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施補救教學對個別學生成效之分析與討論

第五章 事理類說明文讀寫教學教材的編製

第三節 實施補救教學對個別學生成效之分析與討論

依所蒐集的相關資料,進一步探討實施補救教學對受試學生的成效。本節共分三部 份,首先,分析受試學生整體前、後測之表現情形;其次,分析高、中、低能力分組的 學生,其前、後測之表現情形;最後,就當中發現的現象,進行綜合討論。

壹、全體受試學生前、後測表現之分析

統計受測之六十一位學生,其前、後測平均通過節點數及進步節點數,如表 6-19 所示。

表 6-21 前、後測平均通過節點數量統計表

前測平均通過節點數 後測平均通過節點數 平均進步節點數 學生人數 節點數 百分比 節點數 百分比 節點數 百分比

61 8.30 個 53.33% 11.72 個 78.13% 3.43 個 22.87%

由表 6-21 可知,前測的平均通過節點數有 8.30 個節點,占總節點數的 53.33%;而 在經過補救教學後,後測的平均通過節點數有 11.72 個節點,占總節點數的 78.13%;平 均進步 3.43 個節點,即總節點數的 22.87%。顯示補救教學能促進學生對於事理類說明文 讀寫教學教材中讀寫概念的理解,經補救教學後,學生較能釐清節點中的重要概念;因 此,在後測時,普遍呈現進步的情形。

進一步呈現有關前、後測節點通過人數的分佈情形,如表 6-22 所示。

表 6-22 前、後測通過節點之人數統計表

通過節點數量 前測通過人數 後測通過人數 15 個 0 人 8 人 14 個 0 人 8 人 13 個 3 人 12 人 12 個 3 人 6 人

9 個 8 人 8 人 8 個 3 人 2 人 7 個 6 人 1 人 6 個 6 人 1 人 5 個 6 人 0 人 4 個 2 人 0 人 3 個 1 人 0 人 2 個 3 人 0 人 1 個 0 人 0 人 0 個 0 人 0 人

由表 6-22 可知,前測後,六十一人中,以通過十個及十一個節點的學生人數最多,

各有十人;而最低為通過二個節點,共計三人,沒有學生只有通過一個節點;最高則為 通過十三個節點,共有三人,沒有學生全部答對。由此可知,學生在接受事理類說明文 讀寫教材後,對於各節點的觀念,雖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仍有需要加強的地方,必須 實施補救教學。後測後,以通過十三個節點的學生人數最多,有十二人;最低為通過六 個節點,合計一人,換言之,每位學生至少通過六個節點;而全數通過的學生,則從零 位進步為八位。從圖 6-2,可以看到更清楚的分布情形。

0 2 4 6 8 10 1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通過節點數

圖 6-2 前、後測通過節點之人數統計長條圖

綜合上述,補救教學可以促進平均通過節點數的提升,也可以使學生通過更多的節

通過人數

點,提升答對的節點數量。

貳、高、中、低能力分組前、後測表現之分析

以下將受測學生分三組,以成績前 27%的學生作為高能力組,成績後 27%的學生作 為低能力組,其餘為中能力組。分別統計前、後測平均通過節點數,如表 6-23 所示。

表 6-23 高、中、低能力組前、後測平均通過節點數量統計表 前測平均

通過節點數

後測平均 通過節點數

平均進步節點數

高能力組 11.56 個 14.50 個 2.94 個 中能力組 8.62 個 11.79 個 3.17 個 低能力組 4.44 個 8.81 個 4.37 個

由表 6-23 可知,高能力組的學生,前測平均通過節點數為 11.56 個節點,後測平均 通過節點數為 14.50 個節點,接近全數節點通過的成果,平均進步節點數則為 2.94 個節 點。中能力組的學生,前測平均通過節點數為 8.62 個節點,後測平均通過節點數為 11.79 個節點,平均進步節點數則為 3.17 個節點。低能力組的學生,前測平均通過節點數為 4.44 個節點,後測平均通過節點數為 8.81 個節點,平均進步節點數則為 4.37 個節點。

