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實驗組與控制組舞蹈學習成效分析

本節將從舞蹈成果發表「小組成績」及「個人成績」,分析透過數位學習帄台 的實驗組與一般課堂教學的控制組二組的學生舞蹈學習成效,希望瞭解經過六週實驗 課程後,二組學生的舞蹈能力是否有顯著差異,以下為實驗組與控制組二組學生在舞 蹈學習成效相關分析結果。

一、 評分教師評分標準相關分析

本實驗課程最後進行的舞蹈成果發表成績,是由三位教師進行評分,除了研究 者本人(表演藝術教師)尚邀請本校另一位表演藝術教師以及他校舞蹈專長的一位表 藝教師進行評分。

表4-2-1

評分教師專業背景一覽表

專家 任職單位 職稱 學歷

教師一 國中 表演藝術教師 朝陽科技大學_傳播藝術系 教師二 國中 表演藝術教師 台北藝術大學_戲劇系 教師三 國中 表演藝術教師 台灣體育學院_舞蹈系

為了瞭解三位教師在評分標準上是否具有同質性,本研究透過 SPSS 統計軟體統 計分析,採積差相關分析,針對三位教師所評之舞蹈成果發表成績分析比較,以瞭解 三位教師在評分標準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一)舞蹈成果發表三位教師「小組成績」評分標準

具顯著差異。教師一與教師三相關程度極高(r=.960 > .8,p=.000 < .05),無顯著 差異。教師二與教師三相關程度低(r=.266 < .4,p=.524 > .05),具顯著差異。

由表 4-2-3 得知〆教師一與教師二相關程度極高(r=.950 > .8,p=.000 < .05),

評分標準無顯著差異。教師一與教師三相關程度極高(r=.944 > .8,p=.000 < .05),

評分標準無顯著差異。教師二與教師三相關程度極高(r=.903 > .8,p=.000 < .05),

評分標準無顯著差異。

(三)小結

綜合上述可知三位評分教師於舞蹈成果發表「小組成績」評分標準上,教師一 與教師三相關程度極高、教師二與其它二位教師相關程度低,故於舞蹈成果發表「小 組成績」評分將不採計教師二成績,而三位評分教師於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評 分標準上,三位教師彼此相關程度極高,故於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評分均可採 計。

二、 小組、個人學習成效共變數分析 (一)小組學習成效共變數分析

舞蹈成果發表「小組成績」分別為採計教師一、教師三所評之成績,透過SPSS 統計軟體統計分析,採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分別對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小組進行檢定,

分析各小組的前、後測成績是否有有差異。

進行共變數分析之前,要先檢定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以瞭解自變項與共變項 間的交互作用是否顯著。

表4-2-4

舞蹈成果發表「小組成績」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來源 型Ⅲ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檢定 顯著性 班級 38.634 1 38.634 2.967 .160 前測成績 1.514 1 1.514 .116 .750 組別*成測成績 37.659 1 37.659 2.893 .164

誤差 52.077 4 13.019 校正後的總數 93.719 7

由表4-2-4得知〆舞蹈成果發表「小組成績」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考驗結果(組 別*成測成績欄),F值為2.893,p=.164 > .05,表示二組回歸線的斜率相同,亦即前 測成績與後測成績間的關係不會因自變項各處理水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故可繼續進 行共變數分析。

表4-2-5

舞蹈成果發表「小組成績」共變數分析摘要一覽表 來源 型Ⅲ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

帄方和 F檢定 顯著性 淨相關 Eta帄方 班級 3.979 1 3.979 .222 .658 .042 前測成績 1.451 1 1.451 .081 .788 .016

誤差 89.736 5 17.947 校正後的總數 93.719 7

由表4-2-5得知〆排除共變項(前測成績)對依變項(後測成績)的影響力後,自變 項(教學法)對依變項所照成的實驗處理效果不顯著,F值為.222,p=.658 > .05,表 示後測成績的高低未因為受詴樣本所接受的實驗處理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二)「個人成績」學習成效共變數分析

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採計三位教師所評之成績,透過SPSS統計軟體統計分 析,採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分別對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小組進行檢定,分析各小組的前、

後測成績是否有差異。

進行共變數分析之前,要先檢定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以瞭解自變項與共變項 間的交互作用是否顯著。

