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分化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自我分化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然而實徵研究中,寬恕是否具有性別差異?Miller、Worthington 與 Mcdaniel(2008)在 70 篇研究中(1983~2007)探討性別和寬恕的關係,樣本 以大學生居多,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平均寬恕程度高於男性。

Mellor 與 Fung(2012)以 233 位馬來西亞大學生,以 Trim-12 量表做為 測量,結果顯示在不寬恕兩個分量表,尋求報復層面男性顯著高於女性,但 逃避層面並無差異。

Macaskill(2012)研究則以英國大學生做為研究對象,分別為 295 人及 233 人,結果顯示性別在寬恕程度並無差異。

由以上可知,寬恕程度是否具有性別差異性,似乎與社會文化有關,在 不同文化脈絡下,男女的性別角色,或許也會是影響寬恕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寬恕程度在性別上的差異性,目前研究結果為不一致。

第三節 自我分化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自我分化理論的發展

在 1930 中期,精神分析學派已是普遍公認的治療方式,但治療時間相當 冗長,缺乏效率,故有一群年輕的精神科醫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積極尋 找更有效治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方式,Murry Bowen 便是其中的一位,1950 年代,家族治療開始受到臨床及理論上的重視,1951~1952 年,Bowen 提出 母子共生(monther-patient symbiosis)觀念,描述母子之間情緒的融合,將家

庭情緒系統(family emotional system)視為一個架構,之後更將研究對象轉 移至門診病人及自己的家庭,而在 1960 年代初期,提出眾所皆知的自我分化

(scale of differentiation)的概念(Kerr, 1991)。除了自我分化的概念之外,

尚有三角關係(triangles),核心家庭情緒系統(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家庭投射過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情緒截斷(emotional cutoff)、多世代傳遞過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手足位 置(sibling position)、社會退化(societal regression)共八個相關概念,用來 說明情緒反應對於家庭的影響(Goldenberg & Goldenberg, 2013),而其中,

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為 Bowen 最重要的概念基礎(Ressl, 2006),主要概念是描述個體在關係中投入能量的傾向以及個體在關係中追 求自我與和他人相互連結之平衡。

貳、自我分化的概念及內涵

自我分化可從情緒系統和理智系統以及獨立性與連結性來說明,茲敘述 如下:

一、情緒系統(emotional system)和理智系統(intellectual system):個體在 關係中投入能量的傾向。

家庭系統理論,情緒系統及理智系統是其中重要概念之一:(一)情緒 系統泛指有機體在生活中運作的歷程,日常生活的行為是由各種不同的驅力 而形成,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也是受到驅力的影響;(二)理智系統可視 為經由演化而來的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包括思考、溝通及了解,使 人類成為異於其它物種的重要因素(Kerr & Bowen, 1988)。Kerr(1991)指 出當兩個系統能和諧的運作時,個體可以自由選擇在理智系統或是情緒系統 下運作;但當面臨焦慮或是情感較強烈時,個體在這兩種系統之中轉換,當 處於不平衡的狀態時,情緒系統會取代理智系統,發生責怪和掌控他人的狀 況,此時便無法客觀看待事實。自我分化程度較低者,容易受到關係的拉扯 而產生焦慮,對於焦慮容忍度也較低,需立即以行動來減輕焦慮,情緒系統 的運作方式亦為獨立性與連結性兩股力量交互影響的結果(Kerr & Bowen, 1988)。

二、獨立性(individual)與連結性(togetherness):個體在關係中追求自我 與和他人相互連結之平衡。

人類天生就受到兩股力量的驅使,追求獨立性以及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連 結性,獨立性為個體追求成為獨立自我,不同於他人的驅力;連結性則是個 體想法、感受及行為受到他人情緒所影響的程度,源自於人類追求與他人相 互依靠、連結的驅力,除了表現情緒的依賴之外,亦可能會有將情緒撤回

(withdrawal)舉動(如:我不需要你)。而這兩股相抗衡的力量,也反映 了家庭與團體中所扮演的角色,且這兩股力量的作用是流動而非靜態的,譬 如:在關係中,當與他人有太多的連結時,會自動調整成為更獨立的個體;

若是低自我分化程度的個體,情緒的幸福感(emotional well-being)會越傾 向從另一方取得,而當超出對方所能給予時,關係會變得不穩定,為了減輕 焦慮而採取更多的行動,並且放棄自我來維持關係的和諧,卻造成雙方關係 更多的焦慮及壓力,越容易有症狀的產生(Kerr & Bowen, 1988;Kerr, 1991)。

三、自我分化程度的差異性

Bowen 也提出了基本自我(basic self)或堅固自我(solid self)和功能 性自我(functional self)或假自我(pseudo-self)進一步說明自我分化的概 念。基本自我會堅持自我的信念及想法,不會因為壓力或為了得到他人的認 同而協商,基本自我越低,在情緒系統與理智系統的運作上,越容易受到情 緒的掌控,Bowen 用下列句子來說明基本自我:「明瞭自我信念,我就是 我,有所為,有所不為」;假自我由關係系統中他人的價值及信念所構成,

