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小綠芽得獎作品觀察

本論文分析第一、二屆小綠芽得獎圖畫書,發現一、二屆圖畫書無論在文字、

圖畫、主題、生態概念與環境教育,各有其特色。以圖畫書「角色」而言,第一 屆偏重設計性的造形角色,第二屆則是以客觀寫實居多。

在圖畫書主題方面,第一屆側重「環境議題的報導」,第二屆則是以「環境 倫理的思考」佔多數,由此可推論出,小綠芽獎評審在評選時,已注意到要引發 讀者對環境生態議題的注視及反省;另外在「新的社區環境意識」這一項目,兩 屆圖畫書皆無此主題,「新的社區環境意識」在成人的自然書寫中,雖然是發展 趨勢日益受到重視,但對於小讀者而言,或許過於深奧不易理解。

在概念方面,一、二屆小綠芽獎獲獎圖畫書,都是以「毁壞資源」、「資源的

保育與利用」所佔的比例最多,在「自然觀」與「動物觀」方面,都主張動物解 放,自然萬物的價值非由人類決定。

在生態與環境教育方面,第一、二屆小綠芽獎入選作品所表現的特質都極為 相似,皆注重「不充斥責備或譴責的口吻」與「對於環境議題是正向、客觀」等 面向,使所選圖畫書不致於太過嚴肅,讓讀者望之生畏(第一、二屆小綠芽獎得 獎圖畫書各項的比較,請參見附錄八)。

因此,研究者依據兩屆小綠芽獎共35 本圖畫書得出以下結果,有部分是需 要改善,有一部分是正向可以繼續保持及發揚,分述如下:

壹、待改進之處

一、本土圖畫書入選比率過少,缺乏本土環境教育題材。

從獲選為小綠芽獎圖畫書的本土性來看,不難發現仍是以翻譯作品為大宗,

本土作品的比率從第一屆到第二屆,第一屆有8 本、第二屆有 3 本,反而有下降 的現象,本土作品的佔有率偏低。

小綠芽獎所挑選出的作品皆是一時之選,但是過多的翻譯作品,不免讓人有 股迷失在外來文化之中的憂慮,小綠芽獎的用意在於推廣環境教育,應當多點與 臺灣鄉土有關的題材,這不僅能加深讀者對本土的認識,也能間接鼓勵本土作家 創作。

二、選書的題材局限在議題的報導與資源的毁壞,題材涵蓋面向可再擴展。

小綠芽得獎的圖畫書,主題以議題的報導、資源的毁壞居多,大部分提到的 是都是以動植物的保育為主,在「城市與荒野相容的可能性」、「新的社區環境意 識」著墨不多,對珍惜資源、節能、污染的防治觸及層面較少。

自然生態的保育、環境教育的推廣應該要符合社會脈動,搭上國際的趨勢,

對於空氣的污染、海洋的保育、碳足跡的減少、氣候的變遷、能源的替代等應可 列入選書的考慮。此外,在人與環境的互動模式方面,是未來環保所關注的焦點 和趨勢,「城市與荒野相容的可能性」、「新的社區環境意識」此兩者皆是觸及人

與環境的互動模式,是以較深層的生態思維思考人對環境的影響,可作為小綠芽 未來選書所參考的面向,同時觸動出版社對上述議題的關注,出版相關的圖畫 書,政府在此應扮演趨勢的引導者,走在前端做多元的開拓。

三、得獎圖畫書含有多種的環境概念,隱含的深層生態知識易被忽視。

獲選為小綠芽獎的圖書,大多含有多重的概念及議題,有的還包含數個的概 念。因此,教師或家長在引領閱讀時會因關注的焦點不同,忽略圖畫書深層的意 涵,而導致理解上的差異,甚至誤導,不可不慎。舉例來說,《小男孩和大魚》

與《偉偉找快樂》乍看之下似乎談論飼養寵物的問題,但以深層生態學的觀點而 言,涉及捕捉和放生的概念,隨意的放生或捕捉,皆會干擾自然生態。一般的讀 者若不具相關的知識,很容易忽略書本所帶來的深層含意。

貳、值得讚揚之處

一、建構整體的自然生態認知,生態教育的扎根。

理想的自然生態類圖畫書,不論是知識、事實或是虛構的故事,若要將自然 生態概念呈現,需要注意描述過程的完整性,不只是重視結果的宣導。以小綠芽 所有入選的圖畫書而言,除了《垃圾車來了》是著重結果,其他的圖畫書對於自 然生態題材的呈現,皆注意到要建構整體的自然生態認知,才能觸發理解將概念 深入人心,其篩選的圖畫書符合環境教育的適切性。

小綠芽獎是以環境教育的推廣及扎根為目的,從入選的圖畫書可看到主辦單 位的用心,鼓吹動物權利、倡導尊重生命個體、提倡自然萬物自有其價值。如何 借由圖畫書提高讀者對環境的危機感和敏感度,而非翻翻書一切事不關己,主辦 單位意識到此一問題,也以編寫教案做為配套方法,協助教育工作者從事環境教 育的扎根。

二、圖文並茂、形式多樣,色彩鮮艷與柔和並陳,具趣味性及創意。

在分析第一、二屆小綠芽獎圖畫書時,有些圖畫書同時具有多項的得獎記 錄,具有一定的水平,對於小綠芽獎圖畫書的圖文品質有加分的功效。大部分的

圖畫書圖文並茂,文字與圖互為補充,在版面上大都為文圖融合,少數是文圖分 開,亦有圖形化文字,使畫面趣味橫生。版式的設計也有不同效果呈現,不管是 正方形、橫的、豎的都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及創意,如橫式的圖畫書《彩虹不 見了》展開閱讀時,造成像電影寬螢幕的視覺震撼。色彩方面,第一、二屆評選 趨向各有所好,第一屆偏向柔和,第二屆喜好鮮艷明亮,但整體上以顏色柔和為 取向,這或許是評審的認知,認為柔和的顏色較適合兒童閱讀。

三、著重故事性、不流於說教,引發熱忱,鼓勵觀察及欣賞自然。

獲選小綠芽獎的圖畫書是以故事形式呈現,不論是幻想性或寫實性,情節的 安排具連貫性、不說教、概念性強,具整體效果,容易吸引人閱讀。這是小綠芽 獎一大特色之一,就如同其評審時所要求,具整體效果,能引發環境熱誠。

比如《我的春夏秋冬》、《賞鳥人》與《城市庭園》,其故事的處理讓讀者讀 來有親切感,容易受情境的感染,萌發親近自然的動機。當讀者專注於故事時,

融入書中的情境,透過圖畫書的文學及藝術的引導,體驗自然而有所感動,增加 對自然的熱愛與欣賞,更可進一步的產生價值內化,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自 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