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淺析個人同一性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淺析個人同一性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哲學系 碩士論文 Master’s Thesis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淺析個人同一性. A Brief Analysis of Personal Identity. 指導教授:鄭光明 博士 Adviser: Dr. CHENG KUANG-MING 研究生:郭澄澄 Author: Guo Chengcheng 中華民國一〇八年十二月 December, 2019.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 謝辭 研究生的兩年半中,毫無疑問我是幸運的,不僅遇到了耐心細緻又學識淵 博的老師們,也遇到了熱情可愛又認真學霸的同學們。 首先要感謝陳綺貞,因為陳綺貞我才選擇了政大哲學系,才能遇到自己感 興趣的話題,才能認識這麼多有趣厲害的人。政大哲學系確實是一個優秀的系 所,秉持著開放自由的態度治學。在學期間,我參加了很多演講,有些是我從 未涉及甚至完全不了解的領域,從中獲益良多。雖然我是因為追星才選擇哲學 的,但自從大三接觸哲學以來,我感受到了這個學科的魅力,也慶幸自己選擇 了哲學系,而成長為更加理性、思辨、富有邏輯的大人。 感謝鄭光明教授,批准我任性的選題,包容我固執的堅持,並且溫柔耐心 地給予我指導。我確實是個自我意識很強而且不願意改變的人,也是個不輕易 知足的野心過大的眼高手低的人。在我最一開始的規劃中,這篇論文涉及的內 容要更多更廣,想實現的目的也更加「雄偉」,然而現階段的我並不具備相應的 理論知識和寫作能力。因此初稿架構混亂、東一句西一句,完成時我雖然「臨 表涕零」但也確實「不知所云」。所以很感謝鄭光明教授和兩位口試委員——何 志青教授和傅皓政教授對我的指導,把我從迷茫絕望的困境中拯救出來,指引 了一條明路。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更改了論文的結構,縮小了談論的主題,努 力完成一篇合格的政治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論文。謝謝 Youtube 頻道「生活 碎碎念」和微信公眾號利維坦為我這個理科白痴提供了大量科學素材。 也要感謝我的家人和同學們。謝謝室友寬容我的打字聲,謝謝豆沙包,謝 謝思潔和梁欣學姐給我的指導和陪伴,謝謝工具人王依菲陪我修改格式,謝謝 皇太后、晓晓班長和老婆們陪我聊天當我的實驗品,謝謝爺爺奶奶一直催我, 謝謝姥姥陪我探討,尤其感謝金主大人對我研究生階段的巨額資金支持。 最後,感謝陳綺貞、雷光夏、徐佳瑩、梁文音、卓文萱的歌曲,謝謝癢局 長、逍遙散人、睡不醒的某某陽的遊戲直播,謝謝 AKB48 的每一場公演的演 唱會陪伴我度過每個凌晨五六點。謝謝每頓火鍋羊肉串烤鴨西蘭花芝士蛋糕, 你們才是我的精神支持呀! 是我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每份食物造就了現在的我,也希望今後的我不要 辜負你們!. I. DOI:10.6814/NCCU201901293.

(3) 摘要. 個人同一性問題出現在對於生存和責任等重要議題的分析中,在自由意志問 題、道德哲學問題、法律責任和死亡等重大議題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 對個人同一性條件的充分討論有重要的哲學和現實意義。個人同一性問題的主要 內容是人如何通過時間而持續存在,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現代技 術的不斷發展,機器人、AI 智能、AR、VR 等技術的普遍應用, 「人」的概念越 來越受到關注和討論。而隨著意識提取和人體冷凍等科技的進展,永生和肉體死 後存活的可能性越來越收到期待。如果在肉體死亡之後還有一個人生存,他需要 具備哪些條件才能成為我,這也是個人同一性的重要討論內容之一。 本文全程帶著對個人同一性問題現實意義的思考,研究個人同一性問題的歷 史,主要就哲學史上有關個人同一性的主要還原論觀點與辯論進行簡要介紹和梳 理,將其分為物理連續性理論和心理連續性理論。物理連續性理論家認為,人不 過是人類動物或有機體,而後縮減為大腦理論,因此,只要具有物理連續性,就 可以是同一個人。心理理論家則認為,人和動物不同,具有記憶、慾望、意圖和 信念等多種心理因素,因此個人同一性的條件需要心理要素的連續存在。然而物 理連續性理論和心理連續性理論都具有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 Parfit 在其著作 《理與人》中提出了關於個人同一性重要性的討論,認為個人同一性本身並不重 要,重要的是其寓於的關係 R,即擁有正確原因的心理的聯繫性和/或者連續性, 並且正確原因可以是任何關係。僅管 Parfit 釜底抽薪地解決了過去個人同一性理 論面臨的問題,但也直接消解了個人同一性的意義,讓關於個人同一性的討論成 為虛妄。 筆者在分析各自的利弊,以及面對道德和法律問題無法解決的問題後,提出 了自己的觀點,試圖在重視直覺和個人同一性的現實意義的基礎上,彌補個人同 一性心理連續性理論的缺口。通過考察一系列思想實驗和科幻案例,筆者發現, 人並不是一個不變的穩定實體,而是不斷變化的自我組織過程,具有一段從第三 人稱可追溯的歷史,其中心理連續性是個人同一性的關鍵條件。但本文的討論依 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存在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以待進一步發展。. II. DOI:10.6814/NCCU201901293.

(4) 關鍵詞 個人同一性、物理連續性、心理連續性、第三人稱. III. DOI:10.6814/NCCU201901293.

(5) Abstract Personal identity problems appear in the analysis of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survival and responsibility, and play a pivotal role in major issues such as free will, moral philosophy,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death. Therefore, the full discussion of personal identity conditions has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main content of personal identity problem is how people persist through tim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everyone's daily lif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the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robots, AI intelligence, AR, VR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he concept of "person"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such as consciousness extraction and body freezing, the possibility of eternal life and survival after the death of the body is increasingly expected. If there is another person after the physical death, what conditions do he need to have? This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cussions of personal identit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inking about the reality of personal identity problems, and studies the history of personal identit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and sorts out the main reduction theories and debates on personal identity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divides them into physical continuity theory and psychological continuity theory. The theory of physical continuity believes that persons are nothing but human animals or organisms, and then reduced to the brain, so as long as they have physical continuity, they can be the same person. Psychological continuity theorist believes that people and animals hav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memory, desire, intention and belief. Therefore, the condition of personal identity requires the continuous existence of psychological elements. However, both the theory of physical continuity and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continuity have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solved. Therefore, Parfit puts forward a discuss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identity in his book, "Reasons and Persons," and believes that personal identity itself is not important at all. What really matters is the relationship R, which is the psychological connection and/or continuity of the right cause, and the correct cause can be any relationship. Even Parfit has solv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theory of personal identity in the past, but it also directly dispels the meaning of personal identity and makes the discussion about personal identity become illusory.. IV. DOI:10.6814/NCCU201901293.

(6) After analyzing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facing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solved by moral and legal issues, I put forward my own views and tries to make up for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continuity, on the basis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ntuition. By examining a series of thought experiments, I find that man is not a constant stable entity, but a constantly changing self-organization process, with a history traceable from the third-person view, in which psychological continuity is the key condition of personal identity. However, the discussion in this article still has a lot of limitations,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solved.. Key word personal identity, physical continuity, psychological continuity, third-person. V. DOI:10.6814/NCCU201901293.

(7) 目錄. 謝辭................................................................................................................................ I. 摘要...............................................................................................................................II. 關鍵詞......................................................................................................................... III. Abstract...................................................................................................................... IV. Key word ...................................................................................................................... V. 緒論............................................................................................................ 1. 第一部分. 個人同一性問題的內容及性質 ............................................................... 2. 第一章. 一、. 個人同一性的內容 ...................................................................... 2. 二、. 個人同一性的性質 ...................................................................... 4. 第二章. 定性同一與定量同一 ................................................................................ 4. 第三章. 非還原論 ..................................................................................................... 5. 第四章. 研究思路 ..................................................................................................... 7. 正文.......................................................................................................... 10.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一、. 個人同一性寓於記憶 ................................................................ 11. 二、. 失憶、身體交換和多重人格 .................................................... 13. 三、. 對 Locke 記憶理論的質疑 ........................................................ 14. 第二章. Bernard Williams 的個人同一性身體理論 ............................................ 17. 一、. 反對記憶理論 ............................................................................ 18. 二、. 身體理論 .................................................................................... 19. 三、. 同一性的兩個原則 .................................................................... 21. 四、. 質疑 Williams 的身體理論 ....................................................... 21. 第三章. Locke 的個人同一性記憶理論 ............................................................. 10. 個人同一性的大腦理論.......................................................................... 23. 一、. 大腦理論 .................................................................................... 23. 二、. 案例分析 .................................................................................... 25. 三、. 對大腦理論的質疑 .................................................................... 27 VI. DOI:10.6814/NCCU201901293.

