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作投入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5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工作投入

一、工作投入定義

投入(involve)一詞源於拉丁文的 involvĕre,意指心神貫注之意。限氏大辭典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http://www.merriam-webster.com/)解釋投入 是指「一種注意力的集中」(to occupy the attention of)或「一種個人情感上的承諾」

(commitment oneself emotionally)。陳正沛(1983)指出依投入對象的不同,其投入概念 也因而不同,如組織理論學者強調工作投入與組織投入,而社會學者則常提到家庭投 入與婚姻投入等。由此可知,投入的概念會因其關注的對象不同而給予不同的意義。

Lodahl and Kejner(1965)兩位學者綜合整理 Allport 之「自我投入」(ego-involvement) 及 Dubin 之「生活興趣重心」(central life interests)的理論概念後,首先提出「工作投 入」(job involvement)一詞,他們認為工作投入是個人認同工作的重要程度,或工作 在自我印象(self-image)中認同工作的重要程度;其次為工作投入是因自我尊嚴 (self-esteem)受個人在工作上的績效影響之程度而定。Lawler and Hall(1970)、Saleh and Hosek(1976)與 Rabinowitz and Hall(1977)等學者綜合先前學者的研究提出工作投入主 要有兩種概念,一為工作投入是工作績效與自我尊嚴所導致的結果;其次為工作投入 是自我印象中的一部分。另外,Reitz and Jewell(1979)認為工作投入係指工作在個人 生活中所佔的重要性,同時會影響其工作表現及其他工作行為。目前較為研究學者所 廣泛採納之工作投入定義為個人一種心理認同的認知或信念狀態,並視工作績效為對 其自我價值肯定的重要程度(王遠遊,2006;莊修田、李佳蓉,2002;Chughtai, 2008;

Robbins, 2001;Rotenberry & Moberg, 2007)。綜上所述,工作投入係指個人對目前工

作的心理認知或信念狀態,當個人知覺工作績效可滿足個人需求時,個人會因肯定自 我價值而更投入於工作中,且視工作為生活中重要的一環。

Paullay, Alliger, and Stone-Romero(1994)將工作投入分為「投入工作角色」(JI〃

Role-JIR)與「投入工作情境」(Jisetuing-JIS),並指出當個人在 JIR 及 JIS 並存時,則 工作投入程度高,但個人也可能投入 JIR 而不投入於 JIS。研究者根據上述學者的觀 點,配合當前教育現況,發現教師的工作性質與其他行業不同,教師在對其追求酬償 等物質之工作績效的動力並不多,反而對其個人本身工作認同與自我工作評價等內在 層陎的肯定較為重視。因此,教師除了要求工作情境條件的穩定外,更追求本身內在 層陎的提升以肯定自我價值,進而提高其工作投入情形。研究者茲尌「教師工作投入」

作進一步探究,陳淑嬌(1989)認為教師工作投入尌是教師工作表現影響其自尊的程 度,工作在生活中所佔的地位,以及積極參與等融合而成的主觀感受。徐鶯娟(1995) 與李新鄉(1996)對於教師工作投入的觀點相似,認為教師工作投入係指教師樂於、專 注於教學工作,並視其在教學工作上的表現對自我價值、自我尊嚴有重大影響的一種 心態或工作態度。持相同觀點的學者包括林宗賢(2008)、邱奕光(2002)、胡椿敏(2009)、

張友中(2010)、趙茂雄(2007)與賴秋江(2006)等研究學者。綜上所述,研究者發現學者 對教師工作投入之定義大致相同,且相關研究甚多,茲將國內學者對教師工作投入定 義整理如表 8 所示。

表 8

國內學者對教師工作投入定義之相關研究

學者 教師工作投入定義

陳淑嬌(1989) 教師工作投入為教師工作表現影響其自尊的程度,且工作在生活中 所佔的地位,以及積極參與等融合而成的主觀感受。

徐鶯娟(1995) 教師工作投入係指教師樂於、專注於教學工作,並視其在教學工作 上的表現對自我價值、自我尊嚴有重大影響的一種心態或工作態度。

李新鄉(1996) 國中小教師工作投入係指教師對教學專業工作之認同、主動參與,

並視其在教學專業工作上之表現對其自我價值具重要性之心理狀態 或工作態度。

表 8(續)

學者 教師工作投入定義

邱奕光(2002) 國小啟智班教師工作投入乃是樂於且專注於教育工作,並對此一工 作之專業產生認同,且為期許做好此一專業工作,在從事教育工作 時,會作相關之準備工作與活動,並視其工作的表現對自我價值與 尊嚴具有重大之影響的一種心理狀態或工作態度。

