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工作倦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共分成五節,第一節工作倦怠以意涵與理論作為 開展,並瞭解工作倦怠的原因與徵候;第二節為工作家庭平衡,以衝突 與促進的理論觀點,瞭解角色在工作與家庭的轉換;第三節職場靈性的 概念;第四節組織公民行為;最後則是第五節變項間的關係,藉由文獻 的回顧與探討,提出本研究的架構與相關假設。

第一節 工作倦怠

隨著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個人長期處於多元化社會角色與多元的環 境底下,產生龐大的工作壓力,促成了工作倦怠的形成。

一、工作倦怠的意涵與發展

工作倦怠的概念最初係由臨床心理學者 Freudenberger 於 1974 年的 研究中發現助人工作者(helping professionals)因為工作負荷量過大,

致使助人專業工作者認為工作對於自身的能力、精力和資源是一種過度 要求,並且知覺個人才能耗盡、疲勞和面對工作束手無策的現象。

Freudenberger(1974)定義工作倦怠係指個人對能力、精力以及資源的 過度需求,導致個人感到失敗、耗盡與精疲力竭。

依據 Maslach 和 Jackson(1981)提出的工作倦怠包含三個層面,即 為(一)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二)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

(三)降低個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情緒耗竭是指 個體在工作過程中與他人互動,因為身體和心理無法應付工作的要求,

而感到精疲力竭、失去興趣與無力感等現象;去人性化是指個體以消極 冷漠的態度與人互動,將同事或服務的對象視之為「物」對待;降落個 人成就感是指個體不滿意自己的工作表現,對整體工作失去動力。

10

Maslach 和 Jackson(1981)編製從事廣泛人際互動版本的工作倦怠 量表(MBI-Human Services Survey, MBI-HSS),包含業務員、醫生、教 師等職業可適用。Maslach、Jackson 和 Schwab(1996)為從事教育職業 工作者編製工作倦怠量表(MBI-Educators Survey, MBI-ES)。此兩類工 作倦怠量表,皆以上述三個層面做為主體發展評量項目。

然而 Schaufeli、Leiter、Maslach 和 Jackson(1996)發現工作倦怠並 非僅發生於廣泛人際互動的職業中,遂發展一般性職業人員工作倦怠評 量版本(MBI-General Survey, MBI-GS),亦使非廣泛性人際互動職業的 對象也一併適用。對此版本的發展,同時將「去個人化」層面調整為「譏 誚態度」(cynicism),是指個體對工作表現出冷淡和嘲諷的態度,企 圖在工作中孤立自己。而「降低個人成就感」層面亦調整為「降低專業 效能」(reduced professional efficacy),是指個體對過去及現在的成就 感到滿足,以及對未來在工作上繼續努力之意願降低的程度。

2007 Kokkinos

環境-組織與個人層面的壓力源導致,是環境變項與個 人內在特徵(如:人格特質)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對工 作壓力的負面感受

2008 Liljegren 個體長期參與需要情緒要求的工作情境下,所造成一種 身體及心理的耗竭狀態。

11 Demerouti, & Schaufeli,2005;黃良傑、黃新福,2008)。

二、工作倦怠的理論基礎 (一)資源保存理論

Hobfoll(1989)提出資源保存(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COR)理 論的觀點說明壓力與工作倦怠發生的主因在於 1.遭受到資源喪失的威 脅;2.遭遇到實際資源的喪失;3.投入資源後卻無法獲取其他資源作為 回報時(fail to gain resources following investment of other resources),

將會感受到心理上的不適(psychological distress),而產生壓力。而此 處所謂的「資源」分為四類 1.實體(objects)指的是能夠維持生存需求 的資源,如空氣、食物、避難所等,亦如同 Maslow(1971)提出的需 求層次理論中的生理需求層次;2.生活狀況(conditions):能夠確保生 活 穩 定 的 資 源 , 如 資 歷 、 地 位 、 家 庭 等 ; 3. 人 格 特 徵 ( personal

12

characteristics):能夠獲取理想地位的資源,如:社交能力、工作技能 等;4.能量(energies):能夠增進上述三類資源的資源,如:財力、知 識、信用等(Hobfoll & Lilly, 1993)。個體具有保存、保護以及建立其 所重視之資源的基本關係(Hobfoll, 1988),亦即為資源獲得(resource gain);反之為資源損失(resource loss)則為壓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工作壓力的形成是個體對工作要求難以因應的暫時情況;工作倦怠 則是長期失衡的結果,並且區分兩者的概念就在於時間或歷程變化,而 實際的關鍵差異則是「質」而非「量」的不同(Schaufeli & Buunk,2003;

