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寬恕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寬恕理論的發展

寬恕在東方或是西方文化中,皆為歷史悠久的概念;以東方文化而言,

遠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之忠恕之道已說明了人際關係的原則:忠是指待人 忠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推己及人之意;恕為「己所不 欲,勿施於人」即自己所不願意的事,勿強加他人身上,從「忠恕」之道中 展現了人我平等的精神。Enright 與 Fitzgibbons(2000)提出寬恕的內涵,即 是寬恕者不因傷害者所做之事,仍然對傷害者如同對所有人類ㄧ般的一樣尊 重。

西方文化中,寬恕最早是與宗教、神學相關。以猶太教而言,寬恕即為 上帝免除人們的罪,人與人之間的寬恕則被視為是一種道德責任的傳統;以

基督教而言,寬恕則為罪的免除,罪人免除了處罰並與神之間的和諧重新恢 復(Enright &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

以心理學發展來看,McCullough、Pargament 與 Thoresen(2000)認為有 關寬恕研究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32~1980 年,不同於以往

Enright 與 Fitzgibbons(2000)首先澄清有關寬恕的迷思,什麼是寬恕、

什麼不是寬恕,而寬恕與饒恕(pardoning)、原諒(condoning)、諒解

遺忘(forgetting)vs. 寬 恕

註:整理自 Enright & Fitzgibbons, 2000, pp.39-44。

依據 North(1987)的觀點所述:寬恕代表戰勝了仇恨,用一種悲憫、仁 慈和愛去對待他人,但並不是否認憤怒的權益,而是理性思考之後,願意放 下對他人的仇恨,而 Enright 與 Fitzgibbons(2000)則依據 North 的觀點,定

義寬恕為:人們在理性的決定思考過後,知覺到不公平的對待,寬恕則發生 在當人們願意放棄怨恨(即使他們有權利這麼做)與努力在道德原則上對傷 害者表現慈愛、憐憫、無條件的尊重、寬宏和道德的愛(傷害者並無權利要 求被如此對待)。

寬恕也被視為動機的轉變:受傷害者對傷害者報復或疏離的動機減弱、

和解及善意的動機增強(McCullough, Worthington, & Rachal, 1997)。

Thompson 等(2005)更擴展了寬恕的範圍及對象,將寬恕定義對於傷害者或 寬恕則通常會先讓受試者回想事件再施測(Davis, Worthington, Hook, & Hill, 2013),本文茲整理特質寬恕(表 2-4)及狀態寬恕(表 2-5)相關量表的測 量及內涵。

表 2-4 特質寬恕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編制者 量表名稱 量表測量及內涵

Berry, Worthington, Parrott, O’Connor, &

Wade (2001)

Transgression Narrative Test of Forgivingness Scale (TNTF)

侵害敘事寬恕測驗

採取情境置入的情境判斷;

單向度,共 5 題,為 Likert 式 5 點 量表(完全不寬恕~完全寬恕)。

Berry, Worthington, O'Connor, Parrott, &

Wade (2005)

Trait Forgivingness Scale (TFS)

Thompson 等人(2005) Heartland Forgiveness Scale (HFS)

表 2-5 狀態寬恕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編制者 量表名稱 量表測量及內涵

Subkoviak, Enright, Wu, Gassin, Freedman, Olson, & Sarinopoulos (1995)

Enright Forgiveness Inventory (EFI)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TRIM)

Rye, Loiacono, Folck, Olszewski, Heim, &

Madia (2001)

Rye Forgiveness Scale (RFS) 的過程(McCullough, Root & Cohen, 2006)。而在寬恕的歷程當中,寬恕的 心理歷程首先會經驗與知覺負向心理反應,如仇恨他人等,而若要有解決問 題的動機,必先覺察本身內在的反應(Enright &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由此可知,面對傷害事件時,個體內在動機的重要性。

以上可以得知,寬恕與易混淆的概念澄清是重要的,唯有認識寬恕,才

異性,寬恕亦需從社會認知發展階段考量;與 Kohlberg 道德發展階段相比,

寬恕的認知階段為混亂的(messy)即非順序發展,有可能會退回或是跳過某 個階段及在跨文化中對於寬恕的理解可能會有所不同;若以社會認知歷程而 言,可以將寬恕分為六種類型(Enright & Fitzgibbons, 2000;McCullough, Sandage, & Worthingoton, 1997):