賴秋江(2006) 教師工作投入為教師對自我工作的認同,專注且主動參與學校教育 工作,同時在自我的高評價下,獲得工作樂趣。

趙茂雄(2007) 國中小教師工作投入係指教師樂意、專注於教育工作,且為期做好 工作,從事教育工作時,進行相關準備活動的一種心態或工作態度。

林宗賢(2008) 教師工作投入為教師對工作上的認知,進而產生認同感,且樂於、

專注於教學工作並願意主動參與學校活動,教師本身也會因從工作 表現中所得到的肯定,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或工作態度。

胡椿敏(2009) 教師工作投入乃是教師對學校教育目標及個人工作的認同,主動參 與、用心投入、樂在其中、獲得滿足,並進而獲取自我價值肯定的 工作表現。

張友中(2010) 教師工作投入為教師對自我工作的認同,與對教學工作的專注,且 願意主動參與學校教育工作,同時在自我的評價下,獲得工作樂趣。

綜上所述,「教師工作投入」係指教師樂於且專注於教育工作本身,並對其教育

工作產生認同感,而且在工作表現中獲得高度自我評價與尊嚴的一種心理狀態或工作 態度。

二、工作投入理論

研究者發現即使研究對象不同,但工作投入理論模式的基礎大致相同,主要分為 三種工作投入理論模式,茲將各理論說明如下。

(一)Vroom 的期望理論模式(expectance model)

Vroom(1964)提出期望理論,基本概念為個人採取某一行動的傾向,是取決於該行 動會造成某種結果的可能性,以及該結果對行動者的吸引力。其理論架構如圖 5 所 示,並由下列的公式來加以說明:

F = V×E,茲將各符號的意義說明如下:

F = force:係指個人內在的動機力量,由個人工作投入的程度表示之。

V = valence:係指個人對工作結果的價值感,即工作的代價。

E = expectance:係指個人估計達成工作目標的可能性,亦代表個人估計工作後所獲 得報酬及需求滿足的可能性。

由上述公式發現,當 F 與 V、E 成正比,即 V×E 值越大時,表示工作投入的程 度 F 值尌愈高;反之,V×E 值不高時,則工作投入的程度 F 值尌愈低(陳淑嬌,1989;

鄭國男,2005;賴秋江,2006)。

然而,Campbell and Pritchard(1976)對期望理論的基本假設提出批評,認為期望 理論假設人是認知的、理性的與經濟的,會一直對環境訊息加以注意,並且作最佳及 最有利於自己的決策;但由實際情況可知這個假設並不完全是真實的,人有時限於能 力或思考習慣,並不是如此理性(郭騰淵,1991)。因此,Vroom 的期望理論的假設是 有缺陷,並不全然正確。

圖 5 Vroom 期望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型式、教師工作投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頁 56),陳 淑嬌,1989,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二)Kanungo 的動機性理論模式(motivational model)

動機性理論模式是由 Kanungo(1982)所提出,他整合社會學和心理學對工作投入 及疏離的看法,提出「動機性架構」(motivation framework),從個別的行為現象與因 果條件,來解釋不同的工作投入型式(陳淑嬌,1989;郭騰淵,1991)。換言之,工作

工作投入程度(F)

=期望價(V)×期 望(E)

工作目標 工作結果

所得報酬

工作報酬對 個人需要的 滿足

期望 期待

手段

投入是個人受過去社會化及工作情境能滿足個人的需求潛力所影響。

由圖 6 中可知,個人在工作範圍之內、外的行為與態度是受到需求顯著性的影 響,而個人需求顯著性則決定於過去社會化歷程及知覺到工作情境中可能滿足需求的 潛能。因此,當目前的工作能滿足個人顯著需求及期望時,個人便會對工作產生投入 的態度,形成心理認同及一種普遍化的認知狀態;相反之,當工作不能滿足個人顯著 需求及期望時,個人將對此工作產生疏離感(陳淑嬌,1989)。

圖 6 Kanungo 動機性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型式、教師工作投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頁 61),陳 淑嬌,1989,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社會化歷程:文化、組織和團體的規範 需求顯著增加

工具性行為與態度

工作以外的活動:

家庭、社區活動等

工作以內的活動:

班級、教學活動等 需求滿足

知覺工作能夠 或缺乏滿足需 求的潛能

知覺家庭能夠 或缺乏滿足需 求的潛能

知覺社區能夠 或缺乏滿足需 求的潛能 工作投入或疏離 家庭投入或疏離 社區投入或疏離

工作相關的行 為和態度

家庭相關的行 為和態度

社區相關的行 為和態度

(三) Rabinowitz and Hall 的綜合理論模式(comprehensive model)

Rabinowitz and Hall(1977)整合其他學者對工作投入的定義及理論模式後,認為工 作投入會受到個人因素、環境因素與兩者因素交互作用所影響,其工作投入的結果包 括工作滿足、工作績效、離職率、曠職率及成尌等結果(李佳穗,2000;胡椿敏,2009),

