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寂寞消費---存在於現代社會的寂寞!""""""""""""""""""""""""""""""""""""""""""""""""""""""""!17!

立 政 治 大 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寂寞消費的產生源自於現代性的生活方式,例如在生活中,尤其是都市裡 可以發現,社會中有著一群人,他們不再能單純以自身擁有多少金錢、文化資 本作為區分他們消費的模式,但反倒可以將他們區分為是否因單身、工作忙碌 或是都市化的疏離,而產生社會性支持的缺乏,進而從事所說的寂寞消費,像 是從消費中找尋自己的歸屬感,或是在消費中進行所謂的「社會性」交流,而 這些人通常會聚集在某一特定的空間,像是在深夜中的敦南誠品書店裡的單身 男女,他們或坐或站看書、閱覽商品;或是像,在網咖中互相連線打著魔獸的 青中年男子;又或是在咖啡店中啜飲著咖啡與敲打著筆電的獨身男女,他們之 間除了空間不一樣外,其特色皆是現代都市中一個奇妙的場景,而他們消費最 主要的動機或許不是為了炫耀、符號,而就只是為了「排遣寂寞」。

第二節、寂寞消費---存在於現代社會的寂寞

遠見雜誌於 2006 年曾對北中南三大都會區進行「寂寞指數大調查」中發 現,以台北縣市、台中縣市和高雄縣市中有 12.3%的民眾表示常有空虛寂寞 感,若以人數計算,光是三大都會區就有超過 107 萬的寂寞男女,其中 40.8%

的民眾認為沒有與家人同住,會讓人感覺到孤單、寂寞,因此市面上開始出現 所謂的「寂寞是金」的風潮;但到底何謂「寂寞」?以及產生寂寞的原因是什 麼呢?

關於寂寞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聖經,其舊約的創世記二章十八節中說 到:『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文中最主 要被引用的概念就是,「人獨居是不好的」,為此聖經的前提就是,「人是社 會性的動物」,而人若是離開社會以及人群,對自身是具有不好的影響,為此 神為亞當造夏娃,而後關於寂寞的論述都可以看見舊約的影子。

雖然寂寞的概念起源很早,但到至今關於何謂寂寞的論點仍很分歧,其 Peplau & Perlman(1982)在整理 1980 年代之前的各學者對於寂寞的定義時,

發現其主題多半圍繞著寂寞是人類的社會性匱乏(social deficiency)時的一種 狀態,而寂寞多半被視為是負面,像是許多寂寞文獻中就表明,若個體經常處 於寂寞的情緒中,那麼他們更容易表現出悲觀的態度(Anderson, Horowitz &

French, 1983; Atkinson et al, 1993),而通常人們會為了避免這樣的現象發生,

使得寂寞反而激勵個人的行動,以此獲得親密性內在需求(Peplau & Perlman, 1982),並且這樣的激勵也讓人積極與他人建立社會連結(Weiss 1982),但 當這樣的關係無法發展時,寂寞的負面情緒就會產生(Peplau & Perlman, 1982)。

因此寂寞可以說是一種情緒,但它具有不同的類型,例如在表達溝通的研 究中,Gerson 和 Perlman (1979)發現,在區分短暫和長期的寂寞時,過去經 驗是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並且在兩種的寂寞類型中,都有其共同點,那就是寂 寞在主觀感受上通常是負面的,以及寂寞的個體多半是缺乏社會和情感的支持 網絡(Solano, Batten & Parish,1982; Gerson & Perlman, 1979),而這種社會性的 匱乏又分為三大取向(Peplau & Perlman, 1982),分別為需求取向(human needs approach ) 、 認 知 取 向 ( cognitive process approach ) 以 及 行 為 取 向

(behavior approach)。需求取向指得是,人類有著對親密關係的需求,但當個 人所需的特定人際關係缺乏滿足,便會形成寂寞的心理狀態;其二是認知取 向,很多 80 年代後的研究多半認為採用此觀點(McWhirter 1990, Andersson 1998, Hughes et al. 2004),此取向認為寂寞感乃是個體預期以及實際獲得的某

