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靈性與身心健康之關係—寬恕與自我分化的中介角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靈性與身心健康之關係—寬恕與自我分化的中介角色"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麗麗博士. 靈性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寬恕與自我分化的中介角色. 研究生:潘則云 撰.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6 月 28 日.

(2)

(3) 謝誌 從自我分化、寬恕到靈性,寫作論文的過程似乎也象徵著自我整理的過 程。當初帶著好多不確定的決定—前往屏大,沒想到竟然對自己人生有這麼 大的改變。從一個無法區隔自己與他人的自己,到現在能踏上追尋靈性的旅 程,只能用無數的感謝來形容這個過程。 感謝麗麗老師在指導寫作論文時,給予的空間及彈性,一路上不斷的支 持與鼓勵,獲得無數的專業學習與人生寶貴的經驗。感謝兩位老師,卓紋君 老師及王大維老師,兩位老師在口試時的指導,寶貴的意見讓內容能更加完 善,也促使自己能用更多不同角度去學習,獲益不僅僅是論文寫作而已,更 包括研究的態度及方法。感謝一位默默陪伴身邊,扮演著灰臉的教官,在偷 閒時,總不忘鞭策著我繼續前進,在疲累時,總不忘給予最多的溫暖支持。 感謝這段期間,一直在身旁的家人、給予許多知識的老師、同甘共苦的好同 學、好朋友們,因為有你們,苦澀的成長過程有了鮮甜滋味的點綴,謝謝你 們。 特別感謝曾經幫忙發送問卷,填寫問卷的親朋好友們,若是沒有這群熱 心相助的親友們,這篇論文恐無法完成,只能用 101 分的努力,盡心完成此 篇論文,以此向遠方認識的以及不認識的你們誠心地再次說聲:「謝謝」。. i.

(4)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二:探討成年人之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 的關係,以及寬恕及自我分化是否為靈性與身心健康的中介變項;探討成年 人之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是否因性別不同而有差異。 研究對象為 18 歲以上的成年人,以方便取樣的方式,透過網路及紙本 發放問卷,共回收 621 份。研究所使用的量表為:「靈性健康量表」、「侵 犯相關人際動機量表」、「自我區分量表」及「一般健康量表」。研究者採 用相關、多變量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等方法,分析回收之資 料,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成年人之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之相關分析 成年人之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彼此之間大部份皆具有顯著 相關,即靈性程度越高,寬恕程度越高、自我分化程度越高、身心健康狀態 越佳。除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相關為中度相關之外,其它彼此相關性皆為低 度相關。 二、不同性別成年人在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之差異性分析 不同性別成年人在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大部份並無顯著差 異,僅有男性在自我分化之「我的位置」層面分數顯著高於女性。 三、成年人靈性與身心健康之關係—寬恕及自我分化的中介效果 寬恕在靈性與自我分化之間有部份中介效果;自我分化在寬恕與身心健 康之間有完全中介效果;自我分化在靈性及身心健康之間亦有部份中介效 果;寬恕在靈性與身心健康關係中,中介效果並不成立。. 關鍵字:靈性、寬恕、自我分化、身心健康、中介效果. ii.

(5) Spirit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The Mediation Role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Forgiveness Abstract There are two major purposes of this study: (1)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dult’s spirituality, forgiveness,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DoS), and mental health; an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forgiveness and Do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2) to examine the gender differences on spirituality, forgiveness, DoS, and mental health. Six hundred and twenty one adults aged 18 and over living in Taiwan were selected using a convenience sampling procedure. Through internet and paper questionnaires,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he Scale of Spiritual Health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ransgression-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Inventory (TRIM-18), Chinese Vers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 (C‐DSI), Chinese Version of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Pearson correlation, one-way MANOVA and ANOV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using AMOS 19.0).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Spirituality, forgiveness, DoS, and mental health mostly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and adults’ with higher level of spirituality had higher forgiveness, DoS and better mental health (r= -.52~ .23).. 2.. Except I-Position (IP) subscale of the DoS measure (men had higher scores than women),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 spirituality, forgiveness, DoS and mental health.. 3.. Forgivenss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s’ spirituality and DoS; DoS complete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s’ forgiveness and mental health; and DoS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s’ spirit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Forgiveness did not seem to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Finally, discussions regarding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nd the suggestions to. counselors were provided. Keywords: Spirituality, Forgiveness,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Mental Health, Mediating Effects. iii.

(6) 目次 謝誌..............................................................................................................................i 摘要............................................................................................................................ ii Abstract ..................................................................................................................... i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靈性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寬恕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自我分化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2 第四節 靈性、寬恕、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3 第四節 實施程序..................................................................................... 3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1 第一節 成年人之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之相關分析..... 41 第二節不同性別之成年人在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之差 異分析....................................................................................................... 48 iv.

(7) 第三節. 成年人之靈性與身心健康之關係—寬恕及自我分化的中介. 效果........................................................................................................... 53 第五章 結論、建議................................................................................................. 5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9 第二節 建議............................................................................................. 60 第三節 限制............................................................................................. 62 參考文獻................................................................................................................... 65 一、中文文獻........................................................................................... 65 二、西文文獻........................................................................................... 67 附錄........................................................................................................................... 79 附錄一 正式問卷..................................................................................... 79 附錄二 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86. v.

(8) 表次 表 2-1 靈性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 11 表 2-2 靈性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整理 .............................................................. 12 表 2-3 與寬恕易混淆用語差異 .............................................................................. 14 表 2-4 特質寬恕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 15 表 2-5 狀態寬恕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 16 表 2-6 寬恕的類型 .................................................................................................. 18 表 2-7 寬恕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整理 .............................................................. 21 表 2-8 自我分化程度差異表 .................................................................................. 25 表 3-1 研究對象特性之描述 .................................................................................. 32 表 3-2 侵犯相關人際動機量表因素分析及信度結果 .......................................... 35 表 4-1 成年人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分構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 45 表 4-2 不同性別之成年人在靈性各分量表的題平均數及題標準差 .................. 49 表 4-3 不同性別之成年人在寬恕各分量表的題平均數及題標準差 .................. 49 表 4-4 不同性別之成年人在寬恕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0 表 4-5 不同性別之成年人在自我分化各分量表的題平均數及題標準差 .......... 50 表 4-6 不同性別之成年人在自我分化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1 表 4-7 不同性別之成年人在身心健康各分量表的題平均數及題標準差 .......... 51 表 4-8 不同性別之成年人在身心健康各分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2 表 4-9 原始及修正模型之適配度指標 .................................................................. 54 表 4-10 成年人在靈性與身心健康關係之中介模型的直接與間接效果(標準化 係數)............................................................................................... 56. vi.

(9) 圖次 圖 2-1 寬恕的歷程 .................................................................................................. 19 圖 3-1 研究架構 ...................................................................................................... 31 圖 3-2 研究流程 ...................................................................................................... 39 圖 4-1 成年人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之假設模型 .......................... 54 圖 4-2 成年人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之假設模型(標準化係數).... 55. vii.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身心健康是生命發展階段中相當重要的基礎,有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 則能以充沛的活力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生活與健康息息相關,若忽略了 健康,可能會對生活造成不同層面的影響,如:人際關係等等。而現代生活 步調較為匆促且充滿各式各樣不同的壓力,研究顯示以台灣地區居民的身心 健康狀況而言,常見的身心症狀(例如:憂鬱及焦慮),盛行率由 1990 年的 11.5%上升至 2010 年的 23.8%(Fu, Lee, Gunnell, Lee, & Cheng, 2013)。若是 社會大眾的身心健康狀態不佳,會直接影響社會疾病負擔的成本、以及因失 能而無法投入勞動市場之慮,影響的層面不僅是個人而是整個社會及國家, 由此可知,身心健康是值得我們持續關注的議題。 而以健康促進的觀點來看,探討影響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其重要性。而近 年來,靈性與身心健康的相關性越來越受到重視(Anye, Gallien, Bian, & Moulton, 2013;Hodge, Moser, & Shafer, 2013;McIntos, Poulin, Silver, & Holman, 2011)。靈性的內涵不限於單一層面,而是具有多個不同面向, 如:(一)靈性是一種開始尋找生命意義和目的的旅程;(二)相信生命中 具有超越性的經驗存在;(三)與他人情感具有聯結性;(四)可透過宗教 來尋找靈性;(五)與大自然的接觸;(六)靈性是一個不斷轉換、變動的 過程,藉由此成長,引導生命更美好(Lapierre, 1994)。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要全面了解個體,需考慮宗教或是靈性的部份(Hill et al., 2000)。Maslow(1971, p. 332)亦認為若是過於追求生活物質享受,捨 棄了是與非的價值觀,專注於追求美妙的主觀經驗事物上,個體可能會有陷 入對世界感到厭惡以及排斥任何可能引發高峰經驗的人之危機當中,換言 之,可能會變得自私自利,而只關心自己不顧他人,甚至成為邪惡的人,而 宗教/靈性有可能是解決之道。實徵研究的結果也發現靈性程度較高的人,身 心較為健康(Anye, Gallien, Bian, & Moulton, 2013;McIntos, Poulin, Silver, &. 1.