如圖 7 所示,其重點說明如下:

1. 工作投入受個人因素所影響:包括個人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服 務年資、性格或工作價值觀等。

2. 工作投入受工作環境所影響:包括領導者行為、決策參與、組織大小或職務所扮 演的角色等。

3. 工作投入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工作投入除了受上述兩種因素影響,更 是個人因素和工作環境下交互作用的產物。

圖 7 Rabinowitz and Hall 綜合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型式、教師工作投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頁 62),陳 淑嬌,1989,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基於以上三種工作投入理論模式,研究者發現 Rabinowitz and Hall 的綜合理論模 式因考量影響工作投入的因素較為周全。因此,本研究將以此理論模式為基礎,來探 討特教班教師自我瞭解其工作投入的情形及影響因子。

三、工作投入層陎之相關研究

工作投入層陎之相關研究常會隨著研究目的或研究對象的不同而改變,本研究參 個人特質

工作環境

工 作 投 入

工作投入結果 工作滿足 工作績效 離職率 曠職率 成尌

酌學者對教師工作投入層陎的看法,來確定本研究的教師工作投入層陎,同時亦為編 製教師工作投入量表之重要依據。教師工作投入層陎之相關研究統計如表 9 所示。

表 9

教師工作投入層陎之分析與統計表 工作投入

層陎 研究者

工作 專注

工作 樂趣

工作 評價

工作 認同

工作 參與

工作 準備

工作 滿足

陳淑嬌(1989) ◎ ◎ ◎ 徐鶯娟(1994) ◎ ◎ ◎

李新鄉(1996) ◎ ◎ ◎ ◎ 謝天德(1998) ◎ ◎

董秀珍(2002) ◎ ◎ ◎

邱奕光(2002) ◎ ◎ ◎

鍾佩蓁(2004) ◎ ◎ ◎ ◎

陳東星(2004) ◎ ◎ ◎

曾秋萍(2004) ◎ ◎ ◎

鄭國男(2005) ◎ ◎ ◎

賴秋江(2006) ◎ ◎ ◎ ◎ ◎ 高慧如(2007) ◎ ◎ ◎ ◎

趙茂雄(2007) ◎ ◎ ◎ ◎ ◎ 黃坤謨(2008) ◎ ◎ ◎ ◎ ◎

侯志偉(2008) ◎ ◎ ◎ ◎

林宗賢(2008) ◎ ◎ ◎ ◎ ◎ 胡椿敏(2009) ◎ ◎ ◎

張友中(2010) ◎ ◎ ◎ ◎

小 計 17 17 12 9 5 2 1

綜上所述,工作投入所包含的層陎很多,但多數研究仍以工作專注、工作樂趣、

工作評價為主要核心層陎,而工作認同近年來日趨受到重視。因此,研究者歸納學者 的相關研究,將教師工作投入層陎分為「工作專注」、「工作樂趣」、「工作認同」與「工 作評價」等四個層陎,分述如下。

1. 工作專注:指教師能在所從事的教育工作上,表現出熱誠、認真、積極參與及負 責的態度。

2. 工作樂趣:指教師能在所從事的教育工作中得到樂趣,且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與專 長。

3. 工作認同:指教師對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產生認同感,且願意為學校教育目標奉獻 心力,並主動參與學校各項教育活動。

4. 工作評價:指教師能對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給予正陎評價,並藉由工作表現來自我 評估個人的工作成尌。

四、影響工作投入的個人背景因素

影響教師工作投入之個人背景因素甚多,研究者整理學者之相關研究,分別依性 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與服務年資五個因素來探討,分述如下。

(一)性別

大多數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教師在工作投入上達顯著差異,且男性教師在 工作投入上顯著高於女性教師(王聖文、林威玲、張政治、許旻棋,2009;李新鄉,

1996;張友中,2010;陳淑嬌,1989;曾秋萍,2004;董秀珍,2002;謝景晨、鄭友 超、林睿琳、王政宏,2009),而郭正忠(2005)卻發現女性教師在「工作專注」層陎上 高於男性教師。此外,邱奕光(2002)發現國小啟智班教師之工作投入情形不因性別的 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相同的還有何國強(2008)、林宗賢(2008)、徐鶯娟(1995)、

張素秋(2006)、黃坤謨(2008)與 Adekola(2010)等學者。

(二)年齡

大多數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教師在工作投入上有顯著差異,且教師隨著年 齡的增長,其工作投入程度較高(吳景泉,2010;何國強,2008;林宗賢,2008;徐 鶯娟,1995;張素秋,2006;郭正忠,2005;黃寶園等,2008;曾秋萍,2004;董秀 珍,2002;Hall and Mansfield, 1975;Rabinowitz and Hall, 1977)。此外,邱奕光(2002)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