洪瑞斌、陳怡璇,2009)。換言之,個體在長期間承擔許多能力所及的 工作要求,不一定會形成工作倦怠,但在一段時間內肩負難以因應之工 作要求的情況,即可能會發生工作倦怠的現象。資源保存理論是一種能 量平衡觀點(洪瑞斌、陳怡璇,2009),亦即將個體視為一能量系統,

在長時間工作要求下需要付出超額的心理資源,資源補充太慢太少,形 成能量透支與整體失衡之工作倦怠現象。

(二)工作要求-資源模型

工作要求-資源模型的建立主要在資源保存理論基礎之上。Bakker、

Demerouti、Taris、Schaufeli 和 Schreurs(2003)認為每種職業都可能存 在著各自造成工作倦怠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可以歸類為工作要求與工作 資源兩大類。Bakker 與 Demerouti(2007)認為「工作要求」是指組織 要求員工於工作時,所必須投入的生理及心理資源,包括:工作負荷、

工作職責、時間壓力、情緒要求、人際要求、角色衝突等。

13

圖 2-1 工作倦怠之工作要求資源模型(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of burnout)。

資料來源:Bakker, Demerouti, Taris, Schaufeli, & Schreurs(2003)

在孫德修、趙正敏和廖木燦(2008)對工作要求、工作資源與工作 倦怠關係的研究顯示:1. 工作要求在時間壓力、工作環境、輪班要求等 構面與工作倦怠之情緒倦怠、消極態度與專業效能低落等構面間呈顯著 正相關,顯示工作要求是形成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2. 工作要求各構面 與工作資源中的工作控制、成長發展、薪資福利、社會支持等構面現顯 著負面相關,顯示工作資源的多寡可以影響員工對工作要求負荷的感 受;3. 工作資源之工作控制、成長發展、薪資福利、工作保障與社會支 持等構面與工作倦怠之情緒倦怠、消極態度與專業效能低落等構面呈顯 著相關,顯示工作資源的多寡可以影響員工對工作倦怠的感受;4. 工作 要求與工作資源對工作倦怠有顯著預測力。

然而,工作要求不一定會導致負向的結果(Lu, Kao, Siu, & Lu, 2010),倘若工作要求超過員工所能承受的範圍時,則可能對員工帶來 壓力。而「工作資源」是指在工作中提供給員工的生理、心理、社會或 組織面向的資源,包括:社會支持、組織公正、工作自主性、報酬等。

14

此外,工作資源可被區分為內在性與外在性資源兩種(陳佳雯、陸洛、

許雅玉,2012)。前者,如工作自主性或職能可以增進員工個人的發展 與學習;後者,如主管支持或回饋可以幫助員工有效達成工作目標。

三、工作倦怠的徵候

本研究彙整學者們(Holmes,2005;張弘勳、蔡淑苓,2007;林繼 正、陳淑芬,2008;劉雅惠,2011)工作倦怠徵候的研究,並且歸納出 工作倦怠對生理、心理、情緒、行為與態度等影響。

(一)生理的影響

個體在長期間承受龐大工作壓力後所引起生理失衡的狀況,常見徵 候則有長期疲累、長期頭痛、感冒、失眠、體重減輕、潰瘍、泌尿系統 疾病、心臟血管疾病等,皆為涉及到身體健康與否;

(二)心理的影響

使個體產生負向的認知,或者減損心智能力的活動,常見的徵候則 有負向自我語言、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目標導向、缺乏同情心、缺乏自 信、挫敗感、無自我價值感、缺乏信任感、不能勝任感等;

(三)情緒的影響

個體容易產生負向情緒,常見的徵候包括易怒、煩惱、沮喪、悲觀、

憂鬱、焦慮、罪惡、孤單、緊張、膽怯、害怕、常感到無助與絕望等;

(四)行為與態度的影響

對於服務對象、人際關係及工作態度等方面呈顯出疏離的行為,常 見的徵候包括漠不關心、缺乏同情與耐心、容易抱怨、不合理懷疑、苛 求、衝突、工作家庭衝突、工作效率低、不投入、疏離工作、缺席、曠 職、離職,甚至有嘲諷、獨裁、攻擊等行為發生。

四、小節

15

從文獻中可以得知工作倦怠的發生是當個體處於工作環境時,其長 期地面對工作要求的付出遠超過工作資源的補充,終使個體呈顯出資源 貧乏的失衡狀態,後果可嚴重影響至生理、心理、情緒、行為與態度等 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