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現場脈絡與研究參與者的描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過程

第一節 研究現場脈絡與研究參與者的描述

本節共分二部分,首先介紹青青國小所在的社區及學校內部情境脈 絡。其次詳細介紹研究參與者的背景。

壹、 青青國小及社區介紹

本小段就青青國小所在社區進行描述,內容包括文化、經濟交通活 動、自然資源、家長社經背景五面向進行說明:

一、 平埔族與漢人共生的社區

青青社區位於南投縣鄉間,是一處平埔族與漢人共生的社區,目前居 民大約一千餘人。

本地開發甚早,早期是平埔族人活動的場域,隨著漢人的進駐開發,

以及在早期同化的政治思維下,不論在生活習性、觀念上,都帶給原來的 住民相當大的衝擊。所以現在在青青社區中,不太容易區分出來誰是平埔 族人,誰是漢人。而成為原漢交融,共生共榮的村落。近年來在多元文化 的觀念催生下,村落中的平埔族後裔也開始成立工作室,保存及研究本地 早年的平埔文化,此外,也陸續的辦理傳統的慶典活動,希望藉以重塑往 日本地的平埔風情。

二、 山與平原交界的農村聚落

青青社區在地勢上,是一處高山與平原交會的地帶,社區分之八十的 土地就位於平原區。周圍的高山成為天然的屏障,終年不斷的溪流由社區 東北方流過,帶來豐沛的灌溉用水。在如此的地利之便下,造就地方農業 的發展。

青青社區主要的經濟活動即是以農業為主。主要的經濟作物包括稻 米、蔬菜、花卉等。社區內成立各個不同的花卉、蔬菜產銷班,每天晨昏 都可以看到村民載著農產品,進出各個集貨地點。

除了產業道路外,社區對外交通主要是靠社區中十二米寬的省道來聯 絡。但因村落外還有其他道路替代,所以平時的車流並不大。距離附近的 城鎮只有十分鐘的車程,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多半來自附近的城鎮,因 此在本地的商業並不發達,整體經濟型態以農業發展為主。

三、 自然資源豐富的社區

社區緊鄰高山,加上本地的農林業發展,自然資源相對於外地而言是 較為豐富的。

由於距離鄰近的城鎮只有約十分鐘的車程,因此在生活的型態與消費 行為,多半是在鎮上進行。且因周圍山地高峻,故而本地的農耕活動多半 是在平原區發展,社區內的原始山林披保存的尚稱完好。加上近年來在農 村社區營造的意識抬頭之下,地方人士對於社區既有的自然資源也刻意的 進行復育、保存。所以社區中不論是動植物、鳥類、林木等自然資源也相 對的較為豐富。

在如此的優越條件下,社區在地震重建後,也逐步朝生態旅遊的觀光 農村轉型。目前已有四、五家民宿業成立,未來隨著地方政府對觀光發展 上的日漸重視,利用自然資源轉型為觀光休閒農村,是社區未來發展的一 項新契機。

四、 地方文教中心的青青國小

青青國小就座落在青青社區中,是一個僅有六班規模的小型學校。目 前全校共有一百二十餘位的學生,全部都是青青社區的居民。

青青國小在臨近城鎮的磁吸效應下,外流學生人數不少。許多在城鎮 工作的父母,往往因工作之便,而將孩子帶到鎮上就讀。所以每一年級的 學生數並不太一致,有的年級有三十多個孩子,有的年級則只有十來個孩 子。雖然如此,但學校的經營團隊頗為年輕而富創意,且在本地服務都有 一定的年資,更有老師本身即是青青社區的子弟,因此在與家長社區的互 動關係上非常密切而良好。在老師們的努力經營下,各方面的表現也相當 傑出,經常在全縣性的比賽中名列前茅。

(二)青青國小的家長背景

青青國小的家長多數務農(種植經濟作物、蔬菜、花卉等),部分從 事土木、建築相關行業或是受僱打零工。家庭收入與經濟狀況不一,多數 家庭尚稱小康,少數有繳不起學費的情形,需由學校尋求外界資源協助。

由於在農村的謀生不易,農作物的收成也較缺乏保障,不少家長也會 離開青青社區,到外面的都市尋求工作機會,這也造成青青國小內約有五 分之一的學童必須由祖父母或單親來撫養照顧。

這樣的教養生態及傳統農村社會對於學校老師尊敬的觀念,使得本地 家長在親師互動上,顯得比較保守被動,通常不太主動聯絡老師或到學校 找老師談論孩子學習的情形。對學校活動的參與也較不積極,以每學期期 初召開的班級親師座談會為例,出席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而對老師的教 學及學校的要求,家長也多是以配合的角度來回應,甚少提出意見。

(三)青青國小的外籍配偶家庭

青青社區為傳統型的農業社區,開放外籍配偶來台後,不少青年赴東 南亞迎娶外籍配偶來台定居,生兒育女。所以目前在青青國小就讀的學童 中,約有一成的比例是外籍配偶子女,平均分布於各個年級。

