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靈性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靈性理論的發展

隨著不同的時期及文化,「靈性」的概念也隨著發展與演進。以西方文 化而言,靈性的(spiritual)意指「神聖的生活」(life in the spirit),十三世 紀靈性(spirituality)意指神職人員(the clergy),而在 1960 年代初期,第 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之後,靈性則用來描述基 督徒生活,此時,在概念上已具有跟以往截然不同的意義:(1)靈性跨越了 不同於基督教傳統界限的領域,而被視為是成長的一種媒介;(2)靈性不再 限於個人內在,而是以整合性的角度來看待人類的成長經驗(Sheldrake, 2013)。

在學術研究方面,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對於靈性/宗教的議題,則始終保 持隱晦的態度,僅有少數心理學家致力於研究相關的議題(Hill & Pargament, 2003)。唯物主義科學家主張拒絕任何物質事實之外的研究,認為靈性的研 究是沒有價值的;然而,在 90 年代,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包括:國 家老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酒精濫用與酒精中毒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和國家補充替代醫學中 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皆投入於宗 教和健康的研究,致力提高研究的可行性,使靈性跨向了另一個里程碑

(Miller & Thoresen, 2003)。從 2010 年至今,有更多研究關注宗教、靈性與 健康的關係,而研究的範疇且已不限於精神病理學,更廣泛應用於社會工 作、公共心理衛生、護理方面,甚至經濟、法律等等(Koenig, 2012;

2015)。由此可知,靈性已跳脫傳統的概念,而不再僅限於宗教,具有更廣

泛的應用領域。

貳、靈性的概念與內涵 一、靈性與宗教

靈性與宗教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是相同的概念,故必須先澄清靈性與 宗教的關係。1960 年代是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 generation)的人們,傾向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及生活環境,傳統文化及宗教 對他們不再具有影響力,不再隸屬於傳統的宗教,轉而從生活中尋求生命的 解答,探索自我潛能實現和生命的意義,改變了靈性和宗教的歷史軌跡

(Roof, 1993);Zinnbauer 等人(1997)實徵研究中亦比較「非宗教性的靈 性族群」(spirituality not religious group)及「宗教的靈性族群」(spiritual and religious group),發現前者較少參加傳統教會-儀式、對宗教有較低的正 面觀點評價、更加積極參與靈性成長團體工作坊,以及將靈性與宗教視為不 相同的概念。以此看來,靈性已隨著社會文化的改變而逐漸受到重視,並漸 漸與宗教有所區隔。

由以上可知,靈性已從傳統宗教中脫離而成了一個獨立的概念,而宗教 與靈性差異及相同之處如下:

宗教(religion)源自於拉丁字(religo)是指人類和超越人類力量的結 合,以西方宗教而言,超越人類的力量諸如是上帝或是阿拉,東方宗教譬如 是道教或是佛佗(Hill et al., 2000;Koenig, 2012)。宗教為人們所投入的一 種組織,包括教義、條規、傳統規範等等,視為人際之間的活動,而宗教使 群體之間互相連結,並從其中學習經驗,相較於不同宗教者將會彼此有所區 別,較少連結(Vaillant, 2008)。宗教定義由較廣泛,而轉為較為狹隘

(Zinnbauer, Pargament, & Scott, 1999)。

靈性(spirituality)則是源是拉丁字(spiritus)意謂著呼吸或是生命之意

(Hill et al., 2000;Koenig, 2012)。靈性為個人內心與神、真理、大自然或 是任何超越自我的連結,而所展現出的正向情緒,如:莊嚴、感恩、愛、寬 恕等等;而靈性如同呼吸,在人類之間具有其共同性,儘管表現的方式不 同,但每個人心中皆具有靈性(Vaillant, 2008)。除此之外,靈性則是脫離

宗教,成為獨立的概念(Zinnbauer, Pargament, & Scott, 1999)。

而宗教與靈性亦有相同之處:宗教與靈性皆是對於崇高的力量、信仰、

真理或是信念的追尋,整合個人價值觀,落實在日常生活行為(Hill et al., 2000;Zinnbauer et al., 1997)。

故兩者雖為不同的概念,但卻仍具有其相同之處,無法完全一分為二。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與靈性的分別,應留意避免落入靈性優於宗教的觀點

(Hill & Pargament, 2003;Zinnbauer et al., 1997)。而 Miller 與 Thoresen

(2003)則認為宗教與靈性的關係好似醫療與健康;醫療目標以達到健康為 目的,而宗教亦以追求靈性為目標。靈性為宗教的中心思想,宗教為追尋靈 性的道路之一,彼此相得益彰,更加豐富了人類生命的深度及廣度。

二、靈性的定義

靈性的定義目前仍分歧,Bregman(2004)研究指出將近 100 篇文獻探討 靈性的定義。McGee(1998)亦指出文獻常用靈性(spirituality or the

spiritual)、靈性健康(spiritual health)、心靈安適(spiritual wellness)等詞 來形容靈性的狀態(引自張淑美、陳慧姿,2008)。而「靈性」的概念是具 有多重內涵,每種定義都將會受到脈絡、傳統及重要關注的層面所影響

(Shults & Sandage, 2007)。雖然靈性定義有其困難之處,但仍具有一些相同 的內涵,茲整理靈性定義如下:

Spilka(1993)指出靈性可以從三個層面切入:(一)以神為本(god-oriented):靈性的思想或是實踐,是以神學(包含廣義或是狹義)做為基本 前提;(二)以宇宙觀為本(world-oriented)靈性著重在與大自然生態之間 的關係;(三)以人為本(humanistic or people-oriented):著重人類潛能實 現(引自 Hill et al., 2000)。