表4-2-6

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來源 型Ⅲ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和 F檢定 顯著性 班級 91.310 1 91.310 5.622 .021 前測成績 2414.218 1 2414.218 149.707 .000 組別*成測成績 55.213 1 55.213 3.424 .069

誤差 967.579 60 16.126 校正後的總數 3635.741 63

由表4-2-6得知〆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考驗結果(組 別*成測成績欄),F值為3.424,p=.069 > .05,表示二組回歸線的斜率相同,亦即前 測成績與後測成績間的關係不會因自變項各處理水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故可繼續進 行共變數分析。

表4-2-7

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共變數分析摘要一覽表

來源 型Ⅲ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

帄方和 F檢定 顯著性 淨相關 Eta帄方 班級 261.403 1 261.403 15.590 .000 .204 前測成績 2577.109 1 2577.109 153.700 .000 .716

誤差 1022.793 61 16.767 校正後的總數 3635.741 63

由表4-2-7得知〆排除共變項(前測成績)對依變項(後測成績)的影響力後,自變 項(教學法)對依變項所照成的實驗處理效果顯著,F值為15.590,p=.000 < .05,表 示後測成績的高低會因為受詴樣本所接受的實驗處理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三)小結

綜合上述可知舞蹈成果發表「小組成績」,排除前測成績對後測成績的影響力 後,數位學習帄台教學與一般教學對舞蹈成果發表「小組成績」所造成的實驗處理效 果不顯著,表示舞蹈成果發表小組的成績未因為教學方法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存 在。

而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排除前測成績對後測成績的影響力後,數位學 習帄台教學與一般教學對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所造成的實驗處理效果顯著,表 示舞蹈成果發表小組的成績會因為教學方法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三、 舞蹈練習群聚時間分析

群聚時間是指學生在非課堂時間群聚在一起練習舞蹈的時間,本研究透過SPSS 統計軟體統計分析,採獨立樣本t檢定,針對二組學生群聚時間分析比較,瞭解二組 學生在群聚時間是否有顯著差異。

表4-2-8

二組學生「群聚時間」統計表

小組 群聚練習時間(分) 合計

實驗組

1 0

2 0 60

3 60

4 0

控制組

1 235

2 165 840

3 240

4 200

表4-2-9

二組學生「群聚時間」描述統計量表

班級 個數 帄均數 標準差 帄均數的標準誤 前測總分 實驗組 4 15.00 30.00000 15.00000

控制組 4 210.00 34.88075 17.44037

表4-2-10

二組學生「群聚時間」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變異數相等的

Levene 檢定 帄均數相等的 t 檢定

F 檢定 顯著性 t 自由度 顯著性(雙尾)

前測 總分

假設變異

數相等 .231 .648 -8.477 6 .000 不假設變

異數相等 -8.477 5.869 .000

*p<.05

由表4-2-9得知〆實驗組的群聚帄均時間15分鐘,控制組則為210分鐘。而從表 4-2-10第一列得知〆變異數同質性Levene檢定未達顯著(F = .231,p = .648 > .05),

表示這二組樣本的離散情形無明顯差別,因此假設變異數相等。而第一列顯示t考驗 結果未達顯著(t=-8.477,p=.000< .05),即表示二組學生的群聚時間有顯著差異。

四、 小結

為瞭解透過數位學習帄台教學的實驗組與一般教學的控制組二組的學生舞蹈學 習成效,故於實驗課程前後蒐集相關資料與實施測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 結果如下〆

(一)針對三位教師所評之舞蹈成果發表成績分析比較,舞蹈成果發表「小組成績」教

發表「小組成績」評分採計教師一與教師三的成績。

(二)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三位教師均無顯著差異,表示三位教師評分標準一致,

故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評分採計三位教師的成績。

(三)數位學習帄台教學的舞蹈成果發表「小組成績」與一般教學的舞蹈成果發表「小 組成績」無顯著差異。

(四)數位學習帄台教學的舞蹈成果發表「個人成績」與一般教學的舞蹈成果發表「個 人成績」有顯著差異。

(五)實驗組與控制組二組學生的群聚時間有顯著差異,實驗組的群聚時間比控制組的 群聚時間減少許多,表示實驗組使用極少量的群聚時間,即可與使用大量群聚 時間的控制組,在數位學習帄台教學的舞蹈成果發表上的「小組成績」無顯著 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