(8) Locke 之後的個人同一性心理連續性理論 ........................................ 29. 第四章. 一、. Robert Nozick 的最接近者原則 ............................................... 29. 二、. Sydney Shoemaker 的心理連續性理論 ................................... 31. Parfit 的關係 R 理論 .............................................................................. 38. 第五章. 一、. 心理準則定義及三個版本 ........................................................ 38. 二、. 空洞(empty)問題 ................................................................. 39. 三、. 個人同一性不重要,關係 R 重要 ........................................... 42. 筆者的觀點 ............................................................................................... 46. 第六章. 一、. 對 Parfit 理論的質疑 ................................................................ 46. 二、. 思想實驗研究方法合理且正當 ................................................ 54. 三、. 心理連續性與物理連續性 ........................................................ 55. 四、. 追蹤歷史 .................................................................................... 59. 五、. 第三人稱 .................................................................................... 61. 六、. 案例分析 .................................................................................... 66. 第三部分. 結論.......................................................................................................... 78. 參考文獻...................................................................................................................... 80. VII. DOI:10.6814/NCCU201901293.

(9) 第一部分. 緒論. 個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1是現代西方哲學重要的形而上學討論議題之 一,指的是由於我們是人(person)而產生的哲學問題。和其他一些哲學議題不 同,個人同一性問題不僅引起哲學家的興趣,而且引起許多非哲學家的思考。個 人同一性問題不僅是純粹形而上學的問題,而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 個人都可以提出關於自己的本質,以及自己與身體之間關係的問題。 然而人作為一個個體,總處於物理和心理的變化之中。人體大部分體細胞的 生命週期只有短短兩年,個別細胞甚至只有幾天乃至於幾小時,因此,組成兩年 之後的我的細胞與現在的幾乎完全不同。心理的變化更加容易理解。人類的記憶 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保存時間分別為 0.25 秒到兩秒、一分鐘 左右和七年以上,二、三十多歲的人對自己幼兒時期的記憶是非常模糊的。那麼 在這樣劇烈甚至徹底的變化中,一個人是如何生存下來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如何 在變化中保持「同一個人」?時間中個人同一性的本質,以及如果存在的話,個 人同一性和身體同一性(bodily identity)之間的關係,這就是個人同一性理論需 要解決的問題。 個人同一性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在肉體死亡後繼續 生存,並且許多宗教都以此為核心教義,那麼死後存活是否可能,如果可能的話 會以什麼形式,就取決於肉體死亡後存在的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與此時此地的人 同一。除此之外,個人同一性標準也與責任、承諾等概念相關。事後最需要為某 一行為負責的人,一定是與該行為的執行者同一的人,因此需要個人同一性條件 (identity conditions)以決定將讚賞或責備施加於誰。. 1. 許多其他中文文獻論文將「personal identity」譯為「人格同一性」,筆者認為該譯法不準確, 因為「人格同一性」似乎表明人的同一性寓於人格之中,因此似乎先天地與物理連續性主張隔 絕。筆者認為,「personal」意在說明,討論的是單獨一個人的個體的同一性,而非一群人的同 一性,因此將「personal identity」譯為「個人同一性」。. 1. DOI:10.6814/NCCU201901293.

(10) 第一章. 一、. 個人同一性問題的內容及性質. 個人同一性的內容. 個人同一性問題並不是單一方面,而包括一系列鬆散聯繫著的廣泛問題,其 中包括(Olson, E. T. ,2015): (一)我是誰?(Who am I?). 是什麼讓我成為我自己而非另一個人?對我自己來說,將我定義為獨一無二 的我,而不是他人的因素是什麼?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因素並非必須真正歸屬於 那個人。假如某人認為自己就是秦始皇,那麼統一六國可能是他定義自己的要素, 僅管他的信念是錯誤的。這個問題意義之下的個人同一性是偶然的和可變的,會 隨著時間而變化。 (二)人性(Personhood). 某個事物被看作人需要什麼充分必要條件?人和非人的區別是什麼?對這 個問題的回答通常是對「人(person)」這個詞的定義,也就是對「X 必然在 t 時 間點是一個人,當且僅當 X 在 t 時⋯⋯」句式的填空。 (三)持續存在(Persistence). 讓一個人從一個時間點持續存在到另一時間點的因素是什麼?什麼樣的因 素會使一個人停止存在?什麼因素決定了一個過去或未來的存在是現在這個人? 例如我指著幼兒園畢業照中的某一個人,聲稱「這就是我」,是什麼支撐我的判 斷?這個問題通常被描述為隨著時間推移的個人同一性問題,回答通常是「t1 的 A 和 t2 的 B 是同一個人,當且僅當⋯⋯」 。時間中個人同一性的問題,就是對某一 時間的一個人與另一時間的另一個人同一給出邏輯上充分必要的解釋。持續存在 問題通常被延伸到關於死亡的理論,即我們死後是否能夠繼續存在?如果在我死 後有一個存在是我,它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四)證據(Evidence). 如何定義誰是誰?有什麼證據證明昨天在此的人就是現在在此的人?證據 通常有兩種來源,其一是第一人稱記憶,即如果你做出對某個特定動作的記憶聲. 2. DOI:10.6814/NCCU201901293.

(11) 稱,而且這個動作是真實發生了的,那麼你就是做動作的人;其二是物理連續性, 即如果做這個動作的人和你保持某種意義上的身體或時空連續性,那麼你就是這 個人。這兩個證據哪個是正確的?如果兩者均成立的話,哪個更基礎?這是證據 理論要處理的問題。 (五)人口(Population). 特定時間特定範圍內有多少人?不同於什麼導致了這個數量的問題,人口問 題考慮的是,人口的數字表達了什麼樣的內容。這個問題不僅僅考慮人類有機體 (human organism)的數字,而是人(person)的數量(如果認為人不僅僅是有機 體的話)。例如有人認為人格分裂實際上是多個思維主體共享一個有機體,同樣 的考慮也出現在聯體雙生兒(conjoined twinning)的情況下。 所謂共時同一性,指的是在某一時刻持有的同一性;所謂歷時同一性,是指 在某時存在的事物和存在於另一時間的事物之間的同一性。在同一時間中保持同 一性,例如衣櫃裡的裙子與我最喜歡的裙子同一;跨越不同時間的同一性,例如 衣櫃裡的裙子和我去年買的裙子是同一的。歷時同一性提出了一些最棘手的同一 性問題。如果說持續存在問題考察的是「歷時同一性(diachronic identity) 」,那 麼人口問題就是「共時同一性(synchronic identity)」。 (六)我是什麼?(What am I?). 從形而上學的角度來說,你、我和其他人是人嗎?在定義了問題(2)的人 性之後,我可以符合這個標準從而成為一個人嗎?人的基本屬性是什麼?由完全 物質組成,還是非物質?人是形而上學獨立的存在,還是只是其他事物的狀態或 一個方面,或者是某種過程或事件? (七)同一性中有什麼是重要的?(What matters in identity?). 為什麼要關心持續存在的問題?為什麼要關心自己是否繼續存在?同一性 真的重要嗎?如果直覺認為同一性重要的話,有什麼邏輯依據支撐這一直覺?當 代許多學者認為,重視同一性的直覺只不過是錯覺,真的如此嗎?我有理由關心 將來的某個以我的名字稱呼的存在,也許並不因為他是我,而僅僅因為他與我有 某些關係或聯繫。 以上七個問題是與個人同一性問題有所相關的所有問題,它們互相關聯並產 生影響,存在重要性的差別,但很大程度上是獨立的,不能被混淆。個人同一性 問題主要研究的是人在時間中如何持續存在的問題,而這一問題依賴於「我是什 麼」和「人性」,即對人的定義。如果認為人本質是有機體,那麼人的持續存在. 3. DOI:10.6814/NCCU201901293.