(11) Holman, 2011),由此可知靈性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然而靈性是如何影響身心健康,仍是需深入探索的問題(Hill & Paragment, 2003;Koenig, 2015)。造成身心健康的問題原因有很多,文獻中 指出:靈性透過寬恕影響身心健康(Lawler-Row, 2010)。面對生活中各種不 同的衝突時,與其心生怨恨甚或以牙還牙,寬恕可做為正向回應的一種方 式;若是不寬恕,可能對於人際交往會具破壞性,導致心生怨恨及不快樂 (Macaskill, 2012)。由於國內此方面研究較少,故本研究欲探討靈性是否會 透過寬恕而影響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靈性亦透過自我分化影響負向情緒(Jankowski & Sandage, 2012)。自我分化程度較低,較無法承受壓力與焦慮,面對關係的衝突,通 常會以情緒做為回應,較容易有身心方面的問題;而自我分化程度越高,受 到外在環境刺激時越能保持理性思考,較不易以情緒做為回應(Kerr & Bowen, 1988)。另一方面,文獻中亦指出寬恕亦會透過自我分化影響身心健 康(Sandage & Jankowski, 2010)。寬恕程度較高者,對於傷害事件或傷害 者,較易從負向較變為中立或是正向知覺,而此轉變是否會影響自我分化之 情緒與理智系統的轉換及區辨自己與他人的能力,亦是本研究所欲探討之 處。 性別是背景變項中與心理變項有關,且廣被探討的重要變項之一。「生 理性別」(sex)意指男性和女性生理上的不同,而這些相異處是性別社會化 的基礎;而「社會性別」(gender)是由社會和文化所建構而成,制定男性、 女性角色的特質和特徵,而「社會性別」是不斷的在社會化過程中所學習而 成的認同(鄭玉菁譯,2008)。社會文化較鼓勵男性應具獨立、自主、目標 取向、爭取公平正義等社會化特質,而女性則是注重關係、關心他人、相互 依賴等。 從 1980 年起,女性主義開始試圖反映出性別角色是被建構與維持的,而 Lees(1993)指出雖然性別是階層形成的重要因素,但男性與女性之間關係 並非是靜態,而是變動的,女性雖受到主流文化的限制,選擇相對的受限, 但男性、女性的角色並非一成不變(引自鄭玉菁譯,2008)。 而從實徵研究而言:陳美琴(2014)、Ekwonye(2011)指出靈性並無因 2.

(12) 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然 Miles(2013)研究指出男性靈性信念高於女性。 Mellor 與 Fung(2012)研究指出在不寬恕兩個分量表,尋求報復層面男性顯 著高於女性,但逃避傷害者層面並無差異,Macaskill(2012)研究則顯示性 別在寬恕程度並無差異;Jankowski 與 Hopper(2012)指出性別在自我分化程 度上並無顯著的不同,而吳煜輝(2010)和 Skowron 與 Schmitt(2003)研究 結果為在自我分化部份分量表,性別具有顯著差異。由於實徵研究結果的不 一致,故本研究擬將性別帶入,探討性別在靈性、寬恕及自我分化是否會有 其差異性。 本研究的樣本對象為 18 歲以上之成年人。從心理學的觀點而言,成年人 象徵著和環境的互動方式有了本質上的變化(游婷雅譯,2014)。以自我分 化理論而言,基本自我由兒童發展至青少年階段,若非努力提升分化程度, 基本自我通常不會改變(Bowen, 1988)。另一方面,影響寬恕因素中,若以 社會認知而言,是否能同理對方及責任歸屬等,亦與認知思考能力有關 (McCullough et al, 1998)。成年人所具備的反思判斷(reflective judgement) 能力,意指成年人在兩難事件的一種推理方式(游婷雅譯,2014),亦較符 合本研究欲探討的向度。 目前國內相關文獻仍較多以探索兩者或是三者之間的關係較多,全面性 的研究相對較為缺乏,以成年人為對象的研究亦較不足,故本文欲探索靈 性、寬恕、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並以 18 歲以上之成年 人做為研究對象以及上述變項性別是否具有差異性,以增加國內之相關研 究,做為諮商輔導實務之參考。 貳、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1)探討成年人之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 健康的關係;具體言之,成年人之靈性是否透過寬恕及自我分化影響身心健 康;(2)探討成年人之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是否因性別不同 而有差異。. 3.

(1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 研究問題 一、成年人之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的相關為何? 二、不同性別之成年人在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是否有差異? 三、成年人之寬恕及自我分化是否為靈性及身心健康的中介變項,以及自我 分化是否又為寬恕及身心健康的中介變項? 貳、研究假設 一、成年人之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具有顯著相關。 二、不同性別之成年人在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有顯著差異。 三、成年人之寬恕及自我分化為靈性及身心健康的中介變項,以及自我分化 又為寬恕及身心健康的中介變項。.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靈性 綜合文獻觀點,本研究將靈性定義為:靈性是整合、統整的觀點,可藉 由宗教活動或各種方式追求靈性,而靈性可由各種不同層面所顯現,譬如: 與他人連結、超越逆境及活出意義等層面,亦伴隨正向情緒經驗。 本研究採用張淑美與陳慧姿(2008)所編製之「高中教師靈性健康量 表」此量表主要目的為測量個體靈性健康狀態的程度,此量表分為五個層 面:「超越逆境」:面對挫折時以轉念、接納及尋求協助等方式,激發個體 能力並自我成長;「與人締結」:非以利害關係做為考量,而是認同他人存 在的意義與價值;重視與營造和他人的關係;「宗教寄託」:個體對於宗教 信仰的程度,參與宗教或信仰的活動之中,以獲得心靈上的寄託;「活出意 義」:明瞭個體存在的目的、意義與價值,並且展現出生命的意義;「感懷 自然」:用虔誠的態度面對宇宙大自然,從中尋求心靈的安適,達到天人合 一關係。受試者各層面的分數越高,表示靈性健康狀態愈好。 貳、寬恕 寬恕界定為一個針對傷害者降低個體之負向動機(逃避及報復)及回復 4.

(14) 正向與善意動機的歷程(McCullough et al, 1998)。 本研究寬恕是採用 McCullough、Root 與 Cohen(2006)所編製的「侵犯 相關人際動機量表」(Transgression-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Inventory TRIM-18)測量個體的寬恕程度;此量表分為三個層面:「逃避動機」係指避 免與傷害者接觸的動機、「報復動機」為報復傷害者的動機、及「善意動 機」為對傷害者的善意動機,各個層面得分越高(經反向題轉向),代表逃 避動機越高、報復動機越高及善意動機越低,意即寬恕動機的程度越低。 參、自我分化 家族系統理論中,Bowen(1988)所提出自我分化可以分成二個層面:第 一個層面為個人區分情感(emotional)與理智(intellectual)的能力;第二個 層面為平衡個人追求成為獨立個體(individual)與他人結合(togetherness) 這兩股力量的能力。 本研究自我分化是指由 Lam 與 Chan-So(2009)依據 Skowron 與 Schmitt (2003)的自我分化量表修訂版(DSI-R)所編製的中文版「自我區分量表」 的得分,此量表分為五個層面:「情緒反應」係指對於外在事物所引起的情 緒反應、「我的位置」係指能保持自我感,即使面對外在的壓力,也能保持 冷靜思考,堅持自己的信念、「情緒截斷」係指當與他人太親密時,傾向與 他人保持距離,擔心與他人太過親密而失去獨立自我、「與他人融合」係指 與他人界限模糊不清,以他人的意見評價自己、以及「與家人融合」係指以 滿足父母親的期待為目標,無法區分自己與家人的不同。受試對象在各層面 的分數越高(經反向題轉向),代表該層面的分化程度越高,意即個體面對 外在事物較能理性思考,較不會以情緒化回應、在壓力下亦能保持自我感、 能與他人或家人保持親密而不會失去自我以及不會過度以他人的意見評價自 己。 肆、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係指心理功能是健全的,有充沛的活動力、良好的人際關係及 具有能力去適應環境及應付挫折(Satcher, 2000)。若身心方面有困擾,可能 會導至身體狀況不佳、焦慮及失眠、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及甚至可能會有憂鬱 症狀的產生。 本研究身心健康依據張珏(1987)所翻譯、修訂的「一般健康量表」之 5.

