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何謂後 ECFA 時代

第四節 小結

壹、穩住九二共識,增進政治互信

2008年5月之前,兩岸關係停滯不前,主要受到兩項關鍵因素的限 制。第一是兩岸對於一個中國問題的歧見。由於自1999年當時的李登 輝總統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和民進黨執政後否認「九二共識」,使 得兩岸兩會協商中斷將近10年。第二是自1996年的「戒急用忍」政策,

在民進黨政府時期曾試圖局部調整,但受限於台聯對兩岸經貿鬆綁的 摯肘,以及民進黨政府對於兩岸三通所賦予的政治期待,三通問題始 終無法突破,兩岸經貿交流更因為各種有形無形的障礙,而愈發失衡。

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後,國民黨政府的大陸政策即沿著此二路線快 速發展。與此同時,大陸提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樣強調和平與發 展的共生關係。

自兩岸簽署 ECFA 以來,兩岸關係進入所謂「後 ECFA 時代」,換

言之「兩會協商」已歷史性完成階段任務並對兩岸經濟產生正面效益 之後,基於經濟協議需要政治制度的支撐與保護,兩岸目前的關係開 始由低階政治走向高階政治的新契機,換言之兩岸已由經濟性、事務 性的經貿交流,慢慢進入政治性、實質性協商的過渡階段,但另一方 面,也正因為處於過渡階段,兩岸關係也呈現出「高階政治還不成熟,

低階政治不宜拖延」的尷尬狀態。

胡錦濤在中國大陸「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指出未來對台政策的重 點:「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 安排」; 胡錦濤所謂「合情合理的安排」,吾人認為是以「永不離中」

的框架做為兩岸的標定,使臺灣走向「永別台獨」的道路上。在避免 傷害臺灣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體意識及不能違背民族利益與情感謂之

「合情」;正視國共內戰的結果並未造成領土和主權的分裂,只是造 成政權並存的現實謂之「合理」。因此,未來的兩岸關係應是異中求 同,逐步建立兩岸政權「同屬一中」的政治定位。

貳、「全方位並舉」的網絡模式

中國大陸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兩岸關係僅僅輕描淡寫提 到,「我們要堅持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 展重要思想,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 基礎,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北京 新浪網,2013)。」內容堪稱歷年來最為簡潔,僅85字,還不到去年 的三分之一。工作報告中,臺灣的部分不但沒有提到「一國兩制」、

連反台獨、「九二共識」也都沒有提及。

儘管「九二共識」是兩岸開展對話協商的前提,具有擱置主權爭 議的作用,但在其持續性與脆弱性已慢慢顯現;在中國大陸看來,如 果繼續在國際上各自表述一個中國,其結果不是確認一個中國,而是

逐漸顛覆一個中國。中國大陸方面已經體認到,「九二共識」必須與 時俱進。是故,未來中國大陸不會接受臺灣「自表的」的「九二共識」

一成不變,因為大陸認為臺灣堅持的「九二共識」實際上是在建構「現 狀的永久化」,是「以拖延現狀來維持現狀」,因此,「一中各表」

必須讓位於「同屬一中」。

同樣地,儘管胡錦濤在《政治報告》中提及了「一國兩制」,但 全文中只提到二次,並且主要將「一國兩制」定位在「港澳自治」既 有的實踐效果之上。儘管「一國兩制」是一種維持現狀的統一,是低 成本、免戰爭的協商式統一,但「一國兩制」已被多數臺灣人民標籤 化、污名化,無法被臺灣人民所接受。近幾年,大陸對台文告和高層 談話提及「和平發展」出現的比例則明顯增加,「一國兩制」的頻率 明顯減少,表現一種「防獨不手軟、促統不用急」的心態。準此而論,

未來大陸的對台政策將不只是「防獨促統」的單線政策,也不是高調 宣傳「一國兩制」,而是採取政、經、文、教、社「全方位並舉」的 網絡模式,這就是「後ECFA時代」兩岸政治關係的特徵。

參、兩岸第三社會的形成

兩岸和平協議是兩岸當局與人民共同關切的議題。隨著兩岸「三 通」和「一日生活圈」的形成,「兩岸共同家園」的概念已頻頻出現。

所謂「兩岸共同家園」是指兩岸人民通過移居、經商、就學等方面的 深入交流,形成兩岸生活價值、政治認同和社會制度的融合與同質化(宋 國誠,2012)。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不僅都是炎黃子孫,亦擁有共 同的血緣、歷史與文化;因此,兩岸和平發展乃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 望。雖然兩岸雙方對於達成和平協議的觀點存有落差,但對於維繫兩 岸和平發展格局的目標乃是一致的。