(12) 就寓於有機體的持續存在中;如果認為人的本質是記憶,那麼人的持續存在就在 於記憶的維持。「持續存在」問題建立在其他問題的基礎上,要判定不同時間點 的人之間的同一性,就要看決定這個人是他自己而非他人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對 個人同一性條件的任何解釋都無法離開「我是什麼?」與「持續存在」這兩個核 心論題,主要討論的是人的歷時同一性。. 二、. 個人同一性的性質. 個人同一性是人的情況下的同一性,也是最廣泛討論的同一性的特殊情況。 究其本意,名詞「同一性」指的是每個事物與其自身的關係,而不涉及其他任何 事物。一般來講,同一性是一種等價關係(equivalence relation) 。同一性是自反 的(reflexive),一切事物都與自己同一;同一性是對稱的(symmetrical),如果 a 與 b 同一,那麼意味著 b 也與 a 同一;同一性是可傳遞的(transitive) ,如果 a 與 b 同一,b 與 c 同一,那麼 a 也一定與 c 同一。 此外,同一性受到萊布尼茲定律(Leibniz's Law)的約束。萊布尼茲定律認 為,x 與 y 同一,當且僅當 x 和 y 具有一樣的性質。換種說法,若 x 與 y 同一, 當且僅當如果 x 擁有 z 性質,則 y 擁有 z 性質,反之亦然。這一定律可以被拆分 為兩個條件句:當 x 與 y 同一,則 x 與 y 具有一樣的性質,因此無法被區分,因 此又被稱為「同一性的不可區分定律(The indiscernibility of identicals)」 ;若 x 和 y 具有同樣的性質,則 x 與 y 同一,又被稱為「不可區分的同一性定律(The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第二章. 定性同一與定量同一. 在介紹個人同一性理論之前,需要區分兩種相同(sameness):定性地 (qualitatively)與定量地(numerically)。 定性同一,即確切的相似性(exact similarity) ,指的是兩個事物擁有同樣的 性質或特點,就算摧毀其中一個,也不會影響另一個繼續存在。兩個事物定量同 一,表示它們是同一個(one and the same)事物,如果將它摧毀,另一個也會不. 4. DOI:10.6814/NCCU201901293.

(13) 復存在。例如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顆行星的在不同時間的名稱,兩者指代的其實 是同一顆行星。如果晨星被摧毀,那麼昏星也不復存在。定性同一和定量同一都 與同一性有關,但具有巨大的差別。定性同一並不表示定量同一,定性同一也不 必然定量同一。兩個一模一樣的圓球,可能是定性地同一,或完全相似(exactly similar) ,但並不是同一個,因此不是定量地同一的。當我們把其中一個球塗成紅 色的時候,它與塗色之前的它並不定性地同一,但仍然是同一個球,兩者定量地 同一。 Irving Copi 曾經通過兩種說法來定義時間中的同一性問題:如果一個變化的 東西真的改變了,那麼在改變之前和之後,就不可能真正(literally)有一個且同 樣的(one and the same)東西;然而,如果在變化之前和之後沒有真正的一個相 同的东西,那麼沒有任何东西真正地發生過任何變化。傳統上,這個難題以各種 方式被解決,例如亞里士多德區分了「偶然的(accidental)」變化和「必然的 (essential)」變化。偶然的變化是指在改變對象之後並不會導致對象同一性的改 變,比如房子被粉刷,或者頭髮變白等。假如圓球被塗色、畫上圖案、沾染氣味, 甚至輕微破損,我們都可以說它依然是原來那個圓球,意味著它保持了自身的同 一性。亞里士多德認爲這些變化改變的是事物的偶然屬性(accidental properties) , 即使事物不再具備這些屬性,也不會對其同一性產生影響。 但顯然有一些變化是會破壞同一性的,例如物體被嚴重腐蝕以至於融化消解, 那麼很明顯它不再存在。本質的改變是在物體改變時不保留其同一性的變化,比 如房子被燒成灰燼,或有人死亡。也就是說,存在另一些屬性,如果事物失去了 這些屬性,它就不再是它本身,這是事物的本質屬性或必然屬性。 在人類的情境下,討論個人同一性時,通常討論的是定量同一的問題,也就 是人在經歷種種變化的時候如何維持其存在,如何保持本質屬性不變化,這些本 質屬性是什麼。有哪些變化是人可以經歷的,哪些不能。某個人可以修剪頭髮、 成功減肥,依然保持同一個人,但記憶或其他心理要素是否如此?當我們關心自 己的未來時,並不在乎自己身體或心理要素是否會發生某種變化,而關心這些變 化是否會影響我們依然是同一個人。因此,本文探討的個人同一性問題討論的是 定量同一,也就是跨時間的個人同一性,即人如何在時間的流逝中保持同一性, 如何能說 t1 時間點的 A 和 t2 時間點的 B 是同一個人。. 第三章. 非還原論 5. DOI:10.6814/NCCU201901293.

(14) 個人同一性問題儘管重要,且與日常生活相關,卻很難得出確定的結論。一 方面因為基於思想實驗的研究方法取決於人們的直覺,但直覺很容易產生分歧; 另一方面,物理連續性理論與心理連續性理論似乎都存在許多問題,無法為個人 同一性提供確切的標準。關於同一性的諸多困惑之一,就是既然其看似如此簡單, 為何如此令人困惑。David Lewis 曾表示, 「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該假設我們在 這裡有任何關於同一性的問題。從來沒有。同一性是完全簡單的,沒有問題的。 一切事物都於它自己同一,除了它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事物與它同一。什麼使事 物與自身同一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任何事物都可以。」(Lewis, D. 1986, 192) 因此,有一些哲學家認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種觀點可以成為個人同一 性的正確理論。身體和大腦或心理的連續性和連接性,僅僅是從證據的意義上成 為個人同一性的標準,個人同一性並非寓於其中。這些哲學家往往認為,個人同 一性不寓於任何東西,是一個根本的、不可分析的事實,與其他任何可觀察、可 體驗的存在不同。人是獨立存在的實體,不同於他的大腦、身體和經驗。這一觀 點通常被稱為非還原論,也被稱為簡單觀點(the Simple View)。 非還原論的著名版本認為人是純粹的精神實體(purely mental entity) ,是笛 卡兒式的純粹的自我。Butler 和 Reid 持這一觀點,認為個人同一性是比物質對 象的同一性更加嚴格意義上的同一性。Butler 認為「相同(same)」一詞用於人的 時候是「嚴格的和哲學的意義(strict and philosophical sense) 」上的,而用於身體 時是「鬆散的和普遍的意義(loose and popular sense) 」。當說這是同一棵樹,指 的是在財產和公共生活的使用上是相同的,而不是樹始終在嚴格的和哲學的意義 上相同。嚴格的、哲學的意義上相同意味著,實體的各個部分始終不可能有任何 變化,因而這些實體的同一性無法與多樣性共存(Butler B. ,1975)。 Thomas Reid 也發表過類似的觀點,認為我們用於身體的同一性不是完美的 同一性,沒有固定的性質,容許主體發生巨大甚至於徹底的改變。而用於人的同 一性沒有歧異和模糊性,並且沒有程度或多或少的差距。個人的同一性是所有權 利、義務和責任的基礎,其概念是固定的和精確的(Reid, T. ,1941: 206)。Reid 認 為,這是因為人的同一性是一種完美的同一性,一個人不可能部分相同又部分不 同,因為人是一個單子(monad),無法被分為部分(Reid, T. ,1941: 204)。當一個 人失去他的財產、健康、力量等,他依然是同一個人,沒有失去任何人格 (personality) 。如果他被砍斷一條腿或一隻胳膊,他仍然是和原來一樣的人。被 截肢的部分並不是他的人的一部分,否則就將有權得到一部分他的財產,並對他 的一部分債務負責(Reid, T. ,1941: 202)。這意味著 Reid 認為,個人同一性具有某. 6. DOI:10.6814/NCCU201901293.

