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事理類說明文讀寫教學教材的設計理念及教材特色

第四章 事理類說明文專家知識結構的建立

第一節 事理類說明文讀寫教學教材的設計理念及教材特色

本節分別闡述事理類說明文讀寫教學教材的設計理念與編製原則,以此作為事理類 說明文讀寫教學教材編撰的基礎。詳述如下:

壹、事理類說明文讀寫教學教材的設計理念

研究者在小學中擔任中、高年級的導師。在先前指導中、高年級學生作文的經驗中,

發現學童的寫作能力普遍不足,確實需要加強,而此看法也普遍獲得教師同仁們的認 同。其中,特別是習寫強調客觀性及知識性為主的說明文時,基礎能力的不足,更使學 生作文無法精進,例如:無法寫出客觀說明的語句、不會使用適當的方法來輔助說明等,

這些問題都造成寫作說明文時的表達困擾。教師大多認為自己在作文教學上已十分盡 力,為何學生仍寫不出一篇通順合理的說明文?這情形促使研究者思考:在教導寫作 時,老師究竟疏忽了哪些需要加強的環節,而導致學生有如此表現呢?

此外,在國語文教學時,研究者也發現目前說明文的教材缺乏連貫的體系,學生所 學的知識往往是由課本上隨機所得,缺乏完整有系統的學習;再進一步與其他教師討論

點做有系統的規劃,使彼此之間形成有關聯的組織,如此之教學,學生才能學到更完整 的知識。

藉由第二章之文獻探討,研究者歸納出對於知識結構的重要觀念與研究啟示:首 先,透過學者專家所產生的知識結構,可以讓學生獲得概念鷹架,學習到更完整的知識 系統。將教學內容分析成多個要點,由此形成知識節點,並依照不同的類別,以聯線將 節點加以組織,使零散的知識作有關係的組合,形成有意義、有系統的架構,可以讓學 習更有效率。目前,知識結構理論在國內的研究,多集中於數學領域方面,如果能應用 於國語文領域,相信一定能使國語文的學習更具統整性。

其次,採取讀寫結合的教學歷程,可以成功帶領學生寫作。從閱讀範文中,析出多 個重要學習概念,經由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閱讀同時,進行有目的的觀摩,理解文章 的各種寫作技巧,進一步加以分析統合,最後應用於實際寫作上。如此經由閱讀來引領 寫作的方式,可以鞏固孩子的基礎寫作能力。

此外,若能於教學完成的初步形成階段,即時診斷出學生學習上的困難,並採取補 救教學活動,亦可增進學生的讀寫能力。目前於數學領域的研究,多集中於線上施測及 補救,但考量到如在國小實施,則可能會有困難性,如:電腦教室空堂的安排、教師進 行線上檢測的電腦能力、學生資訊能力的落差等;假如能在教室進行補救教學,則教師 更能做彈性的運用。因此,本研究之補救教學將以紙本的方式進行補救,方便教師於課 堂中進行。

基於以上之理念,研究者嘗試設計一套讀寫結合的教材,以文體為基礎,將文體知 識、閱讀及寫作能力依不同的難易度,分析出不同的知識節點,並分門別類形成數個脈 絡,構成「事理類說明文專家知識結構」。並從閱讀中加強學生的寫作基本能力,並透 過程式來得知學生的學習上的上、下位順序關係,作為補救學生學習難點上的依據,藉 此進行補救教學。期待能使學生能學習到清楚而完整的事理類說明文相關知識,並進而 應用於寫作中。

貳、事理類說明文讀寫教學教材的教材特色

事理類說明文教材內容的編寫,主要是根據「事理類說明文專家知識結構」來設計 教學重點;在進行範文閱讀教學時,同時著重學生寫作技巧的觀摩與培養;並採取強調 讀寫為主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以下就事理類說明文之教材特色加以說明:

一、以專家知識結構作為教材編寫基礎

以專家知識結構為基礎編寫教材,統整學生的學習內容,使學生獲得完整、有系統 的知識;並以結構中的十五個知識節點分析出「教學重點」,成為教材中的重要學習知 識。如此一來,教學重點更能符合知識節點,教學內容能涵蓋所有的節點,統整學生的 學習。

二、強調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

藉由讀寫結合的教學歷程,在閱讀教學中融入有策略的閱讀,藉以觀摩範文的寫作 結構與技巧,並透過有計畫的逐步引導,將前述閱讀範文所獲之文體與寫作知識應用於 習作題型與寫作練習上,藉以深化其概念認知,進而提昇學童基礎的寫作能力。