陸三個地區。來台的時間不一,有的已經十二三年了,有的則只有七八年 的時間。

以目前的比例而言,青青國小的外籍配偶子女比例並不算太高。然而 在未來入學的幼稚園幼生中,比例上有逐漸上昇的趨勢。可預見,未來幾 年,青青國小的外籍配偶子女人數比,將會再上揚。

貳、 研究參與者的背景描述

在本小段,首先介紹研究參與者及其家庭成員,其次由級任老師、同 班同學、研究者三方面介紹研究參與者。

一、 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以下稱為昭文),是家中的長女,目前就讀青青國小六 年級。略顯黝黑的皮膚,乾淨的制服,臉上總是掛著一絲靦腆的微笑,露 出潔白的牙齒,這是昭文給人的第一印象。安靜的的她話不多,可是說起 話來卻十分的有條理,常常可以聽到她代老師向同學們宣布事情,聲音不 大,但很能讓同學們安靜下來。可以看出在班級中所受到的重視。

在班上昭文的成績表現優異,每個學習領域都有不錯的成就表現。老 師會請她擔任小老師,指導成績較差的同學,而昭文也總是能夠順利的完 成老師交代的工作,讓同學的作業如期的交出。同時,在班上她還有不少 的好朋友,下課時間,常可以看到她與同學們在校園裡散步聊天的情景。

由於能力佳且熱心服務,被老師選為低年級的服務大姊姊,每天中午 的時間,昭文和幾個同學們會一起到二年級為小朋友們裝盛午餐,並協助 餐後整理的事宜。主要是避免低年級的孩子,因為年紀太小而打翻了午 餐,並且能準時的用餐完畢,讓家長接回家去。昭文在這項工作上表現的 非常負責,期末還受到表揚。可見她是一個能力與學業都受到師長肯定的 孩子。

二、 研究參與者家庭成員

昭文生長在一個農村家庭,父親自己靠著祖先留下的幾分田地及契作 別人的農田維生。農閒時,父親也會受僱幫助其他的農事。談到收入情形,

昭文的爸爸說「作田就是這樣,呷未飽,嘛餓未死」(親 5)家境雖不富裕,

但足以維持溫飽。

十三年前,昭文的爸爸在家人的鼓勵下,迎娶昭文的媽媽到台灣來。

媽媽是印尼的華裔女子,嫁到台灣後,妹妹也跟著嫁到台灣桃園一帶。除 了幫先生田裡的工作外,「會去幫忙人家做工啊…弄花弄甘蔗啊…有什麼 就去做啊」(親 2),如同本地的農村婦女一樣,盡自己的力量協助家庭的 生活。「這裡的生活比較好啊!比較不會那麼辛苦」(親 2),昭文的媽媽知 足的說。

結婚第二年,昭文出生了。「女生也很好啊!我先生很疼她,我也很 疼她」(親 1)。隔了一年昭文的弟弟也出生了。「不想再生了,我先生說小 孩太多會養不起」(親 1)。於是這個結合外籍配偶的小家庭,就這樣在社 區裡如常的建立了起來。

表四~1~1 研究參與者家庭成員表:

關係 年齡 學歷 職業 其他 父親 46 國中 自耕農

母親 34 國小 協助父親工作,偶 而在別人處打工 昭文 12 小學六年級 學生

弟弟 10 小學四年級 學生

三、 不同觀點下的研究參與者

本段介紹研究參與者(昭文),將由班級老師、同班同學、研究者三 個不同的面向進行介紹。

(一) 級任老師的觀點

在級任老師的心目中,昭文是一個很乖的女孩子,文靜又懂事,學業 成績表現不錯。

例:

她是一個很受歡迎的人,儀表很整齊,不會跟人計較的情形,她很文靜,

所以是個很受歡迎的小朋友,很多女生以她的儀表為表率,而她真得是值 得學習的,因為她自己就有獨特的優雅出現,講話也很有禮貌,讀書也是 蠻認真有條理。(師 1)

在老師的心目中,這個孩子從他四年級接任這個班級以來,幾乎不用 他操什麼心。不論是儀表、言行、功課都井井有條,自己處理的很好。

至於昭文在學校與同學相處的情形,老師的觀察是:她對其他的孩子 有正面向上的引導力:

例:

從四年級我教的她,跟昭文一起的同學成績都會進步,她對她們有影響,

二個和昭文坐的都會進步,她本身有進步,和她隔壁的也會進步,所以在 品性部份是非常的不錯地…(師1)

老師對於昭文是讚譽有嘉。但爸爸卻認為這個女兒太靜了,希望老師 把昭文帶領得更活潑、大方些。

例:

她爸爸認為她太靜了,期望她更開朗活潑,會主動去跟人家打交道,不要 太羞澀,她爸爸希望她是這樣的孩子,她爸爸認為昭文應該改變…她的個 性和她爸爸有點相像,因為她爸爸也是很安靜的…(師 2)

的表現,都十分滿意。

(二) 同班同學的看法

與昭文六年的同窗相處,在同學的心目中,昭文是一個很安靜,會幫

與昭文六年的同窗相處,在同學的心目中,昭文是一個很安靜,會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