(15) 種社會屬性,要想成為一個人的一部分,那麼那個事物就必須有權獲得財產並承 擔責任。 由此,個人同一性和物質或明顯記憶的相似性分離開來,物質和明顯記憶的 強烈相似只能成為個人同一性的證據。因而非還原論者認為,證據有可能欺騙我 們。如果 t2 的 B 和 C 都與 t1 的 A 明顯連續,那麼會有分別的證據支持「B 與 A 同一」與「C 與 A 同一」兩種假設。也許支持其中某一觀點的證據更加確鑿,但 也許較弱的假設才是真的,或也許兩者都不是真的。因為證據是不可靠的,可能 誤導我們,所以就算 B 與 C 和 A 相同程度的連續,也不會產生疑慮。 雖然非還原論也是個人同一性問題的觀點之一,但筆者認為並不存在靈魂或 精神實體2,而且考慮到個人同一性的現實意義,需要一個確定的標準。因此,本 文著重分析關於個人同一性標準問題的非還原論觀點,即認為個人同一性有其構 成要素。. 第四章. 研究思路. 本文正文包括七個部分,從個人同一性問題在 John Locke 著作中首次被提 出開始,以時間為主要順序,分析哲學史上不同陣營對於個人同一性問題的解決, 分別指出其中存在漏洞,而後筆者選擇站邊心理連續性理論,並試圖完善心理連 續性理論,找到符合直覺和現實要求的個人同一性條件,推進個人同一性理論的 發展。 正文第一部分整理了 Locke 的個人同一性記憶理論,分析 Locke 將個人同一 性理論納入哲學討論視野的歷史背景及其關注的具體問題。Locke 對人的理性定 義以及將人的概念應用於法庭的嘗試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之後的討論開闢嶄 新視野。儘管如此,Locke 的理論還是具有很大的邏輯漏洞,不僅違背個人同一 性的可傳遞原則,還會陷入循環論證的劫難,引發之後哲學家對其的質疑和發展。 第二部分討論了物理連續性理論家 Bernard Williams 的觀點。他從反對 Locke 的記憶理論入手,提出重複質疑和著名的兩個謎題思想實驗,為個人同一性理論 制定兩個原則,之後提出個人同一性的身體理論,認為人就是其身體。Williams . 2. 相關論證不是本文重點,因此略過不談。 7. DOI:10.6814/NCCU201901293.

(16) 的觀點是很長一段時間中的主流,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整個身體被證明對於同一 性來是非必要的,因此物理連續性理論從 Williams 的身體理論發展到第三部分 討論的大腦理論,即個人同一性的關鍵在於大腦中實現意識的部分。大腦理論同 時得到物理連續性理論家和心理連續性理論家的支持,哲學家們普遍同意,人之 所以具有意識是因為擁有了大腦。當意識提取成為可能,大腦理論乃至於物理連 續性理論面臨新的質疑,許多哲學家重新選擇心理連續性理論,將 Locke 的理論 進行完善。正文第四部分討論的 Robert Nozick 的最接近的延續者原則,以及 Sydney Shoemaker 的準記憶理論和分支條款都是為了解決 Locke 記憶理論的遺 留問題而生,但之後又產生了許多漏洞和缺陷,使個人同一性問題的解決變得更 加困難和遙不可及。 第五部分討論的 Derek Parfit 理論面對難解的個人同一性問題,釜底抽薪似 地提出,個人同一性是個空洞問題,有時並不具有唯一確定的答案,因此並不真 正重要。而後,通過對分支案例和裂變案例的分析,Parfit 認為,我們對自身同 一性的關注是處於衍生意義上的,我們真正關注的是關係 R,也就是擁有正確原 因的心理的聯繫性和/或者連續性,並且正確原因可以是任何關係。關係 R 才是 在生存中具有非派生重要性的,只要在未來有一個與我處於關係 R 中的人存在, 我就應該將即將發生的事情視為與普通的生存一樣好。 Parfit 的觀點雖然解決了許多以往個人同一性理論面臨的問題,但其代價是 使個人同一性問題本身成為無意義。筆者認為這一代價顯然是太大的,並且個人 同一性並非如 Parfit 所言沒有意義。正文第六部分筆者從對 Parfit 理論的質疑入 手,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首先,筆者引用了 Mark Johnston 等人對 Parfit 理論的 縮減,儘管筆者認為這個縮減或許無法完全成立,但 Parfit 對於關係 R 重要性的 聲稱需要被放棄。其次,Parfit 並沒有對「重要的」的定義進行解釋,其理論依 靠的相等的裂變也是不可能的。基於此,筆者認為個人同一性並非空洞問題,並 且毫無疑問是重要的。之後,筆者試圖回應許多哲學家對思想實驗研究方法的質 疑,指出在個人同一性問題中思想實驗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當性。筆者認為, 人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同時擁有物理屬性和心理屬性,其中心理要素是定義人 的重要方面,但需要依託物理要素表現出來,因此個人同一性的關鍵在於心理連 續性。另外,面對分支質疑,筆者認為心理連續性需要具有第三人稱可追溯的歷 史,這不僅符合直覺,也可以滿足個人同一性的社會屬性需求。 之後,筆者運用這一對心理連續性的補丁,分析了哲學史上各大思想實驗。 首先,筆者試圖對過多思考者問題作出回應,各個理論都面臨不同版本的過多思 考者問題。筆者認為人本質上是 Locke 意義上的人,而有機體是不具有意識的,. 8. DOI:10.6814/NCCU201901293.

(17) 因此不存在過多思考者問題。之後,筆者分析了謝利·卡根和范·因瓦根的手錶與 積木案例,強調個人同一性中重要的正是具有第三人稱可追溯歷史的心理連續性。 最後,筆者分析了 Williams 的重疊案例、意識交換案例、傳送和複製品案例、 Roland Breeur 和 Arnold Burms 的遺物案例以及人格分裂案例,試圖提出符合直 覺的解答。僅管本文的觀點不足以作為完美的個人同一性理論,但筆者想要強調 個人同一性的現實意義,以及第三人稱和可追溯歷史的重要性,完善心理連續性 理論。. 9. DOI:10.6814/NCCU201901293.

(18) 第二部分. 第一章. 正文. Locke 的個人同一性記憶理論. John Locke 是第一個對同一性條件問題進行系統論證的人,提出了記憶標準 (the Memory Criterion)的最簡單版本,將個人同一性的標準歸於記憶這一心理 要素。很多研究個人同一性的現代哲學家同意 Locke 的看法,並樂於將自己稱呼 為「Locke 主義者(Lockean) 」,或者至少「新 Locke 主義者(neo-Lockean) 」, 其他很多哲學家則通過反對 Locke 來界定自己的立場。 Locke 的理論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以及關注的具體問題。Locke 理論最明 顯也最重要的動機之一,是找出個人同一性的解釋,以服務於基督教的人類不朽 (human immortality) 、死後復活(resurrection of the dead)以及最終審判(the Last Judgment)的教義。對處於特殊時代的 Locke 來說,這些信條不能僅僅是可能性 或謎題,而必須成為事實。其他哲學家往往訴諸於柏拉圖或笛卡兒的觀點,尋找 非物質的、無實體的和不延展的靈魂或自我,其同一性確保了獨立於肉體之外的 個人同一性。但 Locke 拒絕笛卡兒式非還原論觀點,提出介於二元論者(dualism) 和唯物主義者(materialist)之間的中性理論,認為我們思考的東西是一個完全的 物質實體,是上帝賦予其思維的力量。 簡而言之,Locke 提出個人同一性理論主要有三個目標(Harold ,W., N. ,2003: 27)。首先,使人能夠理解,除了二元論形而上學的承諾之外,還存在永生和復活 的可能性。其次,給出一個與事實相符的解釋,即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確實知 道自己的同一性,並且不會受到懷疑主義的反對。第三,個人同一性的事實對於 我們來說是重要的,我們所做的或遭受了的,以及我們要做的或即將遭受的,無 法被我們無視,也無法被視為他人的行為或痛苦。Locke 認為他的個人同一性理 論解釋了為何我們對自身的過去與未來的關於,不同於對他人的過去與未來的關 注。. 10. DOI:10.6814/NCCU201901293.