Lapierre(1994)將靈性定義為六個層面:(一)旅程(journey):一但 個體開始尋找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就開啟了靈性的旅程;(二)超越性

(encounter with transcendence):相信生命中具有超越性的經驗存在,類似 Maslow 所提及的「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s)--達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三)社群(community):與他人有聯結的經驗、情感,歸屬於社群之中,

亦屬於靈性的一部份;(四)宗教(religion):宗教對於人們的生活,具有 相當的影響力,能增加生命挫折的耐受力,有些人亦透過參加教會活動、祈 禱,來尋找靈性;(五)自然界的奧妙(the mystery of creation):與大自然

(森林或日落等等)接觸及感受自然界神奇,享受與大自然融合為一體的奧 妙;(六)轉換(transformation):靈性是一個不斷變動過程,而轉換是成 長重要的因素,藉由此成長過程,引導生命更美好的轉變。

Howden(1992)指出靈性是個體存在的向度,是為整合、統整性的觀 點,而靈性狀態可由以下層面所呈現:生命目的和意義、內心的應變力、天 地萬物一體感及超越性層面。

Miller 與 Thoresen(2003)綜合各方面的論點,將靈性定義為:(一)

為人類生命注入活力、精力,賦予生命的重要原則或是本質;(二)無法以 身體的觸覺(聽、看等等)所能感受的物質世界,即靈性特徵為非物質化。

靈性視為是經由追尋神聖(scared),而產生感受、思想、經驗及行為,

神聖(scared)是指神的存在、神聖的目標或是真理(Hill et al., 2000);

Sheldrake(2013)則認為靈性為尋求人類生命最深的價值和意義,以此做為 自我潛能實現的藍圖,為最終意義需求和實現;另一方面,正向情緒(愛、

希望、喜悅、憐憫、感恩等等)為靈性的重要元素,讓我們與其他人有所聯 結並且體驗神聖的經驗(Vaillant, 2008)。

靈性大多屬於多個面向,非單一層面,許多學者以各種不同的操作型定 義來定義靈性,可分為下列幾種,如表 2-1 所示:

表 2-1 靈性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編制者 量表名稱 量表內涵

Ellison &

Paloutzian (1982)

Spiritual Well-Being Scale.

(SWBS)

Genia (1997) Spiritual

Experience Index-Revised

(SEI-R)

靈性經驗索引量表

分成兩個層面:靈性支持(Spiritual Support)13 題

(如:信仰給予我生活上的意義和目的)及靈性開放

(Spiritual Openness)10 題(如:學習不同的信仰在 我的靈性發展上是重要的部份),為 Likert 6 點量表

(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Underwood &

Teresi (2002)

Daily Spiritual Experience Scale.

(DSES)

當人類面對重大事件和慢性疾病時,靈性是重要且獨特能力(Miller &

Thoresen, 2003),靈性越高則憂鬱程度越低(Banner, 2009;Bekelman et al., 2007;Ekwonye, 2011;Ironson et al., 2002;Papazisis, Nicolaou, Tsiga,

Christoforou, & Sapountzi‐Krepia, 2014;Seetal, 2007)、焦慮程度也越低

(Banner, 2009;Elham, Hazrati, Momennasab, & Sareh, 2015;Ironson et al., 2002;Papazisis et al., 2014)。

靈性與自尊(Papazisis et al., 2014;Potts, 1998;Seetal, 2007;Young,

2010)、希望感(Burt, 2011;Gibson, 2000;Ironson et al., 2002)、幸福感

(林雅音,2014;陳慧姿,2006;Reed, & Neville, 2014)具有相關性,且與 促進健康行為,如增加運動、減少抽煙及喝酒亦具有正相關(Ironson et al., 2002;Park, Edmondson, Hale-Smith, & Blank, 2009;Reid & Smalls, 2004)。

由此可知,靈性對於身心靈有顯著的助益,以下在表 2-2 整理靈性與身心健 Silver, &

Holman

採用 NIA/Fetzer Short Form for the Measurement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簡易症

親屬及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Passalacqua & Cervantes, 2008)。Ozorak

(2003)指出受到性別角色的影響,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關係基模,在與 神的關係和宗教社群之間的互動關係也會有所不同(引自 Bryant, 2007)。而

隨著社會的演變,靈性的意義也隨之不同。現代靈性不再以男性為主—強調 個體化,也開始重視女性,將靈性視為關係的延伸,著重於彼此互助合作

(Ochs, 1997, p.2)。

由此可知,男性女性宗教社群、靈性的意義,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 同,這些變化似乎也說明了性別角色是由社會建構而成,隨著文化的變遷而 有所改變。

然而實徵研究中,靈性是否具有性別差異?研究的結果分歧:陳美琴

(2014)以 640 位大學生做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 20 歲,測量靈性與憂鬱關 係,結果顯示在靈性健康上並無性別差異。

Ekwonye(2011)以青少年做為研究對象,測量憂鬱、社會支持、宗教和 靈性的關係,結果顯示在靈性並無性別差異。

Miles(2013)以 200 位中產階級老人年,年齡為 60~85 歲,探索靈性信 念和心理健康關係,結果顯示男性靈性信念高於女性。

結果顯示在老年階段,靈性有性別上的差異,然而在青少年並無差別,

是否年齡是造成靈性在性別上差異的因素之一?而目前靈性在性別上的差 異,仍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