(15) 得分。此量表分為四個量表「身體症狀」為描述身體的狀況、「焦慮和失 眠」為描述焦慮和睡眠的狀態、「社會功能障礙」反映日常生活的表現、 「憂鬱症狀」反映憂鬱的情況。受試對象在各分量表的得分越高,代表個體 在該層面的身心健康程度越差;反之,則越佳。. 6.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對靈性、寬恕、自我分化及身心健康分節回顧與探討。本章共分 為四節,第一節為靈性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寬恕的理論與相關研 究,第三節為自我分化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靈性、寬恕、自我分化與 身心健康之關係。. 第一節 靈性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靈性理論的發展 隨著不同的時期及文化,「靈性」的概念也隨著發展與演進。以西方文 化而言,靈性的(spiritual)意指「神聖的生活」(life in the spirit),十三世 紀靈性(spirituality)意指神職人員(the clergy),而在 1960 年代初期,第 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之後,靈性則用來描述基 督徒生活,此時,在概念上已具有跟以往截然不同的意義:(1)靈性跨越了 不同於基督教傳統界限的領域,而被視為是成長的一種媒介;(2)靈性不再 限於個人內在,而是以整合性的角度來看待人類的成長經驗(Sheldrake, 2013)。 在學術研究方面,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對於靈性/宗教的議題,則始終保 持隱晦的態度,僅有少數心理學家致力於研究相關的議題(Hill & Pargament, 2003)。唯物主義科學家主張拒絕任何物質事實之外的研究,認為靈性的研 究是沒有價值的;然而,在 90 年代,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包括:國 家老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酒精濫用與酒精中毒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和國家補充替代醫學中 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皆投入於宗 教和健康的研究,致力提高研究的可行性,使靈性跨向了另一個里程碑 (Miller & Thoresen, 2003)。從 2010 年至今,有更多研究關注宗教、靈性與 健康的關係,而研究的範疇且已不限於精神病理學,更廣泛應用於社會工 作、公共心理衛生、護理方面,甚至經濟、法律等等(Koenig, 2012; 2015)。由此可知,靈性已跳脫傳統的概念,而不再僅限於宗教,具有更廣. 7.

(17) 泛的應用領域。 貳、靈性的概念與內涵 一、靈性與宗教 靈性與宗教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是相同的概念,故必須先澄清靈性與 宗教的關係。1960 年代是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 generation)的人們,傾向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及生活環境,傳統文化及宗教 對他們不再具有影響力,不再隸屬於傳統的宗教,轉而從生活中尋求生命的 解答,探索自我潛能實現和生命的意義,改變了靈性和宗教的歷史軌跡 (Roof, 1993);Zinnbauer 等人(1997)實徵研究中亦比較「非宗教性的靈 性族群」(spirituality not religious group)及「宗教的靈性族群」(spiritual and religious group),發現前者較少參加傳統教會-儀式、對宗教有較低的正 面觀點評價、更加積極參與靈性成長團體工作坊,以及將靈性與宗教視為不 相同的概念。以此看來,靈性已隨著社會文化的改變而逐漸受到重視,並漸 漸與宗教有所區隔。 由以上可知,靈性已從傳統宗教中脫離而成了一個獨立的概念,而宗教 與靈性差異及相同之處如下: 宗教(religion)源自於拉丁字(religo)是指人類和超越人類力量的結 合,以西方宗教而言,超越人類的力量諸如是上帝或是阿拉,東方宗教譬如 是道教或是佛佗(Hill et al., 2000;Koenig, 2012)。宗教為人們所投入的一 種組織,包括教義、條規、傳統規範等等,視為人際之間的活動,而宗教使 群體之間互相連結,並從其中學習經驗,相較於不同宗教者將會彼此有所區 別,較少連結(Vaillant, 2008)。宗教定義由較廣泛,而轉為較為狹隘 (Zinnbauer, Pargament, & Scott, 1999)。 靈性(spirituality)則是源是拉丁字(spiritus)意謂著呼吸或是生命之意 (Hill et al., 2000;Koenig, 2012)。靈性為個人內心與神、真理、大自然或 是任何超越自我的連結,而所展現出的正向情緒,如:莊嚴、感恩、愛、寬 恕等等;而靈性如同呼吸,在人類之間具有其共同性,儘管表現的方式不 同,但每個人心中皆具有靈性(Vaillant, 2008)。除此之外,靈性則是脫離. 8.

(18) 宗教,成為獨立的概念(Zinnbauer, Pargament, & Scott, 1999)。 而宗教與靈性亦有相同之處:宗教與靈性皆是對於崇高的力量、信仰、 真理或是信念的追尋,整合個人價值觀,落實在日常生活行為(Hill et al., 2000;Zinnbauer et al., 1997)。 故兩者雖為不同的概念,但卻仍具有其相同之處,無法完全一分為二。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與靈性的分別,應留意避免落入靈性優於宗教的觀點 (Hill & Pargament, 2003;Zinnbauer et al., 1997)。而 Miller 與 Thoresen (2003)則認為宗教與靈性的關係好似醫療與健康;醫療目標以達到健康為 目的,而宗教亦以追求靈性為目標。靈性為宗教的中心思想,宗教為追尋靈 性的道路之一,彼此相得益彰,更加豐富了人類生命的深度及廣度。 二、靈性的定義 靈性的定義目前仍分歧,Bregman(2004)研究指出將近 100 篇文獻探討 靈性的定義。McGee(1998)亦指出文獻常用靈性(spirituality or the spiritual)、靈性健康(spiritual health)、心靈安適(spiritual wellness)等詞 來形容靈性的狀態(引自張淑美、陳慧姿,2008)。而「靈性」的概念是具 有多重內涵,每種定義都將會受到脈絡、傳統及重要關注的層面所影響 (Shults & Sandage, 2007)。雖然靈性定義有其困難之處,但仍具有一些相同 的內涵,茲整理靈性定義如下: Spilka(1993)指出靈性可以從三個層面切入:(一)以神為本(godoriented):靈性的思想或是實踐,是以神學(包含廣義或是狹義)做為基本 前提;(二)以宇宙觀為本(world-oriented)靈性著重在與大自然生態之間 的關係;(三)以人為本(humanistic or people-oriented):著重人類潛能實 現(引自 Hill et al., 2000)。 Lapierre(1994)將靈性定義為六個層面:(一)旅程(journey):一但 個體開始尋找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就開啟了靈性的旅程;(二)超越性 (encounter with transcendence):相信生命中具有超越性的經驗存在,類似 Maslow 所提及的「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s)--達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三)社群(community):與他人有聯結的經驗、情感,歸屬於社群之中,. 9.

(19) 亦屬於靈性的一部份;(四)宗教(religion):宗教對於人們的生活,具有 相當的影響力,能增加生命挫折的耐受力,有些人亦透過參加教會活動、祈 禱,來尋找靈性;(五)自然界的奧妙(the mystery of creation):與大自然 (森林或日落等等)接觸及感受自然界神奇,享受與大自然融合為一體的奧 妙;(六)轉換(transformation):靈性是一個不斷變動過程,而轉換是成 長重要的因素,藉由此成長過程,引導生命更美好的轉變。 Howden(1992)指出靈性是個體存在的向度,是為整合、統整性的觀 點,而靈性狀態可由以下層面所呈現:生命目的和意義、內心的應變力、天 地萬物一體感及超越性層面。 Miller 與 Thoresen(2003)綜合各方面的論點,將靈性定義為:(一) 為人類生命注入活力、精力,賦予生命的重要原則或是本質;(二)無法以 身體的觸覺(聽、看等等)所能感受的物質世界,即靈性特徵為非物質化。 靈性視為是經由追尋神聖(scared),而產生感受、思想、經驗及行為, 神聖(scared)是指神的存在、神聖的目標或是真理(Hill et al., 2000); Sheldrake(2013)則認為靈性為尋求人類生命最深的價值和意義,以此做為 自我潛能實現的藍圖,為最終意義需求和實現;另一方面,正向情緒(愛、 希望、喜悅、憐憫、感恩等等)為靈性的重要元素,讓我們與其他人有所聯 結並且體驗神聖的經驗(Vaillant, 2008)。 靈性大多屬於多個面向,非單一層面,許多學者以各種不同的操作型定 義來定義靈性,可分為下列幾種,如表 2-1 所示:. 10.

