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環境、學校、同儕狀況分析

第四章 訪談資料分析

第二節 家庭、環境、學校、同儕狀況分析

心理學家 Abrahamsen(1944)指出,少年犯罪的原因乃因這些人無 法對其本我(Id)加以約束,…,或家庭無法提供適當之愛與照顧,這些 因素皆將促使少年之自我(Ego)功能受損而無法適應生活(蔡德輝、楊 士隆,2003)。國內有多項少年犯罪調查發現,家庭因素是影響少年犯罪 的主因,少年與家人之間的關係、互動、父母面對少年參與幫派的態度,

均對少年是否參與幫派造成影響,若少年與父母、家人的互動關係無法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立在信任的情境之下,家人的勸告對少年而言,不但無法讓少年認真看待 並體會父母、家人的否定態度,反而讓少年更執意堅持自己的主張,將少 年推離家庭,使少年尋求同儕的情感支持,接觸偏差、違法行為的機會即 相對增加。

參、受訪者的居住環境

本項目是詢問受訪者:「住家附近是否有幫派人士、堂口、家將、陣 頭?」多遠的距離才叫「附近」?由受訪者主觀評定,訪談發現,僅有 2 位(C、H)自陳住家附近沒有幫派人士、堂口、家將、陣頭,然由該 2 位幫派少年陳述中發現,雖然其住家附近無幫派人士、堂口、家將、陣頭,

其平日活動範圍亦與幫派、陣頭有所接觸。

問:「魁星會離你家多遠?為何會接觸魁星會?」答:「騎機車十幾分 鐘就到了。蘆洲、三重都有很多陣頭的館。」(C)

「小六的時候,我跟我的朋友去打到四海幫老大的兒子…我爸爸跟四 海幫老大滿熟的,以前就是玩在一起的…」(H)

人的行為、習慣、觀念,多多少少都會受生活週遭環境影響,即便是 成人亦難以避免,對成長中、急於探索這世界的青年學子影響更是無減反 增,因此才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傳為美談。犯罪社會學理論認為,犯罪 地帶1對有潛在犯罪傾向的人,有極大的誘導作用,10 位受訪者中,住家 附近有堂口、幫派人士、家將、陣頭者即佔有 8 位,雖然有些是受訪者後 來才認知到他們的身分,在成長的過程中,耳濡目染之下,難免影響自身 的價值判斷。

1 少年犯罪地帶(Delinquent Area)理論:如小孩在不健全的家庭環境出生,在一少年犯罪地帶長大,而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多數受訪者的操行成績都偏低,原因多是因為打架、與老師衝突導致 記過、處分太多;在師生關係部份,有 3 位受訪者認為與老師互動良好,

因為覺得老師對他們有付出關心;另有 3 位受訪者認為與老師關係不好,

呈現疏離甚至衝突的情況,造成師生關係疏離的因素,大都源自受訪者不 服老師的干涉與規勸,於課堂上無法配合老師的要求,而導致衝突發生,

或該少年的其他偏差、不良行為,時常遭老師糾正,加上課業成績不理想,

而自認為老師偏心、差別待遇,致無法認同老師管教,影響師生關係。

參與幫派的少年在學校課業上得不到成就感,內心產生挫折、對課業 感到無趣,認為在課堂上上課很無聊,或有老師為了避免少年影響其他同 學上課,拒絕少年進入教室,使原本對課業無學習動力的少年,轉而向外 尋求其他「志同道合」的同儕認同,並在那個次文化團體中能獲得慰藉,

趨使少年離開校園,成為中輟生。從表 4-7 對幫派少年中輟情形歸納分析 可知,多數受訪者於求學過程中,大多數都有中輟情形發生,依研究者工 作經驗,中輟生於上課期間離開校園後,多數皆於外面閒晃、打網咖、找 朋友、…,久而久之,在「物以類聚、臭氣相投」之下,一些言行無法符 合一般社會標準的少年,逐漸混在一起,形成其次級文化,而發生更多中 輟或偏差行為。

