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家長參與及轉銜服務之現況

家長為學生人格教育的啟迪者、學習態度與方法的引導者、生命 見解的潛移默化以及人生歷練的經驗分享者,這些角色都是學生學習 模仿的重要對象(陳春梅、林淑珍,2008)。身心障礙者許多價值觀、

生涯目標的塑造也常因家庭環境而來(周玫君、林宏熾,2004),因 此家長在學生生涯中重要抉擇時刻,具有關鍵性的決策角色,家長透 過參與學生之轉銜規劃,與教師進而發展為合作的模式,共同為學生 的生涯轉銜努力。對於即將面臨離校的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而言,親 師合作顯然也是幫助障礙學生獲致成功轉銜的重要元素(Morningstar et al.,1995)。

家長參與教育的內容與學校的意願,因教師所持的態度有很大的 關係,學校及教師對家長的信任度愈高,家長參與的內容就愈廣泛,

相反的,若家長信任度不足,則家長參與的範圍就相對減少許多,甚 至有可能淪為僅是配合學校要求事項的執行(侯世昌,2007)。服務 的時間表不斷推動,家長參與的歷程也是同時並進,但兩者能不能配 合,實有賴專業人員的發現與鼓舞(許芳瑜,2008)。近年來,家長 參與學生教育逐漸受到重視與增權賦能,縱使家長參與的觀念始於普 通教育,然而在特殊教育領域也逐漸成為重要的議題,相關法規也都 明定家長參與相關的權益(許雅婷,2008)。

(一) 家長參與轉銜服務的意義

家長對學生轉銜議題認識是起步不一的,但家長對於轉銜議題的

的面貌,則可減少追求特定服務時的障礙(許芳瑜,2008)。家長參 與規劃學生轉銜計畫實為重要,但往往也發現家長參與程度普遍不佳,

造成對於其子女轉銜相關訊息與需求,也無法及時提供反應與回饋,

使教師及相關專業人員在為學生規劃轉銜服務時少了助力(許雅婷,

2008)。許芳瑜(2008)也指出轉銜服務不僅為了協助智能障礙者能 順利由學校轉銜至社區,也讓家長在轉銜服務的協助下,適應子女畢 業後家庭生活的改變,繼續擔任子女重要的支持者。

(二) 家長參與轉銜服務的重要性

身心障礙學生是轉銜過程的主體,但是家庭中的重要他人亦是影 響轉銜服務整體運作的關鍵(黃柏華,2012),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在 子女的生涯轉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陳惠茹,2005),透過適切的 合作機制提供由相關專業人員提供必要性、關鍵性的重要資訊,使學 生本人、家長能夠藉由跨單位、跨機構的合作機制共同擬訂與執行適 切的轉銜目標(黃柏華,2012)。為協助身心障礙學生順利進入成人 社會,專業人員應與家長積極合作,採取多元的措施,提供完整的生 涯轉銜服務(陳惠茹,2005)。曾瓊禛(2009)也建議學校應善用各 項資源以及人力,與身心障礙學生及其家長一同規劃轉銜服務與轉銜 教育內容,並以專業團隊合作方式協調執行各種轉銜服務措施,支持 其順利度過接續的生涯發展。

綜合上述,家長參與轉銜不僅是一種理念,其重要性亦被肯定(黃 美慧,2011)。智能障礙學生之家長在學生離開學校此一單一服務系 統之後,面臨的是多樣化的選擇,此一轉銜的過程即是一項改變,由 於家長為身心障礙者的重要支持者,因此家長的支持與否是轉銜之重

要因素之一(許芳瑜、邱滿豔,2010)。教師可透過結合各項資源,

以及教師在合作項目中的專業知能,瞭解每位學生以及家庭的狀況,

藉以提升服務品質,增進家長參與度,以利轉銜服務之進行。

二、 家長參與轉銜服務的角色與方式

(一) 家長參與轉銜服務的角色

對於學生而言,男、女性家長分別扮演了父親、母親的角色,此 外,當家長參與學生的教育活動時,會由於在家庭、學校以及社區參 與內容的差異,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張怡婷,2007)。雖然不同研究 者對於家長參與的角色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但透過張怡婷(2007)的 研究指出,家長主要以在學校、家庭、社區中的三個環境中的角色為 主,又家長角色可略分為以下:

1. 在學校方面的角色:接受者、溝通者、支援者、學習者、決策者。

2. 在家庭方面的角色:期望者、協助者。

3. 在學校方面的角色:聯繫者。

高職階段的智能障礙學生須面臨離開學校體系的特殊教育環境,

轉換到社會系統中,開始扮演起成人的角色,故需要學校以及家庭的 幫助,使學生達到離校後的目標,包括獨立自主的能力、社區生活的 能力、增進社會支持網絡以及符合職場需求等(許雅婷,2008),

Youn-Young Park(2008)的研究發現,特教教師表示在學生轉銜服務 中,目前大部分依然由教師擔任主導的角色,但是教師會透過創造親 師之間的合作,達到以學生家庭為中心、功能性、融合等主要目標,