自ECFA簽署後,兩岸開放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日趨頻繁,台商已

不只是商人,而是擴大成一種「跨界族群」,形成一種「兩岸第三社 會」或「跨國共同體」,在兩岸關係中扮演「縫合」與「嵌入」的觸 媒與機制。依據「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ism)理論,台商在兩岸之間 的活動,已放鬆兩岸之間的邊界,在於經濟、社會和政治方面促進兩 岸間貨物、人員及思想的流動,影響及於兩岸人民。換言之,台商將 其移居地與出生地聯繫起來,他們的社會場景(social field)是以跨越地 理、文化和政治的界線為特徵;他們講兩種或更多的語言,在兩個或 更多的國家(地區)擁有直系親屬、社會網路和經濟事業,持續性與經常 性的跨界交往形成了他們創業與謀生的社會資本。對台商而言,跨界 流動的自由與穩定,是他們殷切期待和努力維繫的目標(宋國誠,2012)。

「台商-兩岸第三社會」是指介於臺灣與大陸之間,從早期的「台 商協會」經過長期的適應與融入所形成的學習型與仲介型的社會群 體。這種社會的特徵不只是另類族群而已,而是通過拉近兩岸生活方 式與價值觀的過程,達到第一與第二社會相互趨近與同質化,並逐步 產生所謂「兩岸社會一體化」的效果。未來,「台商-兩岸第三社會」

將是大陸推動「兩岸共同家園」的資源與條件,在宜業、宜居、宜教、

宜人情境下,達到兩岸社會的趨近與融合。這種「融合戰略」-從兩 岸生活中培養國家認同,將比過去的制式宣傳、高調統戰更為有效。

從「兩會協商制度」以至ECFA的簽署,已證明「官方授權-民間 協商」模式在兩岸治理上的成效。未來,在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建立 最惠國與國民待遇)的前提下,兩岸關係將不再是「分合關係」,而是

「治理場域」。這是一個各種因素-政府政策、民間組織、個人行為

-混雜交織的空間。在此場域中,主權之爭將不再重要也不急迫,治 理合作才是兩岸走向和平發展的必經之路。

肆、由分裂走向整合的「後 ECFA」時代

儘管不願看到臺灣的「先經後政」繼續停留在「只經不政」的現 狀,但是大陸也不是採取政治威逼或經濟利誘的手段,而是借助「適 應-學習」的理念,經由政治社會化與價值內在化過程,推動兩岸多 軌式的制度建設與認同建構。對大陸而言,既然主權統一不是一蹴可 及,政權爭議也只是虛耗,於是建立兩岸利益網絡,創設兩岸合作制 度,強化兩岸認同信心,雖然迂迴,但可能更為有效。

實際上,目前的兩岸關係既不是整合關係,也不是分裂狀態,而 是統獨交織、分合並立的「碎整」關係。兩岸的差異在根源上來自生 活與制度的隔閡,未來的兩岸關係將是整併「官方授權」與「民間網 絡」兩套方式,通過資源開發、資本聯合、技術合作、災難治理、衛 生安全、文教聯盟等等多元網絡的建制,深化兩岸合作制度與多元治 理,使兩岸關係由碎裂走向整合。

全球化趨勢下的「後ECFA」時代,兩岸關係已告別了自1995年至 2008年的「衝突共存」階段,現已進入了「寬鬆並存」時期(宋國誠,

2012),換言之,兩岸關係已不再繼續維持二元對立關係,兩岸互涉事 務的優先性也已不再是統獨、和戰、敵友等等爭議性議題,而是兩岸 之間多元而複雜的公共議題與統合治理。儘管兩岸在認知上對於「和 平發展」並不相同,臺灣仍然以維持現狀為前提,不急於簽署兩岸和 平協議,但我們已不能將大陸的對台政策簡單地視為「統戰」,而是 以共同開發、和平發展為名的「和平演變」,這對臺灣的挑戰將更為 嚴峻。

「後ECFA」時代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已擺上台面。大陸方面雖然 不會反對臺灣繼續堅持「九二共識」,但不會再容忍單面強調「一中 各表」、「只經不政」的拖延戰略。面對大陸未來採取溶解差異、制

度捆綁、家園認同、治理合作、以民圍政等等全方位策略,臺灣只有 採取更具競爭力的大陸政策,在和平發展的路徑上與大陸和平競爭,

才能獲取最大的發展優勢與生存空間。

在文檔中 後ECFA時代的兩岸政治關係 (頁 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