(20) 表 2-1 靈性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編制者 Ellison & Paloutzian (1982). 量表名稱 Spiritual WellBeing Scale. (SWBS) 靈性安適量表. 量表內涵 分成兩個層面,分別為:宗教安適(RWB)(如: 我相信神愛我和關心我)及存在安適(EWB) (如:對於未來我的感覺很好),共 20 題,為 Likert 6 點量表(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Howden (1992).. Spirituality Assessment Scale (SAS) 靈性評估量表. Genia (1997). Spiritual Experience IndexRevised (SEI-R) 靈性經驗索引量表. Underwood & Teresi (2002). Daily Spiritual Experience Scale. (DSES) 日常靈性感受量表 靈性健康量表. 分為四個層面:生命目的和意義、內心的應變力、天 地萬物一體感、超越性,共 28 題(如:遇到逆境 時,我會依賴內在的力量),為 Likert 6 點量表(非 常同意~非常不同意)。 分成兩個層面:靈性支持(Spiritual Support)13 題 (如:信仰給予我生活上的意義和目的)及靈性開放 (Spiritual Openness)10 題(如:學習不同的信仰在 我的靈性發展上是重要的部份),為 Likert 6 點量表 (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單一層面(如:我深深感受到內在的平靜與和諧、我 直接感受到上天/神對我的愛),共 16 題,為 Likert 6 點量表(一天當中好幾次~從未如此)。. 蕭雅竹、黃松 元(2005). 陳慧姿 (2006). 高中教師靈性健康 量表. 分成五個因素:與人締結、活出意義、超越逆境、宗 教寄託、明己心性,共 47 題(如:即使不太了解生 命的意義,我也願意一步一步走下去),為 Likert 5 點量表(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分成五個因素:超越逆境、與人締結、活出意義、宗 教寄託、感懷自然,共 33 題(如:我覺得自己的存 在和所有的天地萬物有關),為 Likert 5 點量表(完 全不符合~非常符合)。. 靈性的測量工具大多可區分為二個面向:(1)安適面向、(2)靈性內 涵評估,儘管量表名稱有所差異,但其靈性內涵卻有其共通性。 綜合以上,本研究認為靈性為生命的本質,可由不同的層面展現出靈性 的狀態,如:追求人生意義等,而此經驗亦伴隨著愛、希望及感恩等正向情 緒。 參、靈性的相關研究 當人類面對重大事件和慢性疾病時,靈性是重要且獨特能力(Miller & Thoresen, 2003),靈性越高則憂鬱程度越低(Banner, 2009;Bekelman et al., 2007;Ekwonye, 2011;Ironson et al., 2002;Papazisis, Nicolaou, Tsiga, Christoforou, & Sapountzi‐Krepia, 2014;Seetal, 2007)、焦慮程度也越低 (Banner, 2009;Elham, Hazrati, Momennasab, & Sareh, 2015;Ironson et al., 2002;Papazisis et al., 2014)。 靈性與自尊(Papazisis et al., 2014;Potts, 1998;Seetal, 2007;Young, 11.

(21) 2010)、希望感(Burt, 2011;Gibson, 2000;Ironson et al., 2002)、幸福感 (林雅音,2014;陳慧姿,2006;Reed, & Neville, 2014)具有相關性,且與 促進健康行為,如增加運動、減少抽煙及喝酒亦具有正相關(Ironson et al., 2002;Park, Edmondson, Hale-Smith, & Blank, 2009;Reid & Smalls, 2004)。 由此可知,靈性對於身心靈有顯著的助益,以下在表 2-2 整理靈性與身心健 康關係的實徵研究。 表 2-2 靈性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整理 作者 McIntos, Poulin, Silver, & Holman (2011). 對象 890 位成年 人,年齡介於 18 ~ 101 歲 (平均 48.1 歲)。. 研究方式 縱貫研究,在 911 恐怖攻擊前及 3 年 後分別多次施測, 以多層次模型做為 分析方式,檢測宗 教與靈性對於身心 健康的影響。. 測量 採用事件影響測量 表修訂版(IESR)、國際疾病分類 第九版(ICD-9)、 內在宗教動機量表 (ROS)等等做為 測量工具。. Anye, Gallien, Bian, & Moulton (2013). 共 225 位美國 大學生。. 使用階層迴歸方式 檢測靈性與身心健 康的關係。. Hodge, Moser, & Shafer (2013). 222 位無家可 歸的母親,平 均年齡為 31.7 歲,小孩平均 3.3 歲。. 採用縱貫研究方 式,探索靈性與身 心健康的關係。. 採用靈性健康量表 (SWB)、健康生 活品質量表 (HRQL)做為測量 工具。 採用 NIA/Fetzer Short Form for the Measurement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簡易症 狀量表(BSI)做為 測量工具。. 研究結果 宗教和靈性分別對身 心健康有不同層面的 影響。 1. 靈性與較高的正向 情緒、較低的傳染 性疾病有關。 2. 靈性與心理健康(焦 慮和憂鬱)則不具相 關性。 1. 靈性程度越高, 身心越健康。 2. 靈性及宗教活動 解釋身心健康 18%的變異量。 靈性層面:寬恕、教 會人際問題、負向宗 教應對和靈性意義能 預測身心健康。. 由此可知,靈性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要,研究結果大多一致,靈性越高, 負向情緒越低,越能促進正向健康行為,然大多研究仍屬於相關研究,至於 靈性是如何影響身心健康,有其探討的必要性。 肆、靈性在性別上的差異 不同的種族文化會有不同的性別角色行為,但有些卻具有共通性,例 如:在許多文化中,女性角色擔負照顧的職責;而男性則是較著重於工作、 親屬及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Passalacqua & Cervantes, 2008)。Ozorak (2003)指出受到性別角色的影響,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關係基模,在與 神的關係和宗教社群之間的互動關係也會有所不同(引自 Bryant, 2007)。而. 12.

(22) 隨著社會的演變,靈性的意義也隨之不同。現代靈性不再以男性為主—強調 個體化,也開始重視女性,將靈性視為關係的延伸,著重於彼此互助合作 (Ochs, 1997, p.2)。 由此可知,男性女性宗教社群、靈性的意義,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 同,這些變化似乎也說明了性別角色是由社會建構而成,隨著文化的變遷而 有所改變。 然而實徵研究中,靈性是否具有性別差異?研究的結果分歧:陳美琴 (2014)以 640 位大學生做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 20 歲,測量靈性與憂鬱關 係,結果顯示在靈性健康上並無性別差異。 Ekwonye(2011)以青少年做為研究對象,測量憂鬱、社會支持、宗教和 靈性的關係,結果顯示在靈性並無性別差異。 Miles(2013)以 200 位中產階級老人年,年齡為 60~85 歲,探索靈性信 念和心理健康關係,結果顯示男性靈性信念高於女性。 結果顯示在老年階段,靈性有性別上的差異,然而在青少年並無差別, 是否年齡是造成靈性在性別上差異的因素之一?而目前靈性在性別上的差 異,仍無定論。. 第二節 寬恕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寬恕理論的發展 寬恕在東方或是西方文化中,皆為歷史悠久的概念;以東方文化而言, 遠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之忠恕之道已說明了人際關係的原則:忠是指待人 忠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推己及人之意;恕為「己所不 欲,勿施於人」即自己所不願意的事,勿強加他人身上,從「忠恕」之道中 展現了人我平等的精神。Enright 與 Fitzgibbons(2000)提出寬恕的內涵,即 是寬恕者不因傷害者所做之事,仍然對傷害者如同對所有人類ㄧ般的一樣尊 重。 西方文化中,寬恕最早是與宗教、神學相關。以猶太教而言,寬恕即為 上帝免除人們的罪,人與人之間的寬恕則被視為是一種道德責任的傳統;以. 13.