「國一就一直中輟,國二就進安置機構了,國三下又回到學校,入學 手續已經辦好了,老師不讓我進班,叫我去學務處,不是罰站就是在那邊 坐著發呆,我覺得很無聊…」(H)

「…那時候如果去學校,穿個便服,書包裡面藏個『架西』(小截的 棒球棍),就爬牆出去打人了…」(H)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一就一直中輟(H)

國二開始會中輟,差不多一個禮拜翹二、三天,都半天半天翹,到國三 就一直都沒去(I)

偶爾 中輟/

逃家

沒有中輟紀錄。(逃學)少得要死。(D)

還好,幾次而已,我一次翹都翹很多天(J)

沒有 中輟/

逃家

完全沒有(B)

沒有。(F)

伍、受訪者的同儕關係

由表 4-8 得知,參與幫派少年大部分與同學之間的關係是呈現疏離或 普通的狀態。參與幫派少年在課業成績的表現上多屬中下、低成就者,因 課業受到挫敗,或其他偏差、不良行為,時而遭師長責難、約束,產生自 卑心理,將自己歸類為「壞」的學生,或被老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依據標籤理論的觀點,少年一旦被貼上「壞孩子」的負面標籤,對自我概 念的打擊將異常深遠,甚至轉而依附具有同類標籤的同儕團體,學習其動 機、態度與行為模式,以獲取該次級團體的認同。同時,他會逐漸地將自 我形象疊入社會上一般人心中的「壞孩子」形象中,而表現出「壞孩子」

應有的偏差行為模式(蔡德輝、楊士隆,2002)。而學校中那些循規蹈矩 的「乖乖牌」們,對偏差行為少年莫不感到害怕,儘可能採取敬而遠之的 態度,跟他們劃清界線,不願意和他們接近,因而使其與同學間的互動關 係較疏離。

且參與幫派少年多有中輟、逃學行為,常在外活動,在校外認識一些 年紀較長的朋友,那些朋友多半是在混、在玩的,在少年眼中產生一種「同 一國」的情誼,彼此經驗相仿、觀念相通、互相認同,且大部分年紀較長,

結交比自己年長且江湖氣息濃厚的朋友,一方面解決了自身認同的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上述分析可看出,參與幫派的少年在家庭無感受家人的支持,在學 校亦得不到課業上的成就,大部份因為中輟或逃學而認識「校外好友」,

因為物以類聚,大家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種次文化團體,這些少年群聚在 一起,擁有異於一般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念,彼此認同與發展人際脈絡,依 次級文化理論2申言之,參與幫派少年的言行無法合乎一般社會標準的期 待,在社會上的身分地位被否定,或被貶低為問題少年,在物以類聚之下,

結合一批具相同命運及利害與共的少年,認同一套他們能接受的價值體 系,漸形成次級文化,以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

以上為參與幫派少年之家庭、學校、環境、同儕各單一構面之分析,

若就各構面綜合分析,可知家庭結構健全與否對於少年參與幫派的影響不 若其他因素,而環境與同儕等二構面對於少年參與幫派具有決定性之影 響,以 B 為例,該少年家庭結構尚稱完整,與父母同住,親子間之互動關 係一般,學校課業、師生關係、同學相處關係以一般世俗眼光而言屬正常,

沒有中輟或逃家情形,然因其成長居住環境及結交幫派友人,以致於在學 校被學長、同學欺侮後,即求助幫派友人,進而與幫派日漸接觸而參與幫 派。

雖然環境、同儕等二構面對於少年參與幫派具決定性之影響,非指少 年處於龍蛇雜處的環境、結交幫派友人即會參與幫派,家庭功能如能彰 顯,建立少年正確的道德與守法觀念才是確保少年免於參與幫派的預防 針。

2 次級文化理論:乃指某些人認同其同輩團體或小團體特有之價值體系,而這些特有價值體系與一般社會 所能接受之價值體系不僅有異,且不容於一般社會。亦即這些人僅隨著其周遭同輩團體之價值體系發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