在關係中則是可以協商的,在壓力的狀態下,可以輕易的改變或放棄,在團 體較容易被接受,無法獨立於關係系統之外運作,而基本自我大部份是由原 生家庭所塑造,通常由兒童發展至青少年階段,除非有重大事件或是努力提 昇分化程度,基本自我才會有所改變;而假自我則是變動的,非固定的,受 到關係、文化價值、宗教等等的影響(Bowen, 1978;Kerr & Bowen, 1988;

Kerr, 1991)。由以上可知,自我分化程度越高,基本自我比例越高,假自我 比例越低,也越能清楚了解情緒和理智運作,保持自我理念及想法,不易受 到情緒左右。

Kerr 與 Bowen(1988)提出自我分化量尺來描述自我分化的程度,分數 作及幸福感(Kerr & Bowen, 1988)。實證研究結果大致發現自我分化程度越

高,社會問題解決能力越佳(Knauth, Skowron, & Escobar, 2006;Murdock, 2004;Skowron, 2004)、社交焦慮越低(江庭依,2014;劉紀谷,2007;

Peleg-Popko, 2002)及婚姻滿意度越高(Peleg, 2008;Skowron, 2000;

Skowron & Friedlander, 1998);而自我分化程度亦能顯著預測幸福感(黃慧 玲,2011;蔡蕙君,2006)。

Kerr 與 Bowen(1988)指出,自我分化的程度亦與身心健康是有相關 的:自我分化的程度越高,較能忍受焦慮及壓力,身心較健康;自我分化的 程度越低,在焦慮及壓力環境下,越易有生理及情緒的症狀產生。實證研究 結果亦指出:自我分化程度越高,身心健康狀態越好(石芳萌、吳麗娟、林 世華,2010;吳煜輝,2013;歐陽儀、吳麗娟,2012;Adili & Pourhang, 2012;Sohrabi, Asadi, & Habibollahzade, 2013);而研究中也指出自我分化程 度亦能預測心理健康(Jankowski & Hooper, 2012;Sandage & Jankowski, 2010;Skowron & Friedlander, 1988)。

Skowron 與 Dendy(2004)檢驗 Bowen 家庭系統理論,在成年期自我分 化的程度是否與自我調節或主動控制的能力有關?結果顯示自我分化可預測 主動控制能力,可以解釋 19%自我控制的變異量,結果支持 Bowen 的理論:

當面對焦慮、或是處在強烈情緒之中,自我分化較高者較能清楚地思考,並 且在親密關係之中較維持自我感,自我分化是一種自我舒緩的能力。而越來 越多的研究發現自我分化扮演中介或調節變項,例如:以壓力和心理健康而 言,自我分化可能扮演了調節以及中介的角色(Murdock & Gore, 2004;

Skowron, Wester, & Azen, 2004;Zerach, 2015),由此可知,自我分化所扮演 自我調節或是自我控制的角色的重要性及多樣性。

肆、自我分化在性別上的差異

自 1960 年代起,女性主義開始對於女性是擔任照顧者的自然角色

(natural role)提出質疑,並且主張母職與父職是由社會建構制定,另一方面 從社會學觀點而言,認為社會對於女性擔任照顧者角色的期待,迫使女性擔 任情感性任務工作,而男性則擔任工具性任務;而其中男性特質(如:理 性、獨立等)是較為被推崇的,而女性特質(如:感性、互相依賴)則被廣 泛使用,卻又同時遭受貶抑,如同社會主流價值為理性競爭,但同時也要求

女性提供愛與關懷的角色(王雅各,1999)。Knudson‐Martin(1994)則認為 或許可擴展 Bowen 的理論在女性的經驗中,如:女性在發展分化的脈絡之 中,在聽見他人聲音的同時,也包括聽見和信任自己內在聲音。而是否在社 會文化建構之下之男性、女性特質,是否會影響自我分化程度?

Jankowski 與 Hopper(2012)以 749 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採用 DSI-R 量表探索自我分化、親職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在分化程度並 無性別差異。

吳煜輝(2010)以 980 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使用自我修訂 DSI-R 量 表,結果顯示男性在情緒反應(ER)、我的位置(IP)及與他人融合(FO)

層面高於女性,在情緒截斷(EC)則沒有差異。

Skowron 與 Schmitt(2003)以 25 歲以上成年人為研究對象,共 225 位 成年人,平均年齡為 36 歲。使用 DSI 量表,主要目的為檢視「他人融合」分 量表的信效度。結果顯示在情緒反應(ER)及我的位置(IP)男性高於女 性,其他層面則無差別。

由上述文獻結果可看出在自我分化層面,我的位置(IP)及情緒反應

(ER)男性分化程度似乎較女性佳,而與他人融合(FO)層面,可能與東西 方文化有關,造成結果不一致,但需考量仍有研究亦顯示性別是不具差異性 的。自我分化層面須以不同社會文化脈絡下考量性別的差異性,才能更加了 解其差異性的意義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