照顧。」(B1)

「女性照顧者仍會不放心交由他人照顧,自己本身會固著行為,不願意休 息,與居服員一起做身體照顧,有時會給居服員壓力,甚至會責備居服員 工作不落實造成先生的皮膚有狀況。。。女性照顧者從小就認同是照顧者 的角色,比較不會出現跟男性照顧者一樣的自我認同的情境,但他覺得自 己應該在 60~70 歲時應享天倫之樂。反觀現在要照顧先生或生病的兒子,

覺得自己很苦、很歹命,做得比以前還要苦,期待子女或媳婦能幫忙,有 時會埋怨兒子不來照顧是媳婦造成的結果。反觀對女兒期待是較低,雖然 渴望女兒能協助照顧,且自己過去當媳婦時也照顧生病的公婆,為何現在 我老還要繼續照顧先生或生病的子女。」(B2)

在評估要由誰照顧時,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連結會決定誰是照顧者,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面對不同性別時還需考慮心理調適的問題。

「我(身為兒子)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反而是我媽媽覺得不好意思,會叫 我太太來處理,但我跟媽媽說我是你兒子所以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有時,

我不在家時,我太太也都會幫忙,直到後來我們請外勞都是他協助媽媽的 身體照顧。」(A5)

「我舅舅那時候住院他是有一個多月時間沒洗澡,因為他那時候插了針,

其實我那時候也是不太想說我要怎麼幫他洗澡,簡單的說其實護士他們很

33

換尿布的,然後衣服可以換上半身,可是下半身就比較他不太願意,後來 真的沒有辦法,我就跟他說沒有人可以幫你,護士在忙,你只能讓我學著 幫你換這樣,他那時候才勉強,我就請女看護來幫忙的時候他就不太願意,

後來我請到一個男生的看護的時候,他又可以了。」(A8)

「有一案例是女兒未婚,起初是獨自照顧父母,後來因為生病撐不住,選 擇帶著父母去跟弟弟一家人同住,要求弟弟要幫忙父親洗澡,自己也認爲 無法接受幫忙異性身體清潔,而同住的媳婦沒有介入照顧,所以會有些埋 怨。」(B2)

照顧工作女性化的現象,可以從妻子、女兒等照顧者的感受與經驗中描繪出 兩代間的親屬關係、母親與子女間情感連結,以及上一代對於下一代的性別角色 的期待,女性長期擔任照顧者的過程中自我消失,後果是老年貧窮。

二、打破性別的藩籬:性別角色規範的男性照顧者,如何接受女人的工作?

不少人夫、人子基於扶養年邁雙親的「代間移轉」照顧關係,認為孝順父母 是責任與義務,並內化個人的價值標準。孝道感重的男性照顧者易感到孤軍奮鬥,

倘若手足支持度不足情形,選擇隱忍反而更增加受苦的程度。男性被要求好勝競 爭、不能表露情緒,被認為缺乏先天的照顧特質,一旦成為照顧者,須在性別角 色期待上轉換與學習。

「長輩對被兒子照顧會認為較女兒照顧方式有差異。曾經有次去社區訪視 時,鄰居會主動告知這位長輩由兒子提供照顧,但照顧方式可能不好,所 以請我們(志工或專業人員)多些關懷。」(B4)

「男生只要照顧媽媽如果有心也是照顧的很好,有一位男性照顧者是聘請 外看照顧重癱臥床媽媽,因媽媽平時都是床上擦拭,我們剛開始介入服務 是期待安排沐浴車服務,但因為服務受限未能提供,因此建議兒子用其他 可行的方式協助母親洗澡,但是兒子沒有接受,我在想是否跟男性照顧比 較不貼心有關,如果是女兒的話是否會感受到媽媽擦澡跟淋浴的差別,女 兒會比較有同理心。」(B3)

在社會形塑的陽剛形象與克盡孝道的觀念下,男性經常處於各種矛盾。一般 社會都會用工作成就評價男人,負擔家計、經濟無虞是身為男人的使命。可是當 男人因照顧而離職時,無法符合負擔家計時可能會感到自卑,與外界互動社交減 少。男性照顧者若有性別刻板印象,且對照顧服務不熟悉,容易出現心理調適問 題。

「人在走到他們現在這個階段,一方面是過去可能較少陪伴家人,當面臨 到失能長者的照顧,自覺要多花時間陪伴,不願走出去。其實我們有建議 照顧者說明陪伴有很多的形式,並非只有待在家裡陪伴,帶長輩出門參加 活動也是一種體驗,但這位男性照顧還是拒絕。。。其實心裡面有一個檻,

從過往輝煌的生活,人生到這個階段,無法接受自己現在照顧處境。。。

我以前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過去的功成名就反觀現在生活狀態,內心產生 落差,跨不出的心檻…因差異而產生失落的情緒。」(B1)

「男性照顧者被自己性別刻板印象框架,嚴重者較難建立關係,從語言中 透露出我是男人,竟然要做這些家庭雜事,他認定男性角色是頂天立地,

女性是負責家庭內家務事,自我認同上認為自己不幸淪為家庭照顧者,我 竟然要幫忙太太買內衣,男人不應該做這些照顧清潔的事情之類。」(B2)

受文化價值觀的影響,社會長期灌輸男性擔任家庭的供給者與保護者,因此,

男性照顧者抉擇照顧角色的內在動力基於責任與義務。在照顧過程中,或許因為 社會普遍認為女性較男性更為適合擔任照顧者,男性在照護上可能缺乏差異的學 習環境而受阻,若能學習轉念或是突破僵化的性別分工,心態上較能接受履行照 顧者角色與學習照護技巧。

「我覺得護士也有男護士,不認為男人應該做的事情,對於照護工作不熟 悉可透過學習獲得相關技巧。我的照顧信念是責任,不能拋棄這責任,我 以前在工作職場會容易理念不合產生撞擊,但在家裡我比較不會發脾氣,

責任支持我走下去。對於男性照顧者,看男性自己如何調適改變,我比較 能隨社會環境調整自己的觀念,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要對等平等關係,互相 尊重,不能以個人的自我太大,一定要別人配合我,太自我會影響家庭互 動關係,觀念上隨時改變,若能認同照顧工作也比較能適應。」(A2)

「因為我是男生,剛剛開始身體接觸較不適應,後來想到因我是從媽媽的 身體出來的,就不會想太多,而越過這層障礙後就覺得還好。」(A7)

「曾有一位兒子照顧者分享調適自己的狀態,起初照顧的不適應而有自殺 的想法,但後來想到家人而放棄負面思想,調適自己的想法,因為自己喜 歡看電影,每天想像自己是演員,設定自己每天都在演一齣戲,因媽媽是 失智症患者,也需要每天運動給予刺激,針對媽媽的困擾行為,以前不會 講髒話,但失智後開始講髒話,所以會把媽媽逗得很生氣,對話中練肖話,

藉此訓練媽媽的語言與肢體協調,學習從中找到相處的互動方式。」(B1)

本研究訪問的男性翻轉傳統的男子氣概,打破傳統性別角色的藩籬,從家庭

35

性間身體照顧的難度。相對的,女性成為照顧者除因傳統的性別分工及文化期待、

親密與情感的意涵外,女性從事照顧工作不全然是基於婦女的天生特質或情感的 表現,也反映婦女在家庭與社會的地位,所以會被分配較多照顧勞務工作。家庭

親密與情感的意涵外,女性從事照顧工作不全然是基於婦女的天生特質或情感的 表現,也反映婦女在家庭與社會的地位,所以會被分配較多照顧勞務工作。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