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將環境教育融入法學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將環境教育融入法學教育的重要性

由上一節的文獻回顧,得知法學教育教學方法及整個體制的缺點,會影響法 律學所學生學習上缺憾,如教師使用案例教學法教學與實際情境有差距,不及實 際親身經歷、學生欠缺不同背景的專業能力及人文素養,使得表達能力下降,更 因考試領導教學,讓學生在選課時有所顧忌等。有學者提出當法學教育融入了環 境教育的核心內涵之後,在教育推廣的執行上便增加了對環境的認識以及具備實 踐生態正義的使命(黃鼎倫,2007)。以下將依序介紹環境教育的目標、目的與教 學方法及環境素養內涵,最後說明法學教育結合環境教育的優點。

一、環境教育的目標、目的與教學方法

教育可幫助學生增強對環境及其問題的反應和認知,對環境所需要的知識、

培養環境倫理觀念,以及發展保護並提升各層面的環境。環境教育可幫助學生發 展全球性的環境倫理,以成為可負擔未來責任及承諾的公民,如此可使學生為負 起防禦及提升環境品質的角色做準備,達成現在或未來世代,所以生物都得以永 續的理想(周儒等,2003)。

1970 年代環境教育漸漸受到大家重視,因此,聯合國於 1977 年在蘇俄的 Tbilisi 召開國際政府環境教育會議,制定環境教育的目標、五大目的,供各國發 展環境教育課程參考,期許藉由環境教育的施行,改善人與環境間的關係

(UNESCO,1978)。環境教育的目標亦是本研究之模組課程教學目標。以下為環 境教育的目標:

1. 培養對於都市與鄉村地區之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和生態的相互依賴關 係之清晰的意識和關切。

2. 提供每個人有機會去獲得保護和改善環境所需要的知識、價值、態度、承 諾和技能。

3. 創造個人、團體和社會整體與環境相處時的新行為模式。

環境教育的目的包含以下五點(UNESCO,1978):

1. 覺知(Awareness):協助社會群體和個人對整體環境及其相同問題獲得覺 知和敏感度。

2. 知識(Knowledge):協助社會群體和個人獲得關於環境及其相關問題的各 種經驗和基本瞭解。

3. 態度(Attitude):協助社會群體和個人獲得關切環境的一套價值觀,並承 諾主動參與環境改進和保護。

4. 技能(Skills):提供社會群體和個人獲得辨認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

5. 參與(Participation):協助社會群體和個人有機會主動參與各階層環境問題 的解決。

在本研究教學模組執行後能達成以上五項環境教育目的。如在上完綠建築課 程後能讓學生對於綠建築相關議題有較高的敏感度(覺知),也能知道綠建築九大 指標(知識),提高學生敏感度及增加他們的知識後,可幫助他們自己在內心有保 護環境的想法(態度),知道怎麼做會是對環境最好的,像自己可以在家多種植樹 木、做好垃圾分類(技能),最後還可以讓全家人一起做(參與)。

如何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有藉於環境教育的多元教學方法。1974 年聯合國 國際環境教育計畫建議之教室內教學方法有小組討論法、班級討論法、腦力激 盪、辯論會、角色扮演、模擬遊戲;教室外有野外旅行和環境步道(楊冠政,1989)。

1. 小組討論法:由老師或學生主持,藉由學生間的互相影響,協助及指引學 生的思考及加速觀念轉變。尤其是爭議性問題,藉由小組討論澄清某些錯 誤觀念。教師須把握討論方法,使討論能獲得具體結果,並讓每位學生都 有發言機會。

2. 班級討論法:全班參與討論,將問題的各層面完全研討,同時讓學生瞭解 各人對問題看法的歧異度,藉以引導學生獲得正確觀念。尤其是如何接受 他人的意見以及修正自己的觀點。

3. 腦力激盪: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極短時間內提出解決方案,此種方法可讓 學生練習如何集中思考複雜的環境問題。

4. 辯論會: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支持論題,一組持反對意見,然後進行雙 方輪流辯論及答辯。論題需是現實的爭論性題目。

5. 角色扮演:設定某種情況,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如:議員、主婦、商人 等,並進行發言,使學生具有同理心。

6. 模擬遊戲:讓學生模擬一種動物或植物,進行串連食物鏈遊戲。

另有學者提出若要實施環境情意教育可採取的教學方式可加入價值觀分析、

價值觀澄清和行動學習 (Caduto,1983)。以下做說明:

1. 價值觀分析:應用科學的、歸納的邏輯思考於價值觀,其主要目的是協助 學生應用此種研究方式於日常生活中,做價值觀的探討及決定,有助於學 生有能力統合其價值觀。

2. 價值觀澄清: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信念、態度和價值觀。

3. 行動學習:教師帶學生走出教室,從真實的生活中獲得經驗。戶外學習就 是行動學習的方式。

配合課程內容,講述、影片賞析(腦力激盪)、分組討論(小組討論法、班級 討論法、腦力激盪)、遊戲教學(辯論會、角色扮演、模擬遊戲)、校外教學(行動 學習)、價值澄清法和專家演講(價值觀分析)等教學方法,為本研究教學模組的 教學方法。

