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關於發音教材設計方陎,筆者對未來研究方向有幾點建議,建議如下:

一、 為特定族群設計之發音教材

本研究由於時空限制,對法文版零起點發音教材使用族群的背景未能做更 精細的控制,因此在受詴者的選擇限制上較為寬鬆。筆者建議未來可將教材編 寫原則中的針對性,更完整並全陎地體現在整個實驗過程及教材編寫中,對學 習族群的背景作更細緻的分類,以更有效地提升零起點華語學習者的發音表現。

二、 本教材對發音表現長遠發展的研究

礙於時間限制,本文只能一窺改良教材在發音解釋、練習題等對學習者在 短期記憶上的作用,然而發音對華語學習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因此筆者建議 以本改良教材為內容進行行動研究,除了可以得到完整的評估結果外,也能進 一步探究本教材在教材排序、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安排等方陎對學習者發音表現 準確度長期發展的影響。

三、 多媒體配套教材的研究

本研究著重於發音教材紙本的呈現與安排,但紙本教材僅能以趨近和模擬 的方式對發音進行描述,多有限制。雖然本改良教材藍圖亦有多媒體配套教材 的設置,然因非此次研究重點,故對於像光碟這樣的多媒體配套教材並未多加 探究。然而,現今教材多附有這樣的配套內容,但在華語發音課堂上是否確實 使用這樣的附加材料,運用的方式為何,這樣的配套教材又是如何對學習者的 發音表現產生影響等,都是值得再更進一步深入探討與了解的問題。

129

四、 結合行動學習的多媒體自學發音教材

本教材除了希望能幫助學習者提升發音表現外,也希望能便利學習者自學 時的使用。隨著科技日益發達,生活每日都接觸得到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 隨手可得的工具,若能將教材擴大提升為適用於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的應用程 式,讓華語發音教學行動化,尤其對於身處非華語地區的學習者來說,更能大 大增加接觸華語的機會。

130

131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毛世楨(2002)。關於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反思。載於孫德金(主編)。對外 漢語語音及語音教學研究(pp.204-215)。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理嘉(2005)。«漢語拼音方案»與世界漢語語音教學。世界漢語教學,2,5-11。

王理嘉 (2008)。«漢語拼音方案»與音位理論以及語音教學。語言文字應用,

3,24。

付紹梅(2008)。如何改善你的語音(1)。法語學習,4,30-35。

白樂桑、張放(2005a)。法國漢語教學歷史沿革與現狀。法語學習,2,11-14。

白樂桑、張放(2005b)。法國漢語教學歷史沿革與現狀(2,完)。法語學習,

3,9-12。

石鋒(2002)。北京話的元音格局。南開語言學刊,0,30-36、156。

石鋒(2007)。漢語語音教學筆記。南開語言學刊,1,144-168。

石鋒(2008)。漢語拼音符號的實際發音。語言文學應用,3,20-21。

任海燕(2010)。漢法語言差異與法語學習。科教文匯,7,109-110。

朱川(1986)。實驗語音學基礎。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川(1997)。外國學生漢語語音學習對策。北京:語文出版社。

朱志紅(2003)。如何利用原有的語音知識進行法語語音教學。浙江師範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28(3),60-62。

佟秉正(1991)。初級漢語教材的編寫問題。載於李泉(主編)。對外漢語教 材研究(pp. 138-195)。北京:商務印書館。

努麗雅(2009)。針對西班牙文母語者的初級華語教材編寫設計。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132

呂必松(1993)。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講義 (續五)。世界漢語教學,2,206-209。

宋海燕(2009)。對外漢語教材語音教學編排研究。南洋師範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8(11),111-113。

宋穎薇(2006)。法語語音教學的幾種手段。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4(3),

86-87、92。

李泉(2006)。教材編寫的通用原則概說。載於李泉(主編)。對外漢語教材 研究(pp.42-57)。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晶、石锋(2008)。二語習得漢法中介語元音系統建构次序的實驗研究。暨 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15-119、161。

李嘉懿、于璐(2011)。關於中、法語音對比研究的一些思考。法國研究,2,

76-85。

杜兆金、陳保亞(2012)。元音三維聲學空間與維漢韻母匹配。語言暨語言學,

13(5),845-885。

周奕(2005)。漢語拼音對外國學生發音偏誤的誘發機制及其教學對策。語言 文字應用, 9, 30-32。

周健、肖治野(2005)。對漢語教材練習設計的考察與思考。載於李泉(主 編)。對外漢語教材研究(pp. 195-249)。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蘭(2011)。中高級法國留學生漢語單字調習得的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杭州師範大學,杭州。

孟柱億(2000)。試論語音教學中的誤導問題。載於孫德金(主編)。對外漢 語語音及語音教學研究(pp.215-227)。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燾(1996)。語音研究和對外漢語教學。載於孫德金(主編)。對外漢語語 音及語音教學研究(pp.177-183)。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燾、王理嘉(1992)。語音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法語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2 年 11 月 13 日,取自

133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3%95%E8%AF%AD&varia nt=zh-cn

法語語言概述。2012 年 11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sinofrance.org/site/francais/general.htm

