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包括三個部分,首先介紹實用智能的評量方式,接著介紹 Sternberg 等人用來評量實用智能的見識概念,最後詳細介紹見識評量之 編擬過程。

一、實用智能的評量方式

相較於傳統IQ 測驗心理計量的複雜性,實用智能之評量尚在初期發 展階段(Sternberg et al., 2000)。實用智能的評量包括根據幾種用來測量 真實世界成功所需能力的方法,分別是關鍵事件技術(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模擬方法(Simulations)與見識取向(Sternberg et al., 2000;

Wagner & Sternberg, 1985;Tacit knowledge approach),以及Sternberg 三元能力測驗(Sternberg Triarchic Abilities Test;STAT)中測量應用知 識於真實世界中實際的問題,茲分述如下:

(一)關鍵事件技術(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是Flanagan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空軍研究時所設計,之後 McClelland應用在評量管理能力的問題上(引自Wagner & Sternberg, 1985)。這種方法是去訪問在某種工作上具有優異表現者,請他們描述 一些他們覺得處理得特別好和特別差的事件。這些關鍵事件以質性方式 分析,目的在找出特定工作所必要的能力。這種方法比隨著時間觀察以 找出特別重要的能力較為可行。然而,此法必須在個人願意提供其成功 的關鍵事件,且這些事件的質性分析具有足夠的信效度情況下才會有效

(Sternberg et al., 2000)。

(二)模擬方法(Simulations)

模擬方法依刺激的逼真程度區分,有具高度真實性的評量中心方 式,亦有低度真實性的情境判斷測驗(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s;SJTs),

茲分述如下:

1.評量中心方式

實際操作的評量中心方式,係指在真實情境中,讓受試者對各種模 擬真實之問題狀況做出反應,並根據專家意見訂定給分標準來評量其實 際反應表現。例如, Frederiksen(1986) 透過模擬演練(in-basket task),

要求企業主管坐在辦公桌前,對指示的重要演練任務,在一定時間內以 實際行動展現出其處理方式;並根據專家意見,透過以下兩個標準來評 量其實際反應:(1)是否能應用專業領域知識處理指示的特定任務;(2)

在此處理任務過程中是否能流暢的運用有用的觀念與訊息(引自

Sternberg et al.,2000)。又例如,Sternberg 與同僚進行創意工作者的實 務研究時,要求受試者在寫作、畫圖、廣告、科學等四個領域展現創意,

在寫作部分受試者要從一堆很奇怪的題目清單中選兩個題目寫出短文,

在畫圖部分受試者也是一樣選擇兩個罕見奇特的主題作畫,在廣告部分 受試者要想出兩個無聊產品的電視廣告,在科學部分受試者則是要解決 兩個怪異的科學問題(Sternberg, 1996)

實際操作的反應貼近真實世界,具有高度的實務性,可以透過非傳 統的另類評量方式進行開創性的實用智能研究,而且還具有各種組織員 工內部教育訓練的附加價值。但是其評量工具發展不易,成本昂貴,評 量耗時耗力,所需資源龐大,不適用於大量實證資料統計分析等難題,

也使得此種評量策略只能在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專門企業諮詢顧問公司 或者官方機構進行。此外,這種評量方式涉及不同觀察者對同一受試者 行為的觀察可能出現不同的解讀,以及過度侷限於某一專門特定實際案 例 與 特 殊 的 真 實 情 境 , 因 此 容 易 出 現 評 分 者 信 度 ( 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與生態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不佳,以及各種測量誤差的 問題(李新民、陳密桃,2003)。

2.情境判斷測驗

情境判斷測驗則是以模擬真實世界的問題為刺激物,藉由個體對此

刺激物的反應來評估其工作知識、實用智能或一般認知能力。這類測驗 會呈現研究主題相關之情境以及一些解決情境狀況的可行選項(李新民 等人,2005;McDaniel et al., 2007),其情境來源,均是透過關鍵事件 技術所挑選出來的。McDaniel等人(2007)針對文獻進行後設分析發現,

情境判斷測驗確能成功預測工作表現。

情境判斷測驗的評量方式可以紙本方式大量施測,易於考驗其信效 度,並進行以專家反應、專業經驗法則為參照指標的統計分析推論,在 研究上有其實用性及價值性,亦是目前Sternberg及其研究團隊多數研究 採取的方式。

(三)見識取向(Tacit knowledge approach)

見識取向實際上是前述關鍵事件技術與模擬方法之結合,目的在測 量人們從解決日常問題當中所獲得之特定領域程序性知識的水準,它的 根據是專家和生手在知識的量與組織結構上有差異的理論和實證研究,

專 家 和 生 手 的 知 識 差 異 反 應 出 他 們 之 間 所 發 展 出 的 能 力 之 不 同

(Sternberg et al., 2000)。其進行的方式可由一組人員模擬工作練習,包 括如前所述呈現一組問題的方法、無領袖小組討論或是模擬晤談,亦可 使用傳統態度和人格測驗的方式。至於表現的評定則由主要決策者和評 量小組來決定(Wagner& Sternberg, 1985),以判斷參加者反應符合專 家規則的程度。

(四)Sternberg 三元能力測驗

依據Sternberg 的智力理論編製,他是一個同時評量分析(學業)、

創造與實用智能的多重向度能力測驗,也是最接近傳統智力測驗的評量 方式。在三元能力中,實用能力是指執行、使用、運用知識於真實世界 問題解決上之能力。三元能力測驗共有十二個分測驗,實用問題包括四 個分測驗(Sternberg et al., 2000),分別是:

1.實用語文-日常推理,給學生一組青少年(可能是自己或他人)在日 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必須去解決的問題。例如:對一個似乎有藥物濫 用問題的朋友要做些什麼?