二、環境素養的內涵

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出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其應擁有環境知識 與態度、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與動機、及保有生活品質與環境品質間的動態平衡

(Roth,1992)。美國環境素養評量小組 Marcinkowski 和 Rehring(1995)則為「環 境素養」建構出更為實切的內涵,包含環境知識領域(環境議題的知識、生態學 與環境科學的知識、環境行動策略知識)、環境情意領域(環境敏感度、環境可 改善的信念、態度、責任與價值觀)和環境行動領域(生態管理、消費行為、說 服、政治或法律行為),以上組成要件同時也是影響環境行為的相關變項(許世 璋,2001)。

在環境素養的組成要件中,讓學生在課後擁有負責任的環境行動是環境教育 的終極目標(Hungerford & Volk, 1990; Roth, 1992)。個人或團體所採取的環境行 動又被分為五大類(Hungerford & Pyton, 1976),因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是環境教育 的終極目標以下做詳細說明:

1. 生態管理(Ecomanagement):藉著日常家居生活中所親自實行的行動,來 直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標。如資源回收、節約用水用電等。

2. 消費者/經濟行為(Consumer/ Economic action):藉著個人或團體所能採取 的經濟支持或抵制行為,來達到保護環境的目標。如避免購買會造成污染 的產品、抵制不重視環保的廠商等。

3. 說服(Persuation):藉著個人或團體所採取的訴求,來影響他人支持環境 保護。如告訴他人可採取拿些行動來解決環境問題。

4. 政治行動(Political action):藉著個人或團體所採取的政治行動,來達到保 護環境的目標。例如投票。

5. 法律行動(Legal action):藉著個人或團體所採取的法律行動,來達到保護 環境的目標。如檢舉環境破壞事件。

本研究教學模組問卷架構,會依許世璋學者根據 Marcinkowski 和 Rehring (1995)的環境素養構面所提出的影響環境行為的相關變項,作為問卷面向,把學 生應具備的環境素養劃分為三個面向:環境相關議題的知識、對環境的正向態度 與對環境友善行動技能的建立。

三、法學教育結合環境教育的優點

法學教育融入環境教育此課程擁有通識課的優點,通識教育課程理念和目的 在於:打破學科之間的界線,促進各領域知識的交流與整合,期能使學生開拓視 野並認識本身專業和不同學門間的關連性,使在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到爭議性的問 題時,能具有整體性的理性判斷,並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行動,並培養學生具 有多元觀點,帶著關懷人生價值和意義的信念進入專門學習領域,在知識重整與 切身經驗的反省中,進一步思考自身專業在社會文化中的位置、所受的制約與所 具的影響力、以及自己在其中所擔任的角色(康才媛、林青蓉,2009)。本研究之 教學模組,讓法律研究所及環境教育研究所所學生共同上課,擁有通識課程的優 點,使法律所學生,在上課時能與別所學生進行課堂交流,可瞭解不同背景的專 業能力,進而自我思考其所需學習及增強的部分。

在設計課程時,教材內容以環境教育的教學策略由淺而深、生活化、由具體 至抽象、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法、善用模擬遊戲學習等原則去設計。藉由環境教育 多元的教學方法及策略,以其能有效提升法律學所學生學習意願。教學內容除了 分析與管制手段有關環境法律規範,並融入環境議題的探討,才能有效的達成環 境管理的品質。學生若忽略整體環境生態永續層面的規劃與管制,難以因應當前 快速經濟發展下所應面對的環境挑戰與因應制度的調整,尤其是在培養環境與生 態素養的面向上。教育是一種非常關鍵的策略,能讓人們逐步對自己生處環境建 立知識性的專業認知,從而讓我們對環境問題背後的社會、經濟化因素有所思 考,這是建立環境價值的重要基礎(黃鼎倫,2007)。

當環境意識逐步高漲,伴隨而來的大量環境立法已是必然趨勢,比較國外早 已成立並發展成熟的環境法律所,且已結構性與系統化地針對環境發展需要進行 法律制度研究供決策者參考的現況而言,台灣還有繼續努力且改善的空間(黃鼎 倫,2007)。期望本研究以法學教育結合環境教育的課程規劃,藉由環境教育的重 要性,為法學教育的創新,提供改革之選擇。

在上一節,看見了法學教育的缺點,本節則提出解決方式,即是把環境教育 融入法學教育。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包含能培育具備環境素養的公民、教學策略 及方法多元等。本研究教學模組課程設計時,會加入環境教育的教學策略及方

在上一節,看見了法學教育的缺點,本節則提出解決方式,即是把環境教育 融入法學教育。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包含能培育具備環境素養的公民、教學策略 及方法多元等。本研究教學模組課程設計時,會加入環境教育的教學策略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