(19) 一、. 個人同一性寓於記憶. (一) 「人」的定義. Locke 認為,我們對同一性的看法來源於我們將所有事物視為存在於特定的 時間和地點,並將之與另一時間的它自己作比較,因此得出對同一性和多樣性的 概念。Locke 將人(person)3定義爲「有思想、有智慧的一種東西,它有理性、 能反省,並且能在異時異地認為自己是自己,是同一地能思維的東西。」 (4關文 運(譯) ,2009:334)從此處,Locke 區分了成為同一個人類(the same man)和 成為同一個人(the same person)的條件。成為同一個人類,意味著屬於人類物 種(the species human being)中的同一個成員。對於 Locke 來說,擁有同樣的意 識並不足以成為同一個人類,但足以成為同一個人。 Locke 認為「人」是一個適用於法庭的術語(a forensic term) ,適用於行動及 其法律上的是非曲直,因此只屬於擁有法律和幸福及痛苦能力的人。對於 Locke 來說,成為同一個人的重要性在於,對過去行為的道德責任是與作為同一個人相 關的,而並非與過去的人是同一個人類或同樣的非物質實體(the same immaterial substance)。在他看來,一個人和動作行為者是同一個人,已經足以在道德上對 某些行為負責。這並不要求一個人與執行動作的人是同一個人類或同樣的非物質 實體。 可以看出,Locke 是概念上的實用主義者,他認為我們擁有的概念是我們自 己選擇的,因為它們是自然提供的大量可能性中最貼合我們的興趣和活動的。這 種概念的實用主義最明顯體現在 Locke 認為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概念的邊界案例 中,比如怪物以及類似物。Locke 認為,這取決於我們如何根據需要對它們進行 分類。他的個人同一性理論也是如此,我們選擇特定概念作為人的原因,是它最 符合我們的興趣和需求。也就是說,最能解釋我們對特定分類方法的興趣,是關 於道德和法律的興趣。或者說,最需要使用「人」的場合,是道德和法律的場合。 之所以是這樣,Locke 認為,可以通過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關心的差別來解 釋。我也許對他人的命運漠不關心,但不可能以這種態度對待自己的命運,我無 . 3. 商務印書館版關文運先生翻譯的《人類理解論》中,關先生將該詞翻譯為「人格」 ,但結合 Locke 其他觀點,譯為「人」似乎更合適。關於 Locke 個人同一性的主要文獻來源,是《人類理解論》 第二十七章同一性和差異性中「人格同一性」相關部分。 4 由於本定義在本文中較為重要,因此此處註明原文:『a thinking intelligent being that has reason and reflection and can consider itself as itself, the same thinking thing in different times and places』。. 11.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0) 法不關心即將實施在我身上的獎賞或懲罰。因此,正是根據個人同一性,問責和 獎懲的正義才得以建立。 (二) 個人同一性寓於記憶. Locke 認為,個人同一性中最至關重要的是記憶,而且僅需訴諸記憶本身, 個人同一性是由對自身的意識(即自我意識)的範圍決定的,「意識在回憶過去 的行動和思想時,它追憶到多遠程度,人的同一性就達到多遠程度。」(關文運 (譯) ,2009:334)Locke 通常使用「意識(consciousness)」一次表達觀點的核 心——記憶的含義,一個人「對自己的意識」意味著對某物的知識只與他本人單 獨分享。5在這個表達的使用中,一個人可以被看作自己行為的見證人。意識在 「對自己的意識」的意義上是對自己的知識,對一個人自己的行動和思想的知識。 對自己行為有意識,就是分享、作為目擊者,知道自己發生的事情。以這種方式 見證自己的行為,就可以保留因此獲得的知識。Locke 認為正是現在的自己對過 去的自己的行為擁有的這種共享知識,構成了個人同一性。也就是說,同一性不 在於物質條件的連續,而是一系列經驗間的特定連續和聯繫。個人同一性由記憶, 或意識的相同組成,意味著它由知識的共享組成,即現在和過去的自己擁有相同 的知識。當然,與 Locke 理論相關的,我們對過去所擁有的唯一知識,就是記憶 知識。這種觀點非常有說服力和吸引力,因為從第一人稱角度看,記憶在我們對 時間中自己的同一性認知中起著重要作用。這一觀點由後來的哲學家發展為個人 同一性的記憶和心理連續性標準。 (三) 事實性記憶與經驗性記憶. Locke 並不認為所有的記憶都與同一性有關。我可以說我記得九九乘法表, 或記得太陽東升西落,這些被稱為事實性記憶(factual memory) ,即對之前獲得 的知識的保留,可以同時被許多不同的人擁有,擁有這個記憶也不能成為同一性 的標準。 但經驗性記憶(experience memory),比如第一次在高級餐廳吃牛排,之前 目睹或參與的事件等等,是一個特殊案例,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經驗或行為的記憶 或對起的感受,以第一人稱被表述,只能由自己擁有。也許別人聽說過這段經歷, 因此知道一些信息,但這段經歷的具體過程以及當下的心理活動,則只有當事人 可以擁有,是獨一無二的。Locke 認為,正是經驗性記憶提供了時間中的個人同 . 5. Locke 的個人同一性理論經常被解釋為從記憶的角度提出關於個人同一性標準的描述,但事實 上 Locke 本人從沒在他的主要觀點論述中使用「記憶(memory)」一詞或其變體,而經常使用「意 識」一詞。本文中筆者通過對「意識」一詞的分析,認為 Locke 所說的「意識」即是「記憶」。. 12.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1) 一性的標準。也就是說,「同一個人」指的是至少分享一個經驗性記憶的人。. 二、. 失憶、身體交換和多重人格. Locke 進一步區分了活的人類(living human being)和人(person) ,活的人 類的同一性依賴於身體連續性,而人的同一性由記憶決定。假如一個人罹患失憶 症,之後擁有了一系列新的記憶,那麼還是同一個活的人類,但原先的人已經隨 著失憶消失,隨後另一個人在身體中出現。 Locke 認為個人同一性是意識——即記憶——的同一性,因此只要意識可以 延伸到過去或未來的任何行為或思想,那麼同一性也可以觸及當時做該行為的人 和思考該思想的人。簡而言之,意識就是人的生命,意識的同一性決定了人的同 一性。記憶可以在不同時間存在於不同身體,如果一個人有存在於另一身體的記 憶,那麼現在的人就和曾經存在於另一身體的人同一。「同一的意識如果能由這 一種思想的實體轉移到別一種能思想的實體,那麼兩種能思想的實體依然可以成 為一個人。因為同一的意識不論保存於同一的或差異的實體中,它只要能保存, 人的同一性就可以保存。」 (關文運(譯) ,2009:338)Locke 認為此處解釋了個 人同一性事實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對自己過去或未來福祉的關心,與那些因物質 相同而與我們聯繫起來的人的福祉的關心無關。此處也提供了死後復活或轉世, 以及永生的可能性。假如在我通常所稱的「死亡」之後,上帝或其他更高的力量 將我的記憶或意識放入一具新的身體,那麼根據 Locke 的觀點,我被成功「復活」 了。假如每具肉體死亡之後,我的記憶或意識都被轉移進新的身體,那麼我就能 得以永生。 記憶理論也允許兩個人存在於同一身體,只要他們擁有不同的記憶。「如果 同一的蘇格拉底在醒時同在睡時不具有同一的意識,則醒著的蘇格拉底同睡時的 蘇格拉底便不是同一個人。」(關文運(譯),2009:343)如果某人在某段時間 沒有任何記憶,那麼我們可以說,那段時間內那個人並不在他的身體裡。當 a 記 憶控制身體時,b 並沒有記憶,因此 a 和 b 是兩個不同的人。Locke 想像了一個 案例,存在一個白天人(day-person) ,只能記住發生在白天的事情,無法記住發 生在夜晚的事情;以及一個夜晚人(night-person),只能記住夜晚發生的事情, 而無法記住白天的內容。兩者無法溝通,也不知道對方的存在,是兩股無法交流 的意識流,通過一個身體顯現。由此看來,Locke 似乎認為人格分裂實際上是多 個無法交流的意識流或記憶流,通過同一個身體顯現。. 13.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2) 三、. 對 Locke 記憶理論的質疑. (一)違背同一性可傳遞原則. Locke 選擇用種種心理要素中的記憶來定義一個人,但我們是無時無刻不在 遺忘的。Butler 和 Thomas Reid 運用 Locke 的記憶理論進行思想實驗,提出了「勇 敢的軍官(the Gallant Officer) 」悖論。假設有一個小男孩,因為偷蘋果而被懲罰 了。多年之後,他成長為了優秀的少將,衝鋒陷陣。又過了許多年,他成為了運 籌帷幄的將軍。當他成為少將的時候,他記得自己曾因偷蘋果被懲罰。而當他被 授予將軍頭銜的時候,他記得自己衝鋒陷陣的經歷,但完全忘記了偷蘋果這件少 年時期的小事。「如果在邏輯上有任何真理的話,那就是那個將軍和在學校被鞭 打的人是同一個人,但是將軍的意識卻無法追回到他被鞭打的如此久遠的時間。 因此,根據 Locke 的學說,將軍並不是那個在學校裡被鞭打的人。」(Reid, T. ,1975) 也就是說,A 與 B 同一,B 與 C 同一,而 A 與 C 不同一,這顯然是邏輯上無法 成立的等式,也違背了直覺上的同一性可傳遞原則。 (二)陷入循環論證. 第二個反對意見被稱為循環反對(the Circularity Objection) 。我們的記憶可 能會是虛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我們可以接受人們似乎記得某些他們並沒做過的 行為,而做那些行為的其實是他人。其中一種記憶叫情景記憶(episodic memory) , 即在腦海中再現以前發生的事情。相較於其他感官,嗅覺氣味觸發的記憶通常更 加生動,因為負責處理氣味信息的嗅球和處理記憶的海馬體相連。但除了氣味之 外,圖像也可以觸發情景記憶。問題在於,我們腦海中重現的記憶不一定都是真 實準確的。二十一世紀初的一項研究中,受試者們被給予四張照片,其中三張是 他們孩童時期的真實照片,另外一張是合成的,內容是他們和家人乘坐熱氣球。 受試者在兩周內總共瀏覽照片三次,在實驗結束時,半數聲稱記得熱氣球遊覽的 經歷,並且能夠詳細描述。與此類似,2011 年開展的另一項實驗,讓受試者閱讀 新聞頭條,其中有些新聞是真的,有些是偽造的,甚至配有圖片。當受試者被詢 問是否記得這些新聞事件時,如果有配圖,他們就會自信滿滿地說他們記得事件 的發生,即使那是偽造的新聞。無獨有偶,法國心理學家 Jane Piaget 曾經清楚記 得他的保姆在香榭麗舍大街上擊退過綁匪,但多年後保姆坦言那完全是她捏造的。 以上證據表明,我們記得經歷過某件事情,並不代表那件事情真的發生。因. 14.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3) 此,需要檢驗記憶中的事件是不是真的發生,如果記憶是虛構的,它當然無法成 為同一性的標準。記憶理論家定義了真實記憶和表面記憶(apparent memory): 真實記憶指的是一個人對經歷某件事情的記憶直接由事件本身引起;表面記憶指 對不存在的事件的記憶,或不由事件本身引起的記憶。只有真實記憶可以連結經 歷事件的我和現在的我,成為同一性的標準。 一個記憶成為真實記憶的條件,就是擁有記憶的人和經歷事件的人是同一的, 但這就如 Bishop Joseph Butler 所言,此處造成了循環,記憶本身以個人同一性作 為前提。需要真實記憶來檢驗同一性,但要想檢驗記憶是否真實,需要事先知道 同一性。「每個人都應該真正覺得它是不證自明的,有關個人同一性的意識是預 設的,因此不能用來形成個人同一性,就算在另外一個例子中也不可能形成真理, 因為這些都是預設的。」(Butler B. ,1975) 在此,個人同一性的記憶理論遇到了 循環論證的詰難。 (三)對於同一性來說,記憶是不夠的. 雖然許多哲學家支持心理連續性理論,但也認為 Locke 所說的經驗性記憶不 足以構成個人同一性的標準。Locke 認為個人同一性是獎懲的必要條件,意味著 一個人只需對他記得的事情負責,即有意識做的事情。而且個人同一性是恰當問 責的充分必要條件,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藉口或可減輕罪責的可能性。但這個聲 稱與日常思維存在分歧,並且會導出道德上令人反感的結論,因為這意味著一個 罪犯可能會因為一時失憶而逃脫他應得的懲罰。 Locke 認為,這是因為日常思維沒能分清人類和人的概念。我們通常不會懲 罰一個瘋子清醒時犯的罪,或懲罰一個清醒的人瘋癲時犯的罪,但我們不會否認 我們在處理同一個人的事情。Locke 承認這一點,但認為這不足以構成對他的反 對,反而證明了他對人類和人在普通思維中概念混淆的聲稱。也就是說,如果同 一個人類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無法互通的意識(incommunicable consciousness) , 那麼同一個人類就可能在不同時間是兩個不同的人。但這很明顯,是不可能正確 的,我們確實有藉口或減輕刑罰的概念和理由,即使他擁有犯罪的記憶。而即便 罪犯因為酗酒等失去了犯罪的記憶,我們也有理由懲罰他。Harold W. Noonan 認 為,我們之所以認為懲罰瘋子清醒時做的事情是不對的,是因為懲罰只能給予那 些有理智的人,那些可以理解懲罰意義的人 (Harold ,W., N. ,2003: 41)。況且瘋癲 的開始和結束並不涉及失憶,根據記憶理論,這並不該被分為兩個人。 Locke 的個人同一性理論作為一種道德和法律責任理論是失敗的,部份原因 在於他過分訴諸於記憶,而記憶僅僅是眾多心理因素的其中之一。正如萊布尼茲. 15.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4) 認為,記憶對道德來說不是必要的,並且因此對個人同一性來說也不是必要的。 6. 假如我忘記了關於我的全部,甚至包括自己的名字等基本信息,需要通過別人. 的教導來學習我之前所有的信息和狀態,但我仍然可以保留我的權利,而不需要 先失去這些權利,再重新繼承。也就是說,就算我失去了記憶,我仍然可以保持 道德同一性,維持同一個人(Leibniz, G. W. ,1981: 237)。 因此,記憶理論後來被發展為心理連續性理論,即認為在定義個人同一性的 時候,不僅要考慮到經驗記憶,還需要涉及其他類型的心理事實(psychological facts) 。除了記憶之外,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直接心理連接,比如意圖(intention) 和之後的行動之間的連接等。普遍來講,過去的因素和現在的心理特徵之間的任 何因果聯繫,都可以被歸為心理連接的概念。. . 6. 萊布尼茲認為個人同一性是道德責任的定義基礎。構成人和野獸身體的實體形式與靈魂是不同 的,它們無法反思,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此無法發現必要的和普遍的 真理,因而沒有道德品質。有智慧的靈魂知道自己是什麼,並可以指稱自己,不僅形而上地保持 和存在著,而且能在道德上造就同樣的人。因此,根據萊布尼茲的觀點,要成為同一個人,僅保 持同一個實體是不夠的,還必須在道德上保持同一,面向懲罰和獎賞(Leibniz, G. W. ,1981: 236)。. 16.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5) 第二章. Bernard Williams 的個人同一性身體理論. 關於什麼構成個人同一性,最自然的理論,並且幾乎是所有人的第一想法, 就是個人同一性由身體的同一性構成。Locke 認為物質的同一性在於組成它的粒 子保持不變,「不過這些原子中,如果有一個新的加進去,或者取消了一個;則 無所謂同一物團,或同一物體了。」(關文運(譯),2009:328)雖然 Locke 進 一步指出,人和植物等有生命的存在和單純物質不同,其同一性在於功能不變化, 尤其是在人的情況下表現為記憶的連續,但也有人反對這一觀點。既然人有身體, 並且身體確實是區分彼此的標準之一,那麼為什麼身體無法成為個人同一性的標 準呢?從這個想法出發,許多哲學家對此做了探討。 動物主義是當代個人同一性理論的重要分支,認為我們在本質上和根本上就 是動物,如果不作為動物我們就無法存在,因此個人同一性的持續存在條件和動 物的持續存在條件相同。Eric Olson 將動物主義定義為「使得我們在時間中持續 存在的,是我所謂的生物學意義上的連續性:只有在純粹的動物機能——新陳代 謝、呼吸、血液循環等等——持續存在的情況下,一個人才能繼續存在。我用生 物學代替心理學、生物意義上的生命代替人的心靈來確定是什麼使我們持續存 在。」(Olson, E. T. 2003)在 Olson 之後,許多哲學家進一步發展了動物主義。Harold Noonan 進一步將其中的「我們」替換為「和某一動物重合的(coincide)人格」 , Jens Johansson 更精確地界定了人格和動物之間的同一性。X 是一個人類人格, 當(1)X 是一個能夠只通過有意地運動來移動一個人類動物,並且能夠通過一 個人類動物的各種感官感知物理世界的人格,且(2)如果 X 是物質性的,那麼 X 就是完全的生物有機體。 被稱為物理連續性理論家的哲學家通常認為,人和其他動物一樣,只要人類 可以保持功能性組織不變化,就可以維持個人同一性。也就是說,A 與 B 同一的 關鍵在於他們的身體擁有連續性。 這個意義上的個人同一性,和一般物質對象,比如樹或貓的同一性並無不同。 一個人工製品,比如一艘船或一把椅子,它的持續存在並不意味著所有物質保持 不變。同樣,個人同一性的物理連續性觀點,或稱之為「身體標準(the Bodily Criterion) 」也不主張 t1 的 A 和 t2 的 B 必然保持所有物質的同一,而是組成 B 的物質來源於組成 A 的物質,其間通過一系列漸進式替代完成。在這個意義上, 聲稱 t1 的 A 和 t2 的 B 身體同一是正確的。. 17.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6) 身體連續性理論並不認為某些特定的身體特點或物理表象可以成為同一性 的標準。例如指紋,就算 A 和 B 擁有完全相同的指紋,也不能成為他們是同一 個人的充分必要條件。英國內政部第一法學監管機構曾表示,人類指紋也許並不 是獨一無二的,並沒有證據證明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同的,只是暫時沒有發現擁 有相同指紋的人,這並不代表絕對不會有。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 DNA。同一個 人的指紋也可能略有不同,外科手術可以改變指紋,皮膚狀態年輕或衰老也會使 指紋發生變化。因此,人們的指紋各不相同也許只是偶然事實,並非邏輯必然。 個人同一性需要寓於一個邏輯或概念上必然的事物,指紋和 DNA 僅僅是恰好成 為區分人與人的標誌。 Bernard Williams 最早提出了關於個人同一性的身體連續性觀點(Williams, B. ,1973),並為這一理論作出了巨大貢獻。他討論了兩個論點,其中一個關於個 人同一性的心理連續性理論,另一個關於個人同一性的身體連續性理論,兩個理 論乍看之下都很有說服力,從而 Williams 指出,我們對個人同一性概念的核心存 在某種衝突或矛盾。他進而指出,身體同一性才是個人同一性的必要條件,其中 包括時空連續性。Williams 的觀點被廣泛討論,並引發各種各樣的回應,是重要 的個人同一性理論。. 一、. 反對記憶理論. (一)超自然感受力. 首先,Williams 討論了記憶理論的情況。當一個人 A 聲稱他記得(remembers) 事件 X 發生的時候,意在表明 X 真的發生了。但實際上並無法保證每個 X 都真 的發生了,也就是無法證明記憶聲稱的真實性。另外,就算 A 真的記得 X,也不 代表他就是執行 X 的人。假設某人 B 醒來之後突然聲稱自己記得某些動作 A (action)和目擊某些事件 E(event) ,有些哲學家認為因此我們可以說他和以前 不同一。因為動作只能由一個人做,所以「做了動作 A 的人」個別化了某個人; 雖然可能有很多人目擊事件 E,但目擊 E1、E2⋯⋯En 的人卻極大地縮小了範圍。 因此,記憶理論家認為,B 對於「做了 A1~An,目擊 E1~En」的記憶聲稱個別 化了他,讓他成為與之前不同的人。 但 Williams 指出,由於記憶不一定是真實的,所以我們需要檢查 B 記憶聲 稱的真實性。對事件記憶的聲稱有另一個與同一性無關的合理解釋,即超自然感. 18.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7) 受力(clairvoyance)的假設。執行動作的人可能會有旁觀者可以知道的特徵,或 自己私有的屬性,然而前者無法逃過超自然感受力的假設,後者無從查驗真偽。 因此這一段記憶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也就無法成為個人同一性的標準。 (二)重複問題. 1956 年 Williams 發 表 《 個 人 同 一 性 和 個 體 ( Personal Identity and Individuation)》 ,提出了著名的重複問題(the Reduplication Problem) ,這一論點 改變了後來對個人同一性問題的討論,導致哲學家們提出了全新的假設。假設 B 的聲稱符合某位古人 C 的生活史,那麼應該說 B 就是 C 嗎?如果另一個人 D 也 做出同樣的聲稱呢?C 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因此不能說 B 和 D 都和 C 同一,Williams 認為最好的描述方法是兩個人都神祕地變得像(become like)C 一樣。那麼只有 B 做出聲稱的情況呢?由於我們無法窮盡世界,確定此時世界 上是否存在 D,所以應該始終假設 D 存在,由此始終否定 B 與 C 同一嗎? (三)身體互換不可能. Williams 進一步認為,Locke 談論的國王和農民互換身體(interchange)的 事件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許多身體特質,例如嗓音的互換是永遠無法完成的。 農民的粗話無法用國王文雅的腔調說出,而國王的優雅言辭也不可能在農民的怒 吼中表達。無法想像國王纖弱的身體上出現農民孤僻的疑心的面孔,而農民的臉 龐也無法展現貴族吹毛求疵的傲慢表情。由此,身體交換的概念受到了邏輯上的 限制。. 二、. 身體理論. (一)個人同一性寓於身體. 通過對記憶理論的責問,Williams 引入了身體的重要性,因為只有針對實在 的事物,才能區分同一性(identity)和完全相似性(exact similarity) 。同一表示 對唯一的時空位置的佔據,兩個事物可能完全相似,卻不可能同一。然而在記憶 和其他心理要素的情況下,卻很難區分,只有身體可以區分同一和完全相似, 「同 一個身體(same body) 」和「完全相似的身體(exactly similar body) 」顯然是不 同的意思。當旁觀者目擊 C 做了某些事情時,實際上看到的一定是唯一的 C 的 身體。因此,身體在個人同一性標準中是必要的。. 19.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8) (二)兩個謎題實驗. Williams 討論了兩個謎題案例(two puzzle cases) ,以進一步論證身體在個人 同一性中的標準地位。案例一,Williams 描述了一個身體轉換(body-switching) 的機器。這台機器將會產生心理的轉換,通過對大腦的轉換實現。當機器被啟動 時,它會紀錄兩位受試者 A 和 B 大腦的所有特徵,這些特徵與性格傾向和現在 的心理狀態有關。然後這台機器將改變 A 的大腦,使其不再與 A 的性格特徵和 心理狀態有關,而與 B 相關,並對 B 的大腦做出相反的事情。結束之後,有 A 身體的人似乎將因此獲得 B 的記憶、性格特徵和計畫意圖等等,B 則相反。在實 驗之前,告訴 A 和 B 實驗的內容,讓他們從純粹自私自利的角度選擇一個人在 實驗之後被折磨,兩人都選擇了實驗之後具有自己原來身體和對方心理要素的人, 也就是兩人都認為自己被成功交換到了對方的身體裡。 案例二,有人抓住我,告訴我會對我做一個實驗,他將先抹除我的記憶,讓 我發瘋,認為自己是另一個人,然後折磨我。即使我知道在折磨之前我的心理狀 態會被改變,但我卻依然感到恐懼,那些心理要素的變化絲毫無法減弱我對於折 磨的恐懼,也就是說,我認為依然是我存在在我的身體裡,依然是我要被折磨。 Williams 認為,案例二中的手術和案例一中神奇的機器並沒有什麼區別,從 事實情況來說是一樣的,兩種情況中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也沒有什麼不同,然而 對兩者的直觀感受卻不同,Williams 由此進一步證明互換身體是無法實現的。無 論心理如何變化,折磨都會發生在我身上,只要我可以通過身體的神經系統感受 到疼痛。 Williams 承認,有些心理要素的變化會改變我們對痛苦的感受。假如實驗者 將我的心理要素變得更加堅韌隱忍,那麼也許我就會覺得不那麼痛苦。假如實驗 前我是個恐高症患者,實驗改變了我恐高的心理要素,那麼面對將從高處墜落的 折磨,我也許就會釋懷很多。但 Williams 表示,這種變化只是程度上的,並不是 本質的改變,也就是說,我並不會因此認為遭受折磨的人不是我。退一步,假如 實驗將我變成受虐狂,對我來說,折磨變成了享受,那也僅僅是我對待同一動作 的態度發生變化,但我仍然認為將承受該動作的人是我,而非他者。因此, Williams 認為,從根本來說,個人同一性是寓於身體連續性之中的。. 20. DOI:10.6814/NCCU201901293.