(23) 基督教而言,寬恕則為罪的免除,罪人免除了處罰並與神之間的和諧重新恢 復(Enright &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 以心理學發展來看,McCullough、Pargament 與 Thoresen(2000)認為有 關寬恕研究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32~1980 年,不同於以往 將寬恕視為宗教信仰,寬恕開始在美國及歐洲受到心理學家及專業心理健康 人員所重視,如 Heider 歸因理論也提到了人際間受到侵犯時的憤怒而將寬恕 視為放棄復仇的行為,但此時並未引起學術界對於寬恕特別的關注;第二階 段為 1980~2000 年,大量的文獻和書刊開始出版,關於寬恕的理論及實徵研 究在心理學、諮商及社會心理學界逐漸受到重視,如 Enright 發展的寬恕治 療。直到現今,雖有豐富的理論及實徵研究,但大家對於寬恕的定義仍是分 歧。. 貳、寬恕的定義 Enright 與 Fitzgibbons(2000)首先澄清有關寬恕的迷思,什麼是寬恕、 什麼不是寬恕,而寬恕與饒恕(pardoning)、原諒(condoning)、諒解 (excusing)、遺忘(forgetting)、和解(reconciliation)較易混淆,茲列示 差異如表 2-3「與寬恕易混淆用語差異」: 表 2-3 與寬恕易混淆用語差異 名詞用語 原諒(condoning)vs.寬 恕. 涵義 原諒是對於不公平事件,對他人仍有負向認知,憤怒仍然存在 心中,如同火苗悶燒;但寬恕則是對於不公平事件,對他人仍 基於對於人類無條件的尊重,因尋求道德的理由,而終止憤 怒。 諒解(excusing)vs. 寬恕 諒解是當諒解他人時,並不涉及道德的問題,如孩童學習擺設 餐具,而湯匙掉落,會諒解孩童而非寬恕;但寬恕則是真實的 並非想像不公平事件。 遺忘(forgetting)vs. 寬 遺忘是回憶過去方式不變,傷害者仍是邪惡的化身; 恕 寬恕則是以不同的方式回憶過去,將傷害者視為受責難、犯錯 之人。 和解(reconciliation)vs. 和解至少包含傷害者及受害者兩方,是一種外顯解決問題的行 寬恕 為歷程;寬恕則是個人的內在自由選擇的歷程。 註:整理自 Enright & Fitzgibbons, 2000, pp.39-44。. 依據 North(1987)的觀點所述:寬恕代表戰勝了仇恨,用一種悲憫、仁 慈和愛去對待他人,但並不是否認憤怒的權益,而是理性思考之後,願意放 下對他人的仇恨,而 Enright 與 Fitzgibbons(2000)則依據 North 的觀點,定 14.

(24) 義寬恕為:人們在理性的決定思考過後,知覺到不公平的對待,寬恕則發生 在當人們願意放棄怨恨(即使他們有權利這麼做)與努力在道德原則上對傷 害者表現慈愛、憐憫、無條件的尊重、寬宏和道德的愛(傷害者並無權利要 求被如此對待)。 寬恕也被視為動機的轉變:受傷害者對傷害者報復或疏離的動機減弱、 和解及善意的動機增強(McCullough, Worthington, & Rachal, 1997)。 Thompson 等(2005)更擴展了寬恕的範圍及對象,將寬恕定義對於傷害者或 是傷害事件的重新架構,從負向轉變為中立或是正向知覺,而傷害事件包括 自己、他人或是超出自我能控制的狀況,如:天災等等。 而以測量寬恕而言,寬恕主要可分為特質寬恕(trait forgiveness)及狀態 寬恕(state forgiveness):特質寬恕指個體寬恕的程度,而此傾向通常跨越了 時間、情境及關係,有幾種測量方式,如以假定的情境做為測量等等;狀態 寬恕則通常會先讓受試者回想事件再施測(Davis, Worthington, Hook, & Hill, 2013),本文茲整理特質寬恕(表 2-4)及狀態寬恕(表 2-5)相關量表的測 量及內涵。 表 2-4 特質寬恕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編制者 Berry, Worthington, Parrott, O’Connor, & Wade (2001) Berry, Worthington, O'Connor, Parrott, & Wade (2005). 量表名稱 Transgression Narrative Test of Forgivingness Scale (TNTF) 侵害敘事寬恕測驗 Trait Forgivingness Scale (TFS) 特質寬恕量表. Thompson 等人(2005). Heartland Forgiveness Scale (HFS) 寬恕傾向量表. 李新民、陳密桃 (2009). 寬恕情境判斷量表. 15. 量表測量及內涵 採取情境置入的情境判斷; 單向度,共 5 題,為 Likert 式 5 點 量表(完全不寬恕~完全寬恕)。 單向度,共 10 題,如:與我較親近 的人會認為我記恨很久,為 Likert 式 5 點量表(完全不同意~完全同 意)。 將寬恕區分為 3 個層面:自我寬 恕、寬恕他人及情境寬恕,共 18 題,如:如果別人欺負我,我會持 續認為他們是不好的人,為 Likert 式 7 點量表(幾乎不像我~幾乎非常 像我)。 採取情境置入的情境判斷量表,將 寬恕區分為「寬恕他人」及「尋求 寬恕」層面,共 8 題,為 Likert 式 5 點量表(根本不可能~非常可能)。.

(25) 表 2-5 狀態寬恕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編制者 Subkoviak, Enright, Wu, Gassin, Freedman, Olson, & Sarinopoulos (1995). 量表名稱 Enright Forgiveness Inventory (EFI) 恩萊寬恕量表. McCullough 等人 (1998, 2006). Transgression-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TRIM) 人際侵犯動機量表. Rye, Loiacono, Folck, Olszewski, Heim, & Madia (2001). Rye Forgiveness Scale (RFS) 寬恕量表. 量表測量及內涵 區分為 6 個分量表:缺乏負面情感、 認知和行為;展現正面情感、認知和 行為,共 60 題,如情感層面:對於 他,我的感覺是_____1.溫暖;2.負面 的;3.和藹可親的;4.快樂的;5.有敵 意的,為 6 點量表(非常不同意~非常 同意)。 區分為 2 個層面:逃避及報復,共 12 題,如:盡可能與傷害我的人保持距 離,為 5 點量表(非常同意~非常不同 意)。2006 年以原量表再加入善意層 面,共 18 題。 區分為 2 個層面:負向缺乏(如:對 於傷害我的人,我已經能釋懷我的憤 怒)、正向展現(如:我希望傷害我 的人會有好事發生),共 15 題,為 5 點量表(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 由以上可知,量表測量方式可分為:(1)情境置入、(2)正負向相關 情緒的轉變;而寬恕對象又可分為(1)自我、(2)情境及(3)他人層面。 關於情境置入量表,易針對特定情境做出反應,恐有較為狹隘之餘;而 Enright 恩萊寬恕量表其題目過多,恐造成受試者作答的倦怠感,而人際侵犯 動機量表為報復、逃避及善意動機的測量。 人際侵犯事件是人際關係中典型的壓力型態,個體知覺他人傷害並視為 是傷害和道德上的錯誤,在事件過後,大多會經歷尋求報和逃避及善意遞減 的過程(McCullough, Root & Cohen, 2006)。而在寬恕的歷程當中,寬恕的 心理歷程首先會經驗與知覺負向心理反應,如仇恨他人等,而若要有解決問 題的動機,必先覺察本身內在的反應(Enright &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由此可知,面對傷害事件時,個體內在動機的重要性。 以上可以得知,寬恕與易混淆的概念澄清是重要的,唯有認識寬恕,才 能進而選擇寬恕,而寬恕為一種個人內在歷程的轉變,將報復及仇恨等負向 知覺,轉變成慈悲、憐憫、正向情感的過程。寬恕程度的測量,可分為特質 寬恕及狀態寬恕兩大類別;以測量方式而言,可分為情境置入、正負向相關 情緒的轉變;而寬恕對象又可分為自我、情境及他人層面。 參、寬恕的類型 除了上述所提寬恕的迷思之外,由於個體對於寬恕的認知具有不同的差 16.

(26) 異性,寬恕亦需從社會認知發展階段考量;與 Kohlberg 道德發展階段相比, 寬恕的認知階段為混亂的(messy)即非順序發展,有可能會退回或是跳過某 個階段及在跨文化中對於寬恕的理解可能會有所不同;若以社會認知歷程而 言,可以將寬恕分為六種類型(Enright & Fitzgibbons, 2000;McCullough, Sandage, & Worthingoton, 1997): 第一種報復型寬恕(revengeful forgiveness),寬恕本質並不存在,傷害 者至少也要受到等值的傷痛; 第二種賠償或補償型寬恕(restitutional or compensational forgiveness): 因為懷著怨恨而有罪惡感,所以選擇寬恕;或是當傷害者做出賠償時而寬 恕; 第三種期望型寬恕(expectational forgiveness):因社會期待或壓力而寬 恕他人; 第四種法定期望型寬恕(law expectational forgiveness):寬恕受到社 會、宗教及高超的道德標準所影響; 第五種社會和諧型寬恕(forgiveness as social harmony):寬恕是為了社 會和諧與恢復關係,若是寬恕之後無法改善關係的和諧,可能會因此而沮喪 及挫折,而更加憤怒; 第六種愛之寬恕(forgiveness as love):因為愛或是和解而選擇寬恕,是 無條件的。 以上六種寬恕類型共同的特徵為:內涵從簡單到複雜、因寬恕而受益的 人數逐漸增多、從有條件到無條件寬恕,在六種類型中,只有第六種類型 「愛之寬恕」為真正履行寬恕,其它類型的寬恕,在認知上皆有所扭曲,並 非真正的寬恕(Enright & Fitzgibbons, 2000;McCullough, Sandage, & Worthingoton, 1997),茲以表 2-6 呈現不同寬恕類型之差異處。. 17.