三、教學流程著重教材中的讀寫知識,以閱讀循序建構基礎寫作能力

一般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大致為:概覽課文、講述大意、新詞教學、生字教學,最後 才進行內容深究(包含分段重點)及形式深究。教師往往在教授新詞、生字上,花了許 多的時間,以致於無法深入講解教材中的閱讀及寫作重點。而本研究之事理類說明文教 材的重心為讀寫結合,強調藉由閱讀來引導學生寫作,因此,在教學上,先著重掌握全 篇文體屬性、段落架構、行文層次與寫作手法,再進行語詞的講解、辨認,最後則是複 句及修辭。本教材的教學大致可歸結為以下次序:

經由文體分類、概覽課文、全文摘要、分段重點、文章結構、寫作手法(包含開頭 及結尾寫作方法、說明事理的語句、說明方法)、新詞教學(包含生字講解)、複句及修 辭等步驟,循序建構學生的基礎寫作能力。

四、參酌「學生知識結構」以形成「補救教學結構」

先由專家依其專業背景,將文章中需要學習的知識,組織成「專家知識結構」。接 著,根據學生學習教材後進行測驗的作答現象,形成「學生知識結構」。最後,統合「專

概覽課文

文體分類

課文分段及解讀層次

各段綱要及全文摘要

文章結構

寫作手法

開頭及結尾寫作方法 全文結構

說明事理的語句 說明方法

新詞教學 (含生字講解)

圖 4-1 事理類說明文讀寫教學教材之課程教學次序圖 複句

修辭

家知識結構」與「學生知識結構」之間的差異,參酌學生建構概念的順序,形成「補救 教學結構」,以作為進行補救教學的參考依據。由於依此模式所形成的「補救教學結構」, 是參考了「學生知識結構」的邏輯概念和學習難易,更能符合學生學習上的實際需求,

應可使補救教學更切合學生之所需,達到補救學生學習困難的目標。

綜合上述,本研究以專家知識結構來架構整個事理類說明文讀寫教學教材,並以讀 寫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與寫作教學,讓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教材內的寫作知 識。同時,參酌能反應學生答題狀況的「學生知識結構」,形成「補救教學結構」,用來 編寫補救教學教材,使補救教學更能確實補救學生學習的困難處。

本節主要在闡述「事理類說明文專家知識結構」的架構原則,用以建立事理類說明 文專家知識結構。依照事理類說明文讀寫教學教材的設計理念,將教材中重要的學習概 念,依文體知識、閱讀教學及寫作教學等不同類別,分析成十五項要點,即為知識結構 中的十五個「知識節點」,由此組織成為本教材的「事理類說明文專家知識結構」。

以下就本研究教材之「事理類說明文專家知識結構」架構原則闡述如下:

一、以文體知識為基礎,建構各脈絡知識

本教材是以文體為基礎來設計專家知識結構,分別將國小學生的讀寫文章依文體區 分為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及應用文等四類,以期讓學生獲得完整的文體知識。又因 其中「說明文」具有時代性及必要性,因此決定以說明文為設計基礎,並就當中的事理 類說明文的文體知識為根基,來擬定專家知識結構。

二、由左而右形成數條脈絡,越左側的脈絡表示越基本的概念

專家知識結構的十五個知識節點雖皆為教材中學習要點,但為使教師能更容易掌握 教學重點,因此,由左而右,形成數條脈絡,左側是基礎的概念,右側則是較抽象難懂 的概念。

三、由左至右,先閱讀而後應用於寫作

專家知識結構中的所組成的不同脈絡,代表不同的學習重點。大致來說,左側代表 的是閱讀能力,右側則是寫作能力。由左至右,讓學生先理解掌握重要的閱讀概念,進 而能應用於寫作方面。

四、各脈絡由下而上,有層次的連結概念

在架構中,上層是屬於較困難的「上位概念」,下層是屬於較基礎且必須先學會之

「下位概念」。在本教材中,將文體特色作為最下位概念,讀寫能力依難易不同,形成 數個階層的上位概念,藉此使專家知識結構更具完整性及層次性,藉以培養學生不同的 語文能力。

五、依不同的讀寫教學重點,清楚組織主幹及四大脈絡

以文體為主幹,將文體細分類為主幹第二層,目的在使學生獲得完整的文體知識。

其餘節點皆以此分類的文體特徵為出發點,形成四大脈絡。左側第一條脈絡,主要以概 覽全篇及瞭解文章內容為主;中間的第二及第三條脈絡,主要是以本文之語詞應用及寫 作相關技巧為主,依段落、語句、語詞的順序,由下往上依次排列;右側的第四條脈絡 則主要是以文章之結構特色為主。

如此以「專家知識結構」架構組織教材的學習要點,使「專家知識結構」中的各知 識節點涵蓋教材的教學內容。透過建構節點,將節點與節點之間的概念先後區別清楚,

並將文體知識、閱讀教學及寫作教學等語文學習內容加以統整,使教師更清楚教材的教

並將文體知識、閱讀教學及寫作教學等語文學習內容加以統整,使教師更清楚教材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