(29) 三、. 同一性的兩個原則. 對於關於人格轉換的兩個實驗,通常直覺上有不同的判斷,因此 Williams 回 應認為,B 的身體是否獲得 a 心理,甚至 B 的身體發生任何事情,都與 Aa 無關。 在實驗二中,就算瘋子告訴我會有另一個人經歷與我一樣的事情,我也不會感覺 更好。 由此,Williams 提出了兩個關於同一性的原則: 原則一:一個特定的存在隨著時間推移的同一性,不能取決於另一存在的存. 在與否。t2 時間點的 B 是否是 t1 時間點的 A,只由 A 和 B 之間的關係決定,而 不應涉及第三者。這一原則被稱為「唯一的 x 和 y 原則(the Only x and y principle) 」 , 對記憶標準的重複反對也是基於這一原則。 原則二:如果有兩者平等地聲稱自己是某個稍早的人,那麼兩者都不是。即. 使兩者中有一個的宣稱是真實的,也不是。也就是說,如果在 t2 時間點,B 和 C 都聲稱自己是 t1 時間點的 A,兩人的聲稱完全相同,均可驗證,那麼兩者都不 是 A。即便當中 B 是真實的 A,而 C 只是通過例如催眠或思想植入等方式擁有 了 A 的記憶,B 也無法成為 A。 因此 Williams 認為,只有身體原則符合這兩個原則。身體代表著對時空位置 的唯一佔據,無法有兩個身體佔據完全相同的位置,因此是可確定的唯一的,無 需確認是否有第三者的存在,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情況出現。. 四、. 質疑 Williams 的身體理論. (一)身體互換可實現. 筆者認為,身體互換是可能實現的。在國王和皇帝的案例中,確實有些身體 要素無法交換,比如身高、體重或嗓音高低、音質等等。但 Williams 所說的語調 和用語,和身體要素並無關聯,更多關係於心理特徵和教養程度等心理屬性。如 果國王本身嗓音渾厚,農民嗓音尖細,那麼交換之後就會看到,國王的身體以渾 厚的嗓音說著粗話,而農民身體以高亢的聲音朗誦詩歌。如果國王皮膚細膩,農 民經過風吹日曬皮糙肉厚,那麼交換之後,國王光滑的臉龐上出現農民的多疑表. 21. DOI:10.6814/NCCU201901293.