(27) 表 2-6 寬恕的類型 選擇寬恕條件 只要傷害者受到相同的處 罰才會選擇寬恕,此階段 寬恕的悲憫本質並不存 在。 第二類型 賠償或補償型 外在動機—傷 只要取回失物,就會寬恕 寬恕 害者 對方;或是藉由寬恕對方 而更加自在,而選擇寬 恕。 第三類型 期望型寬恕 外在動機—家 將同儕或是家人期望做為 庭及同儕 寬恕的考量。 第四類型 法定期望型寬 外在動機—宗 將寬恕視為一種義務,如 恕 教團體或組織 宗教團體成員。 第五類型 社會和諧型寬 內在動機—個 開始將寬恕視為道德標 恕 人內在 準,相信寬恕的本質是美 善的,對於整個家庭、社 會是有助益的,而選擇寬 恕。 第六類型 愛之寬恕 內在動機—個 此階段是以道德為本質, 人內在 不論在任何的情況下,都 能展現出對人類的道德之 愛。 註:整理自 Enright & Fitzgibbons, 2000, pp. 54 - 60。 第一類型. 類型 報復型寬恕. 影響動機 外在動機—傷 害者. 認知混淆 報復. 賠償或補償. 義務 義務 以結果為正增 強考量。. 為真正的寬 恕,並無認知 的混淆發生。. 肆、寬恕的心理歷程 除了以社會認知發展階段來判斷寬恕的類型之外,Enright 等(1991)另 提出了寬恕心理歷程,以面對公平正義或慈悲兩難的問題。寬恕心理歷程由 七個要件(component)所組成,包含了認知、情感及行為(如圖 2-1),寬 恕始於某事件的發生,而此傷害事件會有一些負面情緒的產生,如:憤怒及 自我懷疑。七個要件敘述如下,第一、經驗與知覺負向心理反應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面對重大的傷害事件,負向的反應包括:防 衛機轉(否認及投射)、仇恨他人、不斷回想著過往的經驗及質疑世界的公 平正義等等。第二、知覺負向情緒反應的痛苦,而開始尋求解決方式(need for resolution);若要有解決問題的動機,首先必須覺察事件及本身的內在的 反應。第三、選擇策略—公平正義或是慈悲(justice or mercy):策略可區分 為人際間策略(interpersonal strategy),主體包含受傷者及傷害者;而當選擇 人際策略時,將面對公平正義或是慈悲—選擇公平正義,也許會採取法律措 施或是復仇,而選擇慈悲則不再怪罪他人並包含了憐憫與愛的情感;另一種 為自我療癒策略(self-healing strategy),將重心放在自我而不再是傷害者或 18.

(28) 像哲學、運動等等。第四、寬恕動機產生(forgiveness motive):寬恕動機足 夠時,就會選擇寬恕為因應策略,影響寬恕的動機有各種不同的因素,若是 社會認知階段是處於報復型寬恕,則很難有寬恕動機的產生。第五、決定選 擇寬恕(decision to forgive):放棄復仇,選擇寬恕,或許還會有負向的情緒 出現,但已不會再影響行為,在這個階段中,承諾(commitment)是一個重 要的關鍵;承諾並非只是一種語言「我寬恕你」,而是一種真誠內在的改 變。第六、執行內在寬恕策略(execution of internal forgiveness strategies): 有各種不同的方式,例如:重新架構、重新歸因、從脈絡看待傷害者及事 件、增加同理等等方式。第七、行動需求(need for action):與第二要件相 似,在執行寬恕行動之前,必須覺察本身對於他人的行為反應為何,執行寬 恕行為之後為情緒釋放(release):釋放是一種心理歷程—減少各種負向情緒 並且增加對於傷害者的正向情緒。除了寬恕七個要件之外,亦有行為和解策 略(execution of behavioral reconciliation strategies):和解並不一定會發生, 和解的對象包含兩方面—受傷者及傷害者,非屬於個人內在部份,除此之 外,若是傷害者已經死亡或是傷害者並無任何改變,和解並不會發生,會直 接跳過(圖中以虛線表示)。所有的要件並非一定會發生或是制式化、不變 的,每個人的歷程可能會反覆來回且不同要件之間彼此互相影響。 由此可知,寬恕是一連串的行為歷程,包括面對和經驗負向情緒、評估各 種策略進而決定寬恕、學習寬恕(如:重新架構、同理等等),最後達到增 加正向情緒以及釋放負向情緒。 傷 害 事 件 發 生 1. 經驗與知覺負向的心理結果 2. 尋求解決方式的需求 3. 決定應對策略:選擇公平正義或是慈悲? 4. 寬恕動機產生 5. 決定選擇寬恕 6. 實行內在寬恕策略 7. 行動的需求. 採取行為和解策略 負向情感得到釋放 圖 2-1 寬恕的歷程 (Enright, &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 19.

(29) 伍、影響寬恕因素 面對人際關係的傷害,選擇寬恕時可能會面臨道德上的拉扯,就像天平 的兩端,一端是同理心、同情心及慈悲心;另一端則是負責、正義及公平, 可能會面臨兩難的困境(McCullough, Sandage, & Worthington, 1997)。而受 傷者的一方,若知覺到較少的不公平,寬恕可能會較容易發生;故個體如何 看待不公平,將會影響個體寬恕的能力或意願(Exline, Worthington, Hill, & McCullough, 2003)。 McCullough 等人(1998)指出,影響人際之間的寬恕區分為四個層面: 第一、社會認知:如情感上能否同理對方的行為、責任的歸屬等,除此之 外,若是一直沉溺於傷害事件的思考,也會造成人際間衝突及對自尊的威 脅;第二、事情的嚴重性:事件結果越嚴重,寬恕越是困難,若是傷害者因 歉意而尋求寬恕,也會較易寬恕;第三、人際關係:人際關係越親密,投入 更多共同的資源,共享相同的時光,同理較容易發生,而容易忽略傷害事 件,回復以往和諧關係的動機較強;另一方面,對於傷害者而言,關係的越 親密,也會越增加道歉的動機,故關係越親密性越容易寬恕;第四、個人因 素:若以五大人格而言,以和善性(agreeableness)特質越易寬恕、個體處理 憤怒的方式以及報復傾向等等皆與寬恕有關,而宗教信仰亦可能影響寬恕。 陸、寬恕的相關研究 Enright 與 Fitzgibbons(2000)指出日常生活中,當面臨人際的衝突和傷 害時,常常會使我們感到憤怒及焦慮等等的負面情緒,此種傷害可能包含各 種不同的形式,包括生理、心理、情緒或是道德上的傷害;寬恕的層面,並 不是一定發生在深層的傷害之中,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微小、惱人的事件,也 會引起不滿的情緒,也需要人們的寬恕。 實徵研究指出:寬恕與負面情緒有負相關,即寬恕的程度越高,則負向 情緒越低,而常見的負向情緒包括:焦慮(李新民、陳密桃,2009;Hill, 2012;Macaskill, 2012)、壓力知覺(Green, Decourville, & Sadava, 2012;Hill, 2012;Lawler et al., 2005;Strelan et al. 2009)、憤怒(Harris, 2006; Macaskill, 2012;Quenstedt-Moe & Popkess, 2012;Taysi, Curun, & Orcan, 2015)、憂鬱(Hirsch et al. 2011;Quenstedt-Moe & Popkess, 2012;Strelan et al. 2009)。 20.

