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結構與親子教育的關聯

第四章 台灣女性親子關係與親子教育之的探討

第二節 家庭結構與親子教育的關聯

從傳統性別角色出走,追隨大時代步伐,台灣女性在個人主義的影響下,高度社會 化已成不爭的事實,相關的婦女權利爭取亦不餘遺力,然欲打破舊社會制約,若不能從 兩性共同努力推展促成著手,傳統的魔咒將無法解除。所以,本研究開章明義即以「無 性別差異」強調兩性應以「立足點平等」為主軸,共同協作重視親子教育這一區塊。因 此,若能排除性別成見,就兩性親子教育與社會問題的關聯性作探討,其成效可引述謝 高橋的觀點,即家庭教育的運作模式乃父母影響子女人格、行為發展以及對社會秩序遵 循的依歸,亦為子女與外在環境關係互動的基本教育(謝高橋,1989)做為參考。

如上所言,家庭是提供兒童暨青少年最早關懷和支持經驗的場所,是影響個人的重 要因素;家庭環境主要在提供溫暖、支持、關懷、控制的情感連結,這些情感的連結提 供青少年動機性的意義感(motivational sense of meaning),使他們相信生活是有意義、

命運是可以掌控的。親子關係與婚姻關係間相互影響(圖7),事實上,家庭系統彼此 相互的影響力不容忽視,良好的親子關係能提高婚姻滿意度是無庸置疑的;然而近代父 母由於工作、婚姻問題或其他理由對子女過於疏忽,這現象值得社會多加重視。以行政 院主計處2002 年一項調查結果,有近三成父母對子女交友情形不甚了解;就性別分析,

家庭中母親對於子女各方面了解程度均高於父親;就婚姻狀況分析,有偶者對子女的了 解程度較失偶者為高,除健康情況外,失偶者對子女各方面了解程度均不到七成,其中 交友情形部份,更降至六成以下。這再次說明,健全的家庭對兒童與青少年意義重大,

再則證實家庭中女性親子角色重於男性。

至於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在求學態度面向的爭議,則常為父母與十二至未滿十八 歲子女間爭執的引爆點。青春期是子女依賴期轉變為成年獨立前的過渡期,因為傳統父 母無法改變「望子成龍、望女成鳯」的傳統刻板心理,因此成為親子間衝突增加起爭執 的原因。這部分依性別區隔,母親與子女發生衝突的機會較父親大;從婚姻狀況來看,

失偶者會因選擇朋友與金錢花用因素增加與子女發生衝突的比率較高;依教育程度分 析,父或母教育程度愈高者在求學態度、作息時間安排、做家事及品德待人態度等方面,

親子間起爭執的機會較高。值得觀察的,是當家庭與環境彼此交互影響,產生家庭成員 地位改變與權威的重分配(即結婚、離婚、單親等)時,對社會的影響為何?就親子教 育而言,除了一般常態家庭,明顯的出現新的家庭結構,即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及 雙薪家庭三大類型。

李淑娟引述黃世鈺對單親家庭的解釋,乃泛指單一父親或母親與至少一位子女(含 未成年或未婚)的家庭;國外學者則將單親家庭分為經合法婚約過程却離翼的與無婚約 獨親的二種型態。喪偶與離婚是歷來單親家庭形成主因,但無論其形成因素為何,共同 點都是單方獨立撫養子女(黃世鈺,1998;周麗端、李淑娟等,1999)。

社會應注意與關懷的,是單親對家庭經濟狀況改變、身心適應、角色負荷加重與子 女教養問題的衝擊,尤其是單親在子女教養界面上無論是任何一方缺席,均將面對因為 需要長期照顧子女造成負擔與壓力的憂慮,再則,憂心子女學壞或受傷害,及管教問題 等都是讓人擔心的三種矛盾心結。與受傷父母同樣的需要療傷期,從雙親到單親過渡期 約一至二年時間,單親後的子女面對如何修護受傷害的心靈、人格發展、社會適應及學 業表現等問題。總地來說,這段期間親子關係面臨的是趨向惡劣的形勢,單親父母亦因 而接受更大心力的糾葛。尤其現代親子教育強調的是父母間角色互換的運作模式,母親 不再只是扮演單一傳統慈靄的角色,當母親發現子女犯錯時即時予以糾正,代替父親扮 演「嚴」母的角色。但是這一部份因單親家庭的出現,產生運作上較大的缺口;國內對 單親兒童的研究,顯示單親兒童在各相關變項上,都顯著比一般完整家庭兒童有更多的 不適應。父母的角色與功能對兒童的影響甚為重要,有多篇相關研究探討單親兒童的生 活適應、人際關係、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行為困擾等相關變項間的關聯;因此,

如何在單親家庭找著適當的協助力量,必需多加思索。

隔代教養家庭又名之祖孫家庭,係指孫子女與父母跟隨祖父母三代同住,或是祖父 母帶著孫子女二代同住,祖父母並因此負起教養職責的家庭。早年隔代教養發生的原 因,多半緣於孫子女的父母死亡、離婚或經濟等因素,孫子女在不得已情況下帶回家托 育;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家庭結構多元化撕裂,隔代教養因之取代了父母的親子關係,這