第一種報復型寬恕(revengeful forgiveness),寬恕本質並不存在,傷害 者至少也要受到等值的傷痛;

第二種賠償或補償型寬恕(restitutional or compensational forgiveness):

因為懷著怨恨而有罪惡感,所以選擇寬恕;或是當傷害者做出賠償時而寬 恕;

第三種期望型寬恕(expectational forgiveness):因社會期待或壓力而寬 恕他人;

第四種法定期望型寬恕(law expectational forgiveness):寬恕受到社 會、宗教及高超的道德標準所影響;

第五種社會和諧型寬恕(forgiveness as social harmony):寬恕是為了社 會和諧與恢復關係,若是寬恕之後無法改善關係的和諧,可能會因此而沮喪 及挫折,而更加憤怒;

第六種愛之寬恕(forgiveness as love):因為愛或是和解而選擇寬恕,是 無條件的。

以上六種寬恕類型共同的特徵為:內涵從簡單到複雜、因寬恕而受益的 人數逐漸增多、從有條件到無條件寬恕,在六種類型中,只有第六種類型

「愛之寬恕」為真正履行寬恕,其它類型的寬恕,在認知上皆有所扭曲,並 非真正的寬恕(Enright & Fitzgibbons, 2000;McCullough, Sandage, &

Worthingoton, 1997),茲以表 2-6 呈現不同寬恕類型之差異處。

表 2-6 寬恕的類型

註:整理自 Enright & Fitzgibbons, 2000, pp. 54 - 60。

肆、寬恕的心理歷程 反應。第三、選擇策略—公平正義或是慈悲(justice or mercy):策略可區分 為人際間策略(interpersonal strategy),主體包含受傷者及傷害者;而當選擇 人際策略時,將面對公平正義或是慈悲—選擇公平正義,也許會採取法律措 施或是復仇,而選擇慈悲則不再怪罪他人並包含了憐憫與愛的情感;另一種 為自我療癒策略(self-healing strategy),將重心放在自我而不再是傷害者或

像哲學、運動等等。第四、寬恕動機產生(forgiveness motive):寬恕動機足 夠時,就會選擇寬恕為因應策略,影響寬恕的動機有各種不同的因素,若是 社會認知階段是處於報復型寬恕,則很難有寬恕動機的產生。第五、決定選 擇寬恕(decision to forgive):放棄復仇,選擇寬恕,或許還會有負向的情緒 出現,但已不會再影響行為,在這個階段中,承諾(commitment)是一個重 要的關鍵;承諾並非只是一種語言「我寬恕你」,而是一種真誠內在的改 變。第六、執行內在寬恕策略(execution of internal forgiveness strategies):

有各種不同的方式,例如:重新架構、重新歸因、從脈絡看待傷害者及事 件、增加同理等等方式。第七、行動需求(need for action):與第二要件相 似,在執行寬恕行動之前,必須覺察本身對於他人的行為反應為何,執行寬 恕行為之後為情緒釋放(release):釋放是一種心理歷程—減少各種負向情緒 並且增加對於傷害者的正向情緒。除了寬恕七個要件之外,亦有行為和解策 略(execution of behavioral reconciliation strategies):和解並不一定會發生,

和解的對象包含兩方面—受傷者及傷害者,非屬於個人內在部份,除此之 外,若是傷害者已經死亡或是傷害者並無任何改變,和解並不會發生,會直 接跳過(圖中以虛線表示)。所有的要件並非一定會發生或是制式化、不變 的,每個人的歷程可能會反覆來回且不同要件之間彼此互相影響。

由此可知,寬恕是一連串的行為歷程,包括面對和經驗負向情緒、評估各 種策略進而決定寬恕、學習寬恕(如:重新架構、同理等等),最後達到增 加正向情緒以及釋放負向情緒。

傷 害 事 件 發 生 1. 經驗與知覺負向的心理結果 2. 尋求解決方式的需求

3. 決定應對策略:選擇公平正義或是慈悲?

