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

一、 給教育單位的建議:

1. 增加學生實務經驗:

讓新進學生對於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樣貌有足夠的了解,使 學生清楚知道,及早做出去留的準備。

2. 輔導學生生涯探索:

學生做出去留準備後,輔導想要離開的學生培養其他專業 (從社團工作、修習輔系或視傳系);留下的學生能夠透過課程,

漸漸確立自己想要走的領域,並實際落實該領域相關課程的修 習。

二、 給學生們的建議:

1. 社會工作系畢業想持續在社會工作相關行業中繼續努力:

在社工系求學過程中都應該多嘗試不同領域的課程或是到各機 構志願服務(實習),這樣才能清楚了解各領域工作型態之樣貌,評估 自身是否能適應該型態的工作,才能夠在進入職場前找到一個確定的

108

目標或領域,並對其加以研究。

2. 社會工作系畢業,但有非社會工作相關行業之經歷,且在社會工 作領域中游移不定:

表示在同一個時段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策略在互相拉扯,而 遲遲無法做出決定朝單一策略來進行,建議能找些生涯測驗來分析,

或做生涯諮詢等,都能有助於確立生涯之策略,朝目標勇往直前。

3. 社會工作系畢業,從事非社會工作相關行業後,持續在非相關行 業中服務:

每個人的生涯策略都該被尊重,雖然不從事社工相關行業,仍能 保有在系上所學之知識或養成之特點,轉向其他行業,持續發展。如:

小彥和小育的例子,他們保有喜歡接觸人的心,一個轉向教育界、一 個轉向銷售界,在該領域中發光發熱。

4. 非社會工作系畢業,卻想到社會工作相關行業中服務:

首先能透過志願服務、書籍文獻或到社福單位工作之經驗,認識 更多社工從業人員及社工的專業,評估是否真能身任社工的角色,並 建議一定要修習具備考社工師證照的學分,以利未來考去證照做準備。

三、 給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1. 對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訪談的研究方法,獲得所要的訪談資料,

109

且本研究得研究對象只有六位,在研究的概括上仍有不足之處,因 此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發展生涯策略相關樣本採用量化方式進行,

可以實際上得到更為精確的研究結果與數據,產生其量表可輔助社 會工作系學生或社會工作者釐清自身生涯策略的狀況。

2. 對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訪談對象是社會工作者,建議可以再尋求學生端 的部分─社會工作系學生來比較研究,將會使研究結果的推論更加 適宜推論至整個社會工作教育人才培育的狀況。在研究限制中有提 及還有其他生涯策略規畫的社會工作者,因情況特殊且外顯行為不 易辨別而出,故無法真正尋找到適宜的對象進行研究。建議未來的 研究上,在這一類型態者可以多加尋找適宜的對象進行研究,將會 是另一個不同的研究結果發現。

綜合而言,期待未來對於社會工作者職業探詢的生涯規劃養 成,並且有更多的職業方向供學生做一未來就業參考,不管未來是 到哪個領域工作,他們為社會的努力與付出,都是該給予掌聲的喝 采。

第四節 研究者的反思

當初會想做這個論文,其實是從我身邊的同學中得到靈感,我是

110

一個很努力想要成為一名社工的女孩。從高職開始就選定社工系為我 未來的第一志願,大學求學期間積極參與服務性社團、志願服務和修 習專業課程,更在大四選擇往研究所繼續深造,因此參加學校五年一 貫的學程。

到研究所後我發現我同學很多人大學不是社工系,卻想要成為社 工人,在要驗明正身為社工人的路上其實很辛苦,他們不僅要修研究 所的課程,還要去大學部補很多考社工師該具備的學分,如果時間無 法和學校搭配又要花多餘的金錢與假日時光去校外修學分班,是這樣 拼命地想成為社會工作者;而我大學的同學很多則是懷抱著理想和熱 情,衝向社工路後,立刻打退堂鼓或是堅持一段時間後依舊無法繼續,

還說出寧可去做女工也不要做社工的經典句子,常常問我怎麼會想在 社工專業上花這麼多時間和精神?因此開啟了我想要研究社會工作 者生涯策略的想法。

一開始其實我不是很難理解為何花了四年的時間讀社工系卻不 走社工的人,認為他們是社工逃兵,有一種抗拒他們的心態,在指導 教授多次的開導下和受訪者接觸後,漸漸發現其實生涯策略是很個別 化的,只要自己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的策略,並在該領域持續努力,依 樣也是對社會有所貢獻的,而我才把那有色眼鏡摘下,以客觀的角度 去看待生涯策略這個議題。