種新社會結構衍生的各類新興家庭型態,有正反兩種結果,一類是祖孫關係成功建立,

孫子女在雙薪父母之外感受到可取代的親子親密關係,另一類則相反,彼此的依附關係 不良,而缺席的父母又墮入單親的角色上,這類家庭實際是更需要社會多付予關心與協 助的一群。

雙薪家庭的產生是基於兩性平等的概念。其實,兩性平等所要爭取的是兩性的權力 平等、機會平等,其中權力平等包括自由生存、教育、被尊重、被保護等方面的平等(謝 小芩,1998),機會平等則是教育機會、職業與升遷等消毀性別歧視的主張;台灣男女 兩性的受教權平均差距已縮小至統計上不顯著的水準,不幸的是,學校教育的擴張與提 升並沒有改變民眾傳統的性別意識型態。在現實生活面上,由於現代家庭對物質的追求 與生活品質的要求,女性進入就業市場與男性同為經濟的生產者,然而己婚在職的母親 却必須對子女的照顧有安排的責任,這種情形使得女性在職業市場、執行家務與照顧子 女三重角色面向時,有力不從心的負載;雙薪家庭的問題於焉而生。

以2002 年主計處調查家庭數與家庭類型,總家庭數 5,80 0 千戶,區分核心家庭 3,674 千戶、主幹家庭1,071 千戶(祖父母與未婚孫子女同住佔 5%)、單親 534 千戶(9%);

家有14 歲以下子女者 2635 千戶,核心家庭 55%、單親家庭 3%,主幹家庭中三代同堂 24%、隔代教養 1.3%;單親與未婚子女同住的核心家庭數 368 千戶,主幹家庭則有 95 千戶;2005 年婚姻狀況的離婚及喪偶統計數則高居 15.25%,較 2002 年 13.83%又增加 1.42%。研究者特別標示這些數字的目的,是在突顯目前台灣家庭結構面臨快速轉型,

單親家庭的問題已儼然成為社會必須關注的現象,對女性及下一代而言,影響所及應不 僅僅是短時間的經濟或教養,而應是更長遠的未來社會發展與社會安全等問題。

不容否認的教育程度的日益普及與提升,以及婦女運動的延續,大環境已經走出以 往傳統社會的閉塞,這種種最直接的影響,是女性工作態度從以往補貼家用轉變為學以 致用、追求成就感與自我實現的過程;但誠如上項數字所表逹的,相對也出現了對婚姻 的忍讓與家庭結構的挑戰,亦即身兼數職的職場女性不再視結婚生子為生命的重要或唯 一目的,甚且認為婚姻與子女乃生活中的負擔。以一份來自 TEPS182001 (Taiwan Electronic Periodical Services)的家庭結構圖與 2006 年中時電子報所作的家庭結構圖歸納

18全球提供最多台灣期刊電子全文的線上資料庫。網址:www.taiwanclassic.com/teps/ec - 17k - 2007/04/23

作三種不同類型的新家庭結構比較分析,由圖8 轉為表 4-4 呈現新家庭型態的比較:

表4-4 家庭結構比較分析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家庭結構圖組一,2007 年,本研究編製

圖9 TEPS 與中時電子報之家庭結構變化狀況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家庭結構圖組一,2006 年。

我們的檢討,除上述因社會趨於多元複雜所造成的家庭結構轉變外,亦包含了物質 條件充裕後相對的傳統價值觀日趨淡漠,兒童暨青少年由於身心尚未成熟受到的影響,

及因之導致偏差行為(如逃學、逃家、偷、未婚懷孕)比率大為增加所突顯出現代青少 年面臨的困境。

根 據Kohlberg 的理論,正常青少年期的道德發展本應在第三階段( 相互期,

mutuality),在這階段的特色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著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

項 目 中時 2006 TEPS 2001 升或降 說明

三代家庭 16% 17% 降低1%:原因:三代同居情況減少亦或老人凋 零所致。

隔代教養 2% 2% 祖孫二代同居者2001~2006 數據未變;表示單親 或雙薪却未擔負親子教育任務之社會現象未變。

單親家庭

13%

(2005 年:

11.51%)

13%

(2001 年:

9.92%)

本表顯示數據未變,然依據內政戶政司婚姻狀況 資料,離婚與喪偶人口均明顯上升,而女性則 15.25%:13.36%,顯示女性離開婚姻的比率大 幅增加中。

雙薪家庭 67% 65% 雙薪家庭成長,表示拚經濟的壓力另一面向則是 子女教育(親子教育)委外人口增加

其他 2% 3% 其他項下降1%表示其他類型家庭減少

信任與尊重,在重視別人對自己看法的同時也會嘗試了解別人。認知曲解19的青少年卻 往往仍然停留在第二階段(交易期,deals),即互相交換恩怨或「以牙還牙」,大家相安 無事便好,否則便要以自己利益為著眼點。停留在這個道德發展階段的青少年是自我中 心的,他們只看到別人對自己不仁, 而看不到自己對別人不義(Kohlberg, 1969;楊瑞珠、

信任與尊重,在重視別人對自己看法的同時也會嘗試了解別人。認知曲解19的青少年卻 往往仍然停留在第二階段(交易期,deals),即互相交換恩怨或「以牙還牙」,大家相安 無事便好,否則便要以自己利益為著眼點。停留在這個道德發展階段的青少年是自我中 心的,他們只看到別人對自己不仁, 而看不到自己對別人不義(Kohlberg, 1969;楊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