(30) 寬恕的提升相對也與正面情緒有關,如:幸福感(Chan, 2013;Strelan et al. 2009;Scheidle, 2010;Toussaint & Friedman, 2009)及生活滿意度 (Macaskill, 2012;Tiv, 2014)。 表 2-7 呈現幾篇寬恕研究的發現(同時也呈現對象、方法及使用工具), 從研究發現可看出寬恕對於身心健康的關係。 表 2-7 寬恕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整理 作者 QuenstedtMoe & Popkess (2012). 對象 美國基督徒女性, 共 96 人,40-74 歲,平均 52 歲。. 研究方式 採取質量混合方 式,質經由編碼 方式呈現結果; 量以分析寬恕及 身心健康之間的 相關為主。 使用路徑分析探 索正向及負向情 感、壓力及社會 支持是否為寬恕 及身心健康的中 介變項。. 測量 採用 Enright 寬恕 量表、Beck-II 憂 鬱量表、健康相關 生命質量量表 (SF-36V2)等等 做為測量工具。 採用寬恕傾向量表 (TTF)、正負向 情感量表 (PANAS)及健 康量表(SF-36) 等等做為測量工 具。. Green, Decourville, & Sadava (2012). 大學一年級加拿大 學生,共 623 人, 年齡介於 17~25 歲,平均年齡 18.6 歲。. Macaskill (2012). 研究一:英國大學 一年級和二年級學 生,共 295 人,年 齡介於 18~44 歲, 平均年齡 20.25。. 採用路徑分析方 式說明自我寬恕 及寬恕他人和憤 怒、身心健康及 生活滿意度之間 的關係。. 研究二:英國大學 生一年級,共 233 人,年齡介 18~53 之間,平均年齡 20.6 歲。. 以路徑分析說明 自我寬恕在特質 焦慮、羞愧感、 憤怒在身心健康 及生活滿意度之 間所扮演的角 色。. 採用自我寬恕及寬 恕他人量表 (Forgiveness of Self and Others)、生活滿 意度量表 (SWLS)、一般 健康量表(GHQ28)等等做為測量 工具。 量表同研究一,並 且增加情境特質焦 慮量表(STAI) 羞愧及罪惡感量表 (TOSCA-3)。. 研究結果 寬恕與憤怒及憂鬱 具有顯著負相關。 寬恕與身心健康呈 正相關。. 寬恕與壓力呈負相 關。 寬恕與身心健康呈 現正相關。 在寬恕及身心健康 中,正向及負向情 感和壓力為中介變 項。 性別在任何變項並 沒有顯著差異。 寬恕程度越高,則 憤怒程度越低。 寬恕與身心健康及 生活滿意度呈正相 關。. 性別在任何變項並 沒有顯著差異。 寬恕他人與憤怒、 焦慮、羞愧感及生 活滿意度具有相關 性。 自我寬恕與憤怒、 焦慮、羞愧、身心 健康及生活滿意度 有相關性。. 由其中可以發現,研究結果大多一致,寬恕與身心健康、生活滿意度皆 具有相關性,而和負向情緒知覺亦有相關(焦慮、壓力等);另一方面,大 多研究對象仍以學生為主,故本研究以成年人做為研究對象,並進一步探索 寬恕是否能透過自我分化而影響身心健康。 21.

(31) 柒、寬恕在性別上的差異 以道德推理而言,Kolberg 主張女性的道理推理階段為第三階段—即是注 重關係及符合他人期望,而男性道德發展階段為第四階段—尋求法律和社會 秩序;另一方面,Gillgan 認為女性以注重關係和回應他人需求為主,而男性 較尋求公平正義(Miller、Worthington & Mcdaniel, 2008)。基於不同的道德 推理階段,也許寬恕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從性別權力來看,大多女性仍處於較低的位階,面對權力的 差異,女性選擇避免公開、直接面對面的爭執(王雅各,1999);男性仍處 於權力的核心,而是否性別權力角色也會影響男性、女性面對人際傷害的反 應? 然而實徵研究中,寬恕是否具有性別差異?Miller、Worthington 與 Mcdaniel(2008)在 70 篇研究中(1983~2007)探討性別和寬恕的關係,樣本 以大學生居多,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平均寬恕程度高於男性。 Mellor 與 Fung(2012)以 233 位馬來西亞大學生,以 Trim-12 量表做為 測量,結果顯示在不寬恕兩個分量表,尋求報復層面男性顯著高於女性,但 逃避層面並無差異。 Macaskill(2012)研究則以英國大學生做為研究對象,分別為 295 人及 233 人,結果顯示性別在寬恕程度並無差異。 由以上可知,寬恕程度是否具有性別差異性,似乎與社會文化有關,在 不同文化脈絡下,男女的性別角色,或許也會是影響寬恕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寬恕程度在性別上的差異性,目前研究結果為不一致。. 第三節 自我分化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自我分化理論的發展 在 1930 中期,精神分析學派已是普遍公認的治療方式,但治療時間相當 冗長,缺乏效率,故有一群年輕的精神科醫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積極尋 找更有效治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方式,Murry Bowen 便是其中的一位,1950 年代,家族治療開始受到臨床及理論上的重視,1951~1952 年,Bowen 提出 母子共生(monther-patient symbiosis)觀念,描述母子之間情緒的融合,將家. 22.

(32) 庭情緒系統(family emotional system)視為一個架構,之後更將研究對象轉 移至門診病人及自己的家庭,而在 1960 年代初期,提出眾所皆知的自我分化 (scale of differentiation)的概念(Kerr, 1991)。除了自我分化的概念之外, 尚有三角關係(triangles),核心家庭情緒系統(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家庭投射過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情緒截斷(emotional cutoff)、多世代傳遞過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手足位 置(sibling position)、社會退化(societal regression)共八個相關概念,用來 說明情緒反應對於家庭的影響(Goldenberg & Goldenberg, 2013),而其中, 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為 Bowen 最重要的概念基礎(Ressl, 2006),主要概念是描述個體在關係中投入能量的傾向以及個體在關係中追 求自我與和他人相互連結之平衡。. 貳、自我分化的概念及內涵 自我分化可從情緒系統和理智系統以及獨立性與連結性來說明,茲敘述 如下: 一、情緒系統(emotional system)和理智系統(intellectual system):個體在 關係中投入能量的傾向。 家庭系統理論,情緒系統及理智系統是其中重要概念之一:(一)情緒 系統泛指有機體在生活中運作的歷程,日常生活的行為是由各種不同的驅力 而形成,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也是受到驅力的影響;(二)理智系統可視 為經由演化而來的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包括思考、溝通及了解,使 人類成為異於其它物種的重要因素(Kerr & Bowen, 1988)。Kerr(1991)指 出當兩個系統能和諧的運作時,個體可以自由選擇在理智系統或是情緒系統 下運作;但當面臨焦慮或是情感較強烈時,個體在這兩種系統之中轉換,當 處於不平衡的狀態時,情緒系統會取代理智系統,發生責怪和掌控他人的狀 況,此時便無法客觀看待事實。自我分化程度較低者,容易受到關係的拉扯 而產生焦慮,對於焦慮容忍度也較低,需立即以行動來減輕焦慮,情緒系統 的運作方式亦為獨立性與連結性兩股力量交互影響的結果(Kerr & Bowen, 1988)。. 23.

(33) 二、獨立性(individual)與連結性(togetherness):個體在關係中追求自我 與和他人相互連結之平衡。 人類天生就受到兩股力量的驅使,追求獨立性以及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連 結性,獨立性為個體追求成為獨立自我,不同於他人的驅力;連結性則是個 體想法、感受及行為受到他人情緒所影響的程度,源自於人類追求與他人相 互依靠、連結的驅力,除了表現情緒的依賴之外,亦可能會有將情緒撤回 (withdrawal)舉動(如:我不需要你)。而這兩股相抗衡的力量,也反映 了家庭與團體中所扮演的角色,且這兩股力量的作用是流動而非靜態的,譬 如:在關係中,當與他人有太多的連結時,會自動調整成為更獨立的個體; 若是低自我分化程度的個體,情緒的幸福感(emotional well-being)會越傾 向從另一方取得,而當超出對方所能給予時,關係會變得不穩定,為了減輕 焦慮而採取更多的行動,並且放棄自我來維持關係的和諧,卻造成雙方關係 更多的焦慮及壓力,越容易有症狀的產生(Kerr & Bowen, 1988;Kerr, 1991)。 三、自我分化程度的差異性 Bowen 也提出了基本自我(basic self)或堅固自我(solid self)和功能 性自我(functional self)或假自我(pseudo-self)進一步說明自我分化的概 念。基本自我會堅持自我的信念及想法,不會因為壓力或為了得到他人的認 同而協商,基本自我越低,在情緒系統與理智系統的運作上,越容易受到情 緒的掌控,Bowen 用下列句子來說明基本自我:「明瞭自我信念,我就是 我,有所為,有所不為」;假自我由關係系統中他人的價值及信念所構成, 在關係中則是可以協商的,在壓力的狀態下,可以輕易的改變或放棄,在團 體較容易被接受,無法獨立於關係系統之外運作,而基本自我大部份是由原 生家庭所塑造,通常由兒童發展至青少年階段,除非有重大事件或是努力提 昇分化程度,基本自我才會有所改變;而假自我則是變動的,非固定的,受 到關係、文化價值、宗教等等的影響(Bowen, 1978;Kerr & Bowen, 1988; Kerr, 1991)。由以上可知,自我分化程度越高,基本自我比例越高,假自我 比例越低,也越能清楚了解情緒和理智運作,保持自我理念及想法,不易受 到情緒左右。 24.