(30) 情,而農民粗糙的臉孔表達了傲慢神情。這並非是不可想象的。 (二)以敘述詭計影響直覺. 其次,筆者認為,Williams 談論的兩個實驗間存在敘述角度上的巨大差別。 在實驗一中,實驗者對於實驗的描述並非從第一人稱,而是以第三人稱,因此擁 有身體 A 和 B 的心理 a 和 b,會認為自己只是離開了原有的身體,換了一個場 所存在。但在實驗二中,實驗者是從第一人稱角度描述的,因此被試者會認為自 己現有的心理狀態即將消失,另一組心理狀態會取而代之。同樣以第一人稱,如 果試驗者將實驗描述為「你會暈過去,然後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在 B 的身體裡」, 似乎就不會引起恐懼。因此受試者在兩個實驗中表現出不一樣的反應,完全是因 為試驗者採取了敘述性詭計的語言遊戲,某種程度上改變、影響了受試者的心理 直覺。因而筆者將在下文論述,個人同一性標準應該從第三人稱角度考察,以第 三人稱做出的直覺才是思想實驗的合法結果。 針對 Williams 提出的身體是對時空位置的唯一佔據,筆者同意這一點,但這 並不意味著身體可以作為個人同一性的標準。前文已區分了共時同一性與歷時同 一性,分別指同一時間的兩人是否同一與跨越時間的兩人是否同一。筆者認為, 身體只能證明共時同一性,無法成為歷時同一性的條件,而後者才是個人同一性 的主要內容。同一時間,A 和 B 的身體佔據著不同的位置,因而 A 和 B 不同一。 如果單純討論時空位置佔據的話,十年前的我和現在的我的身體佔據的是不同的 時空位置,難道因而不是同一個人嗎?因此,身體對時空位置的佔據只可作為共 時同一性的標準,而與歷時的個人同一性無關。. 22. DOI:10.6814/NCCU201901293.