層次上的生存方式(Wuthnow 1994),因此 Simmel 的觀點與 Weber 相似,他 們都認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是個無法逃避的鐵牢籠(Ritzer 1995),為此縱使 現代都市生活中的個人因在社會壓力、傳統習慣、外來文化、生活方式面前盡 力保持個人的獨立和個性的底下(Simmel 1971),仍渴望與他人之間有所連 結,這就是何以都市中寂寞的人數會比較多,以及寂寞商機有其潛力的原因 。

第三節、寂寞消費行為

寂寞不一定會進行消費,從各類的宅活動中可以發現,今天單獨的個體因 為科技的發達和娛樂的多元化,使得個人可以因應自身的需求而進行許多不同 種類的活動,未必從是消費活動,但若寂寞個體若是進行消費,經常是為了滿 足個人與社會之間能有所連結的慾望,例如 Tauber(1972)就曾指出個體若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受到無聊、寂寞或消沉,會到街上找尋娛樂的消遣或是與社會有所接觸,而他 認 為 消 費 行 為 可 以 滿 足 社 會 動 機 (social motivation ) 與 個 人 動 機

(personal motivation),其社會動機包括五種:家庭外的社會經驗、接觸擁有 相同興趣的人們、同儕團體的吸引、地位與權力、議價的愉悅,而個人的動機 則包括角色扮演、娛樂、 隨意觀看、自我愉悅、學習新潮流、將消費視為一種 運動等動機類型。

從 Tauber 的論述可以發現寂寞的人所進行的多半是情緒的、是情感的消 費,他們在消費時並非僅只是為了單純購買商品,更多時候是在消費中獲得情 感性或是社會性的支持, 其中 Richard A., et al.(1989)對美國西部當地市中心 商店(downtown shopping area)與區域性購物中心(regional mall)進行實證研 究的比較結果更加證實,寂寞消費的確存在,例如他們研究指出,區域性的購 物中心能提供社會性支持和社會性互動勝於市中心的商店,並且也發現吸引購 物者到大型購物中心購買東西的動機並非出自於實際的物質需要,更多時候是 為了到賣場中尋求社會性互動。

在此研究中,他們派工作人員分別站在購物中心以及市中心比較具代表性 的商店出入口,以此計算單獨的個人與兩者以上人數的數量,在一個星期以內 他們觀察發現,購物者的組成在購物中心與市中心的商店有顯著的不同,若是 單身者消費者,那麼他進入購物中心的比例是 72%,而若有 3 位以上結伴同行 的消費者,他們進入購物中心的比例是9%,除此之外,他們根據這樣的發現,

繼續探究購物者在這兩個不同地點購物的感受差異如何,此研究採用李克爾特

(Likert)的問卷,結果發現購物中心的正面形象高於市中心的商店形象,並且 購物中心的銷售人員給予人的感覺是較具有禮貌和友善的,並且消費者也認為 購物中心的環境比起市中心的商店,更適合與朋友見面和購物,就此結果作者 提出,當越來越多商店的價格和便利性具有高度同質性時,非經濟因素將對消 費者的影響更大,它會成為消費者是否願意進入此商店消費的考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Ᏸ

Na tiona

l C

h engchi U

niversity

除此之外,Kim, et al. (2005)也在研究中指出,較為年長的消費者在大 型購物中心的餐廳和朋友聊天的表面行為,其實更多時候是為了排遣內心中的 寂 寞 感 所 產 生 的 消 費 , 他 們 真 正 購 買 的 並 非 食 物 而 是 社 會 互 動 ;Griffith

(2003)認為消費行為不單只是傳統的買賣行為,其中更包含社會互動的概 念,而過去的研究(Tauber 1972, Forman&Sriram 1991, Evans&Christiansen &

Gill 1996)也表示消費者在上街購物的過程中,找尋社會互動的機會,以此降 低社會互動的不足;另外Thomas DeLeire 和 Ariel Kalil(2010)在其實證研究 中發現,休閒消費比一般物品消費更容易令消費者感到幸福和快樂,其主要原 因來自於,休閒消費提供人們社會互動的經驗,這對於經常缺乏歸屬感和社會 性的個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體驗,而這種寂寞消費行為正好印證 Russell

(1984)所說的,情緒性寂寞的個體會採取行動來改變現狀,而消費就是一種 改變寂寞狀態的行動,因為消費的確給予寂寞者相當的支持,而其中最大的支 持便是消費時所能提供的「社會性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