邱曉娟(2005)。漢、英、法語音對比及法語語音教學。商場現代化,5,201。

邵敬敏(2007)。現代漢語通論(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姜旻君(2010)。華語教科書插圖研究與教學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徐時儀(1995)。法國的漢語教學。語文建設,8,40-41。

徐毓珮(2010)。華語四字格成語教材設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台北市。

高玉娟、石鋒(2006)。法國學生漢語元音學習中母語遷移的實驗研究。雲南 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4,33-36。

張寶林(2005)。語音教學的現狀與對策。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 與研究版),3(6),1-7。

陳永花(2008)。喀麥隆漢法語音對比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浙江師範大 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2),111-114。

陳定民(1979)。法語語音學。北京 : 商務印書館出版 。

陳慶華(2008)。日籍學習者華語發音之偏誤分析矯正與教學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彭亞(2010)。英法漢語音對比研究。安徽文學(下半月),1,181。

程棠(1996)。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的幾個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3,4-17。

隋偉靜(2012)。法國初級漢語水平學生聲調習得實驗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京大學,南京。

葉軍(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音大綱»初探。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4),62-134

66。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語音理論(上篇)。台北:師大書苑。

鄒斌、楊海燕(1996)。語音學對比在法語語音學習中的運用。法國研究,1,

42-46。

漢語拼音字母與國際音標對照表。2012 年 11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zdic.net/appendix/f10.htm

趙元任(1980)。語言問題。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趙金銘(1997)。語音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趙金銘(2004)。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賢洲(1988)。建國以來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報告。載於李泉(主編)。對外 漢語教材研究(pp.25-41)。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冰(2009)。淺議英法語言對比在二外法語教學中的應用。科教文匯,4,

120、133。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寅(2011)。馬達加斯加初級漢語語音教學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華 中科技大學,武漢。

劉蘇喬、齊沖(2004)。法國學生學習漢語輔音中的一些問題。語言文字應用,

4,76-81。

鄭尊仁(2008)。華語語音課程設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鄭錦全(2002)。國語的共時音韻。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謝艾米(2003)。針對法籍學習者之華語入門教學網站設計。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顧箏、吳中偉(2005)。留學生入門階段語音教學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

(2),12-17。

135

外文部分

Alphabet phonétique international.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12, from

http://fr.wikipedia.org/wiki/Alphabet_phon%C3%A9tique_international Anderson, J. R. (1980).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San Francisco:

Freeman.

Anderson, J. R. (1983). 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ylon, C. (2001). Forum méthode de français. Vanves: Hachette.

Bellassen, J. (2011). Le chinois, langue émergente. Etat de l'enseignement du chinois

en 2010-2011. Retrieved December 18, 2012, from

http://afpc.asso.fr/wp-content/uploads/2011/12/ETAT-DU-CHINOIS-dec-2011.pdf

Brown, J.D. (1995).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Delattre, P. (1966). Les Dix Intonations de base du francais, The French Review, v40 ,1 p1-14.

Essor de la coopération franco-chinoise dans le domaine éducatif (2006). Retrieved from November 09, 2012, from

http://www.education.gouv.fr/lettre_information/lettre_flash/lettre_flash_16.ht m

Girault-Duvivier, Ch. P. (1863).Grammaire des grammaires; ou, Analyse raisonnée

des meilleurs traités sur la langue française (tome second). Paris : Cotelle.

Hoa, M. (1998). C’est du chinois !漢語雙軌教程. Paris:Librairie You Feng.

Kantor, P. (2008). Le chinois sans peine. France :Assimil.

Ladefoged, P. (2001). A course in phonetics (4th ed.). Boston: Heinle & Heinle.

L'enseignement du chinois en France (2011). Retrieved December 18, 2012, from

136

http://cache.media.education.gouv.fr/file/02_Fevrier/53/5/Brochure-enseignement-chinois-en-France-2011_206535.pdf

Li, L. (2004). Méthode 90, chinois : Pratique de base. France :Librairie Générale Française.

Lindblom, B., & Sundberg, J. (1969). A quantitative theory of cardinal vowels and the teaching of pronunciation. Speech Transmission Laboratory. Quarterly

Progress and Status Reports, 10(2-3), 019-025.

Post, B. (2002). French tonal structures. In Bel, B. and Marlien, I. (eds.),Proceedings

of the Speech Prosody 2002 conference. Aix-en-Provence: Laboratoire Parole

et Langage, 583-586.

Rabut, I., Wu, Y & Hong, L. (2003). Méthode chinois premier niveau漢語入門. Paris : Langues INALCO.

Schmidt, R. (1990).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1, 129-158.

Schmidt, R. (1995). Conscious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 tutorial on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learning. In R. Schmidt, Ed.,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p. 1-63).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Resource Center.

Schmidt, R. (2010). Attention, awarenes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In W. M. Chan, S. Chi, K. N. Cin, J. Istanto, M. Nagami, J. W. Sew, T. Suthiwan, & I. Walker, Proceedings of CLaSIC 2010, Singapore, December

2-4 (pp. 721-737).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Centre for

Language Studies.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0, 209-231.

Voyelle .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12, from http://fr.wikipedia.org/wiki/Voyelle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