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建議

在文檔中 後ECFA時代的兩岸政治關係 (頁 84-0)

第四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馬英九於2008年執政後,主張兩岸政策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 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 基礎上推動和平發展;相對的,中國大陸對臺的政策在胡錦濤主導下,

主要核心在於對臺灣方面的大幅讓利,藉由此經濟補貼,創造並擴大 臺灣民眾對「兩岸統合」支持或好感,加上近年來中國國務院和國台 辦發言,逐漸重視臺灣民意動向,這也與胡錦濤對臺政策「寄希望臺 灣人民的期待」相呼應;自ECFA簽署後,兩岸的經濟、文化互動更加 緊密,無形間已化解雙方誤會,對彼此敵意和分離意識也逐漸淡化與 減少。

全球化趨勢下的「後ECFA」時代,兩岸關係已不再繼續維持對立 關係,兩岸互涉事務的優先性也已不再是爭議性議題,而是兩岸之間 多元而複雜的公共議題。即便兩岸對於「和平發展」的認知並不相同,

但我們已不能將大陸的對臺政策簡單地視為「統戰」,而是以共同開 發、和平發展為名的「和平演變」,這對台灣的挑戰將更為嚴峻,針 對上述「後ECFA」時代的兩岸政治關係,本研究建議如下:

壹、兩岸應延續互信、和平關係,建立兩岸共同家園

自2008年以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大陸的外交克制和經 濟讓利」等政策,是讓兩岸彼此關係在過去大幅翻轉的關鍵。而從臺 灣2012年總統大選的過程來看,臺灣人民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具 有高度期待。兩岸經貿合作的發展,進而創造超越政治分歧的共識,

從而引導兩岸增進政治互信,建立兩岸之間更深入更全面的政治共識。

兩岸通過包括ECFA的種種協議的簽署,這視為以兩岸經貿關係制 度化為基礎的兩岸和平發展第一階段;而更重要的是進入第二階段,

兩岸要的是什麼樣的和平?其實,兩岸要的和平既不應是以權力拚搏

為基礎的和平,也不是強權強制下的和平,而是以民為本,建立兩岸 道德規範及倫理秩序的和平。以強權強制和權力拚搏為基礎的和平只 是兩岸導向另一輪衝突的不確定狀態。

從大陸官方文件的論述分析,本研究發現大陸的「一中」與「統 一」的內涵已經發生蛻變。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探討國家尚未統 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顯示兩岸關係已 有別於過去的「一中原則」,過去的「一中」是一種不可動搖、無可 質疑的「神聖律令」為核心,未來的「一中」是一種高層的「屋頂理 論」,在作為屋頂覆蓋的框架之下,可以並列各種造型不一的梁柱,

共同建構一個「大中國」,此即「求同存異」的涵意所在。

大陸習李體制順利接班,兩岸如何進入「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 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達成 兩岸和平協議」,應是重中之重。若「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

是善意的解讀,可以視為大陸間接放棄對台使用武力的政策,若以動 機論來說,可能是為了解構美國軍售架構下的台灣防衛體制。至於「兩 岸和平協議的內涵」,大陸已不再強調「終止敵對狀態」,反而強調通 過和平協議的法律效力,約束兩岸共同承擔避免國家分裂的義務和責 任。

近期以來,對後ECFA時代的兩岸政治關係已有諸多討論,但都 從權力繼承與政策的延續性,或從官方文件的原則立場加以討論,國 內從事中共相關學術研究之政府或民間機構及相關資訊可謂豐沛,以 大學院校而言,從事與大陸問題研究的相關系所,目前有中山大學大 陸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台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 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東海大學大陸社會暨管理研究中心、政 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等學校;而在相關智庫及研究機構方面,則有中華

經濟研究院、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中華歐亞基金會、台灣智庫、政 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及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等單位,且因兩岸交流日密,兩岸學者時以學術會議、專題演講等方 式進行交流,因此在有關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領域的研究能量及成 果,均具一定程度水準,但因囿於主客觀因素限制,各相關學術研究 機構之研究能量與成果,目前尚無法有效整合;職是之故,在「和平 發展」的考量下,我政府部門如能成立跨域之研究機制,整合國內各 學術機構、單位之研究能量,統整相關單位及研究資源,藉由學術研 究專刊的編印、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舉辦、學術研究資訊平台的建置、

專業研究計畫的提倡等相關作為,以客觀中立、科學理性、實事求是 的研究精神與態度,針對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相關議題進行研究,相 信必能深化與擴展研究成果的效能,持續發展合情合理的兩岸互信、

