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 Parfit 理論的質疑

第六章 筆者的觀點

一、 對 Parfit 理論的質疑

(一)

Mark Johnston

Parfit

論證的質疑

正如前文所說,Parfit 試圖用他著名的裂變理論來證明個人同一性的不重要 性,但這一結論受到了Mark Johnston 等人的質疑。Johnston 認為 Parfit 的結論是 沒有根據的(Johnston, M., 1992),當 Parfit 反駁時(Parfit, D. ,1995),Johnston 試圖 對Parfit 的主張進行縮減(reduction)(Johnston, M.,1997)。筆者認為,Parfit 雖然 進行了回應,但卻是失敗的,並且面對Johnston 等人的詰難,他或許不得不放棄 對於關係R 重要性的聲稱。

Parfit 認為個人同一性不重要,重要的是關係 R,是因為他認為個人同一性 存在於關係 R 之中,由關係 R 構成,因此真正重要的是關係 R,而個人同一性 的重要性純粹是衍生意義下的。然而,Johnston 認為,關係 R 證明了我們對某人 的合理關心,正是因為關係 R 通常構成了同一性,因此關係 R 的重要性才是衍 生意義的。

對此,Parfit 提出了「非衍生原則(non-derivation principle)」:如果一個事實 只存在於某些其他的事實中,那麼只有這些其他事實才具有理性或道德重要性 (Parfit, D. ,1995, 29)。Johnston 回應認為,非衍生原則應該被拒絕,因為它將會不 可避免地導致這樣一種觀點,即生存中沒有什麼是重要的。如果根據廣義的物理 主義立場,那麼不嚴格地說,所有事實(包括關係R)最終都將存在於有關基本 粒子運動和力的基本事實中,並且Parfit 本人也同意所有事實都包含在粒子和力 的事實中。因此,如果重要的是低層次的事實,那麼有關粒子和力的基本事實才 是真正重要的。但這些基本事實對我們來說卻並不是重要的事實,那麼就沒有事 實重要。Johnston 由此認為,為了避免這種荒謬,我們必須拒絕非衍生原則,並 同意它的相反:如果一個事實存在於某其他事實中,那麼更高層次的事實可能是 重要的。

1. Parfit 辯解說,他並沒有聲稱,每當存在不同等級的事實時,總是最低層 次的事實重要,相反,非衍生原則只適用於「相對於較低級別的事實而言,更高

層次的事實⋯⋯僅僅是概念上的時候。」(Parfit, D. ,1995: 33) 通過縮減還原,一個 人個人同一性的事實只是包含在有關關係R 的事實中,因此 Parfit 認為,如果我 們知道其他這些事實,並理解一個人的概念,我們就應該明白了任何可能存在的 有關這個人個人同一性的事實。個人同一性事實以這種方式通過關係 R 得到了 概念上的保證,正如非衍生原則表明的,僅僅是概念性的事實不能是理性的或道 德上重要的。

2. Parfit 認為,儘管個人同一性事實在概念上收到了關係 R 事實的保證,但 並沒有得到基本事實的保證。就算我們知道粒子在人體內的運動情況,並理解我 們的概念,我們也無法知道有關這個人的全部相關事實,而還需要有關化學、生 物學以及心理學等其他事實。筆者認為,這一解釋雖然似乎表明,個人同一性和 關係 R 並不全部寓於有關粒子和力的基本事實中,因此重要的不能是這些基本 事實,但實際上,可以說Parfit 此處承認了需要其他後驗事實來從關係 R 中推斷 個人同一性。那麼雖然重要的可能並非粒子和力的基本事實,卻可能是包含更多 內容的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和心理學等更多方面的基本事實。對於Parfit 來說,

關係 R 構成個人同一性的關係,以及基本事實構成關係 R 的關係,兩種關係要 麼都是 Parfit 所說的「正確的類型」,要麼都不是。如果都屬於「正確的類型」,

那麼 Johnston 所說的簡化就是成立的;如果都不是,那麼關係 R 也無法成為真 正重要的東西。

3. Parfit 指責 Johnston 將語言事實高於現實事實(Parfit, D. ,1995, 32),因為 Johnston 認為,因為個人同一性只存在於無分支的關係 R,因此重要的是個人同 一性而非關係 R,「個人同一性」只是我們給「無分支的關係 R」起的名字。但 如果Parfit 無法區分關係 R 與個人同一性的關係,和基本事實與關係 R 的關係,

那麼關係 R 事實存在於基本事實中,其意義與個人同一性存在於關係 R 中的意 義相同。如此一來,Parfit 也陷入了自己的指責,因為「關係 R」也成為我們對 基本事實的稱呼。那麼說t1 時間點的 A 和 t2 時間點的 B 處於關係 R 之中,不 過是在說(a)我們擁有了某些基本事實的知識,(b)這類基本事實被表述為「關 係R」。那麼根據 Parfit 對 Johnston 的反對,(a)是現實事實,(b)是語言事實,

那麼 Parfit 認為關係 R 是最重要的,也是將語言事實視為高於現實事實。如果 Parfit 想要逃避自己的批評,他必須承認,關係 R 包含了一些特殊的基本事實,

而真正重要的是這些基本事實。

4. 還有一種對抗 Johnston 縮減的方法,即認同 Parfit 所謂的「極端主張

(Extreme Claim)」,聲稱只有在非原論的前提下,謹慎的關心才是正當的,因此 在Parfit 和 Johnston 的還原論視角下,不存在對生存來說重要的東西。然而如果

