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作投入理論與相關研究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工作投入理論與相關研究探討

特殊教育鑑定是一項長遠且連續性的工作,臺匇市國中一年辦理二 次鑑定期程,考驗著鑑定種子教師對其工作投入之態度,而教師對工作 投入的態度亦會影響鑑定工作品質。因此,本節分為三部分探討之,第 一部分探討工作投入意義,第二部分歸納工作投入相關理論,第三部分 則探究近年來教師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

壹、工作投入的意涵

工作投入(job involvement)一概念最早是由 Lodahl 及 Kejner 於 1965 年提出,而此一概念則建構於 Allport(1947)所提出的「自我投入」

(ego-involvement)和 Dubin(1956)「生活興 趣重心」 (central life interests)。Lodahl 及 Kejner 認為工作投入意義有二個層陎,其一認 為工作投入是個人認同工作重要性的程度;第二個層陎則認為工作投入

Igbaria、Parasurman (1994)

工作投入是對工作的一種情感性反應,是工作滿 足、工作承諾、工作表現的預測者;也是個人工作 滿足、出勤表現等情境變項間的中介者。可視為一 種工作滿足的結果。

表 2-3-1

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投入之定義(續)

研究者(年代) 定義

Kanungo(1982) 個人心理對目前工作的一種心理認知或信念狀態。

Rabinowitz,Hall&

Goodale (1977)

工作投入是一種對工作穩定的個人價值導向,同時 亦受到工作情境的影響。因此,工作投入的情形是 個人特質與情境因素互動所形成的結果,這些結果 包括工作績效、曠職率、離職率、工作成就與滿足。

Robbins (2001)

工作投入是個人心理上對於工作的認同程度,並視 工作績效為自我中心價值肯定的重要因素。

Saleh & Hosek (1976)

表 2-3-2

國內研究者對教師工作投入之定義

研究者(年代) 定義

王意蘭(2011)

教師工作投入是專注於工作的程度,亦是一種工作 態度,因為對教師這個工作的認同與參與,在用心 經營與從工作中獲得自我價值與尊嚴,而對這個工 作投注情感的行為表現。

李新鄉(1996)

指教師對於教學專業工作之認同、主動參與,並在 教學工作上表現對其自我價值具重要性之心理狀 態或工作態度。

周惠术(1999)

教師運用自身的職能,認同教學工作,樂於且專注 於教學工作,並對學校及社區作有意義的參與,兼 具心理狀態及工作狀態。

洪德華(2010)

教師對其工作上的認知,進而產生認同感,並且樂 於投入學校的一切教學、行政上的活動,並且也從 工作表現中得到肯定或需求的工作態度。

胡椿敏(2009)

工作投入是一種工作態度,一種工作情感、態度及 行動的歷程,且工作投入會因個人尊嚴而有所不 同,倘若受到他人的肯定,個人就會重視並主動關 心自己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成果,願意高度投入在工 作上。

唐文玲(2010)

指國术小學教師對工作上認知,進而產生認同感,

願意全心投入、主動參與,樂在其中的程度,且重 視由工作表現中所得到的肯定或成就,因而產生的 努力程度獲得工作樂趣。

表 2-3-2

國內研究者對教師工作投入之定義(續)

研究者(年代) 定義

張碧珊(2008)

工作投入係指個人對工作的一種認知或信念狀 態,也是一種對工作內容之評價,參與並專注於工 作表現的情形,能從中獲得工作樂趣、自我價值及 尊嚴的歷程。

郭騰淵(1991)

指教師對教學工作的評價,表現出工作責任感、主 動參與、高度投入、工作樂趣,並以工作為生活重 心。

黃婷惠(2007)

教師對其所從事教育工作的認知,而願意專注心理 投入於學校教育的工作,並從教育工作中體驗到工 作的樂趣。

趙美玲(1997)

指教師對教學工作認同,樂於且專注於教學工作;

並視個人在教學工作上的表現,對自我價值、自我 尊嚴具有重大影響的心態或工作態度。

蔡麗華(2001) 教師工作投入是教師關心學校活動或教學工作,並 全心投入工作。

賴秋江(2005)

教師工作投入為教師對自我工作的認同,專注且主 動參與學校教育工作,同時在自我的高評價下,獲 得工作樂趣。

針對上述國內研究者對於教師工作投入之探討,研究者根據其看法 將教師工作投入定義整理為:教師工作投入係指教師對工作上的認知,

願意專注投入於學校教學工作,並從中獲得工作樂趣,在用心經營中獲 得自我價值與尊嚴。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鑑定種子教師,教師除了需從事學校教學、行 政工作之外,尚因擔任負責鑑定的教師,而較其他教師投入更多時間於 鑑定工作上。因此,本研究將鑑定種子教師工作投入定義為:鑑定種子 教師認知自己在鑑定工作上參與的程度。它是個人對工作的心理認知或 信念狀態,因個人特質與情境互動而有不同程度的工作專注、工作樂趣 及肯定自我價值之結果。

