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家庭資本理論

家庭是一個人出生成長的地方,也是一個人開始學習與社會化的第一 個場域。陳麗如(2005)整理中外學者的研究指出,家庭對學業成就的影 響力超過學校的因素。而在家庭中與子女關係為密切的人就是父母。外籍 配偶家庭在親子互動、教育期望等方面的態度與表現,如何影響子女的學 習?而家庭中所提供的資源又如何影響學習表現?本節即分別由家庭對 子女表現的影響及家庭資本方面進行探討。

壹、家庭資本

一、家庭資本理論概述

父母會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影響小孩的表現,國內教育學者林清江 (1981)研究指出:學生的「學業成就」、「教育程度」、「學校行為」及

「抱負水準」,皆受到父母的教育態度及家庭教育環境之影響。黃富順 (1973)歸納學生學業成就受家庭、社會、個人和學校等四項因素的影響,

而在所有影響的因素中,家庭最具影響力。而國外學者Coleman(1988)認 為學業成就取決於兒童個人自身智力、心理、人格等,除掉天賦的智力因 素不論,心理、人格等因素,皆受後天環境的形塑作用,由此促成個體日 後多樣化的發展,所以家庭因素影響的重要性不言可喻。Havighurst (1996) 指出:家庭中所傳遞的生活教育、價值觀、自我概念等,是影響兒童學業 成就的關鍵因素(引自 盧焜煌,2002)。

資本的概念其實延伸自馬克思的資本概念(陳麗如,2005),但是馬 克思的資本概念是以經濟為根本。然而,「資本」不等同於資源,主要的 區別在於投入的程度。潘美玲(2003)歸納經濟學者對「資本」的定義,

認為「投資並可預期得到回報的資源」,例如:財貨、土地、勞力等具體 可促進經濟發展的資源,稱為「實體資本」;個人所擁有對經濟有助益的 教育程度與工作資歷,則稱為「人力資本」。而社會學者延伸了這樣的概 念,以「資本」作為主要的分析與解釋的工具。如Bourdieu 以家庭環境

的長期薰陶,使子女熟習上階層社會所喜愛的文化品味,所提出的文化資 本論(culture capital);Coleman以有助於目標行動的社會網絡關係,

所提出的社會資本論(social capital)等。但社會學者的資本概念與經 濟學者不同的是,認為資本不一定以有形的型式存在,例如文化資本、社 會資本等,指的是文化習性與社會關係,皆為抽象不具體;相似之處在於 兩者都是以資本概念作為主要分析工具 (何瑞珠,1998)。

由此可知,因家庭乃兒童主要生活成長的環境,其於兒童所身心發展 過程中所產生的耳濡目染效果,自是影響深遠。其中家長因身心發展及照 顧能力為兒童所仰賴,因此家長掌握的家庭資源是這些無形的形塑功能的 來源。儘管家庭的功能很多,可用於協助子女學習的資源也可能不少,但 這資源是否能真正的被家長運用在子女的學習上,形成對於子女有幫助的 資本,則是較家庭所擁有資源的多寡,更值得重視的課題。所以,家長所 投資用以協助子女學習的家庭資源,即為「家庭資本」。

二、家庭資本理論內涵

家庭的結構與資源,有時並不一定對子女產生預期的影響,而會直接 或間接地透過資源的提供或限制來對子女的行為產生影響。所以學者提出 家庭資本的概念,以說明子女可以從家庭取得資源。 Coleman(1988)在 檢驗學生學校學習成就的各種因素中發現,家庭背景往往是影響學習成就 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這家庭背景又具體表現為三個資本:財務資本

(financial capital)、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財務資本大致是以家庭財富和收入估量,它提供實體的來源 以幫助學生的學習成就,像是在家裡有一個固定的地方可以讀書、有幫助 學習的工具;而人力資本大致是依據父母的教育程度,和父母可幫助小孩 去學習認知的可能性來衡量;至於社會資本則是家長對子女的關注,會因 家庭中的互動,而決定家庭資源對子女產生的影響。且就像其他形式的資 本一樣,社會資本亦是具有生產力的,能用以促進某種目標之達成;反之,

缺少時則可能無法達成(Coleman,1988)。

而在相關的先行研究部分,雖然Coleman強調社會資本可以創造人力 資本,其人力資本所包涵的面向應涵蓋家庭成員的知識與技能(何瑞珠,

1998)。但整理國內家庭資本與教育相關之研究,在人力資本的論述及涵 蓋面向上,多半以「家長的學歷」或「教育程度」為指標,且通常附屬或 歸併於其他資本之中(陳怡靖、鄭耀男,2000;許崇憲,2002;郭丁熒、

許竣維,2004)。相較於其他領域所提出的人力資本概念,顯然忽略了教 育程度以外的人力資源。例如工作及生活經驗、教育訓練、個人的技能等,

都是值得納入的重點。

歸納上述對子女學習影響的因素,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一直是教育場 域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家庭因素對於子女的學習存在著相當多面向的影 響,論者大概從經濟面、社會面、文化面等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家庭背景、

成員的互動及家庭價值觀對子女的影響。研究的結果,也都認為家庭因素 對於子女的學習表現,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巫有鎰,1999;陳怡靖、鄭耀 男,2000;廖仁藝,2001;許崇憲,2002;蔡毓智,2002;黃信誠,2003;

