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時代的環動似青春飛躍快速的轉變,政策的釐訂與執行若似老牛拉犛遲緩的慢步,

則今天未全力推動的法案,明天乃至明年可能也不見得會重視;是以本研究提出的建 議,在後續研究工作上應可關注的焦點有以下幾點:

一、政府政策的監督:政策規劃上是否業從單打獨鬥的積習跳脫,且確實執行之;其內 涵包括本研究建議的跨部會合作與工時制的建立。

二、已婚男性為主的「爸爸教室」,是針對男性投入親子教育的準備工作,為一基礎教 育的奠基工程,社會現況的反應與觀察乃持續執行的準則。

三、目前隔代教養家庭包含雙薪家庭、單親家庭的子女,社會與政府福利政策對隔代教 養的承擔人(即祖輩父母),是否有合理的資源協助。

四、觀察並監督政府是否政策性培養專業人才加強心理諮詢機構功能,以期降低由於心 理因素造成的兒童暨青少年偏差行為。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刁筱華譯,1996,羅思瑪莉. 佟恩(Rosemarie Tong)著、《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 文化。

王覺興,2002,《單親家庭子女生涯發展與抉擇歷程之質性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日日談,2004,〈建構支援網路協助隔代教養〉,《國語日報》,5 月 28 日,網址:

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32116 - 14k - 2007/06/09。

井敏珠,1992,〈告別壓力不容易-已婚職業婦女的壓力知多少〉,《管理雜誌》,第 215 期,頁 5。

井敏珠,2007,〈兒童的情緒與壓力管理:道德發展理論〉,台北功學社復興店 1 月 13 日專題講座。網址:

khsmusic.com.tw/entrant_aggregate/aggregate_music_03_in.asp?SCount=106 - 17k 未具名,2005,〈親子教育〉,《網路知識庫》。11 月 30 日,網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

未具名,2005,〈政黨政治〉,《網路知識庫》。11 月 30 日,網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12505977

內政部,2002 年,〈有偶婦女配偶料理家務項目概況-按有無工作、教育程度〉《台閩 地區婦女生活狀況》。網址:

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411116155771.doc

內政部統計處,2006,2005年離婚者按結婚年數統計,內政統計通報。網址:

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14.xls

內政部戶政司,2007 年,元月份臺閩地區 94 年底兒童人口。網址:

http://kids.ey.gov.tw/ct.asp?xItem=23703&CtNode=610&mp=61

白怡娟,2004,《雙生涯家庭中的父親對父職角色認知與實踐歷程之研究》,高雄師範 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台中辦事處,2002 年,〈家中有 6 至 12 歲的兒童及青少年調查統計〉,「社會 發展趨勢」。網址:

http://www/29.tpg.gov.tw/mbas/society/life-91/91

行政院主計處,2002 年,女性勞動力人口與非勞動力人口比較。網址:

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4111161557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3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報告。網址:

http://www.dgbasey.gov.tw/Census~n/four/woman.htm

行政院主計處,2004、2005 年,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網址:

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411116155771.doc

艾曉明、柯倩婷譯,2002,Peggy Mocracken 原著,《 女性主義理論讀本》,中國:廣 西師範大學

成都幼教網,2004,網址:www.hkbu.edu.hk/lib/new/jun/chi500.html - 245k - 2007/05/23。

呂麗絲,2005,〈談再婚家庭所面臨的挑戰〉,《家長學苑》,家長參與教育的入口網 站。網址:parentschool.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 - 41k - 2007/05/17 伊慶春、瞿海源等,1989,《當今婦女角色與定位》,台北:崇她社台北三社。

李正傑,2000,《雙薪家庭高承諾男性的工作與家庭生活經驗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 教育研究所論文

李雁萍,2006,《隔代教養家庭少年生活適應之相關研》,靜宜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 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何明修譯, Donald Sassoon 原著,1996,〈女性主義的復甦〉,《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

網址:http://labor.ngo.org.tw/history/100yr-S-WEurope-ch15.htm

何春蕤,2004,〈從新聞事件看同志公民權〉,《同志公民論壇》,10 月 17 日,網址:

www.intermargins.net/Column/ho_jo08.htm - 14k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佑佑,2002,〈單親家庭與青少年的偏差行為之相關探討〉,《聯合報》,網址:

mail.nhu.edu.tw/~society/e-j/42/42-46.htm - 78k

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花蓮師範大 學幼兒教育碩士論文。

吳紋如,2004,〈許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從家庭因素論子女偏差行為發展〉,《網路 社會學通訊期刊》,第39 期,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htm。

