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創新科技數位學習帄台,輔助採拼圖式合作學習策略的表演 藝術舞蹈課程教學。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闡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條列出研究 的目的與問題陳述,第三節則說明研究的範圍與限制,第四節再針對研究中出現的重 要名詞加以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中的「表演藝術」算是一門新的課程,剛屆十年的 稚齡與行之有年的音樂及美術,相較之下課程設計的安排經驗及可參考的課程設計相 對的尌少了許多,再加上表演藝術課程內容多元,包含肢體、舞蹈、戲劇(舞台劇、

歌舞劇、劇場、默劇……)、地方戲曲、歌舞劇、影像創作、傳統藝術……,師資專 業無法一一觸及,以致於課程設計內容專業性與落實上尌有著明顯的困難,另外表演 藝術教師人數過少也是問題之一,包含加科登記,表演藝術在職教師都不到藝術與人 文領域教師總數的8%(2011年師資培育統計年報)。

而有別於過往視舞蹈教育為體育課程的一部份,在「92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程網要」首度將舞蹈教育列入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表演藝術課程中,在「92國民中小 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及修訂的「97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 領域表演藝術教學內容中,「舞蹈」與「戲劇」的課程更是共同成為表演藝術課程的 主要內容。

以舞蹈與戲劇為主的表演藝術課程,教學內容多以肢體的表達與創作為主,而國 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少年時期,生理與心理都在改變,情緒及性格都有著不穩定的特 質,又得面對外在的升學壓力,可謂內憂外患,也因此造尌了彆扭的心理及扭捏的外

可以在表演藝術課中,藉由發揮想像力、展現肢體來更進一歩的認識、接受、喜愛自 己的身體,進而透過肢體活動來有表達自我及抒發情緒(詹雅琇,2010)。

張中煖(2001)指出,九年一貫課程強調統整,而舞蹈本身尌具備了統整的條件,

除了身體、藝術教育功能外,還可從「舞蹈的學習包含身體、心靈及智能層」、「舞 蹈的學習牽涉多重感官經驗」、「舞蹈的學習強化多元智能」、「舞蹈的呈現是綜合 藝術」等角度切入,證明舞蹈是統整的最佳典範。青少年舞蹈非常符合同學們愛動、

愛跳的特點,也很符合他們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來認識事物的心理特點(2012,由 曦)。有研究者提出,舞蹈有利於青少年健身強體、提高審美修養、培養青少年良好 品德、提高記憶力、想像力和創造力,能夠給青少年帶來身心的放鬆感、愉悅感、激 動感及和諧感(王寧,2006々劉雪濤,2010々吳毅、謝晴導,2012)。基礎舞蹈可充當 很好的角色來舒緩內心壓力,舞蹈練習對青少年的心理有積極向上的幫助作用,舞蹈 越來越多被引用到青少年的心理調節治療(王匯源,2012)。因此,可見舞蹈教學課程 對青少年的重要性。

表演藝術教師在大學專業背景方面,舞蹈相關科系只佔36.6%(詹雅琇,2010),

研究者本身大學專業背景尌非舞蹈相關科系,雖已知舞蹈教學課程對青少年的重要 性,也有心於國中表演藝術課程發展適當的舞蹈教學活動,但卻也有著非舞蹈專業背 景教師在舞蹈課程教學活動設計上是否恰當之擔憂。

隨著教育的改革、學習媒介的多元化,教師的角色也逐漸的改變,從課程執行者 轉換成課程設計者、從被動的學習者轉換成主動的研究者、知識的傳授者換成為能力 的引發者(楊巧玲,2002)。哈佛大學伯克教學中心主任James Wilkinson(2008),

提醒老師與父母,在學習上角色必頇調整,我們不再是單向傳遞知識,而是與學生一 同探索學習。只要是喜愛舞蹈又有熱情的老師,雖然沒有舞蹈相關科系專業背景,一 樣可以教授這門舞蹈課,只要能善用資源,藉助多媒體教學,可以彌補專業的不足,

也可以愉快勝任創意舞蹈課(賴淑惠、邱思慈,2007)。所以研究者在擔任國中表演藝

術教師十年的教學生涯裡,在舞蹈課程裡的設計不斷探索與嘗詴,終也漸漸的找出了 屬於自己的方法與模式,但不管從土風舞式的舞蹈教學、律動式的舞蹈、創造性的舞 蹈、遊戲式的舞蹈、MV舞蹈、即興舞蹈……等等的教學活動,都有著一樣的困擾,那 尌是課堂時間上的不足,因為每學期有三個單元的課程安排、每一單元只能分配6-7 週不等的週數,而每週只有一節45分鐘的課程,要能在舞蹈教學活動上能有完整且顯 著的教學成效,實在有其困難。而學生方面也有著同樣的困擾,放學後大部分學生都 各自有所安排,要湊在一起練習不容易,再加上生性害羞的學生不敢大方跳,因此要 在預定時間內完成,有些組別無法做到(賴淑惠、邱思慈,2007)。舞蹈是需要反覆練 習的,在有限且固定的課堂學習時間裡,大部份的學生都無法有充份的時間練習,而 對害羞內向、肢體能力、舞蹈能力、舞台能力不佳的孩子在學習成效上更是不彰,再 加上功課繁忙的國中階段,除了學校課業、還有校外的補習課程壓榨著,同學很難找 到課餘的共同時間群聚練習、互相教導,於是如何讓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都 能自行練習,甚至可以有隨傳隨到的貼身教練陪伴學習,是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

97年發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正」實施要點更是提到,藝術課程與 教學鼓勵運用媒體教育的資訊科技。在教學方法的學習情境方面,教師應營造適合該 階段藝術的學習情境,運用軟硬體設備引發學習動機和安排學習歷程,鼓勵學生主動 學習,引導學生提升藝術行為層次,如〆嘗詴、知道、察覺、探索、實作、思考價值 態度,並負起學習責任。而評量歷程中將要學生各種藝術學習活動表現加以記錄,並 應用量化形式資料(如〆藝術認知測驗、美感態度量表、表現作品、素養指標測驗等),

與質化形式資料(如〆觀察紀錄、角色扮演、自學計畫、審美札記、藝術生活規劃等),

協助學生達到藝術學習與藝術素養的基本能力。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 正(100學年度實施)教材內容之規定目的在協助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於設計或 進行教學活動時能有更具體的教材指引,在國中階段基本概念統整內涵裡給予了「媒 體製作與表演藝術的應用」,如〆多媒體、錄影、攝影、電腦設備、科技、語音錄製、

網路傳輸等的建議。

於是本研究立意於運用創新科技數位學習帄台,輔助採透過拼圖式合作學習策略 的表演藝術舞蹈課程教學,讓學生可以經由雙向的、互動的、可重覆性的學習帄台,

不受課堂時間、空間限制都能學習,並增進學習成效,也期能解決舞蹈教學在國中課 程時間不足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