(31) 第三章. 個人同一性的大腦理論. 由於身體連續性理論大多將個人同一性問題完全歸於身體的連續性,因此面 臨「忒修斯之船」的悖論。人類身體的細胞隨時在更新,如果經歷外在的傷害比 如割傷或曬傷,會脫落更多的細胞和原子,有些不幸的人經歷過截肢,當我們老 了會掉牙、掉頭髮等等,但這些種種身體部分的缺失,並不影響我們認為經歷變 化的人依然是同一個人。當一個人成功減肥,或接受整容,物理上變得與原來相 當不同的時候,我們不會說他是另一個人,而認為他是一個減肥成功或整容之後 的他,也就是依然認同他具有同一性。事實上,醫療手術中有時會使用其他動物 的器官組織,這被稱為異種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指將非人類動物的活細 胞、組織或器官移植、植入或注射進人類體內的過程。當人類的心臟瓣膜有問題 時,會用豬或牛的心臟瓣膜來進行替代,也可以用人工材料製作成的機械瓣膜, 其壽命比動物組織更長。如果一個人經歷了移植手術,身體有一部分被更換為其 他動物的器官,我們依然會認為他和手術前是同一個人。那麼很明顯,心臟並非 決定一個人同一性的必要部分。 既然這些變化無損於身體的同一性,那麼有沒有變化是身體無法承受的?假 如將 A 的身體分解成原子,再重新給予他一具肉體,這種百分之百的變化可能 會被認為是過分的。那麼從量變到質變的邊界在那裡?哪些身體改變會影響同一 性,哪些不會呢?. 一、. 大腦理論. 大腦理論,或稱大腦標準(the Brain Criterion)應運而生。大腦是人身體內 最複雜的器官之一,保護它的是頭骨,以及由三層細胞膜構成的腦膜。除此之外, 大腦漂浮在一種叫做腦脊髓液的液體中,這種液體不僅能夠幫助保護和緩衝思考 區,而且可以排出廢物。大腦標準認為,並非身體的所有部分都重要,而只有大 腦是至關重要的。人類進化後的大腦有大型的皮質結構,比如控制情感和情緒的 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以及控制語言、抽象思維、想像力和知覺的新皮質 (neocortex)。因為大腦決定了身體中的人的心理狀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腦是保持個人同一性的關鍵。個人同一性不要求整個身體的同一性,而僅. 23. DOI:10.6814/NCCU201901293.

(32) 僅需要負責記憶、性格和人格的關鍵器官大腦的同一性。擁有同一個大腦,就是 同一個人;擁有不同的大腦,就是不同的人。也就是說,t1 的 A 和 t2 的 B 同一, 當且僅當 A 和 B 擁有同一個大腦。 但事實上,這種對個人同一性的原始身體標準的修正還不夠徹底。正常成年 人的兩個半腦通過一束纖維組織——腦胼胝體(corpus callosum)連接起來。但 在治療一些癲癇病患者時,需要將這些纖維組織切斷。通過這種方式,人們發現 了兩個半腦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人的大腦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半球,左半球和右半 球。其中左半球控制右側肢體,處理來自右側身體和器官的信息;而右半球控制 左側肢體,處理來自左側身體和器官的信息。左半球通常具有成年人水平的語言 和數學能力,而右半球則只有兒童程度。同時,右半球在模式識別或音樂等方面 能力更強。在三歲或四歲之後,兩個半腦移植遵循著這樣的勞動分工,發展各自 特定的能力。但右半球較弱的語言能力不是固定或永久的,罹患左腦中風的人的 語言能力通常會退化至孩童水平,但由於他們的右半腦仍然存在,所以很多人可 以重新學習從而達到成年人的語言能力。 Nagel 通過實驗進一步發現,兩個半腦的心理體驗似乎相互隔絕,每個半腦 都有自己的感覺、知覺、概念和行動意向(Nagel, T. ,1971)。實驗發現,患者可以 用語言表達在右側視野中出現的東西,或用右手觸摸到的東西,而無法表達左側 身體接觸到的東西。僅管假如患者的左側視野中出現了一頂帽子,但當他被要求 從一堆東西中選出剛才出現的東西時,他會用左手挑出帽子,同時口頭上堅持自 己什麼都沒看到。 因此,並非大腦的所有部分都是必須的,並不是兩個半腦都對生存來說是必 要的。當其中一個半腦因為中風或受傷而停止活動時,另一個半腦可以聯合二者 的功能,發展出原本屬於另一個半腦的功能,使人繼續生存。假設在生命的早期, 其中一個半腦的某一部分被切除,另一個半腦完全可以發展並取代它的功能。另 外,科學研究表明,儘管是單獨某個半腦中,也有許多無用的冗余部分,失去這 一部分並不會影響我們的存在。可以設想,有一天可以通過手術切除整個半腦而 不殺死病人,並且病人的剩下半腦可以逐漸發揮整個大腦的功能。 Franklin Miller 和 Robert Truog 對認為意識和精神活動是在大腦外層實現的 普遍觀點進行了批評,因為已有證據表明意識並不需要大腦半球的功能(Miller, F. and Truog, R. 2012. 88)。根據 Bjorn Merker、Shewmon、Holmes 和 Byrne 的研究, 有證據表明,出生時沒有大腦皮層的兒童大腦是有意識的,Merker 進而認為「腦. 24. DOI:10.6814/NCCU20190129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產」五大社區發展面向,而產生出來的政策性名詞。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內的居民,持續以

企業 指單一的法律實體 具有組織主權及擁有運用資源的決策權 在一個或多個地點從事經濟活動。當 同機構單位存在於 同一地點 但只要每一個機構單位

對於每一個重數為 的特徵值,求一組有k個線性.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從幾何上看,一個在區間上的每一點都連續的函數,其函數 圖形沒有分斷。直觀上,這樣的連續圖形我們可以一筆劃完

• 家長表示欣賞子女的作品及創作 過程,並認同藝術發展對子女成

數學上有很多的定義,也有很多定理,定理是必須經過證明才能確立的事

從地理位置上作一觀察,中國可說是「東盟」最親密的近鄰。「東盟」對中國的外交政 策,大致上分為兩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