以進步的情形來說,三組學生皆呈現進步的情形,其中,以低能力組的學生進步幅 度最大,其次為中能力組的學生,最後則為高能力組的學生。

以下將高、中、低能力分組學生,其

前、後測通過節點數量

,製作成折線圖如圖 6-3 所示。

11.56

因,可能包含學生程度、教學現場、教材及時間間隔等因素。分述如下:

(一)在學生程度因素方面,有些學生限於自身的理解能力,即使已努力,但仍對 較困難的讀寫概念,無法完全理解,因此進步的幅度有限。

(二)以教學現場的因素來說,可能有學習不夠專注、個人身體因素、答題粗心、

看錯題目等原因。

(三)以教材因素來說,事理類說明文本身是較抽象的文體,當中的一些概念,如:

文章結構等,雖已在補救教材中作深入說明,但對部份學生來說,仍是需要時間慢慢消 化吸收的。如以下學生所述:

「老師上得好多,可是時間很短,所以我記不太起來。」(補 S01)

(四)以時間間隔的因素來說,後測與前測的間隔,已有一段時間,學生易有遺忘 文本內容的問題產生。進一步訪問教師,則獲得以下的建議。

「距離上次教學,已經隔了一段時間,當中經歷了兩次月考,學生可能有點忘記 了。……可以在上補救教材前,先複習課文的重要內容,學生比較有印象。」(補 T01)

由此可知,雖然補救教學教材,是針對重要的讀寫概念及學生學習困難處,加以深 入說明以釐清其觀念。然而,由於學校教學進度上的考量,補救教學只能在第二次評量 後實施;因此,前測與後測間隔近二個月的時間,致使學生可能會有遺忘部份文本內容 的情形產生,而多少對施測結果造成影響。有關前、後測相距的時間,也是往後在進行 補救教學前,需要再特別謹慎考量的地方。

此外,進一步訪問教師,獲得了對補救教學教材的正面評價。

「以前在教學的時候,最煩惱的就是學生有錯,不知道要怎麼補救才好……這份教 材,可以加強學生不懂的地方,這是現在國語課本上沒有的。」

(補 T01)

「補救教材是根據學生的錯誤來編寫的,這樣很好啊!可以加強他們不懂的地方,

對老師和學生都滿實用的。……我可以拿來教學,也可以用來複習,學生比較容易

好的學生,經過這樣的複習,就更加明白了。」(補 T02)

而從與學生訪問的情形得知,學生們也對補救教學教材給予正面的回饋。

「這次在寫考卷的時候,我覺得我比較會寫了。」(補 S02)

「我比較喜歡上完以後,還能再教一次我不懂的地方」(補 S04)

「上次老師在教的時候,我好像有一點懂……但其實有些題目的選項,我都不知道 為什麼不對……這次上完以後,我就知道為什麼我錯了。」(補 S05)

如上所述,教師們認為針對學生學習困難所編寫的補救教學教材,不僅能讓學生重 新學習相關概念,也能方便教師在課堂上再次的講解。學生們認為補救教學,不但可以 再次學習自己不懂的地方,更可以澄清每個節點的概念,於是較能選出正確的選項。因 此,教師及學生在實施補救教學後的反應普遍良好,肯定了補救教學的實施效果及實用 性。

總而言之,從後測及與師生訪談的結果顯示,不論學生原來通過的節點數是高是 低,在接受補救教學後進行後測,皆全部呈現進步的情形。雖然當中可能因為學生程度、

教學現場、教材及時間間隔等因素,讓少數學生進步不多。但是,授課教師皆認為補救 教學教材有助於加強學習概念,而學生們也認為這樣的學習對自己很有助益。由此可 知,補救教學教材可以同時促進不同程度學生的進步;既能補救程度較弱的學生,重新 學習本課的重要概念,也能幫助程度好的學生,不僅再一次統整複習本課學習重點,更 能進一步釐清並理解本課的重要概念。因此,整體成績表現是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