Parfit 接受極端主張的觀點,即在生存中什麼都不重要,那麼裂變案例關係(fission case relations)就不包含任何重要的東西,裂變論證也變得無關緊要的。因此,

要麼生存中有什麼重要,要麼什麼都不重要。如果生存中什麼都不重要,那麼R 關係也不重要。如果Parfit 拒絕極端主張,那就不得不接受 Johnston 的縮減,同 意基本事實才是最重要的。無論選擇哪一種立場,關係R 都無法成為最重要的東 西。毫無疑問,Johnston 對 Parft 關係 R 重要理論的還原縮減,暴露了 Parfit 的兩 難境地。

5. 事實上,Johnston 對於為何有關粒子和力的基本事實對我們來說不重要,

並沒有加以論述。他只是簡單地聲稱「有關微物理性質的事實是一個人不會特別 關心的事實」16(Johnston, M.,1997, 168) 。但也許有人確實對這些基本事實有非 衍生意義的關心,即使沒有,也不代表這種關心是不合理的。如果Johnston 的縮 減想要成立,就必須斬釘截鐵地聲稱,對這些基本事實的關心是不合理的。儘管 Parfit 並沒有對這一前提提出質疑,筆者認為這是應該被考慮的。但就算個人同 一性寓於關係 R 中,而關係 R 寓於基本事實(無論是哪些事實)中,筆者依然 認為,重要的是個人同一性,而非更「基本」的其他事實。

(二)何為「重要的」

在Parfit 關於個人同一性和關係 R 的論述中,「重要的」一詞頻繁出現,但 Parfit 並沒有對其加以界定。那麼對於生存來說,究竟什麼是「重要的」?為何 關係R 是「重要的」?「重要的」意味著什麼?如何判斷某一要素是否「重要」?

針對這一用語,Parfit 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Shoemaker 討論過這一問題,或許 此處可以加以借鑑。

Shoemaker 討論「重要的」關係時,首先界定了「同一性」的一般用法。在 這一用法中,通常每個人都具有一個同一性,並且同一性們(identities)是可以 被尋找、丟失或竊取的東西。這種通俗的同一性概念被Shoemaker 稱為「同一性 p(identityp)」(Shoemaker S. ,2006)。由此,如果說 t1 時間點存在的人 A 的狀態 和 t2 時間點存在的人 B 的狀態之間存在某種「重要的關係(the relation that matters)」,那麼對於處於這種關係中的 A 和 B 來說,對 B 來說好或壞的東西,

同樣構成了對A 的益處或壞處。那麼如果 B 將在 t2 獲得一些獎勵,t1 的 A 知道 後也會認為自己擁有好的未來;如果B 在 t2 將遭受懲罰,則 A 也會認為自己的 前景是痛苦或不愉快的。對於裂變案例中的人來說,只要存在於不同時間點的人

16 原文為「facts about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are] facts about which one will have no particular nonderivative concern」。

被正確的心理連續性聯繫起來,就可以處於這種「重要的關係」中。如果我們知 道自己即將經歷裂變,我們會害怕任何一個分支遭受折磨,同時希望分支們擁有 愉快的經歷。

此處存在一種極端的情況,即t2 時間點的 B 的生存狀態非常糟糕,也許生 不如死,因此A 得知後寧願死亡也不願生存而遭受這種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只 有當較早階段的主體更願意擁有較晚時間點的狀態而不願提出存在時,關係才算 是有意義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重要的並不是心理連續性本身,而是只有當晚 些時候的人的生活還算過得去的時候,心理連續性才會出現。

那麼如何判斷t2 的 B 的生活狀態是否合格呢?這當然是個複雜的問題,無 法得到簡單的回答。但一個人對自己生活是否美好的判斷似乎一定程度上取決於 這個人的同一性p,即他的自我概念和目標、品味和價值觀的結構,而這些概念 通常在一段時間內相對穩定。Shoemaker 認為因此,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嚴格意 義上的同一性通常代表這個人在這段時間內擁有大致相同的同一性p(Shoemaker S. ,2006)。當然,同一性 p 也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例如這個人選擇皈依某一 宗教。那麼,如果t2 的 B 選擇苦修或朝聖,這對已經信仰這一宗教的 B 來說是 美好的行為,但對尚未皈依宗教的A 來說也許將是痛苦的經歷。因此,某件對後 來擁有同一性p 的 B 來說是好的事情,也許對之前擁有不同同一性 p 的 A 來說 是不好的。

當然,某件事對某人來說究竟是好是壞,並不一定始終與這個人的同一性p 有關,因為人有時的價值觀或自我觀念是錯誤的,例如癮君子會認為吸毒是好事。

但我們對於什麼對一個人來說是好或壞的判斷,也不能獨立於對這個人的願望、

目標、品味和價值觀的判斷。因此,Shoemaker 認為,如果這個人的同一性 p 發 生了根本的變化,那麼儘管具有心理上的連續性,而且在不同時間點顯然存在同 一個人,我們也不可能在這個人生活的不同階段之間建立起對生存來說重要的關 係。

因此,儘管心理連續性(關係R)是對生存來說重要關係的必要組成部分,

但卻不是它的全部。同樣必要的是這個人的同一性p 在這一時間段內保持足夠的 穩定性,以致在這兩個時間點,對這個人來說的利弊具有實質的一致性。然而,

但卻不是它的全部。同樣必要的是這個人的同一性p 在這一時間段內保持足夠的 穩定性,以致在這兩個時間點,對這個人來說的利弊具有實質的一致性。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