身心障礙學生之家長除了在轉銜上有其需求之外,更有其需要擔負的 角色,除了家長本身之外,轉銜服務的傳遞和轉銜政策的施行也是幫 助身心障礙學生成功轉銜的關鍵。

(二) 家長參與轉銜服務的方式

家長參與身心障礙學生生涯轉銜活動的方式有許多種,任秀媚

(1985)的研究中將家長參與的途徑分為以下五種形式:1.文字通訊:

家長藉由文字資料與學校及教師傳達訊息;2.家庭訪視;3.家長與教 師個別會談;4.家長在教室中參加活動或觀察;5.團體式參與:包括 母姊會、組織委員會、家長會等。

另外在陳惠茹(2005)統整的參與活動途徑包含:1.與子女討論 離校以後的生活、2.幫助子女找到工作、3.協助子女繼續教育、4.為子 女尋求中學畢業後可取得的成人服務、5.指導子女注意健康狀況及障 礙情形、6.幫助子女取得休閒、娛樂及社交活動的機會、7.參與學校 相關會議,以討論轉銜計畫、8.教導有關家庭文化及價值觀、9.教導 子女獨立使用交通工具、10.爭取社會福利津貼等。

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途徑有許多不同的管道,藉由這些途徑,家 長不僅可以對學校提供建言,更可實際參與學校計畫的擬訂與決策過 程(侯世昌,2007)。家長參與中不容忽視的便是親師互動,其途徑 主要以「聯絡簿」為主;另外「書寫聯絡」和「電話溝通」最常被使 用,其他如面談、懇親會、建立班級網頁、電子信箱等都是可以運用 的親師互動途徑(陳春梅、林淑珍,2008),而親師溝通的參與方式,

則是以召開「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轉銜會議」、「鑑定安置說明會」

最多(林幸儒,2013)。在多種親師合作方式中,多數學者專家相信 在實施親師合作之前先成立班級家長會(或簡稱班親會),會使親師

合作有更完整的規劃,在班親會成立後,教師、家長便建立了一條溝 通的網路,教師及家長有了更大的合作空間(薛春華,2004)。

綜合以上所述家長參的方式,並結合周玫君、林宏熾(2004)的 研究,將家長參與轉銜服務的方法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1. 學校層面的參與:例如參與個別化轉銜會議以及共同擬訂個別化 教育計畫中有關轉銜的目標及計劃。和專業人員合作,以瞭解學 校特殊教育的系統。

2. 家庭層面的參與:提供經濟的支持、提供歸屬感,協助學生發展 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並共同做生涯選擇與規劃。

3. 社區層面的參與:洽詢就業機構,尋求學生可能的就業或職業訓 練資訊,瞭解社會局補助項目,以及社區中相關設施及功能。

透過上述之家長參與角色及方式,可發現家長會透過其習慣之方 式與教師進行轉銜的親師合作,教師應觀察每位家長的特質及偏好之 溝通方式,並且以適性的方式面對不同家長,方能引領親師於轉銜等 生涯規劃至良好的合作關係,接下來除了討論目前轉銜服務的實施現 況,也特別針對家長參與轉銜服務的現況進行文獻探討。

三、 轉銜服務之現況

(一) 身心障礙學生之轉銜服務

對於身心障礙學生而言,轉銜服務的存在為他們的生命改變了什 麼?他們又是否從轉銜服務中獲得真正的需要呢?陳維婷(2012)採個 案研究方式,探討國內兩名自閉症學生在綜合職能科三年級至畢業後

供之工作經驗能提供身心障礙學生體驗工作世界,讓學生瞭解自己的 興趣、技能,亦能擴展其社區活動,同時間也認識社會的工作環境,

進而調整原先對現實工作的期望與需求。

針對學校課程與學生興趣的研究,黃瑜惠(2007)的調查研究,

探討高職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之學校職業課程與學生職業興趣的符 合度。發現高三學生職業興趣與職業教育課程符合度為 56.6%,實習 職種與職業教育課程符合者有 48.1%,職業興趣與實習職種相符者為 30.2%,三者皆符合者僅有 14.8%,但整體上學校所提供之職業課程,

與學生的興趣符合度佳。

而轉銜服務中所提及的心理輔導,在 Canha、Simoes、Owens 和 Matos(2012)藉由四位個案所組成之焦點團體研究中,探討葡萄牙 之身心障礙學生對於轉銜後的生活品質滿意度,研究發現透過此焦點 團體,身心障礙學生對於個人發展、社區參與、社區環境使用、學校 生活以及輔助科技運用等方面皆有所認識,並能藉此提升其轉銜之生 活品質。

(二) 身心障礙學生家長之轉銜服務

家長為轉銜服務中重要的參與者,而其對於轉銜的內容是否有基 本認識、參與的狀況以及對於轉銜服務的想望都是轉銜服務成功的條 件。許雅婷(2008)研究探討不同家庭及子女背景變項的家長,對其 就讀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智能障礙子女的轉銜服務認知情形與參與

家長為轉銜服務中重要的參與者,而其對於轉銜的內容是否有基 本認識、參與的狀況以及對於轉銜服務的想望都是轉銜服務成功的條 件。許雅婷(2008)研究探討不同家庭及子女背景變項的家長,對其 就讀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智能障礙子女的轉銜服務認知情形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