4. 寬恕動機產生 5. 決定選擇寬恕 6. 實行內在寬恕策略 7. 行動的需求

採取行為和解策略 負向情感得到釋放

圖 2-1 寬恕的歷程

(Enright, &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

伍、影響寬恕因素

面對人際關係的傷害,選擇寬恕時可能會面臨道德上的拉扯,就像天平 的兩端,一端是同理心、同情心及慈悲心;另一端則是負責、正義及公平,

可能會面臨兩難的困境(McCullough, Sandage, & Worthington, 1997)。而受 傷者的一方,若知覺到較少的不公平,寬恕可能會較容易發生;故個體如何 看待不公平,將會影響個體寬恕的能力或意願(Exline, Worthington, Hill, &

McCullough, 2003)。

McCullough 等人(1998)指出,影響人際之間的寬恕區分為四個層面:

第一、社會認知:如情感上能否同理對方的行為、責任的歸屬等,除此之 外,若是一直沉溺於傷害事件的思考,也會造成人際間衝突及對自尊的威 脅;第二、事情的嚴重性:事件結果越嚴重,寬恕越是困難,若是傷害者因 歉意而尋求寬恕,也會較易寬恕;第三、人際關係:人際關係越親密,投入 更多共同的資源,共享相同的時光,同理較容易發生,而容易忽略傷害事 件,回復以往和諧關係的動機較強;另一方面,對於傷害者而言,關係的越 親密,也會越增加道歉的動機,故關係越親密性越容易寬恕;第四、個人因 素:若以五大人格而言,以和善性(agreeableness)特質越易寬恕、個體處理 憤怒的方式以及報復傾向等等皆與寬恕有關,而宗教信仰亦可能影響寬恕。

陸、寬恕的相關研究

Enright 與 Fitzgibbons(2000)指出日常生活中,當面臨人際的衝突和傷 害時,常常會使我們感到憤怒及焦慮等等的負面情緒,此種傷害可能包含各 種不同的形式,包括生理、心理、情緒或是道德上的傷害;寬恕的層面,並 不是一定發生在深層的傷害之中,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微小、惱人的事件,也 會引起不滿的情緒,也需要人們的寬恕。

實徵研究指出:寬恕與負面情緒有負相關,即寬恕的程度越高,則負向 情緒越低,而常見的負向情緒包括:焦慮(李新民、陳密桃,2009;Hill, 2012;Macaskill, 2012)、壓力知覺(Green, Decourville, & Sadava, 2012;Hill, 2012;Lawler et al., 2005;Strelan et al. 2009)、憤怒(Harris, 2006;

Macaskill, 2012;Quenstedt-Moe & Popkess, 2012;Taysi, Curun, & Orcan, 2015)、憂鬱(Hirsch et al. 2011;Quenstedt-Moe & Popkess, 2012;Strelan et al. 2009)。

寬恕的提升相對也與正面情緒有關,如:幸福感(Chan, 2013;Strelan et al. 2009;Scheidle, 2010;Toussaint & Friedman, 2009)及生活滿意度

(Macaskill, 2012;Tiv, 2014)。

表 2-7 呈現幾篇寬恕研究的發現(同時也呈現對象、方法及使用工具),

& Sadava (2012)

(Forgiveness of Self and

柒、寬恕在性別上的差異

以道德推理而言,Kolberg 主張女性的道理推理階段為第三階段—即是注 重關係及符合他人期望,而男性道德發展階段為第四階段—尋求法律和社會 秩序;另一方面,Gillgan 認為女性以注重關係和回應他人需求為主,而男性 較尋求公平正義(Miller、Worthington & Mcdaniel, 2008)。基於不同的道德 推理階段,也許寬恕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從性別權力來看,大多女性仍處於較低的位階,面對權力的 差異,女性選擇避免公開、直接面對面的爭執(王雅各,1999);男性仍處 於權力的核心,而是否性別權力角色也會影響男性、女性面對人際傷害的反

另一方面,從性別權力來看,大多女性仍處於較低的位階,面對權力的 差異,女性選擇避免公開、直接面對面的爭執(王雅各,1999);男性仍處 於權力的核心,而是否性別權力角色也會影響男性、女性面對人際傷害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