(34) Kerr 與 Bowen(1988)提出自我分化量尺來描述自我分化的程度,分數 為 0~100 分,純屬理論性量尺,並非真正用來衡量他人的心理計量工具。茲 列示於表 2-8,說明自我分化程度上的差異。 表 2-8 自我分化程度差異表 分數 內容 主要特徵. 0-25. 25-50. 50-75. 75-100. 生活中大多數的 能量投入愛與被 愛之中,關係很 難長久維持,易 失去自我,對於 情緒相當敏感。. 容易接受他人觀 點,能很快的適 應環境。生活中 大多數能量在追 求愛與被愛,只 有少部份的能量 在於追尋目標。 情緒系統扮演主 要角色,會隨著 他人的讚美或是 批評而情緒起 伏。 在關係運作中, 假自我扮演重要 角色,可以幫助 降低焦慮,即使 是與事實不符。. 對於自我或是親 密關係之間,更 能保持平衡以及 覺察情緒與理智 系統,並能在系 統中自由選擇切 換。 即使在高漲的情 緒之中,也能理 性分析;理智系 統可以駕御情緒 系統。 較少的焦慮狀態 及自動化的情緒 回應,擁有更多 的基本自我。. 以原則及目標為 導向,明瞭自我 信念,並非固執 己見,而是採 納、尊重他人意 見。. 區別情緒與 理智能力. 無法區別情緒和 理智,以「對」 的感覺(feels right)做決定。. 自我的狀態. 專注在情緒之 中,以致於無法 提昇基本自我的 程度,然而當環 境是溫和、沒有 衝突時,將有利 於假自我的提 昇。. 能忍受強烈的情 感,不會自動化 情緒反應,情緒 與理智系統間可 以完美的運作。 焦慮狀態非常 低,能充份適應 壓力,不會因為 他人評價而改變 安全感的自我狀 態。. 註:整理自 Kerr & Bowen, 1988, pp. 100 – 107。. 由以上可知,自我分化在自我及人際關係層面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 色。自我分化程度較高者,較少以情緒回應,在面對人際之間情緒緊張、衝 突時,較能以理智面對,維持關係的和諧,並且能在關係中維持自我,保有 自我信念,明瞭他人與自我的差異,隨著關係的變動而有所調整,在人際間 保持舒適的距離,同時擁有自我也能與他人保持連結;相較自我分化較低 者,對於週遭環境十分敏感,無法承受壓力及焦慮,而面對關係衝突時,通 常以情緒回應,並為了關係的和諧,不惜交出自我,造成更多的壓力、焦慮 及身心問題。 參、自我分化的相關研究 自我分化較低時,容易受到關係的影響,引起更多的焦慮及降低個體運 作及幸福感(Kerr & Bowen, 1988)。實證研究結果大致發現自我分化程度越 25.

(35) 高,社會問題解決能力越佳(Knauth, Skowron, & Escobar, 2006;Murdock, 2004;Skowron, 2004)、社交焦慮越低(江庭依,2014;劉紀谷,2007; Peleg-Popko, 2002)及婚姻滿意度越高(Peleg, 2008;Skowron, 2000; Skowron & Friedlander, 1998);而自我分化程度亦能顯著預測幸福感(黃慧 玲,2011;蔡蕙君,2006)。 Kerr 與 Bowen(1988)指出,自我分化的程度亦與身心健康是有相關 的:自我分化的程度越高,較能忍受焦慮及壓力,身心較健康;自我分化的 程度越低,在焦慮及壓力環境下,越易有生理及情緒的症狀產生。實證研究 結果亦指出:自我分化程度越高,身心健康狀態越好(石芳萌、吳麗娟、林 世華,2010;吳煜輝,2013;歐陽儀、吳麗娟,2012;Adili & Pourhang, 2012;Sohrabi, Asadi, & Habibollahzade, 2013);而研究中也指出自我分化程 度亦能預測心理健康(Jankowski & Hooper, 2012;Sandage & Jankowski, 2010;Skowron & Friedlander, 1988)。 Skowron 與 Dendy(2004)檢驗 Bowen 家庭系統理論,在成年期自我分 化的程度是否與自我調節或主動控制的能力有關?結果顯示自我分化可預測 主動控制能力,可以解釋 19%自我控制的變異量,結果支持 Bowen 的理論: 當面對焦慮、或是處在強烈情緒之中,自我分化較高者較能清楚地思考,並 且在親密關係之中較維持自我感,自我分化是一種自我舒緩的能力。而越來 越多的研究發現自我分化扮演中介或調節變項,例如:以壓力和心理健康而 言,自我分化可能扮演了調節以及中介的角色(Murdock & Gore, 2004; Skowron, Wester, & Azen, 2004;Zerach, 2015),由此可知,自我分化所扮演 自我調節或是自我控制的角色的重要性及多樣性。 肆、自我分化在性別上的差異 自 1960 年代起,女性主義開始對於女性是擔任照顧者的自然角色 (natural role)提出質疑,並且主張母職與父職是由社會建構制定,另一方面 從社會學觀點而言,認為社會對於女性擔任照顧者角色的期待,迫使女性擔 任情感性任務工作,而男性則擔任工具性任務;而其中男性特質(如:理 性、獨立等)是較為被推崇的,而女性特質(如:感性、互相依賴)則被廣 泛使用,卻又同時遭受貶抑,如同社會主流價值為理性競爭,但同時也要求 26.

(36) 女性提供愛與關懷的角色(王雅各,1999)。Knudson‐Martin(1994)則認為 或許可擴展 Bowen 的理論在女性的經驗中,如:女性在發展分化的脈絡之 中,在聽見他人聲音的同時,也包括聽見和信任自己內在聲音。而是否在社 會文化建構之下之男性、女性特質,是否會影響自我分化程度? Jankowski 與 Hopper(2012)以 749 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採用 DSI-R 量表探索自我分化、親職化與身心健康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在分化程度並 無性別差異。 吳煜輝(2010)以 980 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使用自我修訂 DSI-R 量 表,結果顯示男性在情緒反應(ER)、我的位置(IP)及與他人融合(FO) 層面高於女性,在情緒截斷(EC)則沒有差異。 Skowron 與 Schmitt(2003)以 25 歲以上成年人為研究對象,共 225 位 成年人,平均年齡為 36 歲。使用 DSI 量表,主要目的為檢視「他人融合」分 量表的信效度。結果顯示在情緒反應(ER)及我的位置(IP)男性高於女 性,其他層面則無差別。 由上述文獻結果可看出在自我分化層面,我的位置(IP)及情緒反應 (ER)男性分化程度似乎較女性佳,而與他人融合(FO)層面,可能與東西 方文化有關,造成結果不一致,但需考量仍有研究亦顯示性別是不具差異性 的。自我分化層面須以不同社會文化脈絡下考量性別的差異性,才能更加了 解其差異性的意義為何。. 第四節 靈性、寬恕、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欲成為完整的個體,靈性為重要關鍵因素之一,若缺乏靈性的觀點,將 無法整合個體的身心靈,邁向完整獨立個體的階段。而以靈性諮商觀點而 言,則是為人們找出更圓滿、充實,且具有生命意義及價值的人生(陳騏 龍,2012)。靈性對於身心健康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但靈性是如何影響身心 健康仍是需要整合及探索,並且能對於臨床實務上加以改善及幫助(Hill & Paragment, 2003;Koenig, 2015)。本研究欲以探索靈性是否透過寬恕及自我 分化進而影響身心健康以及寬恕是否亦透過自我分化影響身心健康?. 27.

數據

表 2-1 靈性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編制者 量表名稱 量表內涵 Ellison &  Paloutzian  (1982)  Spiritual Well-Being Scale
表 2-4  特質寬恕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表 2-5 狀態寬恕之測量工具彙整表
表 2-6  寬恕的類型  類型  影響動機  選擇寬恕條件  認知混淆  第一類型  報復型寬恕  外在動機—傷 害者  只要傷害者受到相同的處罰才會選擇寬恕,此階段 寬恕的悲憫本質並不存 在。  報復  第二類型  賠償或補償型 寬恕  外在動機—傷害者  只要取回失物,就會寬恕對方;或是藉由寬恕對方 而更加自在,而選擇寬 恕。  賠償或補償  第三類型  期望型寬恕  外在動機—家 庭及同儕  將同儕或是家人期望做為寬恕的考量。  義務  第四類型  法定期望型寬 恕  外在動機—宗 教團體或組織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e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 of Gifted Students and the Main Categories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關鍵詞:1.paratantralakṣaṇa 2.the simile of phantom 3.the three natures of treatment 4.the mental eject and the consciousness 相見二分 5.the thory of self realization

(The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 of Gifted Students and the Main Categories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