吳清基,2007,〈台北優質有禮的品格教育〉,《品格教育的蝴蝶效應》,台北:千代 文教基金會。

吳就京、鄭玉英編,1987,《家庭與婚姻諮商》,台北:空中大學

林玉慈,1999,《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萬億、吳季芳, 1993 ,〈男女單親家長生活適應之比較分析〉, 《中國社會學刊》

第17 期,頁 127-162。

林麗芬,2004,〈單親家庭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第 42 期。網址:www.nhu.edu.tw/~society/e-j/38/38-23.htm。

周碧娥,2005,〈民主化過程中的台灣婦女與政治〉,《台灣女性與歷史研習營 「夏 季學校」第八屆》,7 月 18 日,網址:www.twcenter.org.tw/g03/g03_08_03_09.htm。

周麗端、吳明燁、李淑娟等編著,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唐先梅,1999,〈家庭擴展期〉,《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頁 158-199。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

第29 期,頁 259-304。

梁雙蓮,1995,〈台灣地區婦女政治參與之檢視與展望〉,《婦女問題的檢視與前瞻學 術研討會》,線上檢索日期:2007 年 4 月 25 日,網址:

www.dppa.ncnu.edu.tw/igr/igrteachers/igr_lian.htm - 9k。

郭榮俊,1991,《個人因素、社會因素與科技性新產品購買決策關係之研究》,國立成

傅佩榮,〈關於青年價值觀的思省〉,《國家政策論壇》,2002,第 2 卷,第 4 期,頁 題討論》。網址:www3.nccu.edu.tw/~g9254012/new_page_20.htm - 295k。

黃政吉,2000,〈社會變遷中隔代教養與少年非行之關係實務調查研究〉,《警學叢刊》, 月15 日,網址:http://www.coolfamily.com.tw/yang/paper02.htm。

楊瑞珠、連廷嘉,2004,〈台灣都會區高危險群青少年流行率之調查研究〉,《屏東師

蔡晶晶,2003,《雙薪家庭幼兒母親對婆婆參與教養感受之研究》,輔仁大學生活應用 柯清心譯,1995,Kim Zarzour 原著,《校園暴力》,台北:遠流。

婦女新知翻譯組譯,2001,Alice Schwarzer 原著,《拒絕做第二性的女人:西蒙.波娃 訪問錄》,台北:女書店。

彭婉如譯,1993,Carol Hymowitz & Michaele Weissman 原著,《美國婦女史話-女性沈 默與抗爭》,台北:美璟。

楊久穎譯,2002,Elizabeth Wright 原著,《拉岡與後女性主義》,台北:果實。

美國兒童教育注重「尊重」:寶貝你的寶貝:Xuite 日誌,2006。網址:

http://blog.xuite.net/non2006/non2006a/8508647/track。

美國新聞週刊編輯室,2005,〈完美母親的謎思〉,《Newsweek》,5 月 24 日,網址:

ww.touchlife.org/life_decoding.asp?article_id=2079&whichpage=1&title=life_parental

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chtheory/theory_psy/developmental/theory.htm。

英文部分

Baumrind, Diana. 1989. “Child Development Today and Tomorrow”, Rearing competent

children, in W. Damon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349-378.

Black, M.L. 2000. “American’s Grandchildren Living in Grandparent Households”, Journal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92.

Bronfenbrenner, Urie. 1970. “Two Worlds of Childhood”, U.S. and U.S.S.R.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ocket Books.

Bronfenbrenner, Urie.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U.S. and U.S.S.R.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ocket Books.

Coleman, J. S. 1955. “Families and School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p. 32-38.

England, Paula, and George Farkas. 1986. “Households, Employment and Gender”. NY:

Aldine.

Gelles, R. J. 1995. “Contemporary Families: A Sociological View”. Thousand Oaks, CA:

Sage.

Hofferth, S., and J. F. Sandberg. 2001. “How American Children Spend Their Tim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p.295-308.

Kate Millett. 1970. ” Sexual Politic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KleiBerry, J.O. 1995. “Families and Deinstitutionalization: An Application of

Bronfenbrenner’s Social Ecology Model”,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3, p.379-383.

Ladd-Taylor, Molly, and Lauri Umansky. 1998. “Bad Mothers: The Politics of Blame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Mary Daly, 1978. “Gyn/Ecology: The Metaethics of Radical Feminism.” Boston: Beacon Press.

Pearlin L.L. & Turner H.A., 1987. “The Family as a context of the stress process.”, Stress and

health

Issues in research methodology.NY:John Wiley & Sons. p.143-165

Robinson, B. E., and R. L. Barret. 1986.”The Developing Father:Emerging Rol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