111

生涯策略是一個比較新的議題,剛開始連找文獻都十分的困難,

走遍各校的圖書館,把相關的文獻都看過,時常與指導教授討論,老 師也會幫我留意相關文獻,在分享給我,非常艱困的完成了前三章,

只是困難總是一波一波來,要找齊符合條件的受訪者其實不是很容易,

而實習時候的督導和學長姊同學們都鼎力相助,在大家的引薦下順利 的進入訪談,除了質性研究課程的演練,幾乎零經驗的我,剛開始常 常抓不到重點,也不會深入探究原因,每次訪談回來就跟老師討論,

老師也會點出我的不足處,反覆的與我練習,一次次進步,成功收集 完六個受訪者的故事。

在第四章和第五章撰寫時,老師和我想出一個突破性的呈現就是 除了文字分析外,要加入圖表的分析,只是對於繪圖不在行的我,而 且還用電腦繪製,實在大有困難,就在老師一再修正下,慢慢地圖表 也變得清晰易懂,讓閱讀人可以更清楚每個個案精彩的故事。

回頭想想寫論文的這三年來酸甜苦辣都有,收穫滿滿,從這六個 個案中看出,在生涯這場長時間的賽程中,那清晰的目標並非能一次 找到,常常會繞個遠路,或在選擇路口徘徊,甚至走了以後後悔要回 頭,只是不要灰心,好好做些思考與分析,當生涯中有清晰的目標,

就能一直持續朝目標努力,生涯的策略也會越清楚,讓這場賽事更穩 定的持續進行。

112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增勇(2003)。照顧與控制之間—以「個案管理」在社工場域 的論述實踐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1,143-183。

江靖芬(2006)。企業轉型策略、員工激勵制度、組織生涯發展 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沙依仁(2002)。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現況及發展。社區發展季 刊,99,5-23。

沈慶鴻(2002)。專業工作抉擇與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歷程之研究

—以實踐大學、 東吳大學社工系四年級學生為例。實踐學 報,33,93-127。

沈慶鴻(2005)。保護性福利服務工作者工作困境之研究—以台 北縣家暴中心疑似性侵害案為例。台灣社會工作學刊,4,

111-142。

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Jill Freedman)。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周月清(2002)。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危機與轉機-社工教育 與實務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99,95-125。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

(4),27-34。

林宜怡(2001)。組織生涯發展之程度對工作態度影響之探討。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 園。

林怡君(2006)。突圍-從權力觀點看社工員的工作困境與因 應。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

林毓晨(2008)。教育大學學生的職業自我概念與生涯決策之調 查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中。

苦勞網(2013)。「會後新聞稿低薪」過勞、外加派遣與工讀 化!

血汗社工的悲慘世界。取自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3515

孫國華(1993)。國民中學生涯專業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1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徐文成(1986)。員工職業前程管理之可行性研究。中原大學企 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高淑清(2007)。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 文文化。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十八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

麗文文化。

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義。哲學雜誌,20,90-115。

教育部統計處(2009) 。首頁

/

學科標準分類。取自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745&Page=5350&Index=1 0&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 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27-45。

許嘉倪(2001)。兒保社工員與施虐父母工作困境及因應之初探∼

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

莫藜藜(2007)。台灣社會工作學科教育的發展變革的需求。社 區發展季刊,120,30-47。

陳小紅、古允文、孫建忠、陳琇惠、許展耀、林盈君(2003)。

台灣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相關系所研究產出初步分析報告

—以國科會獎勵補助與內政部委託計畫為例(1991-2002)。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7(1),247-287。

陳向明(2002)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政智、王伯軒、王麗娟、李宜修、余家偉、邱珈霖、陳建廷、

楊雅婷(2005)。社會工作師勞動條件之探討-以高雄市 社會工作師公會會員為例。社區發展季刊, 109, 475-485。

陳昱名(2008)。社會工作系畢業生的非社會工作職業選擇:質 性研究初探。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7(1),19-42。

陳琇蓮(2010)。影響技職校院學生對未來近路之因素研究。朝 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中。

麥可.波特(2007)。策略是什麼?。哈佛商業評論,7,44-67。

彭懷真(1993)。臺灣地區社會福利專職人員擔任訓練工作狀況 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14

曾華源(1993)。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曾華源(1993)。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研究。台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