和平關係,並在以民為本的前提下平穩的進行「公民服務」。

貳、警示國人大陸善意作為、獲取臺灣最大的發展優勢與生存空間 兩岸之間對「後ECFA」的認知仍存有落差,在臺灣,執政黨必須 以多數民意為執政基礎,因此主張「先經後政」,;大陸則主張「由經 入政」,希望儘早進入政治談判。臺灣是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人民享 有憲法所賦予及保障的各種權力,亦可藉由民主選舉的方式,選擇心 中理想的候選人擔任公職,因此臺灣人民在各層次的政治事務上,均 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故而政府各項措施與政策的制訂,均無法忽 視人民的實際需求與心聲,尤其是在第二次的政黨輪替後,無論執政 當局或在野黨,甚至於中國大陸,更能深刻體會「民意如水」的道理。

由於中國大陸體認到臺灣民眾在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力 量,因此中國大陸的對臺戰略逐漸從強硬之「征服式的統一」趨向和 平發展的「共促統一」,藉由「對臺灣同胞有利」、「對促進兩岸交流有

利」、「對維護臺海地區和平有利」、「對兩岸關係發展與和平統一有利」

的「四個有利」,積極爭取臺灣人民的認同,透過「十三億大陸同胞和 兩千三百萬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 家園,兩岸同胞應攜手維護好、建設好我們的共同家園」等「情感訴 求」,以及「臺灣農產品銷售大陸」、「貨運包機」、「兩岸直接三通」、

「ECFA簽署」等「善意作為」,以互信合作、集體記憶和民族認同為 內涵的協商統一。面對大陸未來採取溶解差異、制度捆綁、家園認同、

治理合作、以民圍政等等全方位策略,臺灣必須採取更具競爭力的大 陸政策,在和平發展的路徑上與大陸和平競爭,才能獲取最大的發展 優勢與生存空間。

參、從兩岸兩會拓展至兩岸治理

自「兩岸兩會」制度的建立以迄 ECFA 的簽署,儘管「海協會」

受到中國大陸政府的指導,在人員上也與政府官員高度一致,儘管「兩 會模式」由於缺乏共同的決策機制、合法性規範不足以及公民參與的 低落,但「兩會模式」依然可以說明兩岸民間社會在兩岸共同事務的 治理中發揮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果,且正因為「兩會」模式至今已達成 多項可行性的協議,適足以證明兩岸治理的必要性。但「兩會模式」

還處於未成熟之雛型階段,時至今日「兩會模式」已無法應付和滿足 兩岸愈趨複雜化、多元化、網絡化的情勢與需求。

若把「兩岸統一」視為一種「認同回歸」的過程,而不是「主權」

的定論,那麼兩岸就有可能拓展至一個「治理」的空間和場域,從而 厚實與深耕兩岸最終走向統一的社會基礎與條件。如果兩岸認知到,

在內部層次上繼續採取「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同時又在國際上陷 入「主權」之爭,則兩岸關係將永遠無解,但如果採取「治理」的觀 點,既在內政上進行「共治」,這就意味著「治理」既可在內政層次上

跳開「一中各表」的困局,也可以回避國際外交範疇的中國代表權問 題,也就是說,「治理」超越、克服、涵蓋了兩岸在內政與外交的雙重 困局。是故以「治理場域」此來看待兩岸關係,主權之爭就顯得既不 重要也不急迫,反而是「治權合作」,才是兩岸走向和平發展的必經之 路。

在此意義下,兩岸形成一種兩岸共同參與的複合治理的新思維與新 機制,此治理成員包括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及有關個體,這種治 理機制將涵蓋社會中所有利害相關者,打破目前政府授權的模式,在 平時建立一個複合的治理機制,在危機時期則啟動「風險治理」機制,

創造興安治危的新局面。鑑於兩岸在後 ECFA 時代的各領域交流頻密,

未來希冀兩岸政府透過這種「共同治理」的機制與框架下,擴大兩岸 公共產品的生產與服務、共同開發資源、農業與糧食合作、產業與技 術發展、生態與環境治理、防災救難、醫療護理、犯罪防治、區域和 平等共治,達到相互提升創造力、競爭力,創造中華民族的共榮與發 展。

參考書目 一、 中文書目

中國新聞網(2011),〈習近平 兩岸中華民族經濟〉, 【線上資料】,HYPERLINK"htt p://big5.cnfol.com/big5/haixi.cnfol.com/100412/417,1980,7518533,00.shtml,2013/

3/2。

中國評論新聞網(2011),〈胡錦濤在慶祝中共 90 華誕大會上講話全文〉,【線上資料】, HYPERLINK"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7/5/1/9/101751961.html", 2013/3/2。

中國評論網(2011),〈“十二五”規劃綱要〉,【線上資料】,HYPERLINK"http://ww w.chinareviewnews.com",2013/3/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2011),〈2010 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線上資料】, HYPERLINK"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11-03/31/content_1 835465.htm",2013/3/9。

中評電訊(2012),〈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 開和平發展新局〉,【線上資料】,HY

中評電訊(2012),〈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 開和平發展新局〉,【線上資料】,HY

在文檔中 後ECFA時代的兩岸政治關係 (頁 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