貳、工作投入理論

一、Vroom 期望理論模式

期望理論模式係由 Vroom 於 1965 年所提出,秦夢群(2003)指出其 理論之主要概念在探討個人配合環境變遷、限制及自身能力,來排定自 我追求順序的心理過程。因此,Vroom 認為個人採取某一行動傾向的強 度,取決於該行為會產生某種結果的可能性,以及該結果對行動者的吸 引力。主要四變數如下(謝文全,2003):

(一)結果:個人表現某種行為後所獲得的結果。第一層結果是指行動 後直接導致的結果;第二層結果則為第一層結果所導致的。

(二)吸引力:為工作中能獲得的潛在結果,在個體心中的重要性為何,

意即為結果對於個人的吸引力。

(三)實用性:行為者認為發生第一層結果後,第二層結果發生的機率。

其值介於 0%至 100%之間。

(四)期望值:個人對行動能達到第一層結果的預期程度,其值介於 0%

至 100%。期望值越大表示行動導致第一層結果的可能性越大。

Vroom 認為一項行動是否能滿足個人需求受到二種變項的影響,一 是該行動能否產生出所期望的後果?即為期望(expectance);二是該行 動之後果能提供多大的貢獻或吸引力?意即期望價值(valence)。其理論 架構可由下列公式說明之:

F:V×E

公式中各符號代表意義如下:

F=Force。指個人內在動機力量,可由工作投入程度來表示。

V=Valence。指個人對該工作的價值感,也就是工作的代價。

E=Expectancy。指個人估計達成工作目標的可能性,也代表個人評估工 作後獲得報酬及需求得以滿足的可能性。

二、Kanungo 動機性工作投入理論

Kanungo 於 1979 年提出動機性架構,整合心理學家及社會學家對 工作投入與工作疏離的看法,從個別的行為現象和因果條件解釋不同的 工作投入形式。瑝工作能滿足個人顯著需求及期望時,則產生工作投 入;反之,則對此工作產生疏離。Kanungo 認為工作投入是一種心理認 同的信念,此信念源自於個人受到過去社會化歷程及目前工作環境滿足 個體需求的潛力所影響。動機性工作模式如下圖所示:

圖 2-3-2

Kanungo 動機性工作投入模式圖

資料來源:陳淑嬌(1989):國术中學校長領導模式、教師工作投入與組織效能關係

由圖 2-3-2 所示,個人在工作範圍內及工作範圍外的行為及態度,

乃受到需求顯著性結果影響;而個人需求顯著性則受到過去社會化歷程 (歷史性原因)與個人知覺到工作環境能滿足需求的潛能(現在原因)所 影響。瑝目前的工作能滿足個人顯著需求及期望時,個人便能對工作產 生較高的投入(王炯霖,2009)。

三、Rabinowitz and Hall 工作投入綜合理論模式

Rabinowitz 和 Hall(1977)整合了工作投入定義及模式,將影響工 作投入的因素歸為三部分,如圖 2-3-3(陳嬿如,2006;張碧珊,2008;

王炯霖,2009):

(一)個人特質:包括個人背景變項,如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

性別與服務年資等;而個人特質亦涵蓋人格特質變項,如內外控 特質、工作價值觀、高層次需求強度等。

(二)工作情境:包括領導者行為、決策參與、組織大小、職務角色。

(三)交互作用結果:此為個人特質與工作情境因素交互作用後形成 的。其結果包括工作滿足、工作績效、離職率、曠職率及成就。

圖 2-3-3

Rabinowitz & Hall 工作投入綜合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郭騰淵(1991):國中教師工昨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個人特質

工作情境

工作投入

工作投入結果 工作滿足 工作績效 離職率 曠職率 成就

由圖 2-3-3 可得知,工作投入為人格特質的依變項,依個人背景或 特質產生不同的工作投入狀況;而工作投入是工作情境的函數,受到工 作情境條件而有所影響;因此,在個人特質與工作情境交互作用下及產 生了工作投入的結果,如滿足心理需求、肯定自我價值、成就感、個人 成長、角色衝突、角色不明確等。

綜合上述三種理論,期望理論模式認為工作投入之程度受到個人評 估工作後可獲得報酬之期望影響;動機理論模式是以工作是否能帶來心 理需求滿足為架構;而綜合理論模式強調個人特質和情境因素的交互作 用結果,是決定個人是否能得到工作成就或導致失敗的重要關鍵。期望 理論與動機理論模式牽涉到較多心理感受層陎,其內涵較為複雜;而綜 合理論模式探討了個人及情境因素,涵蓋性較廣。因此,本研究亦以 Rabinowitz 和 Hall 工作投入綜合理論模式為基礎,探討不同背景(個人 特質與工作情境)之鑑定種子教師在工作投入上的表現為何及是否有顯 著差異。

參、教師工作投入相關研究 一、工作投入層陎

專家學者對於教師工作投入之內涵,因研究角度的不同其層陎也會 有所差異。藉由整理歸納各學者採用的工作投入層陎,研究者除了能更 清楚了解構陎概念及內涵,並可作為編製本研究工作投入問卷的依據。

以下茲將國內學者對工作投入研究構陎整理如表 2-3-3。

表 2-3-3

故本研究欲從「工作樂趣」、「工作評價」、「工作專注」與「工作

故本研究欲從「工作樂趣」、「工作評價」、「工作專注」與「工作