郭丁熒、許竣維,2004;陳麗如,2005;周新富、王財印,2006)。

而家庭資本論主要是由家庭的財務、人力及社會資本的角度來探討父 母的資源、家庭的互動方式與家庭結構,對子女所造成的影響,也正可以 做為本研究所欲探討現象的理解模式。

貳、社會資本

一、社會資本理論與意涵

社會資本的概念,雖由來已久,然許多學者一致認為,其定義被引用 在教育研究最為廣泛,影響現今最大的主要論述源自二個人,一為法國的 Pierre Bourdieu,一為美國的 James Coleman(Field, 2003;Horvat, Weininger & Lareau, 2003;Lin, 2001;Carroll and Stanfield,2003;

王中天,2003;林素雯、黃朗文、吳泰儒,2003;林枝旺,2005;周新富、

王財印,2006)。Bourdieu與Coleman首先將社會資本的概念運用於研究教 育體制與過程,而Coleman的主張係立基於大範圍調查研究的資料分析,

強調由此獲致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並確認產生社會資本的機制及其作為資 源的效益(林亮雯,2004),更成為教育學者或社會學者最常引用的論述。

其詮釋被認為是教育文獻中最常出現者,型塑教育研究中的焦點議題,此 方面的影響力亦遠過Bourdieu(Dijkstra & Peschar, 2003;Field, 2003;

Portes, 1998;周新富,2003;林素雯、黃朗文、吳泰儒,2003)。

Coleman(1988)表示個人在社會中並非單獨存在,而是與其他人經由 各種關係而形成連結,即所謂「社會網絡」。透過這些社會網絡互動,可 以促成個人目標的達成,存在網絡結構中的關係就是「社會資本」。Coleman ( 1988,1990) 從功能 ( function ) 的面向定義社會資本,認為社會資 本是內生於行動者之間的關係結構中 ( social capital inheres in the structure of relations between actors ),它並不是隸屬於行動者本 身,也不包含在生產過程內,意即對於行動者而言,可作為資源的任何社 會關係均構成社會資本;因此,社會資本是指涉許多不同的實體

( entities ),但都具有兩個共同的特徵:一是這些實體都是由社會結構 的某些面向所構成,二是這些實體都能協助該社會結構內的行動者達成某 些特定的行動(林枝旺,2005)。

林南(2004)以動態的角度來詮釋社會資本,「在社會裡人們如何與 他人交往,種族團體間如何互動,如何運用人與人的交往互動,運用別人 的資源來對自己有利,這一種過程就產生了社會資本」。許崇憲(2002)

認為從功能的角度來看,社會資本會以不同的面貌呈現,而社會資本會以 何種面貌存在,會如何幫助較佳地位的取得,則端視如何能讓結構內的人 們有所行動而決定。因此,社會資本是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而發展出 來的,並且會依照有利於行動的方式而改變,可以提供行動者達成行動所 必須具備的資源。

Coleman(1988)歸納家庭環境中父母為子女所創造的社會資本,認為 家庭中的社會資本不同於財務、人力等有形的資本,而是一種無形、存在 於親子之間的關係。其主要端賴三個因素:家長與子女的互動程度、關係 的穩定以及父母的意識形態 (Coleman,1988)。王中天(2003)歸納國內 外對於Coleman社會資本理論的研究後認為:規範與緊密是社會資本得以 運作的二個重要關鍵。也就是如果父母親無法在家庭親子的互動關係上有 適切的關注,那麼不管雙親有多少財務、人力資本,這些資本都難與其子 女的教育發展發生正向的關連。只有在子女與父母間保持密切的關係,父 母所擁有的財物與人力資本方可以為子女所採用。這也就說明親子關係經 營,是家庭因素發揮影響力的關鍵所在。

簡而言之,社會資本究其來源,是一種得自人際關係的資源;其所提 供之內容,是經由社會網絡可能運用或實際運用的資源;而其功能,使個 人使用一借來的資源來達成個人的目的;而其發揮功能的關鍵,則是取決 於關係的緊密程度。

Coleman〈1988〉雖也強調從結構關係的連繫上來界定社會資本,認 為社會資本是內生於行動者的關係結構中。但更重要的,他更重視社會資 本的功能面向,也就是社會資本必需能協助行動者達成該社會結構中的某 些行動。而研究者可藉由觀察到其結果,進而去辨識出社會資本的存在(王 中天,2003)。林南(2001)指出,Coleman的社會資本是以各種不同的 形式存在於人際關係結構之中,社會資本是無形的,它是幫助個體實現特 定目標的一種資源。所以,社會資本是由社會組織所構成,存在人際關係 結構之中,並非獨立的實體。社會資本不僅是構成社會結構的元素之一,

Coleman〈1988〉雖也強調從結構關係的連繫上來界定社會資本,認 為社會資本是內生於行動者的關係結構中。但更重要的,他更重視社會資 本的功能面向,也就是社會資本必需能協助行動者達成該社會結構中的某 些行動。而研究者可藉由觀察到其結果,進而去辨識出社會資本的存在(王 中天,2003)。林南(2001)指出,Coleman的社會資本是以各種不同的 形式存在於人際關係結構之中,社會資本是無形的,它是幫助個體實現特 定目標的一種資源。所以,社會資本是由社會組織所構成,存在人際關係 結構之中,並非獨立的實體。社會資本不僅是構成社會結構的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