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台灣證券投資信託產業面臨之挑戰

第六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爭取投信開戶下單,會以強化服務品質、提供優質的研究資訊、增加業務往來強 度等方式促進投信開戶下單。

但投資國外資本市場,國內投信在研究資源、選股、投資策略操作技術、均 可能要尋求海外投資顧問合作,加上投資金額小相對弱勢,而外資背景的投信在 國際投資上則享有母集團資源的支持,本國投信在國外投資的供應商成本明顯較 高。

值得注意的是,受台股成交量連年萎縮衝擊,國內大型券商積極轉型財富管 理業務爭取更多獲利商機,券商在共同基金展現募集銷售實力,已成為境內外基 金業者爭取的銷售通路,不僅挹注券商的營收獲利,也提升了與投信交易往來的 議價力。

第六節 小結

投信產業提供投資大眾專業管理的投資理財產品,並在資本市場擔任主要的 投資參與者及人才培育者,投信產業的成長對台灣金融產業的發展與健全實為重 要,綜合前述五力分析的探討,投信共同基金規模成長停滯,受益人數流失,產 業內部競爭激烈,外有替代品境外基金及類全委保單壓縮排擠,購買者與供應商 的議價力量雙雙提升,產業競爭態勢面臨重重挑戰,投信產業五力分析結論說明 如下:

一、新進入者低度威脅 二、現有同業之間高度競爭 三、替代品高度威脅

四、購買者高度議價力量(客戶、通路) 五、供應商高度議價力量(保管、交易)

本研究更進一步探討歸納投信產業面臨的競爭態勢如下:

一、整合集團資源,發展共同基金與全權委託兩種策略

投信策略明顯走向以基金募集銷售為主,以及發展全委為主軸的兩大不同策 略,外資投信充份發揮投資型保單的全委操作綜效,一方面擴大其投信資產規 模,同時將其境外總代理之基金納入類全委保單的投資組合中;而內資投信則多 以共同基金行銷募集為主力,在類全委的拓展表現不如外資投信。投信基金的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爭不只是產業內,境外基金在通路熱銷成為強大的壓力,境外基金在台銷售不論 是基金數或規模,均已超過投信基金,追求基金績效與通路銷售支持是投信基金 能吸引理專銷售,客戶青睞,擴大規模與營收成長的重點。

類全委保單的規模成長為投信創造新的商機,通路銷售類全委保單已對基金 銷售出現排擠效應,類全委保單目前規模達 4,242 億,直逼政府基金委任投信的 代操規模 4,801 億,佔投信整體全委規模 33.7%。從獲利模式來看,投信業者在 一般共同基金可以收到的經理費率高於類全委保單的管理費率,但類全委保單又 具有長期資金穩定的特性,類全委保單究竟是投信基金的威脅還是助力,端看業 者的發展策略而定。

二、自有客戶流失,考驗通路經營策略及財富管理數位金融趨勢

投信面臨受益人數流失,基金的募集銷售已從投信直銷業務走向通路為主的 銷售模式,銀行與證券等通路擁有全省廣佈的分行與理專人員,確實可以為基金 銷售帶來強大動能,通路上架銷售的競爭品與替代品眾多,也成為最大的銷售戰 場,考驗投信公司的市場經營策略。目前國內通路推動財富管理業務仍以創造手 續費收入為主要目標,而投信的營收來自於存量經理費,通路銷售造成快速的交 易流量變化對基金經理人的投資佈局與投信營收反而是考驗。

科技金融將成為財富管理的趨勢,依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發布 2016 資誠 全球財富管理調查報告指出,69%的高淨值資產人士已使用線上或行動銀行,逾 40%的高淨值資產人士透過線上工具檢視資產及投資配置,超過三分之一的高淨 值資產人士已經開始運用線上服務來管理資產,47%的 45 歲以下高淨值資產人 士,未來有意願使用機器人來作為財富管理工具,數位金融將逐漸成為財富管理 的未來發展趨勢。銀行已開始導入 Fintech 策略、雲端大數據正開始廣泛運用、

理財機器人問市,當銷售機構將財富管理導入金融科技平台世界時,基金產品要 如何才能被篩選納入客戶投資組合中,在科技 24 小時全球市場的監控下,基金 的投資策略與績效要經得起考驗與信賴,投信對通路依賴加深的同時也面臨過去 經驗所缺乏的改變,更突顯出投信追求投資績效與創品設計之核心能力的重要 性。

三、產品創新多元化,滿足不同類型投資需求

過去投信基金產品同質性高,操作績效每月被公開評比,高度競爭的環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除了長期出色的投資績效可以獲得市場肯定之外,產品創新定位明確是吸引 投資人青睞擴大資產規模的重要策略,包括產品設計與投資策略,需要投入更多 資源培養人才,目前已看到產品更多元變化,從風險提升的積極型槓桿式操作,

到追求穩健報酬的多元資產配置,這些風險與波動性不同屬性的基金相繼問市,

滿足各類型投資人的需要;在這波的創新產品中以兼具被動式基金與股票交易雙 重特性的 ETF 為成功典範,ETF 必須具備指數追蹤技術、次級市場造市能力,其 中包括了投信投資團隊的專業能力,以及策略合作券商的參與配合,這是 ETF 成 功的兩大因素缺一不可。目前已有五家投信公司發行 ETF,但若從次級市場的交 易量來看,並不是每一檔都成功,整體而言以元大投信的 ETF 規模最大產品亦最 多,富邦投信在 ETF 的推動緊跟在後,目前 ETF 已發展出槓桿兩倍及反向型等變 化,投資標的也跨到石油,黃金等商品原物料,投資地區從台股拓展到日本、美 國、歐元區、大陸 A 股。

從各類型基金的規模變化可以看到,在歷經 2008 年金融風暴及 2011 年歐債 危機之後,保守與穩健型產品受到喜愛,熱銷的類全委保單也是定位在長期穩健 與配息;此外、在利率偏低,股市波動大的環境下,投信公司推出平衡式組合型 基金,這是以債券、股票、REITs 等多重資產為投資組合標的,運用最適化資產 配置追求長期穩健的投資績效。

四、獲利結構改變,從高經理費率轉向中低經理費率產品

經理費是投信公司營收獲利最主要來源,國內投信在基金經理費率的訂定上 依產品別而有差異,以海外股票型為最高,約 1.8%-2.0%,其次為台灣股票型 約 1.6%,平衡型約 1.2%、組合型約 1.0%-1.2%,債券型約 1.0%-1.2%,指 數型約 1.0%,類全委保單的經理費率 0.2%左右,國內投信的基金規模結構改 變,在基金總資產規模成長停滯的情況下,經理費率較高的股票型基金規模萎 縮,獲利來源轉由收入較低的債券型,保本型,組合型等基金來支撐,類全委保 單創造的代操規模,在擴大資產規模的同時也將獲利模式導向更低的經理費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