2.實用數量-日常數學,呈現給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數學的情 節,根據情節敘述必須去解決的數學問題。例如:購買球賽的票或是 製作餅乾。

3.實用圖形-路線計畫。例如給學生一份地圖,學生需回答有關如何有 效率地通過地圖上指定地點的問題。

4.實用短文寫作-要求學生寫出一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並提出 三種實際解決的方法。

此測驗雖然在題目設計上較為生活化,但是答題與計分方式與傳統 智力測驗相差不大,相關研究發現以這種方式來評量實用智能,往往會 造成實用智能與IQ的關聯程度出現高估的現象,如果不是以此種方式測 量實用智能,則可明顯發現實用智能與傳統IQ之間的關聯不大(Wagner, 2000)。

綜上所述,見識取向其實是Sternberg等人融合了關鍵事件技術與模 擬方法所發展的評量方式。本研究中的實用智能評量方式即採用見識取 向之評量方式,以關鍵事件技術訪談鑑定種子教師以收集工作情境,並 以情境判斷測驗形式呈現。至於反應項目方面,一般情境判斷測驗通常 有兩類指導語,一類為知識,一類為行為傾向;前者的指導語會要求填 答者選擇正確或最佳可能之選項,抑或評定這些選項的有效性;後者的 指導語則要求填答者選擇自己最有可能從事的行為(引自McDaniel et al., 2007)。本研究目的之一在瞭解鑑定專業人員之實用智能,因此會請填 答者評定各選項解決情境之有效性,以瞭解填答者實用智能與專家之差 異程度,一方面也會請填答者在因應行為選項中,勾選5個自己常從事之 行為,以瞭解其實用智能之取向。

二、實用智能中的見識(tacit knowledge)

(一)見識的概念

Polanyi 於1966 年首先提出「見識」的概念,用以形容從日常經驗 中獲得之內隱、無法用言語清楚表達的知識(引自Sternberg et al., 2000)。 Sternberg 及其研究團隊將「見識」視為實用智能的一個重要面向,是一 種知識,亦反應出由經驗中學習以及應用此知識去追求個人所重視目標 的實用能力,「見識」是一種經驗本位的知識,其所學到的是透過行動而 來的經驗,通常未被教導,難以清楚表達,往往是不言而喻的。Sternberg 等人(2000)研究實用性智能的許多層面,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見 識」。

「見識」一直被視為行家專門知識(expert)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智 能學家一直覺得難以量化,從1986年到2000年,經過15年的研究,

Sternberg 等人已然發現「見識」可以量化也能教導,他們採用見識取向 的方式來測量見識。Sternberg等人提倡實用智能即為發展行家專門知識 的一種形式(Sternberg & Wagner, 1986),而且主張實用智能不同於一般智 能的心理構念 (Sternberg et al., 2000),認為比起學業智能,實用性智能 對未來的成功是一個更重要的預測指標。Sternberg並指出,學業智能和 實用智能之發展所遵循的規律並不相同。學業智能一般隨著求學的進程 而逐漸增加,在個體完成學業之後達到頂峰,隨後便開始逐漸下降( IQ 分數隨年齡而變化之趨勢正反映了這一點);而實用智能卻會隨著年齡的 增長而逐漸發展,這主要是由於「見識」在人的整個一生都會有所增長 的緣故,Sternberg 認為見識與實用智能發展的來源是「經驗」(Sternberg et al., 2000)。同時他們也認為見識並不是工作知識(job knowledge)的 同義詞,見識不能取代一般智能,也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不過卻可以 有效區分出較為成功者與較不成功者。

Sternberg 等人(Sternberg,1996; Sternberg et al., 2000)認為「見識」

具有以下特徵:

(1)通常很少由環境支持而獲得,意指較少透過他人或媒體來幫助個人 獲得這樣的知識;

(2)見識是程序性的知識,與行動有密切關係,知道如何做(know how)

而不是只知道是什麼而已;

(3)對個人具有實用的價值。相較於植基於他人經驗與缺乏行動的知 識,以經驗為主與行動導向的知識對於達到個人目標更有幫助。

(二)見識的內涵

至於見識的概念內涵,包括三個部分:分別為經營自我、經營他人和 經營工作,敘述如下:(Sternberg et al., 2000;Wagner, 1987;Wagner, 2000)。

(1)經營自我:指在工作和生活情境中有關自我激勵和自我組織方面的

(1)經營自我:指在工作和生活情境中有關自我激勵和自我組織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